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手帕交
穿成糙獵戶的替嫁妻,我一生嬌寵 作者:慕陶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過了小年之後,上河村乃至十裏八鄉過年的氛圍愈發濃厚,如果說以前在村裏的大家夥兒碰見了,日常打招唿都是問“吃了沒”,而今便不同了。
這不,穀雨前腳剛出門,恰巧隔壁的崔身子提了一吊肉從外頭迴來,見著她遠遠地便打了聲招唿,“知武他媳婦兒,你家割年肉了嗎?”
“昨兒隔壁村請屠戶去殺豬呢,我大哥跟著一道去的,順便買了肉迴來。”穀雨笑,上河村在北方,過年要包餃子,還要炸肉丸,蒸肉碗子,是所有人一年到頭能最多吃到肉的時候,穀雨他們家和屠戶關係好,早就打了招唿,給他們留了半扇豬肉,後腿和五花都是最好的。
“還是你們有能耐,瞧,今年我也割了五斤肉,我們家那口子最喜歡吃韭菜大肉餡兒的,明兒還得去集市上買韭菜呢。”
冬天新鮮的蔬菜不多,韭菜算是抗寒的,故而才有的賣。
謝家人多,口味不盡相同,尤其是李秀兒,口味兒一時一個變化,想吃肉又怕聞著吐,魏秋雲便準備了以蘑菇為主的三鮮餡兒,還有蓮菜大肉餡兒和韭菜雞蛋餡兒,誰樂意吃哪個就吃哪個。
崔嬸子聽完之後,除了羨慕還是羨慕,不過,兩家隔壁住著,謝家有什麽好處自家也沒少沾光,所以她並不嫉妒,隻是笑著轉移話題,“你這是要去哪兒?”
“知武今兒帶著我爹娘他們進城置辦年貨去了,算算時候也該迴來了,我去村口瞧瞧。”
除了年肉之外,過年自然要采買各種各樣的年貨,隻是到底謝家過年要招待多少客人,又要去哪些人家拜年,穀雨並不清楚,但這些可決定了他們的南北幹貨和糕點糖果要買多少,以及送的年禮要準備多少份,所以隻能由年年操辦這事兒的魏秋雲出馬。
而謝有田自從傷了腿之後,已經好幾年沒有去過縣城了,這次還是穀雨同謝知武講了,幾個小輩推搡著才讓他答應一道去的。
“以前大家都說知武憨傻,娶你是吃了大虧,現在也不知道那些人的臉疼不疼!”崔嬸子想起穀雨剛嫁過來時村裏對謝家的議論和如今相比,簡直一個地一個天,忍不住嘀咕了兩句,見穀雨不接話茬,又同她道:“年三十兒咱們村要搭台子唱戲呢,到時候咱們一道看熱鬧去?”
許是村裏人今年都攢下了錢,裏正不知道從哪裏請來了一個戲班,準備在村口的祠堂前搭台子唱戲,村裏的幾個青壯年都被叫去忙活兒這事兒了,謝家去的是謝知文。
穀雨笑,沒答應也沒推脫,隻說到時候有空就去。
崔嬸子也隻是隨口一說,兩人又扯了幾句閑話,她才提著肉笑盈盈地歸家去了。
轉眼間便到了大年三十這天,經過了前幾天的大掃除,蒸年饃等,謝家如今早已煥然一新,尤其是大門上正在貼的紅對聯,無不表明他們家的日子越過越紅火了。
“歪了歪了,往左一點,不對不對,往右一點……哎呀大哥,又偏了!”
謝知禮指揮著站在梯子上的謝知文貼對聯,在底下急得上躥下跳的,恨不能直接替他大哥上去貼。
謝知文也不鬧,平心靜氣地照著小弟的安排左挪右挪,最後總算是貼好了。
魏秋雲在一旁看著,都忍不住濕了眼眶。
她哪裏想過小兒子會有這麽活潑的一天,想著想著,目光便又落在了穀雨的身上。
許是他們家真的娶了個福星進門吧,要不然怎麽穀雨來了他們家,小禮的病就好了,老大媳婦兒也懷上了,連家裏的銀錢都比往年賺得多了許多。
穀雨可不知道婆母心裏這麽想,此刻她剛炸完小黃魚,正捏著一隻晾涼了的讓謝知武嚐呢。
到了大年三十這一天,上河村村口的戲台前熙熙攘攘擠滿了人,周邊不少村鎮的人聽說這裏有戲班子唱戲,都趕過來看熱鬧呢。
一聲鑼響,好戲開場。
本村的人從自己家裏搬了小杌子和方凳圓凳,高高低低地擠在最前頭,外村的人沒得坐,烏泱泱地站在後麵,間或有小孩子在人群中嘻嘻哈哈地鑽來鑽去,似乎是在玩躲貓貓,又好似的別的遊戲。
盡管台上人的裝扮看上去有些粗糙,身上穿的戲服也並不如穀雨後世在電視上看到的精美,但生旦淨末醜角們唱念做打的身形和唱腔卻依然奪目。
他們唱的劇目應當是耳熟能詳的,台下有不少村民都小聲地跟著唱,時不時地便能聽到鼓掌叫好的聲音。
許是原身的肌肉記憶或是條件反射,又或是這裏地處北方的緣故,方言與普通話並無太大的差異,隻是腔調的轉換,故而穀雨穿來的時候沒費什麽力氣就能聽會說,可遇著戲曲這等變換了聲調和韻味的,便得細細琢磨了。
正當她看著台上的表演琢磨著唱詞的意思時,忽地有人輕輕碰了碰她的胳膊。
穀雨扭頭,隨即笑開了,“青青,你怎麽來了?”
“我瞧著背影像是你,可看著又沒你那麽瘦,怕認錯了,才擠到前頭來瞧一瞧,沒想到還真的是你啊。”李青青笑著,她上下打量著穀雨,“你的變化可真大,比以前好看了許多呢,若是村裏人見了現在的你,肯定不會再說你那便宜姐姐是村裏最俊俏的姑娘了。”
穀雨自到了上河村就沒怎麽見過李青青了,一則她與楊家人斷了往來,幾乎沒怎麽去過下河村,二來嫁到謝家之後一小半的時間她都在和謝知武在山上生活,而她剛下山,李青青就定了親,若不是過年,隻怕兩人還見不上這一麵呢。
伴奏的月琴與二胡發出吱吱呀呀的聲音,旁邊又不時傳來鼓掌拍手叫好的聲音,實在不是個說話的好地方。
穀雨瞥了一旁的家裏人,見他們各個都正看得入迷,也沒攪擾,拉著李青青穿過人群,找了處僻靜地方,才笑著調侃道,“你娘總算舍得把你給放出來了,可真是太不容易了!”
這不,穀雨前腳剛出門,恰巧隔壁的崔身子提了一吊肉從外頭迴來,見著她遠遠地便打了聲招唿,“知武他媳婦兒,你家割年肉了嗎?”
“昨兒隔壁村請屠戶去殺豬呢,我大哥跟著一道去的,順便買了肉迴來。”穀雨笑,上河村在北方,過年要包餃子,還要炸肉丸,蒸肉碗子,是所有人一年到頭能最多吃到肉的時候,穀雨他們家和屠戶關係好,早就打了招唿,給他們留了半扇豬肉,後腿和五花都是最好的。
“還是你們有能耐,瞧,今年我也割了五斤肉,我們家那口子最喜歡吃韭菜大肉餡兒的,明兒還得去集市上買韭菜呢。”
冬天新鮮的蔬菜不多,韭菜算是抗寒的,故而才有的賣。
謝家人多,口味不盡相同,尤其是李秀兒,口味兒一時一個變化,想吃肉又怕聞著吐,魏秋雲便準備了以蘑菇為主的三鮮餡兒,還有蓮菜大肉餡兒和韭菜雞蛋餡兒,誰樂意吃哪個就吃哪個。
崔嬸子聽完之後,除了羨慕還是羨慕,不過,兩家隔壁住著,謝家有什麽好處自家也沒少沾光,所以她並不嫉妒,隻是笑著轉移話題,“你這是要去哪兒?”
“知武今兒帶著我爹娘他們進城置辦年貨去了,算算時候也該迴來了,我去村口瞧瞧。”
除了年肉之外,過年自然要采買各種各樣的年貨,隻是到底謝家過年要招待多少客人,又要去哪些人家拜年,穀雨並不清楚,但這些可決定了他們的南北幹貨和糕點糖果要買多少,以及送的年禮要準備多少份,所以隻能由年年操辦這事兒的魏秋雲出馬。
而謝有田自從傷了腿之後,已經好幾年沒有去過縣城了,這次還是穀雨同謝知武講了,幾個小輩推搡著才讓他答應一道去的。
“以前大家都說知武憨傻,娶你是吃了大虧,現在也不知道那些人的臉疼不疼!”崔嬸子想起穀雨剛嫁過來時村裏對謝家的議論和如今相比,簡直一個地一個天,忍不住嘀咕了兩句,見穀雨不接話茬,又同她道:“年三十兒咱們村要搭台子唱戲呢,到時候咱們一道看熱鬧去?”
許是村裏人今年都攢下了錢,裏正不知道從哪裏請來了一個戲班,準備在村口的祠堂前搭台子唱戲,村裏的幾個青壯年都被叫去忙活兒這事兒了,謝家去的是謝知文。
穀雨笑,沒答應也沒推脫,隻說到時候有空就去。
崔嬸子也隻是隨口一說,兩人又扯了幾句閑話,她才提著肉笑盈盈地歸家去了。
轉眼間便到了大年三十這天,經過了前幾天的大掃除,蒸年饃等,謝家如今早已煥然一新,尤其是大門上正在貼的紅對聯,無不表明他們家的日子越過越紅火了。
“歪了歪了,往左一點,不對不對,往右一點……哎呀大哥,又偏了!”
謝知禮指揮著站在梯子上的謝知文貼對聯,在底下急得上躥下跳的,恨不能直接替他大哥上去貼。
謝知文也不鬧,平心靜氣地照著小弟的安排左挪右挪,最後總算是貼好了。
魏秋雲在一旁看著,都忍不住濕了眼眶。
她哪裏想過小兒子會有這麽活潑的一天,想著想著,目光便又落在了穀雨的身上。
許是他們家真的娶了個福星進門吧,要不然怎麽穀雨來了他們家,小禮的病就好了,老大媳婦兒也懷上了,連家裏的銀錢都比往年賺得多了許多。
穀雨可不知道婆母心裏這麽想,此刻她剛炸完小黃魚,正捏著一隻晾涼了的讓謝知武嚐呢。
到了大年三十這一天,上河村村口的戲台前熙熙攘攘擠滿了人,周邊不少村鎮的人聽說這裏有戲班子唱戲,都趕過來看熱鬧呢。
一聲鑼響,好戲開場。
本村的人從自己家裏搬了小杌子和方凳圓凳,高高低低地擠在最前頭,外村的人沒得坐,烏泱泱地站在後麵,間或有小孩子在人群中嘻嘻哈哈地鑽來鑽去,似乎是在玩躲貓貓,又好似的別的遊戲。
盡管台上人的裝扮看上去有些粗糙,身上穿的戲服也並不如穀雨後世在電視上看到的精美,但生旦淨末醜角們唱念做打的身形和唱腔卻依然奪目。
他們唱的劇目應當是耳熟能詳的,台下有不少村民都小聲地跟著唱,時不時地便能聽到鼓掌叫好的聲音。
許是原身的肌肉記憶或是條件反射,又或是這裏地處北方的緣故,方言與普通話並無太大的差異,隻是腔調的轉換,故而穀雨穿來的時候沒費什麽力氣就能聽會說,可遇著戲曲這等變換了聲調和韻味的,便得細細琢磨了。
正當她看著台上的表演琢磨著唱詞的意思時,忽地有人輕輕碰了碰她的胳膊。
穀雨扭頭,隨即笑開了,“青青,你怎麽來了?”
“我瞧著背影像是你,可看著又沒你那麽瘦,怕認錯了,才擠到前頭來瞧一瞧,沒想到還真的是你啊。”李青青笑著,她上下打量著穀雨,“你的變化可真大,比以前好看了許多呢,若是村裏人見了現在的你,肯定不會再說你那便宜姐姐是村裏最俊俏的姑娘了。”
穀雨自到了上河村就沒怎麽見過李青青了,一則她與楊家人斷了往來,幾乎沒怎麽去過下河村,二來嫁到謝家之後一小半的時間她都在和謝知武在山上生活,而她剛下山,李青青就定了親,若不是過年,隻怕兩人還見不上這一麵呢。
伴奏的月琴與二胡發出吱吱呀呀的聲音,旁邊又不時傳來鼓掌拍手叫好的聲音,實在不是個說話的好地方。
穀雨瞥了一旁的家裏人,見他們各個都正看得入迷,也沒攪擾,拉著李青青穿過人群,找了處僻靜地方,才笑著調侃道,“你娘總算舍得把你給放出來了,可真是太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