第474章 年代文炮灰原配5
快穿:炮灰她努力上進不摻和劇情 作者:杏折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二天一大早,蘇宜就早早的起來了,今天她們這批知青也需要去上工了。
因為臨近秋收,其實地裏也沒什麽太過辛苦的活計可以幹,就是翻翻地澆澆水施施肥除除草之類的活兒。
蘇宜他們作為新來的知青,就被分到了鋤草的活兒,畢竟不管是翻地澆水還是施肥都需要一定的技巧,前者太累,澆水和施肥又必須適量,以前從沒幹過活的知青是把握不好的。
但是除草也是挺累的,那些根係不深的雜草還好些,很容易就連根挖起,但那些根係比較深的,就得用大力氣了。
蘇宜一開始是蹲著除草的,幹了一會兒之後就覺得很累,隻能站起身來活動活動一下酸澀的雙腿以及脊椎。
她的異能等級還不夠高,因為住在知青點,為了防止被人察覺出不對勁,也沒辦法長時間在空間裏練習異能,要不然就直接可以將這些雜草的生機吸光,讓它們直接變成枯草了。
不過知青們幹活本來就不算麻利,所以蘇宜這樣也不算太明顯,她的體力還是有的,畢竟體質正在被異能以及靈泉水逐漸改造著,隻是之前沒有幹過活,所以不太習慣而已。
熬了一個上午,蘇宜終於解脫了,雖然她後麵越幹越習慣,速度已經提升了許多,但幹活就是累啊,不過最後的結果還是好的,她今天的活已經幹完了,大隊長和計分員查看過,後就對她說下午可以不用上工了。
沒錯,就是這麽猛,蘇宜如今的體質和體力可不是蓋的,習慣了除草的活兒之後,不僅幹活的速度快,而且還很麻利,實在累了,也可以用木係異能恢複體力,或者喝一口裝在杯子裏帶過來的靈泉水。
所以她的,速度簡直就是一騎絕塵,沒過多久就超過了所有知青,後麵甚至比許多村裏人都要快。
在地裏的活不多,村裏多的是隻上半天工就幹完活的,蘇宜作為新來的知青,居然也能這麽快就幹完分配給自己己的工作,也是讓大家驚歎不已的,何況這個新來的知青還是個不差錢,有背景的,村裏不少人都對她有了心思。
“那葉知青,家裏有錢,自己也能幹,要不是我兒子還小,非得讓媒婆上門說給我兒子不可。”
下午幾個不用上供的大媽坐在村口的大樹下一邊乘涼一邊談天說地,不知道怎麽的就收到了新來的葉知青,一個看著稍微年輕點的大媽手裏托著個茶缸感歎道。
“咱沒記錯的話,你兒子還在喝奶吧?那是怎麽也趕不上的呀?”坐在她旁邊的人忍不住翻了個白眼。
“就是這麽一說,不過葉知青可真的是個好對象呀!”其他人也忍不住附和道。
“是啊是啊,要我說葉知青配援疆才好呢,不比那個許敏好多了,一開始看著還好,現在幹的那叫什麽事兒,整天跟在男知青屁股後麵!”一個大媽看著坐在樹根底下不說話的人,忍不住說道。
雖然許敏做的隱蔽,但村裏這些大媽消息靈通的很,哪兒能不知道她做出來的事情呀?
那個不說話的人,正是男主李援疆的親媽,她這會兒臉色不太好,也是,任誰聽到自己未來兒媳婦對別的男人獻殷勤,也不可能高興的吧。
“誒我說,援疆他媽,你家到底是怎麽想的啊?那許敏都做的那麽明顯了,還不退親,是等著讓她在你家援疆頭上戴一頂綠帽子呀?”旁邊的人也不由得好奇起來,那許敏都做出這樣的事情了,李家還不跟她退婚,這是在想些什麽呢?
李大娘心裏也苦呀,她一共生了四個兒子也就這個最小的老四,最得她的心,也是最讓自己得意的。
小小年紀就被選上參軍,然後又一路立功,做了軍官,除了不能經常迴家之外,哪哪都好,不然也不能讓許家看上啊。
在小滿村,一共有兩大姓氏,一個姓許,一個姓李,這一屆的大隊長姓許,而支書姓李。
許敏就是大隊長的堂侄女,許家這一輩女娃少,所以就算是堂侄女,大隊長對許敏還是很不錯的。
而許敏的父親曾經救過李支書,也就是李援疆他父親一命,這婚事算是許家用救命之恩提出來的。
所以除非許敏做的實在太過分,或者她主動提出退親,李家是真不好張這個口,畢竟許敏的父親是為了救李支書而殘廢了一條腿的。
所以事情就僵持在那裏了,上一世的時候,許敏不撞南牆不迴頭,沒有顧及家裏人的勸說,一意孤行的跟李家退了親,然後嫁給了她喜歡的男知青魏明,結果半生風雨,吃盡了苦頭。
李援疆卻跟蘇宜原主通過撮合以及葉家的看好在一起了,不僅在部隊裏步步高升,庭業極為幸福,可以說是家庭事業兩豐收,完完全全的人生贏家了。
但這一世可就不一定了,許敏重來一世,怎麽可能放過李援疆這個未來的首長呢,她過了一輩子的苦日子,這一世必定要過上人上人的生活的!
不過現在許敏還沒重生,所以還一直跟在魏明身後獻殷勤呢。
這事兒在村裏其實都不算秘密,知青們也大多都知道,蘇宜也聽其他人提到過,不過她不知道未來,也不知道劇情,女主的八卦,她聽聽就算了,也沒放在心上。
日子一天天的過去,一個星期之後,蘇宜的新房子總算是建好了,而她在王磊子父親那邊打的家具也都已經做好了,請人把那些家具都抬進新房子裏,蘇宜又從空間裏把自己之前淘的那些瓶瓶罐罐的小東西還有自己的行李放進屋子裏,新房子就算是布置好了。
也沒挑什麽良辰吉日,蘇宜直接搬進了新家,然後在搬進新家的那天晚上請知青們吃了一頓溫居飯。
自此,蘇宜就正式一個人住了,有些事情也可以提上日程了。
首先就是新房子院子裏的空地,下了一個星期的地,蘇宜也學會了翻地,不過現在馬上就要入秋了,東北這邊冷的早,隻能種一點長的快的菜了。
蘇宜院子裏種了點空心菜,大蒜,韭菜,白菜,蘿卜,還有菠菜,生菜以及青菜,這些要麽是長的快的,能夠在東北入冬前收獲,要麽就是耐寒,能夠在天氣冷的時候繼續生長的。
種子有從空間裏麵拿出來的,也有跟村裏人換的,因為蘇宜它們澆了點加了靈泉水的水,這些菜都長得很快,沒過幾天就鬱鬱蔥蔥起來了。
不過蘇宜的院子裏並沒有什麽人出入,所以也沒人發現不對勁。
除了院子裏的空地,蘇宜在空間裏麵更是大展身手,因為空間裏麵種田不需要自己親自動手,隻需要用精神力控製就行,所以在她搬進新家沒幾天之後,空間裏那一大片肥沃的田地就全部被種滿了各種蔬菜糧食。
蘇宜將空間裏有的種子,還有跟其他人換過來的種子,都在空間裏麵種了一個遍,水稻和小麥更是分別種了兩畝地。
空間能夠加速植物生長,再加上在空間裏麵不需要顧忌它們的生長速度,所以蘇宜經常給他們澆點稀釋過的磷酸水,或者練習木係異能,所以現在空間裏麵就能夠收獲了
蘇宜先收了一茬水稻和小麥,又種上了一茬,就沒再收小麥和水稻了。
種在地裏的植物要是不收的話,就會一直保持在最佳的狀態,像西紅柿那樣的蔬菜摘掉之後,還會開新花,長出新的番茄,就沒有枯死的時候。
所以蘇宜種下一茬蔬菜就不用再重新種植了,除非是像土豆花生那樣能吃的部位在根部的菜。
而且不管是空間還是靈泉水,又或者是蘇宜的木係異能,都擁有著優化植物的作用,所以不管是種在空間裏的還是種在院子裏的植物,不僅長勢好,口感也很好,產量更是出眾。
光是種在院子裏的那些就已經足夠蘇宜一個人吃,並且還吃不完了。
不過吃不完蘇宜也有辦法,可以先焯水曬成菜幹,這樣曬出來的菜幹比直接曬的要口味好,吃起來跟新鮮菜沒什麽兩樣。
除了曬成菜幹,蘇宜還做了點酸菜,泡了點蘿卜,就當是調藥味了,反正她空間裏麵的東西都吃不完。
也是因為在空間裏麵種了菜之後,蘇宜才發現空間的產出這麽大,所以後麵她就調整了一下空間的土地,將2\/3的土地拿出來,分別種植了各種藥材還有各種菌類。
沒錯,空間的土地肥沃濕潤,甚至能夠直接種出菌子,都不需要尋找陰暗潮濕的腐殖土的,蘇宜也是有一次上山砍柴摘果子菌子的時候,沒有發現鞋跟上帶了點孢子,進空間之後就沾到了土地上。
接著蘇宜欣賞了一出地上瞬間湧現出許多榛蘑的場景,不得不說,那場麵是真的挺驚人的。
蘑菇好吃,蘇宜也很喜歡吃,所以就專門開了一片土地,種植各種東北特有的蘑菇。
東北菌子的種類雖然沒有雲南的多,但是出名的那幾種味道都很好,蘇宜專門上山找齊了。
除了種植糧食蔬菜,蘇宜還在村子裏換了些雞鴨鵝,沒有豬仔,但蘇宜上山找到了,野豬一家,還有一些野雞野鴨,麅子鹿牛羊等好吃的野生動物——那個時候還沒有完備的野生動物保護法,而且空間能夠優化這些動物,去除它們體內攜帶的病菌,而且在空間裏養大之後,肉質口感也更好了。
所以蘇宜把自己碰上的野物都至少抓了公母一對放在空間的草原上放養了,短短幾天時間,就有那些原本就已經成年的動物懷上了。
看著空間裏麵一片欣欣向榮的場景,蘇宜心中陡然升起萬丈豪情,這就是自己打下的江山呀!
不過村裏最近在秋收,饒是蘇宜體質好,體力高,幹活迅速麻利,也不是每天都能上山收集物資的,隻能隔一段時間抽時間上去尋摸一圈,所以空間裏的物種還是單調了點。
對此,蘇宜並不著急,秋收之後,東北這邊就沒什麽忙碌的農活要幹了,時間多的是,而且正好到了山上野果堅果等物產收獲的時候,她再頻繁的上山去也不會引起他人的注意。
但秋收是真的累啊,蘇宜也有些受不了,真不知道其他人是怎麽堅持過來的,知青點有幾個老知青前幾天就已經支持不住倒在地裏現在還在休息呢,新知青們除了蘇宜之外,更是直接全軍覆沒了。
小滿村的人也知道這些知青們不能幹多少活兒,對他們並沒有多少苛責,東北這邊物產豐富,餓不著人,知青們工分不夠,可以直接拿錢買糧食,上工什麽的就不強求了。
所以除了幾個真的堅持不住的知青,那些請假沒上工的人裏麵,有不少都是打算到時候直接拿錢買糧食的。
蘇宜也想不上工,但她的實力有目共睹,想請假也請不了多長時間啊,所以隻能繼續幹活了。
好不容易等到秋收結束了,蘇宜也沒能閑下來,東北這邊冬天冷的很,所以要積攢夠足夠的柴火。
蘇宜倒是找關係拉了不少煤炭,空間和外麵都放了不少,但木柴什麽的也不能少,還有山上的幹果果子都熟了,她也要跟著大部隊一起去采摘。
所以就收結束後的一段時間裏,蘇宜依舊忙得團團轉,但是成果也是喜人的。
看著地窖裏麵滿滿的糧食,蘇宜心中的成就感比前世自己公司做大做強之後更勝一籌,這可都是自己辛勤勞動後的成果呀!
秋天不僅是糧食成熟的時候,為山上不缺吃的,再加上也要過冬了,所以動物們一個個的也都吃的膘肥體壯,村裏組織了人進山打獵,蘇宜當然不在其中,但不妨礙她自己上山去打獵。
經過這麽長時間的鍛煉,蘇宜的木係異能已經提升了不少進山之後所有的植物都是她的耳目,而且她還能夠操縱植物將獵物困住,打起獵來就更加方便了。
因為臨近秋收,其實地裏也沒什麽太過辛苦的活計可以幹,就是翻翻地澆澆水施施肥除除草之類的活兒。
蘇宜他們作為新來的知青,就被分到了鋤草的活兒,畢竟不管是翻地澆水還是施肥都需要一定的技巧,前者太累,澆水和施肥又必須適量,以前從沒幹過活的知青是把握不好的。
但是除草也是挺累的,那些根係不深的雜草還好些,很容易就連根挖起,但那些根係比較深的,就得用大力氣了。
蘇宜一開始是蹲著除草的,幹了一會兒之後就覺得很累,隻能站起身來活動活動一下酸澀的雙腿以及脊椎。
她的異能等級還不夠高,因為住在知青點,為了防止被人察覺出不對勁,也沒辦法長時間在空間裏練習異能,要不然就直接可以將這些雜草的生機吸光,讓它們直接變成枯草了。
不過知青們幹活本來就不算麻利,所以蘇宜這樣也不算太明顯,她的體力還是有的,畢竟體質正在被異能以及靈泉水逐漸改造著,隻是之前沒有幹過活,所以不太習慣而已。
熬了一個上午,蘇宜終於解脫了,雖然她後麵越幹越習慣,速度已經提升了許多,但幹活就是累啊,不過最後的結果還是好的,她今天的活已經幹完了,大隊長和計分員查看過,後就對她說下午可以不用上工了。
沒錯,就是這麽猛,蘇宜如今的體質和體力可不是蓋的,習慣了除草的活兒之後,不僅幹活的速度快,而且還很麻利,實在累了,也可以用木係異能恢複體力,或者喝一口裝在杯子裏帶過來的靈泉水。
所以她的,速度簡直就是一騎絕塵,沒過多久就超過了所有知青,後麵甚至比許多村裏人都要快。
在地裏的活不多,村裏多的是隻上半天工就幹完活的,蘇宜作為新來的知青,居然也能這麽快就幹完分配給自己己的工作,也是讓大家驚歎不已的,何況這個新來的知青還是個不差錢,有背景的,村裏不少人都對她有了心思。
“那葉知青,家裏有錢,自己也能幹,要不是我兒子還小,非得讓媒婆上門說給我兒子不可。”
下午幾個不用上供的大媽坐在村口的大樹下一邊乘涼一邊談天說地,不知道怎麽的就收到了新來的葉知青,一個看著稍微年輕點的大媽手裏托著個茶缸感歎道。
“咱沒記錯的話,你兒子還在喝奶吧?那是怎麽也趕不上的呀?”坐在她旁邊的人忍不住翻了個白眼。
“就是這麽一說,不過葉知青可真的是個好對象呀!”其他人也忍不住附和道。
“是啊是啊,要我說葉知青配援疆才好呢,不比那個許敏好多了,一開始看著還好,現在幹的那叫什麽事兒,整天跟在男知青屁股後麵!”一個大媽看著坐在樹根底下不說話的人,忍不住說道。
雖然許敏做的隱蔽,但村裏這些大媽消息靈通的很,哪兒能不知道她做出來的事情呀?
那個不說話的人,正是男主李援疆的親媽,她這會兒臉色不太好,也是,任誰聽到自己未來兒媳婦對別的男人獻殷勤,也不可能高興的吧。
“誒我說,援疆他媽,你家到底是怎麽想的啊?那許敏都做的那麽明顯了,還不退親,是等著讓她在你家援疆頭上戴一頂綠帽子呀?”旁邊的人也不由得好奇起來,那許敏都做出這樣的事情了,李家還不跟她退婚,這是在想些什麽呢?
李大娘心裏也苦呀,她一共生了四個兒子也就這個最小的老四,最得她的心,也是最讓自己得意的。
小小年紀就被選上參軍,然後又一路立功,做了軍官,除了不能經常迴家之外,哪哪都好,不然也不能讓許家看上啊。
在小滿村,一共有兩大姓氏,一個姓許,一個姓李,這一屆的大隊長姓許,而支書姓李。
許敏就是大隊長的堂侄女,許家這一輩女娃少,所以就算是堂侄女,大隊長對許敏還是很不錯的。
而許敏的父親曾經救過李支書,也就是李援疆他父親一命,這婚事算是許家用救命之恩提出來的。
所以除非許敏做的實在太過分,或者她主動提出退親,李家是真不好張這個口,畢竟許敏的父親是為了救李支書而殘廢了一條腿的。
所以事情就僵持在那裏了,上一世的時候,許敏不撞南牆不迴頭,沒有顧及家裏人的勸說,一意孤行的跟李家退了親,然後嫁給了她喜歡的男知青魏明,結果半生風雨,吃盡了苦頭。
李援疆卻跟蘇宜原主通過撮合以及葉家的看好在一起了,不僅在部隊裏步步高升,庭業極為幸福,可以說是家庭事業兩豐收,完完全全的人生贏家了。
但這一世可就不一定了,許敏重來一世,怎麽可能放過李援疆這個未來的首長呢,她過了一輩子的苦日子,這一世必定要過上人上人的生活的!
不過現在許敏還沒重生,所以還一直跟在魏明身後獻殷勤呢。
這事兒在村裏其實都不算秘密,知青們也大多都知道,蘇宜也聽其他人提到過,不過她不知道未來,也不知道劇情,女主的八卦,她聽聽就算了,也沒放在心上。
日子一天天的過去,一個星期之後,蘇宜的新房子總算是建好了,而她在王磊子父親那邊打的家具也都已經做好了,請人把那些家具都抬進新房子裏,蘇宜又從空間裏把自己之前淘的那些瓶瓶罐罐的小東西還有自己的行李放進屋子裏,新房子就算是布置好了。
也沒挑什麽良辰吉日,蘇宜直接搬進了新家,然後在搬進新家的那天晚上請知青們吃了一頓溫居飯。
自此,蘇宜就正式一個人住了,有些事情也可以提上日程了。
首先就是新房子院子裏的空地,下了一個星期的地,蘇宜也學會了翻地,不過現在馬上就要入秋了,東北這邊冷的早,隻能種一點長的快的菜了。
蘇宜院子裏種了點空心菜,大蒜,韭菜,白菜,蘿卜,還有菠菜,生菜以及青菜,這些要麽是長的快的,能夠在東北入冬前收獲,要麽就是耐寒,能夠在天氣冷的時候繼續生長的。
種子有從空間裏麵拿出來的,也有跟村裏人換的,因為蘇宜它們澆了點加了靈泉水的水,這些菜都長得很快,沒過幾天就鬱鬱蔥蔥起來了。
不過蘇宜的院子裏並沒有什麽人出入,所以也沒人發現不對勁。
除了院子裏的空地,蘇宜在空間裏麵更是大展身手,因為空間裏麵種田不需要自己親自動手,隻需要用精神力控製就行,所以在她搬進新家沒幾天之後,空間裏那一大片肥沃的田地就全部被種滿了各種蔬菜糧食。
蘇宜將空間裏有的種子,還有跟其他人換過來的種子,都在空間裏麵種了一個遍,水稻和小麥更是分別種了兩畝地。
空間能夠加速植物生長,再加上在空間裏麵不需要顧忌它們的生長速度,所以蘇宜經常給他們澆點稀釋過的磷酸水,或者練習木係異能,所以現在空間裏麵就能夠收獲了
蘇宜先收了一茬水稻和小麥,又種上了一茬,就沒再收小麥和水稻了。
種在地裏的植物要是不收的話,就會一直保持在最佳的狀態,像西紅柿那樣的蔬菜摘掉之後,還會開新花,長出新的番茄,就沒有枯死的時候。
所以蘇宜種下一茬蔬菜就不用再重新種植了,除非是像土豆花生那樣能吃的部位在根部的菜。
而且不管是空間還是靈泉水,又或者是蘇宜的木係異能,都擁有著優化植物的作用,所以不管是種在空間裏的還是種在院子裏的植物,不僅長勢好,口感也很好,產量更是出眾。
光是種在院子裏的那些就已經足夠蘇宜一個人吃,並且還吃不完了。
不過吃不完蘇宜也有辦法,可以先焯水曬成菜幹,這樣曬出來的菜幹比直接曬的要口味好,吃起來跟新鮮菜沒什麽兩樣。
除了曬成菜幹,蘇宜還做了點酸菜,泡了點蘿卜,就當是調藥味了,反正她空間裏麵的東西都吃不完。
也是因為在空間裏麵種了菜之後,蘇宜才發現空間的產出這麽大,所以後麵她就調整了一下空間的土地,將2\/3的土地拿出來,分別種植了各種藥材還有各種菌類。
沒錯,空間的土地肥沃濕潤,甚至能夠直接種出菌子,都不需要尋找陰暗潮濕的腐殖土的,蘇宜也是有一次上山砍柴摘果子菌子的時候,沒有發現鞋跟上帶了點孢子,進空間之後就沾到了土地上。
接著蘇宜欣賞了一出地上瞬間湧現出許多榛蘑的場景,不得不說,那場麵是真的挺驚人的。
蘑菇好吃,蘇宜也很喜歡吃,所以就專門開了一片土地,種植各種東北特有的蘑菇。
東北菌子的種類雖然沒有雲南的多,但是出名的那幾種味道都很好,蘇宜專門上山找齊了。
除了種植糧食蔬菜,蘇宜還在村子裏換了些雞鴨鵝,沒有豬仔,但蘇宜上山找到了,野豬一家,還有一些野雞野鴨,麅子鹿牛羊等好吃的野生動物——那個時候還沒有完備的野生動物保護法,而且空間能夠優化這些動物,去除它們體內攜帶的病菌,而且在空間裏養大之後,肉質口感也更好了。
所以蘇宜把自己碰上的野物都至少抓了公母一對放在空間的草原上放養了,短短幾天時間,就有那些原本就已經成年的動物懷上了。
看著空間裏麵一片欣欣向榮的場景,蘇宜心中陡然升起萬丈豪情,這就是自己打下的江山呀!
不過村裏最近在秋收,饒是蘇宜體質好,體力高,幹活迅速麻利,也不是每天都能上山收集物資的,隻能隔一段時間抽時間上去尋摸一圈,所以空間裏的物種還是單調了點。
對此,蘇宜並不著急,秋收之後,東北這邊就沒什麽忙碌的農活要幹了,時間多的是,而且正好到了山上野果堅果等物產收獲的時候,她再頻繁的上山去也不會引起他人的注意。
但秋收是真的累啊,蘇宜也有些受不了,真不知道其他人是怎麽堅持過來的,知青點有幾個老知青前幾天就已經支持不住倒在地裏現在還在休息呢,新知青們除了蘇宜之外,更是直接全軍覆沒了。
小滿村的人也知道這些知青們不能幹多少活兒,對他們並沒有多少苛責,東北這邊物產豐富,餓不著人,知青們工分不夠,可以直接拿錢買糧食,上工什麽的就不強求了。
所以除了幾個真的堅持不住的知青,那些請假沒上工的人裏麵,有不少都是打算到時候直接拿錢買糧食的。
蘇宜也想不上工,但她的實力有目共睹,想請假也請不了多長時間啊,所以隻能繼續幹活了。
好不容易等到秋收結束了,蘇宜也沒能閑下來,東北這邊冬天冷的很,所以要積攢夠足夠的柴火。
蘇宜倒是找關係拉了不少煤炭,空間和外麵都放了不少,但木柴什麽的也不能少,還有山上的幹果果子都熟了,她也要跟著大部隊一起去采摘。
所以就收結束後的一段時間裏,蘇宜依舊忙得團團轉,但是成果也是喜人的。
看著地窖裏麵滿滿的糧食,蘇宜心中的成就感比前世自己公司做大做強之後更勝一籌,這可都是自己辛勤勞動後的成果呀!
秋天不僅是糧食成熟的時候,為山上不缺吃的,再加上也要過冬了,所以動物們一個個的也都吃的膘肥體壯,村裏組織了人進山打獵,蘇宜當然不在其中,但不妨礙她自己上山去打獵。
經過這麽長時間的鍛煉,蘇宜的木係異能已經提升了不少進山之後所有的植物都是她的耳目,而且她還能夠操縱植物將獵物困住,打起獵來就更加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