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無忌見到何太衝,往昔種種湧上心頭。
當初張無忌暫居蝴蝶穀,以便蝶穀醫仙胡青牛幫忙解決自己體內因玄冥神掌而種下的寒毒。
後來因為種種變故,張無忌帶著年僅七歲的楊不悔前往昆侖山坐忘峰,尋找楊不悔的生父,楊逍。
後來張無忌不小心闖入昆侖派地界,還順手救了何太衝的小妾。
可何太衝卻人似中山狼,非但不感激張無忌,甚至還逼迫張無忌與楊不悔吞服毒酒,最終還下狠手,打算摔死張無忌,將之直接擲向凸起的山石之間。
若非後來楊逍及時趕到,救了張無忌與楊不悔,此時張無忌哪還有命在這光明頂大戰群雄。
原本已經決定讓墨閑出手的張無忌,此時卻心中鬱結,索性他搶在墨閑之前,走到了陣法中央。
墨閑自然知道張無忌曾經境遇,既然張無忌有心為曾經的自己出口惡氣,他索性退到白眉鷹王身側,打算請教學習一下療傷之法。
四人分立於廣場四角,刀劍交錯,凜冽寒光讓人見之生畏。
張無忌縱身一躍,幾個轉折,取了一節梅枝在手。
墨閑搖頭一笑,若是張無忌認真應對,勝算並不小,可張無忌如此托大,說不得就會吃些苦頭。
張無忌拿著自己的“梅花劍”,不疾不徐的走到廣場正中。
他高舉手中梅花劍道:“刀劍無眼,想來這梅花劍也想見見這世所罕見的高妙大陣。”
班淑嫻冷笑:“好的很!在你眼中,我昆侖、華山就這般不堪一擊?”
張無忌卻悠悠開口:“先父曾言,當年有一位何足道前輩,乃是昆侖派高人,因琴劍棋三絕,被世人尊稱‘昆侖三聖’。”
“據說武當張真人當初與之還有些許情誼。難見前輩的江湖風流,實在可惜。”
場中能夠活下來的人,沒有一個是傻子。
張無忌這幾句話,明明是在稱頌昆侖派的前輩高人,但何足道之名,琴劍棋三絕,對比如今的鐵琴先生何太衝。
這其中的意味不言而喻。
且不說張無忌與昆侖、華山四人大戰。
一旁的墨閑向著白眉鷹王行了一禮:“晚輩白玉京,乃是這位曾阿牛兄弟的好友,見過鷹王。”
白眉鷹王看向墨閑,心中暗忖:“卻也是一表人才,目前看來,對我明教還是心有善意。隻是不知道他師承如何。”
想到這裏,他旋即開口詢問:“白兄弟,不知你師承何門何派,又為何助我明教?”
墨閑叫來狄仁傑與唐紫塵,而後對殷天正以及明教眾人解釋:“我等師兄妹三人本是江湖散修,於終南山中偶得機緣。”
“所得卻是前朝全真教傳承,但晚輩幾人學識淺薄,很多東西並不清楚。”
“我觀眾位明教兄弟都身負內傷,晚輩不才,想要試試幫助諸位療傷,一來可為曾兄弟減輕壓力,二來也算借機請教諸位前輩。”
殷天正與楊逍等人對視一眼,五散人之一的彭瑩玉、周顛以及鐵冠道人都是搖搖頭。
殷天正卻哈哈大笑:“我知道你們擔心有詐,他們能在這關鍵時刻出手對抗六大派,就衝這份勇氣與膽魄,老夫就相信你們,先從為老夫療傷開始。”
楊逍也是微微一笑:“鷹王有此魄力,身為光明左使的楊逍,怎會落於人後?”
於是唐紫塵開始為楊逍推宮過血,墨閑則以靈氣貫通殷天正因戰鬥過度而淤堵的筋脈。
狄仁傑則來到韋一笑身後,助其活絡筋骨,化去體內殘餘勁力。
一番忙碌後,場上五人也恰時激鬥到了驚險處。
何太衝出手狠辣,招招攻敵必救。
班淑嫻與之配合默契,每一次出劍,都恰好刺在張無忌的變招之處,每一次都恰好阻斷了張無忌的退路。
華山二老手中的反兩儀刀法殺伐迅猛剛烈,是對張無忌造成最大傷害的存在。
兩儀劍法與反兩儀刀法,隻從名字上就能看出,原本當是一套武學,後因不知名原因拆成了兩部。
如今正反相交,刀劍合璧,數十招後,四人之間更是默契自生,配合的越發純熟。
張無忌原本也做好了苦鬥一番的準備,可他萬萬沒想到,四人的合擊之法,竟然這般精妙,幾乎無懈可擊。
若非乾坤大挪移高妙,張無忌又內力自生,源源不斷,此時的他怕不是早已成了四人刀劍下的亡魂。
華山矮老者本就身材不高,如今更是手持長刀,貼地而行,專門向著張無忌的下三路而去。
張無忌連忙閃退。
班淑嫻卻趁著張無忌露出破綻之時,長劍疾射,向著張無忌大腿而去。
張無忌旋身欲躲,但終歸慢了一絲,小腿之上,被劃出了一道口子。
若是再慢半分,說不定這條小腿就要廢了。
張無忌迴身出劍,梅花劍的劍尖點在班淑嫻的劍脊之上,這才將之彈開,暫時打斷了班淑嫻再次出手的可能。
何太衝卻又覓得良機,長劍刺出,配合華山二老的長刀,分襲張無忌上下以及背後。
班淑嫻迴過神來,長劍在手,招招狠辣,內力灌注其中,仿佛拚命搏殺。
殷天正看後眉頭皺起,他寒聲開口:“班淑嫻,你這哪裏是比武?分明是要取人性命!”
班淑嫻夫婦卻懶得理會殷天正,何太衝的一劍已經從張無忌的左側攻來。
張無忌無奈,腳下武當梯雲縱,躍到了廣場的另一側。
張無忌在心中反思自我:“張無忌啊!張無忌!你是不是太過狂妄,竟然如此小看天下人!”
“場上四人能夠威震一方,難道真的隻是沽名釣譽嗎?”
“義父從小教你‘驕兵必敗’。”
“母親自幼告誡你無數遍獅子搏兔亦用全力,你怎地如此托大竟然以梅枝對敵!”
眼看張無忌屢屢涉險,墨閑無奈隻得傳音指點:
“所謂陰陽,實則極陰生陽,極陽生陰,如同天邊日月。”
“子時,老陰,極陰生陽,至卯時止,是為少陽。”
“午時,老陽,極陽生陰,至酉時止,是為少陰”
“少陰、少陽、老陰、老陽,這四者的變化稱之為四象之變。”
“四象再變可成八卦,八卦分先天八卦與後天八卦。”
“不論先天後天,乾卦就是指天,而陰陽之中能代表天的,則為純陽,同理坤卦為地,則是純陰。”
“先天八卦者,乾為南、坤為北、離為東、坎為西、震為東北、兌為東南、巽為西南、艮為西北。”
“自震卦起,而至乾卦終,為順。”
“自巽卦起,而至坤卦終,為逆。”
“乾坤為基,山澤貫連,風雷相擊,水火相克,八卦順逆。”
“乾九、兌四、離三、震八、巽二、坎七、艮六、坤一。”
“自八成九為順,由二向一為逆。”
“正兩儀乃是自八成九。”
“反兩儀則為由二向一。”
當初張無忌暫居蝴蝶穀,以便蝶穀醫仙胡青牛幫忙解決自己體內因玄冥神掌而種下的寒毒。
後來因為種種變故,張無忌帶著年僅七歲的楊不悔前往昆侖山坐忘峰,尋找楊不悔的生父,楊逍。
後來張無忌不小心闖入昆侖派地界,還順手救了何太衝的小妾。
可何太衝卻人似中山狼,非但不感激張無忌,甚至還逼迫張無忌與楊不悔吞服毒酒,最終還下狠手,打算摔死張無忌,將之直接擲向凸起的山石之間。
若非後來楊逍及時趕到,救了張無忌與楊不悔,此時張無忌哪還有命在這光明頂大戰群雄。
原本已經決定讓墨閑出手的張無忌,此時卻心中鬱結,索性他搶在墨閑之前,走到了陣法中央。
墨閑自然知道張無忌曾經境遇,既然張無忌有心為曾經的自己出口惡氣,他索性退到白眉鷹王身側,打算請教學習一下療傷之法。
四人分立於廣場四角,刀劍交錯,凜冽寒光讓人見之生畏。
張無忌縱身一躍,幾個轉折,取了一節梅枝在手。
墨閑搖頭一笑,若是張無忌認真應對,勝算並不小,可張無忌如此托大,說不得就會吃些苦頭。
張無忌拿著自己的“梅花劍”,不疾不徐的走到廣場正中。
他高舉手中梅花劍道:“刀劍無眼,想來這梅花劍也想見見這世所罕見的高妙大陣。”
班淑嫻冷笑:“好的很!在你眼中,我昆侖、華山就這般不堪一擊?”
張無忌卻悠悠開口:“先父曾言,當年有一位何足道前輩,乃是昆侖派高人,因琴劍棋三絕,被世人尊稱‘昆侖三聖’。”
“據說武當張真人當初與之還有些許情誼。難見前輩的江湖風流,實在可惜。”
場中能夠活下來的人,沒有一個是傻子。
張無忌這幾句話,明明是在稱頌昆侖派的前輩高人,但何足道之名,琴劍棋三絕,對比如今的鐵琴先生何太衝。
這其中的意味不言而喻。
且不說張無忌與昆侖、華山四人大戰。
一旁的墨閑向著白眉鷹王行了一禮:“晚輩白玉京,乃是這位曾阿牛兄弟的好友,見過鷹王。”
白眉鷹王看向墨閑,心中暗忖:“卻也是一表人才,目前看來,對我明教還是心有善意。隻是不知道他師承如何。”
想到這裏,他旋即開口詢問:“白兄弟,不知你師承何門何派,又為何助我明教?”
墨閑叫來狄仁傑與唐紫塵,而後對殷天正以及明教眾人解釋:“我等師兄妹三人本是江湖散修,於終南山中偶得機緣。”
“所得卻是前朝全真教傳承,但晚輩幾人學識淺薄,很多東西並不清楚。”
“我觀眾位明教兄弟都身負內傷,晚輩不才,想要試試幫助諸位療傷,一來可為曾兄弟減輕壓力,二來也算借機請教諸位前輩。”
殷天正與楊逍等人對視一眼,五散人之一的彭瑩玉、周顛以及鐵冠道人都是搖搖頭。
殷天正卻哈哈大笑:“我知道你們擔心有詐,他們能在這關鍵時刻出手對抗六大派,就衝這份勇氣與膽魄,老夫就相信你們,先從為老夫療傷開始。”
楊逍也是微微一笑:“鷹王有此魄力,身為光明左使的楊逍,怎會落於人後?”
於是唐紫塵開始為楊逍推宮過血,墨閑則以靈氣貫通殷天正因戰鬥過度而淤堵的筋脈。
狄仁傑則來到韋一笑身後,助其活絡筋骨,化去體內殘餘勁力。
一番忙碌後,場上五人也恰時激鬥到了驚險處。
何太衝出手狠辣,招招攻敵必救。
班淑嫻與之配合默契,每一次出劍,都恰好刺在張無忌的變招之處,每一次都恰好阻斷了張無忌的退路。
華山二老手中的反兩儀刀法殺伐迅猛剛烈,是對張無忌造成最大傷害的存在。
兩儀劍法與反兩儀刀法,隻從名字上就能看出,原本當是一套武學,後因不知名原因拆成了兩部。
如今正反相交,刀劍合璧,數十招後,四人之間更是默契自生,配合的越發純熟。
張無忌原本也做好了苦鬥一番的準備,可他萬萬沒想到,四人的合擊之法,竟然這般精妙,幾乎無懈可擊。
若非乾坤大挪移高妙,張無忌又內力自生,源源不斷,此時的他怕不是早已成了四人刀劍下的亡魂。
華山矮老者本就身材不高,如今更是手持長刀,貼地而行,專門向著張無忌的下三路而去。
張無忌連忙閃退。
班淑嫻卻趁著張無忌露出破綻之時,長劍疾射,向著張無忌大腿而去。
張無忌旋身欲躲,但終歸慢了一絲,小腿之上,被劃出了一道口子。
若是再慢半分,說不定這條小腿就要廢了。
張無忌迴身出劍,梅花劍的劍尖點在班淑嫻的劍脊之上,這才將之彈開,暫時打斷了班淑嫻再次出手的可能。
何太衝卻又覓得良機,長劍刺出,配合華山二老的長刀,分襲張無忌上下以及背後。
班淑嫻迴過神來,長劍在手,招招狠辣,內力灌注其中,仿佛拚命搏殺。
殷天正看後眉頭皺起,他寒聲開口:“班淑嫻,你這哪裏是比武?分明是要取人性命!”
班淑嫻夫婦卻懶得理會殷天正,何太衝的一劍已經從張無忌的左側攻來。
張無忌無奈,腳下武當梯雲縱,躍到了廣場的另一側。
張無忌在心中反思自我:“張無忌啊!張無忌!你是不是太過狂妄,竟然如此小看天下人!”
“場上四人能夠威震一方,難道真的隻是沽名釣譽嗎?”
“義父從小教你‘驕兵必敗’。”
“母親自幼告誡你無數遍獅子搏兔亦用全力,你怎地如此托大竟然以梅枝對敵!”
眼看張無忌屢屢涉險,墨閑無奈隻得傳音指點:
“所謂陰陽,實則極陰生陽,極陽生陰,如同天邊日月。”
“子時,老陰,極陰生陽,至卯時止,是為少陽。”
“午時,老陽,極陽生陰,至酉時止,是為少陰”
“少陰、少陽、老陰、老陽,這四者的變化稱之為四象之變。”
“四象再變可成八卦,八卦分先天八卦與後天八卦。”
“不論先天後天,乾卦就是指天,而陰陽之中能代表天的,則為純陽,同理坤卦為地,則是純陰。”
“先天八卦者,乾為南、坤為北、離為東、坎為西、震為東北、兌為東南、巽為西南、艮為西北。”
“自震卦起,而至乾卦終,為順。”
“自巽卦起,而至坤卦終,為逆。”
“乾坤為基,山澤貫連,風雷相擊,水火相克,八卦順逆。”
“乾九、兌四、離三、震八、巽二、坎七、艮六、坤一。”
“自八成九為順,由二向一為逆。”
“正兩儀乃是自八成九。”
“反兩儀則為由二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