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絕對是在為難我!
穿成糙獵戶的替嫁妻,我一生嬌寵 作者:慕陶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
一次性拿出二十五文錢,卻要一個月才能把羊奶全部取完,這等預付的方式讓習慣了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葉葉嬸子有些遲疑。
倒不是怕穀雨坑她,畢竟都是一個村的,也都是要臉麵的,謝家人又怎麽會為了這二十幾文錢壞了自己在村裏的名聲。
隻是一個月的時日確實有些長了,誰也無法保證中間出什麽岔子。
她將自己的擔憂和盤托出,穀雨點頭,“倒是我思慮不周了,您說得對,空口無憑,咱們還是立字為據,有了這個憑據,您放心我也放心,您覺得呢?”
農家買田買地都是要立字據的,葉葉嬸子自是讚成,隻是她不識字,還得尋個中間人來。
魏秋雲喊了謝知武一聲,“你去請三叔公來。”
說罷又同穀雨道,“你三叔爺爺是咱們村的鄉老,提筆能寫,亦是個公正清明之人,先前你和知武成親,咱們家便是請了他做賬房先生。”
穀雨到上河村有些時日了,自然也聽說過這位三叔爺爺,點點頭,詢問葉葉嬸子的意見。
俗話說,凡事要好,須問三老。這位在四裏八鄉都十分有名望的三叔公,正是鄉親們推舉出的三老之一。
當然,這所謂的三老,是前朝留下來的一種製度,當時實行的還不是如今的州府縣製度,而是郡縣鄉製,為了方便管理和教化村民,便是鄉中德高望重的老人來擔任三老,一般這類人既能識文斷字,又能秉公處事,年紀大對很多事兒都有經驗,能夠給村民提供一定的幫助,若是鄉民之間發生了矛盾,或是有事需要決斷,也會請來鄉老做主。
流傳到如今,鄉老自然已經沒了前朝那麽大的權利,但村民們還是十分信服鄉老,遇事經常請他們來,有時候他們說的話比村裏的裏正還好使呢。
葉葉嬸子自是無異議的,她和魏秋雲一樣,都要喊對方一句三叔公,不必擔心他偏幫誰家。
三叔公是個須發皆白卻精神矍鑠的老者,衣著樸素卻不似村中其他老人那般隨意,看得出是個講究人兒。
說來也巧,這三叔公家裏頭幾個月前剛剛添了一個小重孫,聽完謝家和葉葉嬸子的訴求後,還沒等鋪好紙張提筆寫字據呢,就先主動提出自家也要訂羊奶。
穀雨自然是應了,這送上門的生意,她哪有往外推的道理,直接道,“具體的情況便是方才同您講的那些,不過,我還想在最後麵再加上一條……”
“你要加什麽?”
不止是三叔公,其他人也都非常好奇。
穀雨沒打算賣關子,笑道,“若是當日葉葉嬸子在我家取不到羊奶的話,每少一碗,我們就雙倍賠償。”
李秀兒聞言,差點兒倒吸一口涼氣,不是說要靠這羊奶掙錢嗎?哪裏有這樣上趕著賠錢的。
剛想開口,有人已經搶在了她的前頭。
自覺已經占了天大便宜的葉葉嬸子連連擺手,拒絕穀雨的要求,“使不得使不得,怎麽能加這麽一條,我又不是沒養過牲畜,家裏的雞每天下幾個蛋都沒個準數呢,這羊每天能擠多少奶也不是你們能定的,若是實在沒有,往後延一日就罷了,我給娃娃煮些米湯也使得的。”
鄉下人家可不似城裏那般請得起奶娘,牛羊等動物的奶亦並不好尋,同時生產的婦人也未必能夠喂自家孩子,將米磨碎煮出來的米漿米糊,已經是能他們能夠想到喂飽孩子的最好的辦法了。
葉葉嬸子先前求的那戶人家便是隨著孩子漸長,奶水已經不夠兩個孩子吃了,她才會因為一碗羊奶而如獲至寶,專程求到謝家來。
“嬸子怎生又忘了,我是賺著你的錢的,咱們在商言商,既定下了你不續訂要提前同我們講的規矩,這字據自然也要對我們有所約束,總不好叫你花了錢還吃虧的。”
這羊奶不比鹵菜,但凡村裏隻要有人生孩子,必然會有這樣的需求,穀雨是想做個長久生意的,當然不能隻顧自己。
葉葉嬸子還想再說些什麽,卻被三叔公給打斷了。
老人捋著自己花白的胡須,向穀雨投來讚賞的目光,和藹道,“你這丫頭倒是個做事妥帖周到的,栓子他娘,既然小輩不想占你的便宜,你也就成全了她的這份心,雙方做事兒都想著對方,如此才有個常來常往。”
德高望重的鄉老發了話,葉葉嬸子自然無有不應的。
字據裏的詳細章程既已議定,便隻剩下鋪紙磨墨開始寫了。
普通莊戶人家想要找到筆墨紙硯還得頗費一番功夫,好在謝家有個謝知禮在鎮上的私塾讀書,這些東西雖貴,但家裏人也是咬咬牙想辦法給他買了,在三叔公來之前,紙筆皆已經備好了。
“讓小禮寫吧,這孩子是咱們村為數不多念了書的,我也想瞧瞧他的字寫得咋樣哩。”
三叔公並未執筆,而是讓人喚來在房間溫書的謝知禮,在燭火的映照下,他說一句,少年寫上一句,等到一張字據寫完,又謄抄了一份,分別遞給穀雨和三叔公,“二嫂,三叔爺爺,你們看寫的對不對?”
這可是古代的合同,無論別人怎麽看,穀雨是認為馬虎不得的。
她逐字逐句的看了,確認無誤之後抬起頭,正準備招唿葉葉嬸子按手印,就發現三叔公盯著自己瞧。穀雨摸了摸鼻子,猶豫地問,“是有什麽不對勁兒的地方嗎?我倒是沒瞧出來。”
穀雨認字這事兒謝家人早就知道了,可村裏人並不清楚,三叔公也是看到她在那看字據時才意識到,緩緩開口,“認字?”
“略識得幾個。”
“好,很好。”三叔公自己讀過書,就喜歡有文化的人,本來就覺著穀雨這孩子不錯,確認她識字之後,就瞧她更順眼了,有意考校,拿了紙筆給她,“你我兩家的字據,你來寫吧。”
“……”
這老頭!
絕對是在為難我!
穀雨心底對三叔公是敬重頓時消失的無影無蹤,還忍不住在心裏腹誹。
天知道,她上次寫毛筆字,還得追溯到小學的書法課。
明知道要丟人,可在眾人期待的目光中,穀雨不得不硬著頭皮提起筆,好歹她還記得這玩意該怎麽握筆,沒鬧出拿筆跟抓筷子一個姿勢的笑話。
三叔公也笑眯眯地看著她,一臉和藹。
但很快,他就笑不出來了。
一次性拿出二十五文錢,卻要一個月才能把羊奶全部取完,這等預付的方式讓習慣了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葉葉嬸子有些遲疑。
倒不是怕穀雨坑她,畢竟都是一個村的,也都是要臉麵的,謝家人又怎麽會為了這二十幾文錢壞了自己在村裏的名聲。
隻是一個月的時日確實有些長了,誰也無法保證中間出什麽岔子。
她將自己的擔憂和盤托出,穀雨點頭,“倒是我思慮不周了,您說得對,空口無憑,咱們還是立字為據,有了這個憑據,您放心我也放心,您覺得呢?”
農家買田買地都是要立字據的,葉葉嬸子自是讚成,隻是她不識字,還得尋個中間人來。
魏秋雲喊了謝知武一聲,“你去請三叔公來。”
說罷又同穀雨道,“你三叔爺爺是咱們村的鄉老,提筆能寫,亦是個公正清明之人,先前你和知武成親,咱們家便是請了他做賬房先生。”
穀雨到上河村有些時日了,自然也聽說過這位三叔爺爺,點點頭,詢問葉葉嬸子的意見。
俗話說,凡事要好,須問三老。這位在四裏八鄉都十分有名望的三叔公,正是鄉親們推舉出的三老之一。
當然,這所謂的三老,是前朝留下來的一種製度,當時實行的還不是如今的州府縣製度,而是郡縣鄉製,為了方便管理和教化村民,便是鄉中德高望重的老人來擔任三老,一般這類人既能識文斷字,又能秉公處事,年紀大對很多事兒都有經驗,能夠給村民提供一定的幫助,若是鄉民之間發生了矛盾,或是有事需要決斷,也會請來鄉老做主。
流傳到如今,鄉老自然已經沒了前朝那麽大的權利,但村民們還是十分信服鄉老,遇事經常請他們來,有時候他們說的話比村裏的裏正還好使呢。
葉葉嬸子自是無異議的,她和魏秋雲一樣,都要喊對方一句三叔公,不必擔心他偏幫誰家。
三叔公是個須發皆白卻精神矍鑠的老者,衣著樸素卻不似村中其他老人那般隨意,看得出是個講究人兒。
說來也巧,這三叔公家裏頭幾個月前剛剛添了一個小重孫,聽完謝家和葉葉嬸子的訴求後,還沒等鋪好紙張提筆寫字據呢,就先主動提出自家也要訂羊奶。
穀雨自然是應了,這送上門的生意,她哪有往外推的道理,直接道,“具體的情況便是方才同您講的那些,不過,我還想在最後麵再加上一條……”
“你要加什麽?”
不止是三叔公,其他人也都非常好奇。
穀雨沒打算賣關子,笑道,“若是當日葉葉嬸子在我家取不到羊奶的話,每少一碗,我們就雙倍賠償。”
李秀兒聞言,差點兒倒吸一口涼氣,不是說要靠這羊奶掙錢嗎?哪裏有這樣上趕著賠錢的。
剛想開口,有人已經搶在了她的前頭。
自覺已經占了天大便宜的葉葉嬸子連連擺手,拒絕穀雨的要求,“使不得使不得,怎麽能加這麽一條,我又不是沒養過牲畜,家裏的雞每天下幾個蛋都沒個準數呢,這羊每天能擠多少奶也不是你們能定的,若是實在沒有,往後延一日就罷了,我給娃娃煮些米湯也使得的。”
鄉下人家可不似城裏那般請得起奶娘,牛羊等動物的奶亦並不好尋,同時生產的婦人也未必能夠喂自家孩子,將米磨碎煮出來的米漿米糊,已經是能他們能夠想到喂飽孩子的最好的辦法了。
葉葉嬸子先前求的那戶人家便是隨著孩子漸長,奶水已經不夠兩個孩子吃了,她才會因為一碗羊奶而如獲至寶,專程求到謝家來。
“嬸子怎生又忘了,我是賺著你的錢的,咱們在商言商,既定下了你不續訂要提前同我們講的規矩,這字據自然也要對我們有所約束,總不好叫你花了錢還吃虧的。”
這羊奶不比鹵菜,但凡村裏隻要有人生孩子,必然會有這樣的需求,穀雨是想做個長久生意的,當然不能隻顧自己。
葉葉嬸子還想再說些什麽,卻被三叔公給打斷了。
老人捋著自己花白的胡須,向穀雨投來讚賞的目光,和藹道,“你這丫頭倒是個做事妥帖周到的,栓子他娘,既然小輩不想占你的便宜,你也就成全了她的這份心,雙方做事兒都想著對方,如此才有個常來常往。”
德高望重的鄉老發了話,葉葉嬸子自然無有不應的。
字據裏的詳細章程既已議定,便隻剩下鋪紙磨墨開始寫了。
普通莊戶人家想要找到筆墨紙硯還得頗費一番功夫,好在謝家有個謝知禮在鎮上的私塾讀書,這些東西雖貴,但家裏人也是咬咬牙想辦法給他買了,在三叔公來之前,紙筆皆已經備好了。
“讓小禮寫吧,這孩子是咱們村為數不多念了書的,我也想瞧瞧他的字寫得咋樣哩。”
三叔公並未執筆,而是讓人喚來在房間溫書的謝知禮,在燭火的映照下,他說一句,少年寫上一句,等到一張字據寫完,又謄抄了一份,分別遞給穀雨和三叔公,“二嫂,三叔爺爺,你們看寫的對不對?”
這可是古代的合同,無論別人怎麽看,穀雨是認為馬虎不得的。
她逐字逐句的看了,確認無誤之後抬起頭,正準備招唿葉葉嬸子按手印,就發現三叔公盯著自己瞧。穀雨摸了摸鼻子,猶豫地問,“是有什麽不對勁兒的地方嗎?我倒是沒瞧出來。”
穀雨認字這事兒謝家人早就知道了,可村裏人並不清楚,三叔公也是看到她在那看字據時才意識到,緩緩開口,“認字?”
“略識得幾個。”
“好,很好。”三叔公自己讀過書,就喜歡有文化的人,本來就覺著穀雨這孩子不錯,確認她識字之後,就瞧她更順眼了,有意考校,拿了紙筆給她,“你我兩家的字據,你來寫吧。”
“……”
這老頭!
絕對是在為難我!
穀雨心底對三叔公是敬重頓時消失的無影無蹤,還忍不住在心裏腹誹。
天知道,她上次寫毛筆字,還得追溯到小學的書法課。
明知道要丟人,可在眾人期待的目光中,穀雨不得不硬著頭皮提起筆,好歹她還記得這玩意該怎麽握筆,沒鬧出拿筆跟抓筷子一個姿勢的笑話。
三叔公也笑眯眯地看著她,一臉和藹。
但很快,他就笑不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