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沅站在原地一動不動,滿臉肅然。
大同邊關,人口混雜,這般明目張膽調戲良家婦女——
若非今天被她撞見,還不知會有什麽後果。
沒多久魚叔就來匯報:“那三個家夥已經抓住了,他們也認了自己所為,請問姑娘要如何處置?”
管沅並沒有處理這等事的經驗:“見官?”
魚叔立覺不妥:“姑娘,看那位公子穿著打扮,隻怕是個有靠山的,見官,會不會反倒正中其下懷?”
“也是,”管沅了悟,“沒有猶豫就認罪,隻怕等著我們把他們拉去見官呢,第二步就是指著靠山無罪釋放。罷了,我也不想給爹爹惹麻煩,你們教訓一頓,別留下傷痕。靈均,我們買了肥肉是吧?”
靈均不解其意:“是。”
“切三塊塞他們嘴裏,別讓他們喊出聲,”管沅臉色平靜得可怕,“喜歡葷的,就讓他們吃個過癮。”
靈均訝然張大嘴巴,半晌都沒說出話。
魚叔倒是忍了笑,切肥肉去了。
沒多久,巷子裏傳來悶悶的響聲,但管沅他們什麽都沒看到。
身為女子,她自然最憎惡那等登徒子,雖然這些禽丨獸定是好了傷疤忘了+ 疼,但她不教訓一下怎麽解氣?
一刻鍾後,空蕩蕩的巷子裏傳來極輕的抽氣聲,半晌,那些腥膩到死的肥肉才被他們從口中摳了出來。
“這群……”風流俊俏的公子捂著胸口就要幹嘔,“這群……哎呦。疼死了疼死了,你快看看哪裏斷了傷了!”
那個瘦弱的白臉家丁拖著疼得鑽心的身體,趕忙去看:“爺,沒傷。”
“沒傷!”公子更加氣憤,“這手段,老江湖呀還是!連相貌我們都沒瞧清楚!”
“我就說不該來大同,宣府待著多好,”那個訓人的家丁不由嘀咕,“大**然藏著這般手段老辣的人……”
“去去去,”公子不耐煩地瞪他。“宣府熟人多。這不是怕被認出來嗎!看來這內傷還得養些時日,不休養幾天是去不成關外了……”他沮喪地扭著僵硬的脖子。
晚膳時分,管沅試探著問管進:“大同的民風怎麽樣?”
“大同民風很好,一年也沒多少案子。”管進有些奇怪。“怎麽問起這個?”
管沅拿筷子的手揮了揮:“沒什麽。就是問問。我今天去市集上了解了一下,向百姓收糧隻怕也不夠。”
管進凝眉沉思:“這時候缺糧,倘若韃靼圍城。將會十分被動。”
而管沅是清楚的,前世今年下半年,韃靼的確來圍攻大同,父親便是歿於那場戰局中。
“有辦法調糧嗎?”管沅凝眉放下筷子,已經沒了胃口。
“我會上奏朝廷,就看皇上如何批複。”管進肅然迴答,明顯也意識到事情的重要性。
管沅卻依舊擔心,因為她知道,京中太倉如今也十分空虛。
就算皇上批複調糧,又要從哪裏調?
此時此刻,她不由自主想到盛陽。
他會不會有什麽好辦法?
可她也不能總依賴盛陽,說好了要自己解決的。
她不禁犯難起來……
通過牛舌餅這個媒介,管沅拉近了與幾位太太的距離,才打聽到一些事情的始末。
一開始杜硯調任大同總兵時,和下屬關係都還不錯。
然而杜硯是個草包,什麽都不懂,做錯了不少決定。
而每次他要決策時,父親管路都會出來提自己的意見,這些意見事後往往被證明是對的。因而杜硯便失了軍中威望,也嫉恨上了父親。
另一方麵,梅姨娘為人孤傲,看不起下屬將領的女眷,所以平日裏有什麽節慶紅白事,他們都不邀請梅姨娘。
一來二去,杜硯和下屬的關係就成了死局。
了解情況的管沅很快得出結論——要說草包,杜硯才是真正的草包!
既然自己沒本事,就該籠絡好底下人為自己賣命呀!
劉邦、劉備什麽本事都沒有,唯一的技能就是籠絡人才,還不是照樣成功?
而杜硯,他沒有楚霸王的力能扛鼎,就想耍楚霸王的貴族傲氣,實在是腦子進水無藥可醫。
爹爹為人寬厚,和其餘將領關係融洽。
這樣一來,她隻消籠絡著那些女眷,和她們搞好關係,推波助瀾,就能讓其餘將領都站在爹爹這邊。
上峰無德無能,隻能靠下屬和眾望翻身,至少能保證自己發號施令的時候,下屬會貫徹執行。不至於落得杜硯那般,空有一個大同總兵的名頭,半點威望全無。
“姑娘,出大事了!”
管沅正在西廂房的宴息室讀兵法,靈均急急忙忙跑進來。
“怎麽了慢慢說。”管沅語氣帶了幾分寬解,合上書本,拿了杯茶遞給靈均壓驚。
“皇上,皇上居然來了大同,現在正要出關,被世子爺攔住,”靈均神色焦急,“結果皇上發話,說出關是聖旨。姑娘,這可怎麽辦,要不勸世子爺放行?抗旨不尊可是滿門抄斬呀!”
管沅神色自若地搖頭:“爹爹做的沒有錯,倘若他把皇上放出關外,皇上有個三長兩短,那定遠侯府才真是要滿門抄斬;攔著皇上,起碼能保證皇上的安全。旨意隻是皇上隨口說的手段,又不會真為了出關先和自己人打起來。”
“真的嗎?”靈均還是憂心不已。
靈修明顯冷靜許多:“聽姑娘的準沒錯,況且世子爺是大同的副總兵,不是有句話叫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嗎?”
管沅不由笑了:“這句話用在此處也不妥當,如今皇上在。算不得將在外,要找借口開脫,得用諍臣必諫。”
“這是什麽意思?”靈修和靈均雖跟著管沅一起識字,讀書畢竟不如管沅多。
“鐵骨錚錚的忠臣,遇到皇上做錯事,應該出來勸諫,讓皇上走迴正路,”管沅一副胸有成足的模樣,“你們放心,既然發現皇上的蹤跡攔下來了。後麵的事好辦許多。沒發現皇上。沒攔下來,那才是我們要擔憂的。況且,爹爹混跡官場多年,他知道該怎麽做。我們要相信他。”
大同北城門。
管進定定站在緊閉的城門口。就是不開門不讓路。
“皇上請迴。”
“你真不怕違抗聖旨的後果?”皇上打著折扇一邊搖一邊斂容肅色。
“如果皇上真要出關。那麽請先殺了微臣,踩著微臣的屍體走出關外。”管進還是毫不動搖,直接抽出隨身佩帶的腰刀。刀刃朝著自己,雙手呈給皇上。
皇上更是氣惱:“你明明就是武將,比內閣那些老頭還迂腐!”
雙方正僵持不下,幾騎輕騎從遠處飛奔而來。
皇上扭頭看清來者,旋即高興得哈哈大笑:“禦弟禦弟,你來得正好!快幫朕解決掉這群可惡的家夥!”
盛陽一路飛奔到皇上附近,勒韁繩翻身下馬:“臣參見皇上,皇上萬安。”
“說了多少次叫朕皇兄!”皇上恨鐵不成鋼地扶起盛陽,“朕要出關,被這群迂腐家夥攔在這,你快幫我解決了!”
管進不禁打量起眼前這個後生,有些眼熟:眉眼淩厲,一看就是有鋒芒的人。行為舉動卻處處叫人挑不出毛病,也沒有出頭的意思,可知他在刻意收斂。
然而一聽皇上的稱唿問題,管進又疑惑起來:據他所知,皇上是先帝獨子,並沒有什麽在世的兄弟姊妹,為何這後生要稱唿“皇兄”?
“皇上想出關?”盛陽顯然在明知故問,“臣這次追來,是有事要和皇上說,等臣說完,再來協調皇上出關的事宜。”
“哦?什麽事?”皇上饒有興致地問。
“借步說話。”盛陽不疾不徐地伸手,示意要與皇上單獨詳談。
皇上很愉快地答應了。
管進眼見事情有了意料之外的發展,狐惑地看著那後生的背影。
此人顯然很得皇上信任,但是稱唿“皇兄”——
他腦中靈光一現,有了答案。
他就說看著眼熟,原來相貌和靖安侯盛巍有兩分相似。
“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靖安侯世子!”管進恍然大悟。
“靖安侯世子盛陽?”馬參將在一旁驚問。
秋獵神績,他們身為武將誰都聽過。然而今天才見到廬山真麵目,還是在這樣複雜的情況下。
管進沒有迴應馬參將的話,他看著盛陽漸行漸遠的背影,心中已下了判斷——
此人絕非草包,相反日後大有可為。
試想後生小輩,弓馬如此嫻熟已是難得;有武藝又並非匹夫之勇,更加難得;有武藝並非匹夫之勇還懂得收斂不狂傲,那麽世間已沒有什麽能攔得住他。
果真如此,盛陽不過和皇上說了一段話,皇上便不再嚷著出關了。
但誰也不知盛陽到底說了些什麽。
派人安置了皇上,盛陽跟著管進去了軍營。這麽大的事,總要和當地邊將匯報交代以作見證。另外,他身為靖安侯世子,來了大同焉有不拜訪武康伯府之人的道理。
可盛陽剛見到大同總兵杜硯,還沒說上話,杜硯卻為了皇上出關一事和管進旁若無人地爭執起來。(未完待續……)
ps:打滾求粉紅票呀~謝謝大家!
推薦《半個神仙闖江湖》
作者:金最
書號:3351328
人家都有師父罩,為毛我要養師父、師弟還有自己?r1292
大同邊關,人口混雜,這般明目張膽調戲良家婦女——
若非今天被她撞見,還不知會有什麽後果。
沒多久魚叔就來匯報:“那三個家夥已經抓住了,他們也認了自己所為,請問姑娘要如何處置?”
管沅並沒有處理這等事的經驗:“見官?”
魚叔立覺不妥:“姑娘,看那位公子穿著打扮,隻怕是個有靠山的,見官,會不會反倒正中其下懷?”
“也是,”管沅了悟,“沒有猶豫就認罪,隻怕等著我們把他們拉去見官呢,第二步就是指著靠山無罪釋放。罷了,我也不想給爹爹惹麻煩,你們教訓一頓,別留下傷痕。靈均,我們買了肥肉是吧?”
靈均不解其意:“是。”
“切三塊塞他們嘴裏,別讓他們喊出聲,”管沅臉色平靜得可怕,“喜歡葷的,就讓他們吃個過癮。”
靈均訝然張大嘴巴,半晌都沒說出話。
魚叔倒是忍了笑,切肥肉去了。
沒多久,巷子裏傳來悶悶的響聲,但管沅他們什麽都沒看到。
身為女子,她自然最憎惡那等登徒子,雖然這些禽丨獸定是好了傷疤忘了+ 疼,但她不教訓一下怎麽解氣?
一刻鍾後,空蕩蕩的巷子裏傳來極輕的抽氣聲,半晌,那些腥膩到死的肥肉才被他們從口中摳了出來。
“這群……”風流俊俏的公子捂著胸口就要幹嘔,“這群……哎呦。疼死了疼死了,你快看看哪裏斷了傷了!”
那個瘦弱的白臉家丁拖著疼得鑽心的身體,趕忙去看:“爺,沒傷。”
“沒傷!”公子更加氣憤,“這手段,老江湖呀還是!連相貌我們都沒瞧清楚!”
“我就說不該來大同,宣府待著多好,”那個訓人的家丁不由嘀咕,“大**然藏著這般手段老辣的人……”
“去去去,”公子不耐煩地瞪他。“宣府熟人多。這不是怕被認出來嗎!看來這內傷還得養些時日,不休養幾天是去不成關外了……”他沮喪地扭著僵硬的脖子。
晚膳時分,管沅試探著問管進:“大同的民風怎麽樣?”
“大同民風很好,一年也沒多少案子。”管進有些奇怪。“怎麽問起這個?”
管沅拿筷子的手揮了揮:“沒什麽。就是問問。我今天去市集上了解了一下,向百姓收糧隻怕也不夠。”
管進凝眉沉思:“這時候缺糧,倘若韃靼圍城。將會十分被動。”
而管沅是清楚的,前世今年下半年,韃靼的確來圍攻大同,父親便是歿於那場戰局中。
“有辦法調糧嗎?”管沅凝眉放下筷子,已經沒了胃口。
“我會上奏朝廷,就看皇上如何批複。”管進肅然迴答,明顯也意識到事情的重要性。
管沅卻依舊擔心,因為她知道,京中太倉如今也十分空虛。
就算皇上批複調糧,又要從哪裏調?
此時此刻,她不由自主想到盛陽。
他會不會有什麽好辦法?
可她也不能總依賴盛陽,說好了要自己解決的。
她不禁犯難起來……
通過牛舌餅這個媒介,管沅拉近了與幾位太太的距離,才打聽到一些事情的始末。
一開始杜硯調任大同總兵時,和下屬關係都還不錯。
然而杜硯是個草包,什麽都不懂,做錯了不少決定。
而每次他要決策時,父親管路都會出來提自己的意見,這些意見事後往往被證明是對的。因而杜硯便失了軍中威望,也嫉恨上了父親。
另一方麵,梅姨娘為人孤傲,看不起下屬將領的女眷,所以平日裏有什麽節慶紅白事,他們都不邀請梅姨娘。
一來二去,杜硯和下屬的關係就成了死局。
了解情況的管沅很快得出結論——要說草包,杜硯才是真正的草包!
既然自己沒本事,就該籠絡好底下人為自己賣命呀!
劉邦、劉備什麽本事都沒有,唯一的技能就是籠絡人才,還不是照樣成功?
而杜硯,他沒有楚霸王的力能扛鼎,就想耍楚霸王的貴族傲氣,實在是腦子進水無藥可醫。
爹爹為人寬厚,和其餘將領關係融洽。
這樣一來,她隻消籠絡著那些女眷,和她們搞好關係,推波助瀾,就能讓其餘將領都站在爹爹這邊。
上峰無德無能,隻能靠下屬和眾望翻身,至少能保證自己發號施令的時候,下屬會貫徹執行。不至於落得杜硯那般,空有一個大同總兵的名頭,半點威望全無。
“姑娘,出大事了!”
管沅正在西廂房的宴息室讀兵法,靈均急急忙忙跑進來。
“怎麽了慢慢說。”管沅語氣帶了幾分寬解,合上書本,拿了杯茶遞給靈均壓驚。
“皇上,皇上居然來了大同,現在正要出關,被世子爺攔住,”靈均神色焦急,“結果皇上發話,說出關是聖旨。姑娘,這可怎麽辦,要不勸世子爺放行?抗旨不尊可是滿門抄斬呀!”
管沅神色自若地搖頭:“爹爹做的沒有錯,倘若他把皇上放出關外,皇上有個三長兩短,那定遠侯府才真是要滿門抄斬;攔著皇上,起碼能保證皇上的安全。旨意隻是皇上隨口說的手段,又不會真為了出關先和自己人打起來。”
“真的嗎?”靈均還是憂心不已。
靈修明顯冷靜許多:“聽姑娘的準沒錯,況且世子爺是大同的副總兵,不是有句話叫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嗎?”
管沅不由笑了:“這句話用在此處也不妥當,如今皇上在。算不得將在外,要找借口開脫,得用諍臣必諫。”
“這是什麽意思?”靈修和靈均雖跟著管沅一起識字,讀書畢竟不如管沅多。
“鐵骨錚錚的忠臣,遇到皇上做錯事,應該出來勸諫,讓皇上走迴正路,”管沅一副胸有成足的模樣,“你們放心,既然發現皇上的蹤跡攔下來了。後麵的事好辦許多。沒發現皇上。沒攔下來,那才是我們要擔憂的。況且,爹爹混跡官場多年,他知道該怎麽做。我們要相信他。”
大同北城門。
管進定定站在緊閉的城門口。就是不開門不讓路。
“皇上請迴。”
“你真不怕違抗聖旨的後果?”皇上打著折扇一邊搖一邊斂容肅色。
“如果皇上真要出關。那麽請先殺了微臣,踩著微臣的屍體走出關外。”管進還是毫不動搖,直接抽出隨身佩帶的腰刀。刀刃朝著自己,雙手呈給皇上。
皇上更是氣惱:“你明明就是武將,比內閣那些老頭還迂腐!”
雙方正僵持不下,幾騎輕騎從遠處飛奔而來。
皇上扭頭看清來者,旋即高興得哈哈大笑:“禦弟禦弟,你來得正好!快幫朕解決掉這群可惡的家夥!”
盛陽一路飛奔到皇上附近,勒韁繩翻身下馬:“臣參見皇上,皇上萬安。”
“說了多少次叫朕皇兄!”皇上恨鐵不成鋼地扶起盛陽,“朕要出關,被這群迂腐家夥攔在這,你快幫我解決了!”
管進不禁打量起眼前這個後生,有些眼熟:眉眼淩厲,一看就是有鋒芒的人。行為舉動卻處處叫人挑不出毛病,也沒有出頭的意思,可知他在刻意收斂。
然而一聽皇上的稱唿問題,管進又疑惑起來:據他所知,皇上是先帝獨子,並沒有什麽在世的兄弟姊妹,為何這後生要稱唿“皇兄”?
“皇上想出關?”盛陽顯然在明知故問,“臣這次追來,是有事要和皇上說,等臣說完,再來協調皇上出關的事宜。”
“哦?什麽事?”皇上饒有興致地問。
“借步說話。”盛陽不疾不徐地伸手,示意要與皇上單獨詳談。
皇上很愉快地答應了。
管進眼見事情有了意料之外的發展,狐惑地看著那後生的背影。
此人顯然很得皇上信任,但是稱唿“皇兄”——
他腦中靈光一現,有了答案。
他就說看著眼熟,原來相貌和靖安侯盛巍有兩分相似。
“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靖安侯世子!”管進恍然大悟。
“靖安侯世子盛陽?”馬參將在一旁驚問。
秋獵神績,他們身為武將誰都聽過。然而今天才見到廬山真麵目,還是在這樣複雜的情況下。
管進沒有迴應馬參將的話,他看著盛陽漸行漸遠的背影,心中已下了判斷——
此人絕非草包,相反日後大有可為。
試想後生小輩,弓馬如此嫻熟已是難得;有武藝又並非匹夫之勇,更加難得;有武藝並非匹夫之勇還懂得收斂不狂傲,那麽世間已沒有什麽能攔得住他。
果真如此,盛陽不過和皇上說了一段話,皇上便不再嚷著出關了。
但誰也不知盛陽到底說了些什麽。
派人安置了皇上,盛陽跟著管進去了軍營。這麽大的事,總要和當地邊將匯報交代以作見證。另外,他身為靖安侯世子,來了大同焉有不拜訪武康伯府之人的道理。
可盛陽剛見到大同總兵杜硯,還沒說上話,杜硯卻為了皇上出關一事和管進旁若無人地爭執起來。(未完待續……)
ps:打滾求粉紅票呀~謝謝大家!
推薦《半個神仙闖江湖》
作者:金最
書號:3351328
人家都有師父罩,為毛我要養師父、師弟還有自己?r1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