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歸藏聞言,臉色變的難堪無比,他沒想到,眼前之人竟然會知道自己的過往。
心靈交鋒的失利後,萬歸藏毫不猶豫的出手,他所修煉的《周流六虛功》,由八種天地間存在的自然力,也就是天、地、山、澤、風、雷、水、火為基礎。
再以此八種力量來駕馭天地萬物,最終達到“周流六虛,法用萬物”的境界。
當年因種種原因,這部三階神功被一分為八。
如今的萬歸藏,不過是剛剛被逐出師門的天部弟子,而周流天勁的絕學“天羅”與無情所修煉的《金蠶絲雨》極其類似。
以“周流天勁”注入蠶絲,織就大網,是為“天羅”。
若是八勁合一的《周流六虛功》,其本身威能遠在《天子望氣術》之上。
不過單純的周流天勁,墨閑雖然有傷在身,但他仍舊想要試上一試。
在萬歸藏的眼中,坐在輪椅上的墨閑,渾身都是破綻,可其中最大的破綻,莫過於腰腹之間。
那裏是最難躲避,也最容易攻擊的地方。
而萬歸藏在墨閑眼中,隻有一個破綻,那就是在萬歸藏出手的瞬間,他的中門將會大開。
好似提前預演一般,萬歸藏的十指拈滿蠶繭,整個人更是如同風中飄絮,射出絲絲縷縷的天羅蠶絲,如天孫織錦,細絲滿空,無處不在,無孔不入。
墨閑則是如同彈奏樂器,手揮琵琶,輕攏慢撚,八音迭奏,鏗鏘有力。
大片大片的“子午催魂沙”好似注入靈魂的舞者,在墨閑的指尖引導下,婆娑起舞。
穿過天羅,繞過地網,最終打在萬歸藏的胸口之上。
也不知是萬歸藏的長袍防禦力驚人,還是墨閑對於“子午催魂沙”的操控太過淺薄,明明已經命中了萬歸藏。
可萬歸藏卻不以為意,萬千蠶絲繼續襲擊墨閑的腰腹。
墨閑的身周,淡藍色的先天罡氣撐開,死死的擋住了萬歸藏的攻擊。
其實墨閑並不想使用先天罡氣,畢竟先天罡氣的防禦力完全取決於真氣的渾厚程度與凝練程度。
墨閑以修真界所得的法力驅使,自然凝練非常,但墨閑如今對法力的掌控並沒有得心應手。
若是萬歸藏沒有及時收手,而是與墨閑比拚持久消耗,那敗的必然是墨閑。
墨閑最喜使用的本是攻防一體的《金光咒》,奈何如今體內法力不是很聽話,炁不達表,金光難成。
兩人試探一招,平分秋色。
墨閑讚歎道:“不愧是西城百年難得一見的天才,竟然用真氣化作的天羅蠶絲包裹全身,形成一套無死角的內甲。”
萬歸藏也淡淡道:“以體內罡氣引動天地之力,最終在體表形成足夠牢固的罡氣領域,整個人躲在領域之中,達到全方位防禦。”
萬歸藏沒有想到,墨閑竟然會看穿自己的攻擊路數,在自己出手的一瞬間,或者說與自己同時出手,攻向自身的弱點。
而墨閑本身則好似洞察了自己的意圖,在攻擊的同時,也做好了防禦準備。
坦白說,萬歸藏其實已經輸了半招,自己若沒有提前將天羅套在身上,此時此刻恐怕已經重傷昏迷了。
墨閑看著萬歸藏微微一笑:“所以,閣下還要攔路嗎?”
萬歸藏深深的看了墨閑一眼,而後轉身離去。
墨閑則傳音無情:“拿下不遠處的那個婦人,別讓她把此地信息傳出去。”
沒有理會無情,墨閑以法力控製身下輪椅,他的神識早已鎖定了關帝廟的某處,一道勁力打出,墨閑整個人就沒入了一個深不見底的洞口之中。
在這漆黑的地下,墨閑卻並不慌張,七拐八繞後,他的眼前出現一個巨大的山洞。
洞穴之中,整整齊齊的擺放著大小統一的石棺,石棺群後有一根直通地麵的,差不多五六米長的鐵棒。
說是鐵棒,更像是一根鐵柱,鐵柱的末端似乎貫通了地底的更深處,墨閑沒有猶豫,直接來到了關帝廟的地下二層。
在這裏,並沒有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反而是明亮璀璨,宛如冰之世界。
冰洞的入口有著一行行小字:
“情海無舟。”
“傾滅無常。”
“七世情深。”
“世代相隨。”
在這下麵,則寫著“無雙夫人之墓”。
看著無雙夫人那宛如活人的音容樣貌,墨閑拱手拜了拜,他看到了無雙夫人手中的一卷書冊。
那書冊上赫然寫著四個大字“傾城之戀”。
不過墨閑並沒有直接去取那本可掀起武林腥風血雨的絕世秘籍。
而是操控淩霜劍在冰洞最角落處挖掘,最後挖出了另一個洞口。
正當墨閑想要邁步進入洞口的時候,一道人影,攔住了墨閑的去路。
仔細一瞧,可以發現,那身影並非實體,而是如同光線折射而成的虛幻身影。
人影的樣貌,正與躺在冰棺中的“無雙夫人”一模一樣。
墨閑沒有廢話,因為他已經感知到有人正在接近。
不等無雙夫人的神念開口,墨閑直接運轉陰陽家的“封眠咒印”,將無雙夫人的這一縷神念封印在了自己的手掌之中。
隨後他以淩霜雙劍,破開了封堵洞口的鐵門,一柄長九尺五寸的長刀帶著翁鳴之聲,向墨閑劈砍而來。
墨閑伸出剛剛封印無雙夫人神念的左手,青龍偃月刀似乎感應到了什麽,最後竟然硬生生的停在了墨閑的左手掌心之前。
他強大的神識宛如洪流裹挾著識海內那殘破圖卷的氣息以及無雙夫人的那縷神念,一起湧入了眼前的青龍偃月刀中。
這是當初煉化淩霜劍的經驗,此時時間緊迫,他也隻好故技重施。
出乎墨閑意料,青龍偃月刀這柄神兵竟然真的宛如聽話的孩子,靜靜的躺在墨閑手中。
而墨閑也感覺到了,手中這柄青龍偃月刀並沒有傳說中的八十二斤重,反而如同紙糊,甚至連二兩重都沒有。
“是因為輕薄,所以可以割裂此方天地的空間嗎?”
“極致的鋒利加上極致的速度,造就極致的切割與極致的破壞。”
心靈交鋒的失利後,萬歸藏毫不猶豫的出手,他所修煉的《周流六虛功》,由八種天地間存在的自然力,也就是天、地、山、澤、風、雷、水、火為基礎。
再以此八種力量來駕馭天地萬物,最終達到“周流六虛,法用萬物”的境界。
當年因種種原因,這部三階神功被一分為八。
如今的萬歸藏,不過是剛剛被逐出師門的天部弟子,而周流天勁的絕學“天羅”與無情所修煉的《金蠶絲雨》極其類似。
以“周流天勁”注入蠶絲,織就大網,是為“天羅”。
若是八勁合一的《周流六虛功》,其本身威能遠在《天子望氣術》之上。
不過單純的周流天勁,墨閑雖然有傷在身,但他仍舊想要試上一試。
在萬歸藏的眼中,坐在輪椅上的墨閑,渾身都是破綻,可其中最大的破綻,莫過於腰腹之間。
那裏是最難躲避,也最容易攻擊的地方。
而萬歸藏在墨閑眼中,隻有一個破綻,那就是在萬歸藏出手的瞬間,他的中門將會大開。
好似提前預演一般,萬歸藏的十指拈滿蠶繭,整個人更是如同風中飄絮,射出絲絲縷縷的天羅蠶絲,如天孫織錦,細絲滿空,無處不在,無孔不入。
墨閑則是如同彈奏樂器,手揮琵琶,輕攏慢撚,八音迭奏,鏗鏘有力。
大片大片的“子午催魂沙”好似注入靈魂的舞者,在墨閑的指尖引導下,婆娑起舞。
穿過天羅,繞過地網,最終打在萬歸藏的胸口之上。
也不知是萬歸藏的長袍防禦力驚人,還是墨閑對於“子午催魂沙”的操控太過淺薄,明明已經命中了萬歸藏。
可萬歸藏卻不以為意,萬千蠶絲繼續襲擊墨閑的腰腹。
墨閑的身周,淡藍色的先天罡氣撐開,死死的擋住了萬歸藏的攻擊。
其實墨閑並不想使用先天罡氣,畢竟先天罡氣的防禦力完全取決於真氣的渾厚程度與凝練程度。
墨閑以修真界所得的法力驅使,自然凝練非常,但墨閑如今對法力的掌控並沒有得心應手。
若是萬歸藏沒有及時收手,而是與墨閑比拚持久消耗,那敗的必然是墨閑。
墨閑最喜使用的本是攻防一體的《金光咒》,奈何如今體內法力不是很聽話,炁不達表,金光難成。
兩人試探一招,平分秋色。
墨閑讚歎道:“不愧是西城百年難得一見的天才,竟然用真氣化作的天羅蠶絲包裹全身,形成一套無死角的內甲。”
萬歸藏也淡淡道:“以體內罡氣引動天地之力,最終在體表形成足夠牢固的罡氣領域,整個人躲在領域之中,達到全方位防禦。”
萬歸藏沒有想到,墨閑竟然會看穿自己的攻擊路數,在自己出手的一瞬間,或者說與自己同時出手,攻向自身的弱點。
而墨閑本身則好似洞察了自己的意圖,在攻擊的同時,也做好了防禦準備。
坦白說,萬歸藏其實已經輸了半招,自己若沒有提前將天羅套在身上,此時此刻恐怕已經重傷昏迷了。
墨閑看著萬歸藏微微一笑:“所以,閣下還要攔路嗎?”
萬歸藏深深的看了墨閑一眼,而後轉身離去。
墨閑則傳音無情:“拿下不遠處的那個婦人,別讓她把此地信息傳出去。”
沒有理會無情,墨閑以法力控製身下輪椅,他的神識早已鎖定了關帝廟的某處,一道勁力打出,墨閑整個人就沒入了一個深不見底的洞口之中。
在這漆黑的地下,墨閑卻並不慌張,七拐八繞後,他的眼前出現一個巨大的山洞。
洞穴之中,整整齊齊的擺放著大小統一的石棺,石棺群後有一根直通地麵的,差不多五六米長的鐵棒。
說是鐵棒,更像是一根鐵柱,鐵柱的末端似乎貫通了地底的更深處,墨閑沒有猶豫,直接來到了關帝廟的地下二層。
在這裏,並沒有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反而是明亮璀璨,宛如冰之世界。
冰洞的入口有著一行行小字:
“情海無舟。”
“傾滅無常。”
“七世情深。”
“世代相隨。”
在這下麵,則寫著“無雙夫人之墓”。
看著無雙夫人那宛如活人的音容樣貌,墨閑拱手拜了拜,他看到了無雙夫人手中的一卷書冊。
那書冊上赫然寫著四個大字“傾城之戀”。
不過墨閑並沒有直接去取那本可掀起武林腥風血雨的絕世秘籍。
而是操控淩霜劍在冰洞最角落處挖掘,最後挖出了另一個洞口。
正當墨閑想要邁步進入洞口的時候,一道人影,攔住了墨閑的去路。
仔細一瞧,可以發現,那身影並非實體,而是如同光線折射而成的虛幻身影。
人影的樣貌,正與躺在冰棺中的“無雙夫人”一模一樣。
墨閑沒有廢話,因為他已經感知到有人正在接近。
不等無雙夫人的神念開口,墨閑直接運轉陰陽家的“封眠咒印”,將無雙夫人的這一縷神念封印在了自己的手掌之中。
隨後他以淩霜雙劍,破開了封堵洞口的鐵門,一柄長九尺五寸的長刀帶著翁鳴之聲,向墨閑劈砍而來。
墨閑伸出剛剛封印無雙夫人神念的左手,青龍偃月刀似乎感應到了什麽,最後竟然硬生生的停在了墨閑的左手掌心之前。
他強大的神識宛如洪流裹挾著識海內那殘破圖卷的氣息以及無雙夫人的那縷神念,一起湧入了眼前的青龍偃月刀中。
這是當初煉化淩霜劍的經驗,此時時間緊迫,他也隻好故技重施。
出乎墨閑意料,青龍偃月刀這柄神兵竟然真的宛如聽話的孩子,靜靜的躺在墨閑手中。
而墨閑也感覺到了,手中這柄青龍偃月刀並沒有傳說中的八十二斤重,反而如同紙糊,甚至連二兩重都沒有。
“是因為輕薄,所以可以割裂此方天地的空間嗎?”
“極致的鋒利加上極致的速度,造就極致的切割與極致的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