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在忐忑不安中看著皇上走了才敢站起來,所有的人魚貫而出卻沒有一點聲音,在這個敏感的時候,任何人都不敢多說一句、多走一步,若是真的被牽連上,那就是抄家滅族啊!
皇上走在前麵,整個皇宮都充斥著一股低靡之氣,叛軍闖宮時燒了幾座宮殿,此時雖然已經滅了火,但是殘垣斷壁的廢墟上仍舊冒著煙,空氣中滿是燒焦的味道。
“陛下,一共燒毀了三座宮殿、上百間屋舍,死了內侍二百零七名、宮女三百一十八名。”梁宏盛彎著腰跟在皇上的後麵,輕聲的匯報著。他知道這個時候不應該說這些,可是這事他不敢隱瞞啊。
“還有嗎?”皇上的語氣裏充滿了滄桑。
“還有、還有······”梁宏盛不知道該如何說下去。
“說!”皇上冷冷地說道,“怎麽一場宮變就把你嚇破了膽,話都不會說了?”
“陛下,還有十一名宮妃自盡了。”梁宏盛說完就跪了下去。
皇上站在原地愣了愣,拳頭握得咯吱吱響,可是一瞬間後皇上又恢複了神色,“好好安葬吧。”
“諾!”梁宏盛不敢起來,是個男人都不能忍受這樣的事發生,無論那些宮妃是否得寵、是否侍過寢,那都是一國之君的女人!
興慶宮,皇上跪在太後的麵前顫抖著聲音說道:“母後,兒子慚愧!兒子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竟然也會有被自己的兒子逼宮這一天!兒子愧對母後多年的教導,請母後責罰!”
太後看了看跪著兒子,起身走到他跟前,皇上卻突然間一把抱住太後的腿把頭靠上去,眼裏隱忍多時的淚水在這一刻終於落了下來。
太後拍了拍皇上的頭頂什麽也沒說,自己這個兒子一向堅強,對子女的教育也很嚴格。出了這樣的事,他心裏自是難受!
良久,皇上不好意思地再次跪直了身體,一言不發,就好像他小時候犯了醋一樣,等著她的懲罰。
太後彎腰攙起皇上,皇上本不想起來,可是他不敢違拗太後,隻好順著太後的力氣站起身。太後拉著皇上坐在靠窗的榻上,緩緩地說道:“天家無親情,我以為這一點你早就明白了。”
看著兒子通紅的眼睛,太後接著說道:“都是你的兒子,雖說手心手背都是肉,可是畢竟有薄有厚。石根指頭還有長有短呢,這點事算什麽?人都說活久見、活久見,活的久了你就什麽都能見到了。”
“母後?”皇上遲疑地說道。
“都是做祖父的人了,還小兒女姿態,真應該讓元哥兒看看你現在的樣子。”太後取笑道:“去看看皇後吧,還有啊,隻要太子沒事,這大胤的天就亂不了。”
看著皇上慢慢走出去,若安姑姑不禁搖頭道:“太後娘娘啊,您已經兩天沒有合眼了,歇一會吧。”
“唉!兒女都是債啊!”太後在若安姑姑的攙扶下緩緩地走向床鋪,突然間太後抓住若安姑姑的手急切地說道:“快去,告訴皇後,要保住太子妃,不!是一定要保住太子妃!”若安姑姑趕緊答應一聲就急匆匆地往長樂宮而去。
皇上並沒有迴長樂宮,出了這樣的大事,就算退朝了,徐閣老等大臣也都候在禦書房的門外在等著皇上呢,需要他處理的事實在是太多了。
太陽已經西下了,各處宮殿重建、徹查叛軍、徹查大皇子的同黨,其他皇子有沒有參與進去,另外還有太子遇刺也已經查出了一些眉目······
皇上聽得有些頭疼,輕輕地揉了揉額角,看著一臉嚴肅的徐閣老說道:“今日就到這吧,剩下的事就勞煩徐閣老了,沒什麽大事就不用來迴稟朕了。
整整三日過去了,安陽王每日僅睡一兩個時辰。雖然大皇子策反了神策軍,但是皇上畢竟為政多年,根基還是牢不可破的。直至今日早朝,大皇子嶽家兵部侍郎府陳家、永昌伯府周家、神策軍副統領陸家等七家勳貴大臣被牽連進去。二皇子妃周氏也被送進大理寺,二皇子頂著一身的傷跪在執政殿外請罪,他教妻不嚴,竟未發現她與娘家暗中往來參與大皇子謀反之事!
自己的兒子就算犯了天大的錯也要找借口,都是別人帶壞的。雖然皇上恨不得把大皇子拉出去亂棍打死,但是他的兒子犯錯必須是受他人蠱惑!
皇上朱筆一揮,在上京城興安坊修建一大片府邸,所有成年的皇子全部搬去那裏居住。興安坊原本就有一處皇家園林,占地非常大,隻要重新規劃格局,修建各處圍牆,用不了半年就可完工。且大胤以後所有皇子不外放、無封地、無皇命不得私自離京!
至於大皇子,暫時圈禁在皇宮東北角的湖心洲,那裏四麵環水無船不得出入。且冬季寒冷,夏季悶熱潮濕,正好適合大皇子靜心思過。
一道道皇命從執政殿裏傳出去,一個個世家大族就此傾倒,雖然查明一切是喜事,可是皇上的心情卻異常沉重。
“陛下,臣有事啟奏!”禦史台諫欒翔傑站出來朗聲說道。
“何事?”皇上問道。
“臣參奏太子妃趙氏,私自帶手榴彈進宮,此舉實屬不妥。若事先不知叛軍那太子妃帶這等利器進宮就是圖謀不軌、包藏禍心!若是太子妃事先知情,那她可否跟陛下稟報?且太子妃是從何處得知?為何不事先預警,否則也不會造成如此嚴重後果!”
皇上看著梁宏盛呈上來的折子,氣的“啪”的一聲扔到了禦案上。
欒翔傑一點也沒有退縮的意思,反而是更加義正嚴辭地道:“陛下,雖然太子妃在此次叛變中功不可沒,可這並不能抵消她私帶武器進宮過錯!那手榴彈臣也找當時在場之人詢問過,實在是威力無窮!若是此等火器在福寧殿意外爆炸,就是十位太子妃也承擔不起這樣的責任!要知道陛下、皇後娘娘、太子、以及太子世子都在福寧殿啊!這樣的責任誰能擔當?陛下的安慰誰能保證?”
“那依你的意思呢?朕是廢了太子妃還是把她殺了?或者是打罰?”皇上冷冷地問道。
“陛下,臣是為了陛下的安危著想啊!太子妃之前就不顧宮規私召、仵作看屍人進宮,殊不知是否因此舉壞了皇宮百年風水、惹怒了列祖祖宗,否則怎會發生此次宮變?現在又在宮中私藏手榴彈,欲圖不軌,臣以為必須要嚴加懲戒!”欒翔傑滿臉擔憂懇切地說道。
“是嗎?欒卿認為此次宮變的原因是因為太子妃所致?”皇上的聲音沒有任何起伏,看似很是隨意地問道。
“當然了,大皇子一向孝順恭謹、對兄弟友愛,怎麽會突然間行此等癲狂之事?”欒翔傑眉頭緊皺,滿臉凝重地接著說道:“陛下,臣以為大皇子此舉定是祖宗給的警告!仵作、看屍人這等低賤、不祥之人都隨意出入皇城,列祖列宗怎會安心?所以才會出現此次劫難,以做告誡!”
“哦?若是這麽說,太子妃就不得不懲戒了。”皇上靜靜的說道:“既然此事是欒卿提出來的,那就由欒卿說出個懲戒的法子吧。”
欒翔傑在心裏謀算了一番,抬起頭義正嚴辭地說道:“太子妃畢竟生育了五個孩子,按理不應該廢黜,但是其出身不明、無世家貴族之教養、且生兒育女為女子出嫁之本分,不為有功!所以臣以為令其天靜庵落發為尼即可,這樣既可以保全其所出之子女,又可略作懲戒,還留其性命,想必趙氏必迴感念陛下之天恩!”
皇上握了握拳,剛要說話就聽見殿外傳來稟報聲:“皇後娘娘駕到!”
皇上一愣,皇後怎麽來了?雖然大胤並未嚴明“後宮不得幹政”,但是成親幾十年,皇後從未插手政事,更別說未經傳召就來到這執政殿了?
皇上走在前麵,整個皇宮都充斥著一股低靡之氣,叛軍闖宮時燒了幾座宮殿,此時雖然已經滅了火,但是殘垣斷壁的廢墟上仍舊冒著煙,空氣中滿是燒焦的味道。
“陛下,一共燒毀了三座宮殿、上百間屋舍,死了內侍二百零七名、宮女三百一十八名。”梁宏盛彎著腰跟在皇上的後麵,輕聲的匯報著。他知道這個時候不應該說這些,可是這事他不敢隱瞞啊。
“還有嗎?”皇上的語氣裏充滿了滄桑。
“還有、還有······”梁宏盛不知道該如何說下去。
“說!”皇上冷冷地說道,“怎麽一場宮變就把你嚇破了膽,話都不會說了?”
“陛下,還有十一名宮妃自盡了。”梁宏盛說完就跪了下去。
皇上站在原地愣了愣,拳頭握得咯吱吱響,可是一瞬間後皇上又恢複了神色,“好好安葬吧。”
“諾!”梁宏盛不敢起來,是個男人都不能忍受這樣的事發生,無論那些宮妃是否得寵、是否侍過寢,那都是一國之君的女人!
興慶宮,皇上跪在太後的麵前顫抖著聲音說道:“母後,兒子慚愧!兒子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竟然也會有被自己的兒子逼宮這一天!兒子愧對母後多年的教導,請母後責罰!”
太後看了看跪著兒子,起身走到他跟前,皇上卻突然間一把抱住太後的腿把頭靠上去,眼裏隱忍多時的淚水在這一刻終於落了下來。
太後拍了拍皇上的頭頂什麽也沒說,自己這個兒子一向堅強,對子女的教育也很嚴格。出了這樣的事,他心裏自是難受!
良久,皇上不好意思地再次跪直了身體,一言不發,就好像他小時候犯了醋一樣,等著她的懲罰。
太後彎腰攙起皇上,皇上本不想起來,可是他不敢違拗太後,隻好順著太後的力氣站起身。太後拉著皇上坐在靠窗的榻上,緩緩地說道:“天家無親情,我以為這一點你早就明白了。”
看著兒子通紅的眼睛,太後接著說道:“都是你的兒子,雖說手心手背都是肉,可是畢竟有薄有厚。石根指頭還有長有短呢,這點事算什麽?人都說活久見、活久見,活的久了你就什麽都能見到了。”
“母後?”皇上遲疑地說道。
“都是做祖父的人了,還小兒女姿態,真應該讓元哥兒看看你現在的樣子。”太後取笑道:“去看看皇後吧,還有啊,隻要太子沒事,這大胤的天就亂不了。”
看著皇上慢慢走出去,若安姑姑不禁搖頭道:“太後娘娘啊,您已經兩天沒有合眼了,歇一會吧。”
“唉!兒女都是債啊!”太後在若安姑姑的攙扶下緩緩地走向床鋪,突然間太後抓住若安姑姑的手急切地說道:“快去,告訴皇後,要保住太子妃,不!是一定要保住太子妃!”若安姑姑趕緊答應一聲就急匆匆地往長樂宮而去。
皇上並沒有迴長樂宮,出了這樣的大事,就算退朝了,徐閣老等大臣也都候在禦書房的門外在等著皇上呢,需要他處理的事實在是太多了。
太陽已經西下了,各處宮殿重建、徹查叛軍、徹查大皇子的同黨,其他皇子有沒有參與進去,另外還有太子遇刺也已經查出了一些眉目······
皇上聽得有些頭疼,輕輕地揉了揉額角,看著一臉嚴肅的徐閣老說道:“今日就到這吧,剩下的事就勞煩徐閣老了,沒什麽大事就不用來迴稟朕了。
整整三日過去了,安陽王每日僅睡一兩個時辰。雖然大皇子策反了神策軍,但是皇上畢竟為政多年,根基還是牢不可破的。直至今日早朝,大皇子嶽家兵部侍郎府陳家、永昌伯府周家、神策軍副統領陸家等七家勳貴大臣被牽連進去。二皇子妃周氏也被送進大理寺,二皇子頂著一身的傷跪在執政殿外請罪,他教妻不嚴,竟未發現她與娘家暗中往來參與大皇子謀反之事!
自己的兒子就算犯了天大的錯也要找借口,都是別人帶壞的。雖然皇上恨不得把大皇子拉出去亂棍打死,但是他的兒子犯錯必須是受他人蠱惑!
皇上朱筆一揮,在上京城興安坊修建一大片府邸,所有成年的皇子全部搬去那裏居住。興安坊原本就有一處皇家園林,占地非常大,隻要重新規劃格局,修建各處圍牆,用不了半年就可完工。且大胤以後所有皇子不外放、無封地、無皇命不得私自離京!
至於大皇子,暫時圈禁在皇宮東北角的湖心洲,那裏四麵環水無船不得出入。且冬季寒冷,夏季悶熱潮濕,正好適合大皇子靜心思過。
一道道皇命從執政殿裏傳出去,一個個世家大族就此傾倒,雖然查明一切是喜事,可是皇上的心情卻異常沉重。
“陛下,臣有事啟奏!”禦史台諫欒翔傑站出來朗聲說道。
“何事?”皇上問道。
“臣參奏太子妃趙氏,私自帶手榴彈進宮,此舉實屬不妥。若事先不知叛軍那太子妃帶這等利器進宮就是圖謀不軌、包藏禍心!若是太子妃事先知情,那她可否跟陛下稟報?且太子妃是從何處得知?為何不事先預警,否則也不會造成如此嚴重後果!”
皇上看著梁宏盛呈上來的折子,氣的“啪”的一聲扔到了禦案上。
欒翔傑一點也沒有退縮的意思,反而是更加義正嚴辭地道:“陛下,雖然太子妃在此次叛變中功不可沒,可這並不能抵消她私帶武器進宮過錯!那手榴彈臣也找當時在場之人詢問過,實在是威力無窮!若是此等火器在福寧殿意外爆炸,就是十位太子妃也承擔不起這樣的責任!要知道陛下、皇後娘娘、太子、以及太子世子都在福寧殿啊!這樣的責任誰能擔當?陛下的安慰誰能保證?”
“那依你的意思呢?朕是廢了太子妃還是把她殺了?或者是打罰?”皇上冷冷地問道。
“陛下,臣是為了陛下的安危著想啊!太子妃之前就不顧宮規私召、仵作看屍人進宮,殊不知是否因此舉壞了皇宮百年風水、惹怒了列祖祖宗,否則怎會發生此次宮變?現在又在宮中私藏手榴彈,欲圖不軌,臣以為必須要嚴加懲戒!”欒翔傑滿臉擔憂懇切地說道。
“是嗎?欒卿認為此次宮變的原因是因為太子妃所致?”皇上的聲音沒有任何起伏,看似很是隨意地問道。
“當然了,大皇子一向孝順恭謹、對兄弟友愛,怎麽會突然間行此等癲狂之事?”欒翔傑眉頭緊皺,滿臉凝重地接著說道:“陛下,臣以為大皇子此舉定是祖宗給的警告!仵作、看屍人這等低賤、不祥之人都隨意出入皇城,列祖列宗怎會安心?所以才會出現此次劫難,以做告誡!”
“哦?若是這麽說,太子妃就不得不懲戒了。”皇上靜靜的說道:“既然此事是欒卿提出來的,那就由欒卿說出個懲戒的法子吧。”
欒翔傑在心裏謀算了一番,抬起頭義正嚴辭地說道:“太子妃畢竟生育了五個孩子,按理不應該廢黜,但是其出身不明、無世家貴族之教養、且生兒育女為女子出嫁之本分,不為有功!所以臣以為令其天靜庵落發為尼即可,這樣既可以保全其所出之子女,又可略作懲戒,還留其性命,想必趙氏必迴感念陛下之天恩!”
皇上握了握拳,剛要說話就聽見殿外傳來稟報聲:“皇後娘娘駕到!”
皇上一愣,皇後怎麽來了?雖然大胤並未嚴明“後宮不得幹政”,但是成親幾十年,皇後從未插手政事,更別說未經傳召就來到這執政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