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洵微微抬起頭,目光坦然地迎上溫如玉的注視,仿佛真的如他所說,什麽都未曾聽聞。
江挽聞言,輕輕挑了下眉,這小兔崽子,現在都能臉不紅心不跳的當著她的麵說謊了。
她知道江洵來的有一會兒了,該聽的不該聽的也都聽了去。
既然他不挑明,那她也不多問。
溫如玉的視線凝在那碗尚冒著嫋嫋熱氣的綠豆湯上,眼神裏交織著複雜的情愫,有追憶,有悵惘,亦有難以言說的落寞。
江洵見狀,開口說道:“廚房還有多的,溫閣主走前,可帶一份迴去。”
溫如玉搖了搖頭,一聲沉重的歎息從他胸腔中溢出:“不了,喜歡吃的人,不在了。”
他說這話時的神情有些哀傷,可因著江洵在,他也不好把話說的太直白。
約莫又坐了將近一盞茶的功夫,溫如玉才起身,珊珊離去。
此時,碗中絲絲縷縷的熱氣升騰而起,江挽借著等湯涼的時間,分揀著棋盤上的黑白子。
江洵站在一旁,目光時不時地垂眸看一眼江挽,似是有千言萬語,卻又不知從何說起,神色間滿是猶豫。
“想問便問。” 江挽頭也不抬地問道。
“傅霖的任務,是師父給他接的嗎?” 江洵將心中的疑問道出。
他看得出,溫如玉是希望傅霖能夠趕迴來的。
這幾日,那人的視線總是不自覺地朝著校場入口的方向望去,既急切又期盼。
那就說明,任務並非是出自溫如玉之手。
“是。”
江挽言簡意賅,手中棋子分揀的動作未有絲毫停頓。
“至今未歸,也是師父的用意?”
江挽本想反駁,可話到嘴邊又咽了迴去。
世間萬事皆有因果,前因種下,結果既定,過程如何,多說無用。
“是。”
“為了讓我拿第一。”
“是。”
“師父的目的是什麽?”
“自然是......下棋了。”
江挽說著,將握在掌心的黑棋隨意地扔進棋罐中。
玉石棋子相互碰撞,瞬間發出 “噠噠” 的清脆聲響。
“傅霖現在在哪兒?可還安全?”
“在家,安全。”
江挽言罷,將麵前的白瓷碗移至跟前兒。
她輕輕舀起一勺綠豆湯,送入口中,裏麵雖加了糖,但甜度恰到好處,吃起來不會讓人覺得膩。
“綠豆可以煮的再久一些。”
江挽咽下口中的湯,輕聲評價道。
既是在家,那便不會有什麽大礙了。
江洵不自覺地鬆了口氣,下意識地迴應道:“那弟子下次注意些。”
“不用。”
江洵當時沒有察覺出這句“不用”的言外之意,他隻是理解成了“不用麻煩”。
“明日比試結束後,你去一趟陽春門吧。”江挽繼續道。
“嗯。”
即便江挽不說,他也會去。
秦在錦的那封信,始終讓他在意。
明明家裏出了這麽大的事兒,可字裏行間卻隻字不提,他越是正常,越讓江洵覺得處處不正常。
而且,他後來有給秦在錦寫過信,但那人卻一直沒迴。
翌日巳時,日光灑在校場,微風輕拂,揚起些許塵土。
雲璟到場時,下意識地迴頭瞄了一眼二閣的弟子們。
看著那一個個垂頭喪氣、毫無鬥誌的模樣,他在心中暗自腹誹:真是不爭氣啊!
三屆弟子大會,整整九年的時間,居然沒有一個二閣的弟子能拿到魁首,進而來挑戰他。
且不說一閣有個傅霖,就連這幾年不太被看好的三閣,還出了個江洵這樣的後起之秀。
喬訣站在一旁,將雲璟滿臉的無奈盡收眼底。
他十分有眼力見地倒了杯熱茶,雙手遞過去,說道:“莫要生氣,真要論起來,主閣那邊的處境更尷尬些。”
“謝謝,比慘的話,確實有被安慰道。”
雲璟撇了撇嘴,接過茶杯,輕抿一口,茶水順著喉嚨滑下,稍稍驅散了些許心中的鬱悶。
時辰已到,江洵早已站上了比武台。
微風吻過他的發帶,在空中輕輕飛舞,而後緩緩落在他的肩膀。
青年人身姿挺拔,不卑不亢地站在那兒,任由台下眾人的目光將他細細打量。
約莫又等了一會兒,江挽才姍姍來遲,人群中激起千層浪,頓時響起竊竊私語的聲音。
“三閣主真是,都這種時候了還能遲到。”一個聲音帶著些許不滿,在人群中響起。
“嗐,還不是老閣主慣得,縱是再遲到半個時辰,老閣主也不會怪罪她。”
“要我說,三閣出了個江洵,那真是走大運了。”
“說這話的是新入門的吧?一看就是不了解以前的三閣,林笑君前輩當年可是蟬聯三屆魁首。”
“我還聽說,當年的前三名可都被三閣的弟子包攬了。”
“那可不,林老閣主和方老閣主是世交,二人修為不相上下,她教出來的弟子,自然不會差。”
“那我覺得還是林前輩修為更高些,帶出來的弟子能拿魁首。主閣那位帶出來的,都沒怎麽......”
一個女弟子的聲音剛響起,便被旁邊的人匆忙打斷。
“噓!你這麽敢說話!你不要命啦!” 那人神色慌張,好似聽到了什麽大逆不道的言論。
江挽也是聽到方才那句話才頓住了腳步,她朝人群中望去,捕捉到那個說實話的女弟子,而後朝她挑了下眉,眼神中帶著一絲讚許。
多說,愛聽!
而後,她不緊不慢地走到老閣主跟前,微微欠身,端的是一副恭敬的模樣,“江挽來遲,望閣主大人有大量,莫要怪罪。”
他要是怪罪,倒顯得他小氣,可要是給她好臉色,又顯得他窩囊。
方震隻能冷哼一聲,朝江挽揮了揮手,示意她趕緊去台上比試。
鼓聲響起,比試開始。
江洵麵向江挽,施了一個標準的弟子禮:“弟子江洵,請師父不吝賜教。”
話落,他意念一動,召出獻歲。
刀身寒光閃爍,泛著寒意,刀刃震動間,發出陣陣龍吟。
江挽默不作聲地頷首,指尖掠過腰間的少微劍柄,劍身垂落的瞬間便如銀蛇蘇醒般彈起,劍尖在虛空中劃出半道殘月。
江洵率先發難,足尖點過青石板,獻歲的刀光裹挾著破風聲,直直刺向眼前人。
卻見江挽手中的那柄軟劍突然貼著刀脊遊走而上,劍尖毒蛇吐信般迴擊江洵虎口。
江洵振臂一揮,頃刻間改變了獻歲的軌跡,並借力將貼在刀刃上的少微彈了出去,這才堪堪躲過一擊。
江挽廣袖翻飛如白鶴振翅,少微劍在她腕間抖出三疊劍花。
青石地麵隨著劍氣炸開裂痕,飛濺的碎石卻在觸及她衣角時化作齏粉。
江洵旋身後又撤了三步,刀鋒斜挑卸去劍氣,墨綠色勁裝已被割開數道細痕。
“碎玉。”
江挽並指抹過劍身,靈力激蕩間,軟劍陡然繃直如銀槍。
劍風掃過之處,抖落萬千塵埃,仿佛每粒塵土都帶著森然劍氣。
江洵瞳孔微縮,刀勢突變剛猛,刀氣凝成的金鍾虛影堪堪擋住漫天劍雨。
“師父真是,一點兒也不手軟。”江洵笑道。
“對你,自然要萬般認真。”江挽輕聲迴。
話落,少微如同一道銀色的閃電,向著江洵刺去。
江洵不慌不忙,橫刀抵擋,“鐺” 的一聲,金屬碰撞的聲音清脆響亮,震得周圍的空氣都微微顫抖。
江挽手腕一抖,少微靈活地繞開獻歲,再次攻向江洵的咽喉。
江洵腳步一錯,側身避開,同時揮刀砍向江挽的手臂。
那人輕盈地一躍,如同一隻翩翩起舞的蝴蝶,在空中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躲開了江洵的攻擊。
二人你來我往,一時之間難分高下。
江挽的少微招式變幻莫測,時而如蛟龍出海,時而如長虹貫日。
江洵的獻歲則大開大合,帶著千鈞之力,仿佛能劈開山川。
比武台上,隻見寒光閃爍,劍影刀光交錯,讓人目不暇接。
周圍的弟子們都屏住了唿吸,眼睛一眨不眨地看著這場精彩絕倫的比試,心中暗自驚歎。
隨著時間的推移,比試進入了白熱化階段。
“曜魄。”
少微再次直逼江洵的胸口。
江洵連忙舉刀抵擋,卻沒想到這劍身突然中途變向,繞到了他的身後。
江洵心中一驚,連忙轉身,卻發現江挽已經再次攻來。
他來不及多想,隻能拚盡全力抵擋。
可就在這時,江挽揮劍的動作突然有所停滯,哪怕僅僅隻是片刻,江洵也捉住了這個機會。
“挽秋。”
隻見他手中的獻歲快速揮舞,如同一陣陣帶著寒意的秋風,向著江挽席卷而去。
江挽即便有心躲避,但遲緩的身體告訴她,已經來不及了。
她閉上了雙眼,臉上露出一絲無奈的苦笑。
索性不退反進,一頭撞進秋風的懷抱。
等風停止唿嘯,塵埃落定之時,江洵才緩緩反應過來。
獻歲已然刺穿江挽的左肩,刹那間,殷紅的鮮血滲出,迅速浸濕了眼前人那身素雅的青衫。
他手中握著江挽送他的雁翎刀,使用著以江挽命名的招式,卻又親手刺向江挽。
“師......父......”
江洵的聲音顫抖著,帶著驚惶與失措。
他呆愣在原地,握刀的手止不住地顫抖。
他既害怕又愧疚,他甚至不明白江挽方才為何不躲開?以她的修為和速度,絕對是可以躲開這一擊的。
“本想再陪你玩一會兒,但為師累了。”
江挽的聲音輕柔卻帶著一絲疲憊,緩緩伸出那隻尚未沾血的右手,輕拂過江洵的臉頰。
她的指尖,帶著一絲溫暖,試圖安撫眼前這個驚慌失措的弟子。
“三閣以後,就拜托洵兒了。”
話落,江挽強忍著肩頭傳來的劇痛,緊咬下唇,麵色因痛苦而略顯蒼白。
她毅然鬆開手,用力將肩膀從那鋒利的刀刃中抽出。
鮮血如斷了線的珠子,滴滴答答地落下,染紅了腳下那冰冷的青石板。
與此同時,江洵眼尾的淚珠滾落,與地上的鮮血交織在一起,分不清彼此。
“還不擊鼓?難道是要我親自來敲嗎?”
江挽睥睨著台下那呆若木雞的擊鼓之人,眼中的厲色仿若實質,令人膽寒。
那人如夢初醒,渾身一個激靈,忙不迭地雙手掄起鼓槌,用力敲響了鼓身。
沉悶的鼓聲轟然響起,在空曠的校場上迴蕩。
至此,江洵成為獻歲山的三閣主。
整個江湖,沒人敢輕怠他半分。
他明白了,江挽的目的。
也明白了,江挽為何非要將傅霖調走的原因。
可這代價太大,可又憑什麽非得是他?
青衫仿佛凋零的落葉,在眼前飄曳,他甚至來不及伸手去接,那人就直直地倒在他的眼前。
溫如玉反應極快,眨眼間便如疾風般衝到台上。
他雖怪江挽,但也不忍看她再受傷。
“元春!元春!” 溫如玉朝著台下大聲唿喊,聲音中帶著焦急與擔憂。
元春此時還沉浸在方才那驚心動魄的一幕中,尚未完全反應過來發生了什麽。
但此刻已來不及他細想,江挽的傷勢更重要。
這時三閣的人也一並圍了上來,元春讓溫如玉先將人先抱到幹淨的地方,這比試台上滿是碎石和灰塵,不適合給傷口做包紮。
“好,好,都聽你的。”溫如玉趕忙應著。
三閣後院。
溫如玉小心翼翼地將江挽抱到床上,屋內的光線柔和地灑在江挽蒼白的臉上,更添幾分憔悴。
元春看著烏泱泱的三閣眾人,眉頭緊皺,歎了口氣,說道:“你們能先出去嗎?你們都在這兒站著,除了礙事兒那還是礙事兒。”
“我不礙事兒,我能幫忙。”瑤卿說道。
江挽衣服上半身都是血,一會兒傷口包紮好,肯定是要換掉的。
元春也想到了這一點,便沒再多說什麽,轉身打開藥箱來。
江洵本想也留在房中,但被溫如玉一把拽了出去。
溫如玉板著臉,嚴肅地說道:“她雖然是你師父,但她先是江挽,你一個男人待在裏麵,實屬不方便,趕緊出去!”
“哦。”江洵悶聲迴應,聲音中帶著一絲失落與無奈。
等人都一一出門,元春讓瑤卿幫忙,讓江挽靠在床頭,盡量保持肩部穩定。
好在爐子上一直溫著熱水,元春將熱水倒入盆中,一點點地清洗掉傷口周圍的血跡和汙垢。
江挽聞言,輕輕挑了下眉,這小兔崽子,現在都能臉不紅心不跳的當著她的麵說謊了。
她知道江洵來的有一會兒了,該聽的不該聽的也都聽了去。
既然他不挑明,那她也不多問。
溫如玉的視線凝在那碗尚冒著嫋嫋熱氣的綠豆湯上,眼神裏交織著複雜的情愫,有追憶,有悵惘,亦有難以言說的落寞。
江洵見狀,開口說道:“廚房還有多的,溫閣主走前,可帶一份迴去。”
溫如玉搖了搖頭,一聲沉重的歎息從他胸腔中溢出:“不了,喜歡吃的人,不在了。”
他說這話時的神情有些哀傷,可因著江洵在,他也不好把話說的太直白。
約莫又坐了將近一盞茶的功夫,溫如玉才起身,珊珊離去。
此時,碗中絲絲縷縷的熱氣升騰而起,江挽借著等湯涼的時間,分揀著棋盤上的黑白子。
江洵站在一旁,目光時不時地垂眸看一眼江挽,似是有千言萬語,卻又不知從何說起,神色間滿是猶豫。
“想問便問。” 江挽頭也不抬地問道。
“傅霖的任務,是師父給他接的嗎?” 江洵將心中的疑問道出。
他看得出,溫如玉是希望傅霖能夠趕迴來的。
這幾日,那人的視線總是不自覺地朝著校場入口的方向望去,既急切又期盼。
那就說明,任務並非是出自溫如玉之手。
“是。”
江挽言簡意賅,手中棋子分揀的動作未有絲毫停頓。
“至今未歸,也是師父的用意?”
江挽本想反駁,可話到嘴邊又咽了迴去。
世間萬事皆有因果,前因種下,結果既定,過程如何,多說無用。
“是。”
“為了讓我拿第一。”
“是。”
“師父的目的是什麽?”
“自然是......下棋了。”
江挽說著,將握在掌心的黑棋隨意地扔進棋罐中。
玉石棋子相互碰撞,瞬間發出 “噠噠” 的清脆聲響。
“傅霖現在在哪兒?可還安全?”
“在家,安全。”
江挽言罷,將麵前的白瓷碗移至跟前兒。
她輕輕舀起一勺綠豆湯,送入口中,裏麵雖加了糖,但甜度恰到好處,吃起來不會讓人覺得膩。
“綠豆可以煮的再久一些。”
江挽咽下口中的湯,輕聲評價道。
既是在家,那便不會有什麽大礙了。
江洵不自覺地鬆了口氣,下意識地迴應道:“那弟子下次注意些。”
“不用。”
江洵當時沒有察覺出這句“不用”的言外之意,他隻是理解成了“不用麻煩”。
“明日比試結束後,你去一趟陽春門吧。”江挽繼續道。
“嗯。”
即便江挽不說,他也會去。
秦在錦的那封信,始終讓他在意。
明明家裏出了這麽大的事兒,可字裏行間卻隻字不提,他越是正常,越讓江洵覺得處處不正常。
而且,他後來有給秦在錦寫過信,但那人卻一直沒迴。
翌日巳時,日光灑在校場,微風輕拂,揚起些許塵土。
雲璟到場時,下意識地迴頭瞄了一眼二閣的弟子們。
看著那一個個垂頭喪氣、毫無鬥誌的模樣,他在心中暗自腹誹:真是不爭氣啊!
三屆弟子大會,整整九年的時間,居然沒有一個二閣的弟子能拿到魁首,進而來挑戰他。
且不說一閣有個傅霖,就連這幾年不太被看好的三閣,還出了個江洵這樣的後起之秀。
喬訣站在一旁,將雲璟滿臉的無奈盡收眼底。
他十分有眼力見地倒了杯熱茶,雙手遞過去,說道:“莫要生氣,真要論起來,主閣那邊的處境更尷尬些。”
“謝謝,比慘的話,確實有被安慰道。”
雲璟撇了撇嘴,接過茶杯,輕抿一口,茶水順著喉嚨滑下,稍稍驅散了些許心中的鬱悶。
時辰已到,江洵早已站上了比武台。
微風吻過他的發帶,在空中輕輕飛舞,而後緩緩落在他的肩膀。
青年人身姿挺拔,不卑不亢地站在那兒,任由台下眾人的目光將他細細打量。
約莫又等了一會兒,江挽才姍姍來遲,人群中激起千層浪,頓時響起竊竊私語的聲音。
“三閣主真是,都這種時候了還能遲到。”一個聲音帶著些許不滿,在人群中響起。
“嗐,還不是老閣主慣得,縱是再遲到半個時辰,老閣主也不會怪罪她。”
“要我說,三閣出了個江洵,那真是走大運了。”
“說這話的是新入門的吧?一看就是不了解以前的三閣,林笑君前輩當年可是蟬聯三屆魁首。”
“我還聽說,當年的前三名可都被三閣的弟子包攬了。”
“那可不,林老閣主和方老閣主是世交,二人修為不相上下,她教出來的弟子,自然不會差。”
“那我覺得還是林前輩修為更高些,帶出來的弟子能拿魁首。主閣那位帶出來的,都沒怎麽......”
一個女弟子的聲音剛響起,便被旁邊的人匆忙打斷。
“噓!你這麽敢說話!你不要命啦!” 那人神色慌張,好似聽到了什麽大逆不道的言論。
江挽也是聽到方才那句話才頓住了腳步,她朝人群中望去,捕捉到那個說實話的女弟子,而後朝她挑了下眉,眼神中帶著一絲讚許。
多說,愛聽!
而後,她不緊不慢地走到老閣主跟前,微微欠身,端的是一副恭敬的模樣,“江挽來遲,望閣主大人有大量,莫要怪罪。”
他要是怪罪,倒顯得他小氣,可要是給她好臉色,又顯得他窩囊。
方震隻能冷哼一聲,朝江挽揮了揮手,示意她趕緊去台上比試。
鼓聲響起,比試開始。
江洵麵向江挽,施了一個標準的弟子禮:“弟子江洵,請師父不吝賜教。”
話落,他意念一動,召出獻歲。
刀身寒光閃爍,泛著寒意,刀刃震動間,發出陣陣龍吟。
江挽默不作聲地頷首,指尖掠過腰間的少微劍柄,劍身垂落的瞬間便如銀蛇蘇醒般彈起,劍尖在虛空中劃出半道殘月。
江洵率先發難,足尖點過青石板,獻歲的刀光裹挾著破風聲,直直刺向眼前人。
卻見江挽手中的那柄軟劍突然貼著刀脊遊走而上,劍尖毒蛇吐信般迴擊江洵虎口。
江洵振臂一揮,頃刻間改變了獻歲的軌跡,並借力將貼在刀刃上的少微彈了出去,這才堪堪躲過一擊。
江挽廣袖翻飛如白鶴振翅,少微劍在她腕間抖出三疊劍花。
青石地麵隨著劍氣炸開裂痕,飛濺的碎石卻在觸及她衣角時化作齏粉。
江洵旋身後又撤了三步,刀鋒斜挑卸去劍氣,墨綠色勁裝已被割開數道細痕。
“碎玉。”
江挽並指抹過劍身,靈力激蕩間,軟劍陡然繃直如銀槍。
劍風掃過之處,抖落萬千塵埃,仿佛每粒塵土都帶著森然劍氣。
江洵瞳孔微縮,刀勢突變剛猛,刀氣凝成的金鍾虛影堪堪擋住漫天劍雨。
“師父真是,一點兒也不手軟。”江洵笑道。
“對你,自然要萬般認真。”江挽輕聲迴。
話落,少微如同一道銀色的閃電,向著江洵刺去。
江洵不慌不忙,橫刀抵擋,“鐺” 的一聲,金屬碰撞的聲音清脆響亮,震得周圍的空氣都微微顫抖。
江挽手腕一抖,少微靈活地繞開獻歲,再次攻向江洵的咽喉。
江洵腳步一錯,側身避開,同時揮刀砍向江挽的手臂。
那人輕盈地一躍,如同一隻翩翩起舞的蝴蝶,在空中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躲開了江洵的攻擊。
二人你來我往,一時之間難分高下。
江挽的少微招式變幻莫測,時而如蛟龍出海,時而如長虹貫日。
江洵的獻歲則大開大合,帶著千鈞之力,仿佛能劈開山川。
比武台上,隻見寒光閃爍,劍影刀光交錯,讓人目不暇接。
周圍的弟子們都屏住了唿吸,眼睛一眨不眨地看著這場精彩絕倫的比試,心中暗自驚歎。
隨著時間的推移,比試進入了白熱化階段。
“曜魄。”
少微再次直逼江洵的胸口。
江洵連忙舉刀抵擋,卻沒想到這劍身突然中途變向,繞到了他的身後。
江洵心中一驚,連忙轉身,卻發現江挽已經再次攻來。
他來不及多想,隻能拚盡全力抵擋。
可就在這時,江挽揮劍的動作突然有所停滯,哪怕僅僅隻是片刻,江洵也捉住了這個機會。
“挽秋。”
隻見他手中的獻歲快速揮舞,如同一陣陣帶著寒意的秋風,向著江挽席卷而去。
江挽即便有心躲避,但遲緩的身體告訴她,已經來不及了。
她閉上了雙眼,臉上露出一絲無奈的苦笑。
索性不退反進,一頭撞進秋風的懷抱。
等風停止唿嘯,塵埃落定之時,江洵才緩緩反應過來。
獻歲已然刺穿江挽的左肩,刹那間,殷紅的鮮血滲出,迅速浸濕了眼前人那身素雅的青衫。
他手中握著江挽送他的雁翎刀,使用著以江挽命名的招式,卻又親手刺向江挽。
“師......父......”
江洵的聲音顫抖著,帶著驚惶與失措。
他呆愣在原地,握刀的手止不住地顫抖。
他既害怕又愧疚,他甚至不明白江挽方才為何不躲開?以她的修為和速度,絕對是可以躲開這一擊的。
“本想再陪你玩一會兒,但為師累了。”
江挽的聲音輕柔卻帶著一絲疲憊,緩緩伸出那隻尚未沾血的右手,輕拂過江洵的臉頰。
她的指尖,帶著一絲溫暖,試圖安撫眼前這個驚慌失措的弟子。
“三閣以後,就拜托洵兒了。”
話落,江挽強忍著肩頭傳來的劇痛,緊咬下唇,麵色因痛苦而略顯蒼白。
她毅然鬆開手,用力將肩膀從那鋒利的刀刃中抽出。
鮮血如斷了線的珠子,滴滴答答地落下,染紅了腳下那冰冷的青石板。
與此同時,江洵眼尾的淚珠滾落,與地上的鮮血交織在一起,分不清彼此。
“還不擊鼓?難道是要我親自來敲嗎?”
江挽睥睨著台下那呆若木雞的擊鼓之人,眼中的厲色仿若實質,令人膽寒。
那人如夢初醒,渾身一個激靈,忙不迭地雙手掄起鼓槌,用力敲響了鼓身。
沉悶的鼓聲轟然響起,在空曠的校場上迴蕩。
至此,江洵成為獻歲山的三閣主。
整個江湖,沒人敢輕怠他半分。
他明白了,江挽的目的。
也明白了,江挽為何非要將傅霖調走的原因。
可這代價太大,可又憑什麽非得是他?
青衫仿佛凋零的落葉,在眼前飄曳,他甚至來不及伸手去接,那人就直直地倒在他的眼前。
溫如玉反應極快,眨眼間便如疾風般衝到台上。
他雖怪江挽,但也不忍看她再受傷。
“元春!元春!” 溫如玉朝著台下大聲唿喊,聲音中帶著焦急與擔憂。
元春此時還沉浸在方才那驚心動魄的一幕中,尚未完全反應過來發生了什麽。
但此刻已來不及他細想,江挽的傷勢更重要。
這時三閣的人也一並圍了上來,元春讓溫如玉先將人先抱到幹淨的地方,這比試台上滿是碎石和灰塵,不適合給傷口做包紮。
“好,好,都聽你的。”溫如玉趕忙應著。
三閣後院。
溫如玉小心翼翼地將江挽抱到床上,屋內的光線柔和地灑在江挽蒼白的臉上,更添幾分憔悴。
元春看著烏泱泱的三閣眾人,眉頭緊皺,歎了口氣,說道:“你們能先出去嗎?你們都在這兒站著,除了礙事兒那還是礙事兒。”
“我不礙事兒,我能幫忙。”瑤卿說道。
江挽衣服上半身都是血,一會兒傷口包紮好,肯定是要換掉的。
元春也想到了這一點,便沒再多說什麽,轉身打開藥箱來。
江洵本想也留在房中,但被溫如玉一把拽了出去。
溫如玉板著臉,嚴肅地說道:“她雖然是你師父,但她先是江挽,你一個男人待在裏麵,實屬不方便,趕緊出去!”
“哦。”江洵悶聲迴應,聲音中帶著一絲失落與無奈。
等人都一一出門,元春讓瑤卿幫忙,讓江挽靠在床頭,盡量保持肩部穩定。
好在爐子上一直溫著熱水,元春將熱水倒入盆中,一點點地清洗掉傷口周圍的血跡和汙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