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帶來更多驚喜的還是陳府的這個學生!
曾經在多家私塾中任教,還頗為有名氣,不然裘家也不會輾轉打聽到他,又鄭重推薦給陳家,可教了那麽多學生,吳昌平還是第一次見到這般聰明卻又勤奮好學的孩子。不獨過目不忘,更兼一點就透!
對於為人師者,還有什麽比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更值得高興的事?
更不要說這孩子還恁般懂事,說句不中聽的,日常相處時,雖是堂堂知府公子,卻是端湯侍水都是常事,吳昌平真是喜歡的不行,連帶的自家閨女兒子都要靠後了。
也因此,當初帶來的那把戒尺,純粹就成了擺設,甚而還生怕陳清和對自己學生管束的緊了——
實在是太過懂事的學生,連素以嚴厲著稱的老師都止不住為他委屈怎麽破?
看到突然就蹦起來的吳昌平,陳清和愣了一下,旋即失笑:
自家兒子太好了也發愁啊,因為總有人要和自己搶。後院裏有個把兒子疼到骨頭裏的媳婦兒也就罷了,連帶的眼前的夫子,還有外麵的顧家,一個個那陣勢,好像唯恐自己會苛待了這小子似的。
這邊吳昌平已經把陳毓拉了起來,不無怨尤的道:
「大人望子成龍的心老夫也明白,隻是毓兒並非尋常孩子,切不可太過嚴厲。」
怎麽能沒聽自己把話說完,就懲罰愛徒呢?
陳清和:……
「不是我非要走,」吳昌平歎息著,語氣間很是眷戀,「實在是,我也沒什麽可教給毓兒的了,再呆下去,可真是要誤人子弟了。」
這幾年來,自己真是把壓箱底的功夫都拿出來了,以著吳昌平來看,自己這小弟子眼下的學問怕是不在自己之下,從去年開始,已是有力不從心之感,所能指導他的,也不過是些應試經驗罷了。
「先生切莫這般說,這些年來,先生教我良多——」陳毓扶著吳昌平坐下——
上一世自己十四歲上便中了秀才,也算是一時佳話。後來雖是投身草莽,卻始終未放下書本,先生教的這些東西,自己自然上手的快。
更難得的是夫子為人處事既有讀書人的耿介,卻又善變通,是一個頗為圓融有大智慧的長者。這些都讓陳毓受益良多。更不要說夫子的愛護,陳毓也是切實感受到了,這會兒聽吳昌平說要走,自然很是舍不得。
吳昌平如何體會不出陳毓的心情,當下拍了拍陳毓的手:
「夫子曉得,我們家毓兒最乖了,切莫作此小兒女狀。」
說著又轉向陳清和:
「我今兒來找東翁,除了辭行之外,還有一件事。」
「我有個兒子不是在白鹿書院讀書嗎?前兒個給我來了封信,信中說,月中時白鹿書院就要招生了。東翁可放心,讓毓兒和我一同前往?」
白鹿書院乃是大周朝第一書院,書院中大儒雲集、人才輩出,名氣之大,便是比起太學也不遑多讓,天下讀書人莫不以出身白鹿書院為榮,自來是天下讀書人向往的聖地。
因對陳毓寄予厚望,吳昌平自然希望陳毓也能入白鹿書院就讀。
隻這個提議,雖是有百利卻也有一害——
於陳毓而言,眼下便是參加童生試也是完全使得的。目前來說,有兩個選擇,一則把戶籍遷到方城府,在這裏參加考試,一則依舊迴老家,在祖籍參試。
若然迴祖籍江南參考的話,自然投考白鹿書院之事就順理成章——白鹿書院本就建在江南鹿鳴山,距陳毓老家也就幾天的路程。
隻是這事也有一個極大的弊端,那就是江南自來是文風鼎盛之地,真是在那裏參加童生試,考中秀才的難度無疑大得多。
相反,若是隨著陳清和把戶籍暫時掛到方城府,陳毓考中秀才簡直就是板上釘釘的事。
雖然吳昌平心裏堅信,即便迴到江南,以自己學生的才華,也定然能考中,卻也不敢堅決冒這個險。畢竟,那是學生,而非自己兒子。
可私心裏,又希望陳毓能進入白鹿書院,也因此,吳夫子這會兒的心情委實複雜的緊。
「這——」陳清和委實有些為難,半晌看了眼陳毓,「毓兒以為呢?」
作為讀書人,陳清和心裏對白鹿書院也是極為向往的,作為父親,陳清和卻又不願兒子的人生之路走的太為艱難。一邊是自己曾經的理想,一邊是關係到兒子前程的現實利益,兩者權衡,陳清荷委實有些拿不定主意。
當然陳清和也明白,自己的這個兒子,從小都最是個有主意的。
果然,陳毓不過微微思索了一下便毫不猶豫道:
「我跟先生去投考白鹿書院。」
陳毓的骨子裏,前世今生,依舊是以讀書人自居的。
如同陳清和的思維,上一世未曾手刃仇人時,陳毓如何不渴望能到白鹿書院去?
既然這一世有這樣一個機會,自然不能也不願錯過。
至於說考秀才,陳毓是不擔心的,上一世自己沒有名師教導,靠苦學尚且能在十四歲上頭考中秀才,不可能這一世有先生悉心指教,還會名落孫山。
聽陳毓說的堅決,吳昌平頓時眉開眼笑,不住摸著下頜上的胡須:
「不愧是我的學生,我們阿毓果然有誌氣——」
也不知是誇學生呢,還是誇自己。
陳清和神情釋然之外又有些感慨——
兒子有誌氣固然讓人驕傲,可一想到這麽大點兒的孩子就要離家,又萬般不舍。隻是看陳毓心意已決,也隻得同意。
曾經在多家私塾中任教,還頗為有名氣,不然裘家也不會輾轉打聽到他,又鄭重推薦給陳家,可教了那麽多學生,吳昌平還是第一次見到這般聰明卻又勤奮好學的孩子。不獨過目不忘,更兼一點就透!
對於為人師者,還有什麽比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更值得高興的事?
更不要說這孩子還恁般懂事,說句不中聽的,日常相處時,雖是堂堂知府公子,卻是端湯侍水都是常事,吳昌平真是喜歡的不行,連帶的自家閨女兒子都要靠後了。
也因此,當初帶來的那把戒尺,純粹就成了擺設,甚而還生怕陳清和對自己學生管束的緊了——
實在是太過懂事的學生,連素以嚴厲著稱的老師都止不住為他委屈怎麽破?
看到突然就蹦起來的吳昌平,陳清和愣了一下,旋即失笑:
自家兒子太好了也發愁啊,因為總有人要和自己搶。後院裏有個把兒子疼到骨頭裏的媳婦兒也就罷了,連帶的眼前的夫子,還有外麵的顧家,一個個那陣勢,好像唯恐自己會苛待了這小子似的。
這邊吳昌平已經把陳毓拉了起來,不無怨尤的道:
「大人望子成龍的心老夫也明白,隻是毓兒並非尋常孩子,切不可太過嚴厲。」
怎麽能沒聽自己把話說完,就懲罰愛徒呢?
陳清和:……
「不是我非要走,」吳昌平歎息著,語氣間很是眷戀,「實在是,我也沒什麽可教給毓兒的了,再呆下去,可真是要誤人子弟了。」
這幾年來,自己真是把壓箱底的功夫都拿出來了,以著吳昌平來看,自己這小弟子眼下的學問怕是不在自己之下,從去年開始,已是有力不從心之感,所能指導他的,也不過是些應試經驗罷了。
「先生切莫這般說,這些年來,先生教我良多——」陳毓扶著吳昌平坐下——
上一世自己十四歲上便中了秀才,也算是一時佳話。後來雖是投身草莽,卻始終未放下書本,先生教的這些東西,自己自然上手的快。
更難得的是夫子為人處事既有讀書人的耿介,卻又善變通,是一個頗為圓融有大智慧的長者。這些都讓陳毓受益良多。更不要說夫子的愛護,陳毓也是切實感受到了,這會兒聽吳昌平說要走,自然很是舍不得。
吳昌平如何體會不出陳毓的心情,當下拍了拍陳毓的手:
「夫子曉得,我們家毓兒最乖了,切莫作此小兒女狀。」
說著又轉向陳清和:
「我今兒來找東翁,除了辭行之外,還有一件事。」
「我有個兒子不是在白鹿書院讀書嗎?前兒個給我來了封信,信中說,月中時白鹿書院就要招生了。東翁可放心,讓毓兒和我一同前往?」
白鹿書院乃是大周朝第一書院,書院中大儒雲集、人才輩出,名氣之大,便是比起太學也不遑多讓,天下讀書人莫不以出身白鹿書院為榮,自來是天下讀書人向往的聖地。
因對陳毓寄予厚望,吳昌平自然希望陳毓也能入白鹿書院就讀。
隻這個提議,雖是有百利卻也有一害——
於陳毓而言,眼下便是參加童生試也是完全使得的。目前來說,有兩個選擇,一則把戶籍遷到方城府,在這裏參加考試,一則依舊迴老家,在祖籍參試。
若然迴祖籍江南參考的話,自然投考白鹿書院之事就順理成章——白鹿書院本就建在江南鹿鳴山,距陳毓老家也就幾天的路程。
隻是這事也有一個極大的弊端,那就是江南自來是文風鼎盛之地,真是在那裏參加童生試,考中秀才的難度無疑大得多。
相反,若是隨著陳清和把戶籍暫時掛到方城府,陳毓考中秀才簡直就是板上釘釘的事。
雖然吳昌平心裏堅信,即便迴到江南,以自己學生的才華,也定然能考中,卻也不敢堅決冒這個險。畢竟,那是學生,而非自己兒子。
可私心裏,又希望陳毓能進入白鹿書院,也因此,吳夫子這會兒的心情委實複雜的緊。
「這——」陳清和委實有些為難,半晌看了眼陳毓,「毓兒以為呢?」
作為讀書人,陳清和心裏對白鹿書院也是極為向往的,作為父親,陳清和卻又不願兒子的人生之路走的太為艱難。一邊是自己曾經的理想,一邊是關係到兒子前程的現實利益,兩者權衡,陳清荷委實有些拿不定主意。
當然陳清和也明白,自己的這個兒子,從小都最是個有主意的。
果然,陳毓不過微微思索了一下便毫不猶豫道:
「我跟先生去投考白鹿書院。」
陳毓的骨子裏,前世今生,依舊是以讀書人自居的。
如同陳清和的思維,上一世未曾手刃仇人時,陳毓如何不渴望能到白鹿書院去?
既然這一世有這樣一個機會,自然不能也不願錯過。
至於說考秀才,陳毓是不擔心的,上一世自己沒有名師教導,靠苦學尚且能在十四歲上頭考中秀才,不可能這一世有先生悉心指教,還會名落孫山。
聽陳毓說的堅決,吳昌平頓時眉開眼笑,不住摸著下頜上的胡須:
「不愧是我的學生,我們阿毓果然有誌氣——」
也不知是誇學生呢,還是誇自己。
陳清和神情釋然之外又有些感慨——
兒子有誌氣固然讓人驕傲,可一想到這麽大點兒的孩子就要離家,又萬般不舍。隻是看陳毓心意已決,也隻得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