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看好的接班人
女帝:父皇,你該退位了 作者:山高水長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皇後很快察覺到了皇上的冷淡,現在她已經不在意了。反正皇上就是那樣喜新厭舊的人,她也懶得應付他。
皇上那邊思索著可用之人,要怎麽去打壓王家。他想到了董家,上一次從董家奪走了部分兵權,董家消沉了一陣。現在可以重新啟用他們了。
朝堂之上,不過是講究一個平衡之術。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這次,希望董家不要讓他失望啊。
皇上又開始寵幸董妃,董妃喜出望外。董太後知道後,並沒有太大的感覺,不過是一隻不下蛋的母雞能有什麽用呢。
連著好幾日,皇上都宿在了董妃那裏。董妃感動的要哭,還以為她即將成為新的寵妃了。更讓她驚喜的是,她竟然懷孕了。
太醫告訴她這個結果的時候,她都不可置信。雖然她算是易孕體質,卻從來沒有留住孩子。但是孩子的到來還是讓她很感動。
這算是雙喜臨門了。董妃很快將這件事告訴了皇上。
皇上臉上的表情有些不自在。
“皇上,妾懷了我們的孩子,您怎麽看起來不高興的樣子?”董妃有些疑惑。
“胡說什麽呢,你懷孕了,朕高興還來不及呢。剛才隻是沒有反應過來。”皇上的臉上立即綻開大大的笑容。
“隻是婉兒你要注意自己的身體,先前孩子都沒有留住,你要當心一些。”
“恩,妾知道了。妾這次一定要留住我們的孩子,妾想給皇上生個孩子。”
皇上剛開始聽到這個消息還很意外,不過他很快覺得這是個好消息。正愁不知道怎麽拉攏董家呢,這個孩子真是來的太及時了。
稍微思量了下,皇上似是不經意地說道:“婉兒,朕記得你的哥哥靖然是在定國公的手下做事吧。”
董妃沒有想到皇上還記得她的家事,她很驚喜,“是的,皇上。哥哥武功高強,可惜沒有用武之地。都怪那個定國公太過武斷,隻肯重用自己家的人......”
董妃一高興,話就說的有些多。她反應過來,這些話她不能在皇上麵前念叨,董妃慌忙捂住了自己的嘴巴。
皇上恍若未覺,“婉兒怎麽不說了?沒事的,朕從前對你關心太少,聽你說些家事挺開心的。無論你有什麽委屈盡管跟朕說,朕會為你和你的家人做主。”
董妃眼中很快蓄滿了眼淚,不確定地問道:“皇上,真的嗎?”
“自然是真的。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你是朕的愛妃,朕為你做些小事是應該的,況且如今你還懷了朕的孩子。”
董妃看著皇上真摯的眼神,相信了他的說辭。
然後她將自己的哥哥吹的天上有地上無,武功超級高強,而且對皇上一片忠心。可惜現在屈居於定國公之下,無法施展自己的抱負,有些鬱悶。不過他依然勤勤懇懇做事,無怨無悔。
皇上耐心地聽著,覺得時機成熟了,適時提出:“朕不知道靖然如此能幹,先前以為都是定國公的功勞,如此看來其中有水分。那個定國公世子乃是好色之徒,武功平平,朕還時常可惜定國公後繼無人。
若是他出了問題,那軍隊將麵臨無人領導的局麵。今日聽了愛妃的話,就放心了。有靖然這樣的能人在身邊,即便定國公出了什麽問題,軍隊也不會有事的。”
“皇上放心吧。無論發生什麽事,哥哥都會堅定地站在皇上這一邊。能為皇上效勞,是我們的榮幸。”董妃立即表忠心,隻是她仔細琢磨這句話,又覺得皇上的話中有話。
定國公好端端的,現在又不打仗,能出什麽事啊?不過,皇上的話讓她很心動,若是定國公出了問題,哥哥就能當上大將軍了。
董妃看了看皇上,沒有發現皇上有什麽異樣,可能那是她的錯覺吧。
等到董夫人來探望董妃的時候,董妃將這句話告訴了董夫人。董夫人將話傳了迴去。
董靖然知道皇上這麽欣賞他之後,感覺熱血澎湃。隻要定國公出了問題,他就可以出頭了。這個念頭不斷在他的腦海閃現。
不過,確實就像董妃想的那樣,好端端的,京城一片太平,定國公肯定不會出什麽問題。剛燃起的苗頭又被撲滅了。
不久,西南發生動亂,流民四起,在有心之人的鼓動下抱成團,越來越壯大。
這件事傳到朝廷,皇上命令西南那邊的官府平叛。誰知道他們竟然失敗了。這次的流民作亂不像想象的那般好處理,看來需要出動軍隊鎮壓。
這次好幾個將軍紛紛主動請纓,去平叛流民。請纓的將軍中當然包括王皓田和王皓義。
皇上感動萬分,派定國公王皓義去西南平叛。
出發前,皇上單獨召見了董靖然。
“靖然,婉兒跟朕說了,你很能幹。希望這次你好好表現,不要讓朕失望。你可是朕看好的下個王家軍接班人。”
“皇上,臣定不負皇上所托,一定順利平叛。”
皇上拍了拍董靖然的肩膀,“靖然,好樣的。”
王皓義帶領自己的軍隊直奔西南,開始了行動。
能夠帶領將士打敗了匈奴,王皓義自然不是無能之輩。在王皓義的帶領下,流民節節敗退,很快就要被將士打敗了。
董靖然參加了這次平叛,他積極作戰,殺死了不少叛軍。在一次作戰中,他看到王皓義背對著他,那麽近的距離,王皓義對他根本就沒有防備。
董靖然腦海中不合時宜地浮現了皇上說過的話,“若是沒有了定國公,以後這些將士可以交由靖然來率領”。
這句話仿佛魔咒一般,在他的大腦中不斷循環著。董靖然腦中閃過一個不可思議的想法,這樣的好時機,定國公很容易就被他殺死,而且他還可以栽贓給這些流民。
但是想到定國公一直為國為民建功立業,董靖然心中閃過不忍。這樣做是不對的,他不能做這樣的事。越是這樣想,那個邪惡的念頭越是經常出現。
眼下,平叛已經進行到了尾聲。若是再不做出決斷,平叛就要結束了。
皇上那邊思索著可用之人,要怎麽去打壓王家。他想到了董家,上一次從董家奪走了部分兵權,董家消沉了一陣。現在可以重新啟用他們了。
朝堂之上,不過是講究一個平衡之術。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這次,希望董家不要讓他失望啊。
皇上又開始寵幸董妃,董妃喜出望外。董太後知道後,並沒有太大的感覺,不過是一隻不下蛋的母雞能有什麽用呢。
連著好幾日,皇上都宿在了董妃那裏。董妃感動的要哭,還以為她即將成為新的寵妃了。更讓她驚喜的是,她竟然懷孕了。
太醫告訴她這個結果的時候,她都不可置信。雖然她算是易孕體質,卻從來沒有留住孩子。但是孩子的到來還是讓她很感動。
這算是雙喜臨門了。董妃很快將這件事告訴了皇上。
皇上臉上的表情有些不自在。
“皇上,妾懷了我們的孩子,您怎麽看起來不高興的樣子?”董妃有些疑惑。
“胡說什麽呢,你懷孕了,朕高興還來不及呢。剛才隻是沒有反應過來。”皇上的臉上立即綻開大大的笑容。
“隻是婉兒你要注意自己的身體,先前孩子都沒有留住,你要當心一些。”
“恩,妾知道了。妾這次一定要留住我們的孩子,妾想給皇上生個孩子。”
皇上剛開始聽到這個消息還很意外,不過他很快覺得這是個好消息。正愁不知道怎麽拉攏董家呢,這個孩子真是來的太及時了。
稍微思量了下,皇上似是不經意地說道:“婉兒,朕記得你的哥哥靖然是在定國公的手下做事吧。”
董妃沒有想到皇上還記得她的家事,她很驚喜,“是的,皇上。哥哥武功高強,可惜沒有用武之地。都怪那個定國公太過武斷,隻肯重用自己家的人......”
董妃一高興,話就說的有些多。她反應過來,這些話她不能在皇上麵前念叨,董妃慌忙捂住了自己的嘴巴。
皇上恍若未覺,“婉兒怎麽不說了?沒事的,朕從前對你關心太少,聽你說些家事挺開心的。無論你有什麽委屈盡管跟朕說,朕會為你和你的家人做主。”
董妃眼中很快蓄滿了眼淚,不確定地問道:“皇上,真的嗎?”
“自然是真的。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你是朕的愛妃,朕為你做些小事是應該的,況且如今你還懷了朕的孩子。”
董妃看著皇上真摯的眼神,相信了他的說辭。
然後她將自己的哥哥吹的天上有地上無,武功超級高強,而且對皇上一片忠心。可惜現在屈居於定國公之下,無法施展自己的抱負,有些鬱悶。不過他依然勤勤懇懇做事,無怨無悔。
皇上耐心地聽著,覺得時機成熟了,適時提出:“朕不知道靖然如此能幹,先前以為都是定國公的功勞,如此看來其中有水分。那個定國公世子乃是好色之徒,武功平平,朕還時常可惜定國公後繼無人。
若是他出了問題,那軍隊將麵臨無人領導的局麵。今日聽了愛妃的話,就放心了。有靖然這樣的能人在身邊,即便定國公出了什麽問題,軍隊也不會有事的。”
“皇上放心吧。無論發生什麽事,哥哥都會堅定地站在皇上這一邊。能為皇上效勞,是我們的榮幸。”董妃立即表忠心,隻是她仔細琢磨這句話,又覺得皇上的話中有話。
定國公好端端的,現在又不打仗,能出什麽事啊?不過,皇上的話讓她很心動,若是定國公出了問題,哥哥就能當上大將軍了。
董妃看了看皇上,沒有發現皇上有什麽異樣,可能那是她的錯覺吧。
等到董夫人來探望董妃的時候,董妃將這句話告訴了董夫人。董夫人將話傳了迴去。
董靖然知道皇上這麽欣賞他之後,感覺熱血澎湃。隻要定國公出了問題,他就可以出頭了。這個念頭不斷在他的腦海閃現。
不過,確實就像董妃想的那樣,好端端的,京城一片太平,定國公肯定不會出什麽問題。剛燃起的苗頭又被撲滅了。
不久,西南發生動亂,流民四起,在有心之人的鼓動下抱成團,越來越壯大。
這件事傳到朝廷,皇上命令西南那邊的官府平叛。誰知道他們竟然失敗了。這次的流民作亂不像想象的那般好處理,看來需要出動軍隊鎮壓。
這次好幾個將軍紛紛主動請纓,去平叛流民。請纓的將軍中當然包括王皓田和王皓義。
皇上感動萬分,派定國公王皓義去西南平叛。
出發前,皇上單獨召見了董靖然。
“靖然,婉兒跟朕說了,你很能幹。希望這次你好好表現,不要讓朕失望。你可是朕看好的下個王家軍接班人。”
“皇上,臣定不負皇上所托,一定順利平叛。”
皇上拍了拍董靖然的肩膀,“靖然,好樣的。”
王皓義帶領自己的軍隊直奔西南,開始了行動。
能夠帶領將士打敗了匈奴,王皓義自然不是無能之輩。在王皓義的帶領下,流民節節敗退,很快就要被將士打敗了。
董靖然參加了這次平叛,他積極作戰,殺死了不少叛軍。在一次作戰中,他看到王皓義背對著他,那麽近的距離,王皓義對他根本就沒有防備。
董靖然腦海中不合時宜地浮現了皇上說過的話,“若是沒有了定國公,以後這些將士可以交由靖然來率領”。
這句話仿佛魔咒一般,在他的大腦中不斷循環著。董靖然腦中閃過一個不可思議的想法,這樣的好時機,定國公很容易就被他殺死,而且他還可以栽贓給這些流民。
但是想到定國公一直為國為民建功立業,董靖然心中閃過不忍。這樣做是不對的,他不能做這樣的事。越是這樣想,那個邪惡的念頭越是經常出現。
眼下,平叛已經進行到了尾聲。若是再不做出決斷,平叛就要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