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收獲滿滿的一天
穿成糙獵戶的替嫁妻,我一生嬌寵 作者:慕陶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就不用管了?”
穀雨仍有些遲疑,魚兒總不會笨到自己朝往裏鑽吧。
“放心吧,肯定能網著魚的。”
這點謝知武還是很自信的,常在山中行走,除了日常靠獵來的獵物、樹上的野果、地裏的野菜果腹之外,溪流中的螃蟹小魚亦是他的食物來源之一。
“走吧,捉泥鰍要去那邊,在這裏會把魚給嚇跑的。”謝知武笑,“你還沒吃過山裏的泥鰍吧,比咱們平常在村子裏河邊捉到的大,味道也更好。”
村子邊上的河裏也有泥鰍,可捉的人多,自然等不到它長大,這裏人跡罕至,給了泥鰍足夠的成長時間。
穀雨雖然沒自己捉過泥鰍,可她在電視上見過啊,那種生活類的真人秀綜藝節目,經常會安排嘉賓們下地幹活,捉泥鰍就是其中之一,人家全副武裝都不一定能有收獲,而他們……
穀雨看了眼挽著褲腿光著腳的謝知武,眉頭微皺,小聲說道:“泥鰍怕是不好捉吧。”
他們出門就帶了一個藤編的篩子,兩個裝魚的簍子,其餘什麽工具也沒有,總不能徒手抓泥鰍吧,那玩意兒滑不溜手的,哪是能輕易捉到的。
“沒事兒,我有辦法。”謝知武嘿嘿一笑,先是上了岸,緊接著一手拎起岸邊那藤編的篩子,另一隻手伸過來示意穀雨握住,說:“跟我來。”
雖然對捉泥鰍這事兒仍抱有懷疑,可反正都在溪邊了,試試也不費什麽功夫,穀雨便抓著他的手,借力上了岸。
謝知武帶著她一路朝前走,很快便找到一處泥沙更多的地方。
“你看,這裏沉澱的泥沙最多,泥鰍喜歡在這裏竄來竄去的。”
這片地方四周都被碎石和泥沙占據,下過雨後幾乎形成了一片天然的泥塘,透過現如今略微有些渾濁的水麵,隱約還能瞧見底下有什麽東西在遊動。
謝知武同穀雨說完這話,便將藤編的篩子壓進了水底,仔細搜尋著。
水麵因為他的動作立時變得愈發渾濁,可等到謝知武再將那藤編篩子從水裏拿出來時,上麵竟真的有四五條大泥鰍,在已經將水漏下去的藤篩子裏到處亂竄。
“還真捉到了!”
穀雨意外而又興奮,,她還沒這麽近距離地看到過泥鰍呢。
尋常泥鰍最多不過一匝長,而謝知武撈上來的這幾條,瞧著至少都有二十厘米長,打眼一看還以為是黃鱔或者鰻魚呢。他們的顏色黑中泛黃,跟河裏的淤泥幾乎一個顏色,若不是眼尖的人,隻怕無法輕易分辨。
將這幾條泥鰍裝到簍子裏之後,謝知武又繼續彎腰尋找。
穀雨也跟著他學起來,可是藤編的篩子就這麽一個,她幹脆拿了另一個空置的魚簍出來,這魚簍藤條編得細密,不像藤篩子那樣瞬時間能把裏麵的水全部漏光,她一次次地將魚簍提起來,等不及水漏光,就伸手進去摸,可在裏麵摸索半天,卻一條泥鰍也沒撈著。
謝知武見狀,便站起身來,將自己用的藤篩子遞給她,“你用這個。”
可惜,平生第一次捉泥鰍的穀雨試了一遍又一遍,眼瞧著謝知武用魚簍都撈上來兩條泥鰍了,她這邊仍毫無收獲。
人比人,氣死人!
穀雨將藤篩子塞迴給謝知武,氣得臉頰鼓鼓,鬱悶道:“你弄吧,我不試了。”
謝知武輕笑一聲,將手裏的魚簍放到一邊的空地上,握著她的手抓住了藤篩子,“咱們一塊試試。”
男人雖然在水裏撈了半晌的泥鰍,一雙大手卻仍熱是熱乎的,穀雨感受到了手背上傳來的溫度,多少有些不好意思,可心底那股想要捉到泥鰍的欲望占了上風,終還是跟著謝知武一起彎著腰將藤篩子沉進了水底。
“動作輕一點,對……就是這樣。”等藤篩子落到了水底,謝知武才一邊動手,一邊繼續說道,“咱們先這樣輕輕的搖,泥鰍受驚之後會往泥裏頭鑽,一鑽就鑽到篩子裏來了。”
雨不知何時停了,天似乎也放晴了,太陽悄悄露了個臉,將水麵照得一片波光粼粼,而他們的魚簍裏,已經裝了二三十條黑乎乎的大泥鰍。
謝知武看了眼魚簍,滿意地笑了笑,說:“這麽多夠咱們吃了,而且泥鰍弄點水還能多養幾日,到時候吃不完還能帶迴家給爹娘他們改善改善夥食。”
仔細算來,他們在山裏已經待了快一個月了,也是時候該下山了。
隻不過剛下過雨,山路一時半刻還幹不了,得多等上幾日。
兩人重新返迴方才下網的地方,泉眼處仍往外咕嘟咕嘟冒著水,瞧著比之前清澈了許多,而長了漁網的地方,謝知武剛一走近,便瞧見了兩條大魚在裏麵胡亂撲騰著。
獵戶都懂得休養生息的道理,這漁網的網眼編織時便留的大,為的便是讓小魚苗能從裏頭鑽出去,可大魚就沒那麽幸運了,漁網被石頭壓得緊緊的,任憑它在裏頭如何掙紮,也沒能夠逃脫。
但正因為魚的個頭大,力氣也格外的大,收網的時候便要十分小心,不然很有可能一個不留神反倒讓魚給跑掉。
穀雨也顧不得水深了,連忙過來幫忙。
這裏的水幾乎已經淹沒到了她的大腿處,水溫冰涼,幸而兩個人配合默契,穀雨拉著網,謝知武直接一手抓住魚,飛快地扔進了魚簍裏。
雖然僅僅隻有兩條,可這魚兒瞧著便十分肥美,一時間,穀雨的腦海中浮現出了無數魚的烹飪方法。
除了她之前跟謝知武說過的紅燒魚,還有糖醋魚、酸菜魚、水煮魚、溜魚片、剁椒魚頭……隻是想想,口水都快留下來了。
不過穀雨最想吃的是烤魚,她和謝知武說了,男人笑,“這個還不簡單,迴去把魚收拾了,削兩根木簽子一串,再在院裏生個火就能烤了。”
“我說的不是這種。”
穀雨無奈,此烤魚非彼烤魚,謝知武說的這種,聽起來跟荒野求生似的,而她想的,是烤魚店裏最常見的那種方式。
可……該怎麽跟一個古代人描述現代社會的烤魚呢?
穀雨仍有些遲疑,魚兒總不會笨到自己朝往裏鑽吧。
“放心吧,肯定能網著魚的。”
這點謝知武還是很自信的,常在山中行走,除了日常靠獵來的獵物、樹上的野果、地裏的野菜果腹之外,溪流中的螃蟹小魚亦是他的食物來源之一。
“走吧,捉泥鰍要去那邊,在這裏會把魚給嚇跑的。”謝知武笑,“你還沒吃過山裏的泥鰍吧,比咱們平常在村子裏河邊捉到的大,味道也更好。”
村子邊上的河裏也有泥鰍,可捉的人多,自然等不到它長大,這裏人跡罕至,給了泥鰍足夠的成長時間。
穀雨雖然沒自己捉過泥鰍,可她在電視上見過啊,那種生活類的真人秀綜藝節目,經常會安排嘉賓們下地幹活,捉泥鰍就是其中之一,人家全副武裝都不一定能有收獲,而他們……
穀雨看了眼挽著褲腿光著腳的謝知武,眉頭微皺,小聲說道:“泥鰍怕是不好捉吧。”
他們出門就帶了一個藤編的篩子,兩個裝魚的簍子,其餘什麽工具也沒有,總不能徒手抓泥鰍吧,那玩意兒滑不溜手的,哪是能輕易捉到的。
“沒事兒,我有辦法。”謝知武嘿嘿一笑,先是上了岸,緊接著一手拎起岸邊那藤編的篩子,另一隻手伸過來示意穀雨握住,說:“跟我來。”
雖然對捉泥鰍這事兒仍抱有懷疑,可反正都在溪邊了,試試也不費什麽功夫,穀雨便抓著他的手,借力上了岸。
謝知武帶著她一路朝前走,很快便找到一處泥沙更多的地方。
“你看,這裏沉澱的泥沙最多,泥鰍喜歡在這裏竄來竄去的。”
這片地方四周都被碎石和泥沙占據,下過雨後幾乎形成了一片天然的泥塘,透過現如今略微有些渾濁的水麵,隱約還能瞧見底下有什麽東西在遊動。
謝知武同穀雨說完這話,便將藤編的篩子壓進了水底,仔細搜尋著。
水麵因為他的動作立時變得愈發渾濁,可等到謝知武再將那藤編篩子從水裏拿出來時,上麵竟真的有四五條大泥鰍,在已經將水漏下去的藤篩子裏到處亂竄。
“還真捉到了!”
穀雨意外而又興奮,,她還沒這麽近距離地看到過泥鰍呢。
尋常泥鰍最多不過一匝長,而謝知武撈上來的這幾條,瞧著至少都有二十厘米長,打眼一看還以為是黃鱔或者鰻魚呢。他們的顏色黑中泛黃,跟河裏的淤泥幾乎一個顏色,若不是眼尖的人,隻怕無法輕易分辨。
將這幾條泥鰍裝到簍子裏之後,謝知武又繼續彎腰尋找。
穀雨也跟著他學起來,可是藤編的篩子就這麽一個,她幹脆拿了另一個空置的魚簍出來,這魚簍藤條編得細密,不像藤篩子那樣瞬時間能把裏麵的水全部漏光,她一次次地將魚簍提起來,等不及水漏光,就伸手進去摸,可在裏麵摸索半天,卻一條泥鰍也沒撈著。
謝知武見狀,便站起身來,將自己用的藤篩子遞給她,“你用這個。”
可惜,平生第一次捉泥鰍的穀雨試了一遍又一遍,眼瞧著謝知武用魚簍都撈上來兩條泥鰍了,她這邊仍毫無收獲。
人比人,氣死人!
穀雨將藤篩子塞迴給謝知武,氣得臉頰鼓鼓,鬱悶道:“你弄吧,我不試了。”
謝知武輕笑一聲,將手裏的魚簍放到一邊的空地上,握著她的手抓住了藤篩子,“咱們一塊試試。”
男人雖然在水裏撈了半晌的泥鰍,一雙大手卻仍熱是熱乎的,穀雨感受到了手背上傳來的溫度,多少有些不好意思,可心底那股想要捉到泥鰍的欲望占了上風,終還是跟著謝知武一起彎著腰將藤篩子沉進了水底。
“動作輕一點,對……就是這樣。”等藤篩子落到了水底,謝知武才一邊動手,一邊繼續說道,“咱們先這樣輕輕的搖,泥鰍受驚之後會往泥裏頭鑽,一鑽就鑽到篩子裏來了。”
雨不知何時停了,天似乎也放晴了,太陽悄悄露了個臉,將水麵照得一片波光粼粼,而他們的魚簍裏,已經裝了二三十條黑乎乎的大泥鰍。
謝知武看了眼魚簍,滿意地笑了笑,說:“這麽多夠咱們吃了,而且泥鰍弄點水還能多養幾日,到時候吃不完還能帶迴家給爹娘他們改善改善夥食。”
仔細算來,他們在山裏已經待了快一個月了,也是時候該下山了。
隻不過剛下過雨,山路一時半刻還幹不了,得多等上幾日。
兩人重新返迴方才下網的地方,泉眼處仍往外咕嘟咕嘟冒著水,瞧著比之前清澈了許多,而長了漁網的地方,謝知武剛一走近,便瞧見了兩條大魚在裏麵胡亂撲騰著。
獵戶都懂得休養生息的道理,這漁網的網眼編織時便留的大,為的便是讓小魚苗能從裏頭鑽出去,可大魚就沒那麽幸運了,漁網被石頭壓得緊緊的,任憑它在裏頭如何掙紮,也沒能夠逃脫。
但正因為魚的個頭大,力氣也格外的大,收網的時候便要十分小心,不然很有可能一個不留神反倒讓魚給跑掉。
穀雨也顧不得水深了,連忙過來幫忙。
這裏的水幾乎已經淹沒到了她的大腿處,水溫冰涼,幸而兩個人配合默契,穀雨拉著網,謝知武直接一手抓住魚,飛快地扔進了魚簍裏。
雖然僅僅隻有兩條,可這魚兒瞧著便十分肥美,一時間,穀雨的腦海中浮現出了無數魚的烹飪方法。
除了她之前跟謝知武說過的紅燒魚,還有糖醋魚、酸菜魚、水煮魚、溜魚片、剁椒魚頭……隻是想想,口水都快留下來了。
不過穀雨最想吃的是烤魚,她和謝知武說了,男人笑,“這個還不簡單,迴去把魚收拾了,削兩根木簽子一串,再在院裏生個火就能烤了。”
“我說的不是這種。”
穀雨無奈,此烤魚非彼烤魚,謝知武說的這種,聽起來跟荒野求生似的,而她想的,是烤魚店裏最常見的那種方式。
可……該怎麽跟一個古代人描述現代社會的烤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