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重金求賦
女帝:父皇,你該退位了 作者:山高水長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榮妃那邊不敢大意,好好將養自己的身體。那天皇上為了她懲罰了王皇後,榮妃還是滿意的,隻是覺得懲罰不夠重。
看來,要想扳倒王皇後真的得下血本,可她不願意拿自己的孩子做那個賭注。到時候孩子沒有了,她哭都沒有地方哭去。目前,隻能就此作罷。
榮妃這邊沒有大問題,皇上就不能將王皇後打入冷宮了。隻是他暫時還不想看到王皇後,就繼續讓她禁足。
後宮都發現了榮妃與王皇後不和的事實,大家都在看笑話。
張婕妤尤其高興,鬥吧,讓她們鬥,到時候她的二皇子就坐收漁翁之利。誰知道榮妃那邊一計不成之後就收手了。
王皇後那邊還在禁足中。這次不像從前那樣,皇上根本就沒有給王皇後解禁的意思。
足以見得皇上對榮妃的看重,對她肚中孩子的看重。
鳳輕歌覺得不能坐以待斃,她與太子一起商量著對策。
王皇後自己不太著急,她已經習慣了。那麽多次被皇上禁足,這次發生的事更是讓她對皇上失望透頂。從前那麽聰明的一個人,竟然可以這樣裝糊塗。
但是看到兩個孩子為自己忙碌來忙碌去,王皇後又覺得自己不能放棄。她得出去,保護自己的孩子。
要讓她去討好皇上,王皇後又覺得惡心。想起從前自己為了討好皇上做過的種種,王皇後都覺得自己腦子進了水,要不然怎麽會做了那麽多錯事。
想來想去,三人商量出一個對策,喚起皇上的舊情。先前王皇後與皇上並不是沒有過幸福時光,他們也曾花前月下,你儂我儂。隻是時光易逝,紅顏易老,人心易變。
再迴憶從前的舊時光,王皇後隻覺得恍然如夢,一個人怎麽可以變得那樣快。鳳輕歌有些不忍,王皇後卻很平靜了。
鳳輕歌找來一個奇女子洛水,花費重金讓她將王皇後與皇上的故事寫成了詩賦。
說起來,洛水特別可憐。她本是名門貴女,因欣賞她夫君的才華,不顧家族的反對,硬是嫁給了她的夫君。夫君甚是感激,答應此生絕不辜負洛水。
誰知幾年過去,容貌老去,夫君愈發蒸蒸日上,就想納小妾了。洛水受不了這種落差,君若無情她便休,直接一封和離書甩給了她的夫君。
因此聽了王皇後的事情後,洛水特別能感同身受,不用重金,她當即揮手做賦,一氣嗬成。
洛水才華橫溢,將兩人的故事寫的婉轉動人。王皇後看過之後,忍不住落下淚來。
鳳輕歌當即奉上豐厚的報酬。
“民女不用這麽多,隻願皇後娘娘能夠得償所願。”洛水自己的故事沒有得到好結局,她倒是希望王皇後能有不一樣的結局。雖然,她知道希望渺茫。
詩賦已經寫好,鳳輕歌琢磨著如何將這篇賦呈現到皇上麵前。
洛水倒是提議可以將這篇詩傳揚開去,讓全天下的百姓都知道王皇後的不容易。到時候天下的原配都會站在王皇後這邊的。
鳳輕歌想了想,是這個道理。有了天下的悠悠眾口,皇上為了表明自己不是忘恩負義之人,也會對王皇後好一些的。
太子立即著手去辦,很快這篇詩傳揚開來。加上這篇詩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普通老百姓都能聽懂它的意思,瞬間就風靡全城。
更有好事之人,將它改編成了歌曲,傳揚的更廣了一些。
鳳輕歌很滿意達到的效果,對洛水更是佩服。若是換個人來寫,恐怕就不會達到這個效果。洛水並沒有居功自傲。
宮內很快也傳揚開來,大家都知道賦中的女主角是王皇後,至於男主角則是皇上。大家隻敢私下裏偷偷議論,並不敢公開提起。
鳳輕歌聽聞路才人唱歌唱的不錯,當即找到她,想與她合作。
“路才人,隻要你在皇上麵前唱了這首歌,本宮不僅為你奉上錢財,還會記得你的恩情。”
路才人有些猶豫,她是聽過這首歌不錯,但是現在王皇後被皇上禁足,她可不敢去觸黴頭。自己隻是一個小小的才人,弄個不好,恐怕連才人的位置都保不住。
路才人不敢冒險,還是拒絕了,“大公主,不是妾不願意幫忙。實在是妾無能為力,要不大公主去找別的人試試看,總有比妾唱的更好的。”
鳳輕歌耐心勸說,“路才人,你已經進宮好久了吧。隻是你的位份最高也不過是一個才人,你不想再往上升一升嗎?
況且本宮覺得這個買賣劃算的很,無論成功還是失敗,隻要你願意一試,不僅可以拿到錢財,還可以成為本宮的恩人。
若是成功了,母後複寵,你可以仰仗母後,說不一定你的位份還能再往上升一升。若是失敗了,最差不過得了父皇的訓斥,本宮依然會護著你。”
路才人仍在糾結,猶豫不決。
“既然路才人不願意,那本宮就不打擾路才人休息了。”鳳輕歌毫不留情地往外走去,她心中默念著“三、二、一”。
等到默念到一的時候,路才人出聲了,“大公主,等等。”路才人看到大公主要離開,覺得自己不做這個買賣就吃虧了,趕緊攔下她。
“怎麽樣?你同意了嗎?”
路才人閉上眼睛想了下,“恩,妾同意了。”她不願意一直保留著這樣低的位份。
兩人仔細商量了一番,路才人趕緊拿起詩賦唱了起來。這篇詩賦被她唱的哀怨婉轉,將洛水想要表達的感情完整地複刻了出來。
鳳輕歌聽了一遍,感覺已經成功了一大半。
剩下的就是路才人到皇上麵前唱出來這首賦即可。
隻是,榮妃太過受寵,自她懷孕後,皇上一直留在她的宮中,都不再召喚其他嬪妃侍寢。
鳳輕歌從李公公那裏打聽到了皇上的去處,當即將路才人安排在了皇上的必經之路上。
路才人恍若未覺,自顧自唱起了這首詩賦。她將自己代入了故事的女主角,感同身受,仿佛她也成了被皇上拋棄的女子。其實細想一下,又何嚐不是呢。
看來,要想扳倒王皇後真的得下血本,可她不願意拿自己的孩子做那個賭注。到時候孩子沒有了,她哭都沒有地方哭去。目前,隻能就此作罷。
榮妃這邊沒有大問題,皇上就不能將王皇後打入冷宮了。隻是他暫時還不想看到王皇後,就繼續讓她禁足。
後宮都發現了榮妃與王皇後不和的事實,大家都在看笑話。
張婕妤尤其高興,鬥吧,讓她們鬥,到時候她的二皇子就坐收漁翁之利。誰知道榮妃那邊一計不成之後就收手了。
王皇後那邊還在禁足中。這次不像從前那樣,皇上根本就沒有給王皇後解禁的意思。
足以見得皇上對榮妃的看重,對她肚中孩子的看重。
鳳輕歌覺得不能坐以待斃,她與太子一起商量著對策。
王皇後自己不太著急,她已經習慣了。那麽多次被皇上禁足,這次發生的事更是讓她對皇上失望透頂。從前那麽聰明的一個人,竟然可以這樣裝糊塗。
但是看到兩個孩子為自己忙碌來忙碌去,王皇後又覺得自己不能放棄。她得出去,保護自己的孩子。
要讓她去討好皇上,王皇後又覺得惡心。想起從前自己為了討好皇上做過的種種,王皇後都覺得自己腦子進了水,要不然怎麽會做了那麽多錯事。
想來想去,三人商量出一個對策,喚起皇上的舊情。先前王皇後與皇上並不是沒有過幸福時光,他們也曾花前月下,你儂我儂。隻是時光易逝,紅顏易老,人心易變。
再迴憶從前的舊時光,王皇後隻覺得恍然如夢,一個人怎麽可以變得那樣快。鳳輕歌有些不忍,王皇後卻很平靜了。
鳳輕歌找來一個奇女子洛水,花費重金讓她將王皇後與皇上的故事寫成了詩賦。
說起來,洛水特別可憐。她本是名門貴女,因欣賞她夫君的才華,不顧家族的反對,硬是嫁給了她的夫君。夫君甚是感激,答應此生絕不辜負洛水。
誰知幾年過去,容貌老去,夫君愈發蒸蒸日上,就想納小妾了。洛水受不了這種落差,君若無情她便休,直接一封和離書甩給了她的夫君。
因此聽了王皇後的事情後,洛水特別能感同身受,不用重金,她當即揮手做賦,一氣嗬成。
洛水才華橫溢,將兩人的故事寫的婉轉動人。王皇後看過之後,忍不住落下淚來。
鳳輕歌當即奉上豐厚的報酬。
“民女不用這麽多,隻願皇後娘娘能夠得償所願。”洛水自己的故事沒有得到好結局,她倒是希望王皇後能有不一樣的結局。雖然,她知道希望渺茫。
詩賦已經寫好,鳳輕歌琢磨著如何將這篇賦呈現到皇上麵前。
洛水倒是提議可以將這篇詩傳揚開去,讓全天下的百姓都知道王皇後的不容易。到時候天下的原配都會站在王皇後這邊的。
鳳輕歌想了想,是這個道理。有了天下的悠悠眾口,皇上為了表明自己不是忘恩負義之人,也會對王皇後好一些的。
太子立即著手去辦,很快這篇詩傳揚開來。加上這篇詩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普通老百姓都能聽懂它的意思,瞬間就風靡全城。
更有好事之人,將它改編成了歌曲,傳揚的更廣了一些。
鳳輕歌很滿意達到的效果,對洛水更是佩服。若是換個人來寫,恐怕就不會達到這個效果。洛水並沒有居功自傲。
宮內很快也傳揚開來,大家都知道賦中的女主角是王皇後,至於男主角則是皇上。大家隻敢私下裏偷偷議論,並不敢公開提起。
鳳輕歌聽聞路才人唱歌唱的不錯,當即找到她,想與她合作。
“路才人,隻要你在皇上麵前唱了這首歌,本宮不僅為你奉上錢財,還會記得你的恩情。”
路才人有些猶豫,她是聽過這首歌不錯,但是現在王皇後被皇上禁足,她可不敢去觸黴頭。自己隻是一個小小的才人,弄個不好,恐怕連才人的位置都保不住。
路才人不敢冒險,還是拒絕了,“大公主,不是妾不願意幫忙。實在是妾無能為力,要不大公主去找別的人試試看,總有比妾唱的更好的。”
鳳輕歌耐心勸說,“路才人,你已經進宮好久了吧。隻是你的位份最高也不過是一個才人,你不想再往上升一升嗎?
況且本宮覺得這個買賣劃算的很,無論成功還是失敗,隻要你願意一試,不僅可以拿到錢財,還可以成為本宮的恩人。
若是成功了,母後複寵,你可以仰仗母後,說不一定你的位份還能再往上升一升。若是失敗了,最差不過得了父皇的訓斥,本宮依然會護著你。”
路才人仍在糾結,猶豫不決。
“既然路才人不願意,那本宮就不打擾路才人休息了。”鳳輕歌毫不留情地往外走去,她心中默念著“三、二、一”。
等到默念到一的時候,路才人出聲了,“大公主,等等。”路才人看到大公主要離開,覺得自己不做這個買賣就吃虧了,趕緊攔下她。
“怎麽樣?你同意了嗎?”
路才人閉上眼睛想了下,“恩,妾同意了。”她不願意一直保留著這樣低的位份。
兩人仔細商量了一番,路才人趕緊拿起詩賦唱了起來。這篇詩賦被她唱的哀怨婉轉,將洛水想要表達的感情完整地複刻了出來。
鳳輕歌聽了一遍,感覺已經成功了一大半。
剩下的就是路才人到皇上麵前唱出來這首賦即可。
隻是,榮妃太過受寵,自她懷孕後,皇上一直留在她的宮中,都不再召喚其他嬪妃侍寢。
鳳輕歌從李公公那裏打聽到了皇上的去處,當即將路才人安排在了皇上的必經之路上。
路才人恍若未覺,自顧自唱起了這首詩賦。她將自己代入了故事的女主角,感同身受,仿佛她也成了被皇上拋棄的女子。其實細想一下,又何嚐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