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兒,派人盯著她,不可讓她太容易就把消息傳給唐軍。”
看著李秀寧離開的背影,楊頂天對著一旁的曲心兒說道。
曲心兒一愣,盡管心中諸多疑問,還是直接領命去了。
“是,公子。”
襄陽城外,唐軍大營
李世民意氣風發,一身金色戰甲威風凜凜,帥案前,數十名將軍分列而立。
拿斧頭的,拿雙鐧的,拿金鞭的……
武器雖各不相同,但其主人卻一個個虎背熊腰,一看就知道必是萬裏挑一的猛將。
“諸位將軍,拿下襄陽,我唐軍便可一路南下,切斷宋國與巴蜀之地的聯係,屆時,巴蜀之地必是我大唐囊中之物!”
“拿下襄陽,秦王必勝!”
“拿下襄陽,秦王必勝!”
……
李世民笑得嘴角都合不上。
過了好一會兒,見歡唿聲還未停下,這才故意抬手壓了壓。
“軍師,襄陽太守劉輝怎麽說?”
“啟稟秦王,劉輝太守得知我大唐天威降臨,十分願意棄暗投明,不過城內的八萬大軍乃是宋國禁軍。”
“按宋國製,劉輝太守確實無法指揮這些禁軍。”
“可知禁軍統領乃是何人?能否見上一麵?”
“先後派去了兩批使者,表明身份後均被斬首送迴。”
“劉輝呢?他也見不到嗎?”
“這支禁軍軍紀嚴明,一個月前抵達襄陽城後,直接接管了襄陽城的防務,但至今為止,其軍中偏將以上從未露麵。”
“劉輝曾去勞軍,不過也隻是見到了一個小小統領而已,把東西送到了軍營。”
“怎會有人如此帶兵?”
“如此說來,這襄陽城必有一場血戰了?”
“報……”
隻見營外,兩名將士扶著一名渾身是血,身受重傷的差役走了進來。
“啟稟,啟稟秦王,公主殿下命,命小人送來書信。”
那差役捧著手裏的書信,李世民還來不及接過去,便直接昏了過去。
李世民趕緊撿起掉在地上的書信,打開一看,頓時眉頭一皺。
“秦王,秦王……可否容臣一觀?”
李世民將書信遞到了徐茂公手裏,自己則是坐迴了帥案,仔細看著案上的地圖。
眾將見狀,也紛紛看向了徐茂公。
“公主殿下說留守襄陽府的宋軍隻有五萬人,剩下五萬人馬早在數日前便已東出,望秦王殿下小心。”
“五萬人馬東出?難道要迴臨安?這仗還沒打呢,這幫宋人就要臨陣脫逃了麽?”
“哈哈哈哈……”
人群中笑聲連連,似乎絲毫沒有將宋軍放在眼裏。
“秦王,李靖將軍在廣昌!”
“壞了,他們的目的是李靖。”
恰好此時,營外戰報傳來,李世民瘋了一般衝向來人。
“廣昌如何了?”
“啟稟秦王,三日前,廣昌東西兩麵突然遭到敵襲,敵軍約莫有數萬之眾。”
“我軍殊死反抗,然終寡不敵眾,廣昌失陷!”
“李靖和紅拂呢?”
“李將軍下落不明,紅拂將軍為了掩護李將軍被宋軍抓走了。”
“豈有此理!豈有此理!”
李世民再度跑到帥案前,眾將也紛紛圍了過去。
“廣昌,廣昌!”
“宋軍為何寧願分出一半兵力襲擊廣昌?難道就不怕本王強攻襄陽府?”
這廣昌又不是什麽要地,之所以讓李靖率一萬大軍鎮守,實則隻是為了避免攻打襄陽府時,隨州府的宋兵前來救援。
而隨州府的宋軍正是當初從信陽汝南之地不戰而撤的那些守衛。
按照李世民的了解,他們根本沒有膽量跟自己主動動手才對。
“軍師?”
徐茂公扇了扇手裏的羽扇,捋了捋胡須,緩緩說道。
“秦王,如今廣昌已失,宋軍無非是兩個目的。”
“哎呀,軍師,你就別賣關子了,我們都快急死了,你就趕緊一次性說完吧!”
“秦王,諸位將軍莫急,且聽在下娓娓道來。”
“其一,宋軍東出目的在逃,則我軍無憂,然宋軍若逃,則不會在廣昌前後夾擊李靖將軍。”
“其二,為戰。宋軍素來積弱,自鵬舉將軍死後,宋國無大將的局麵天下皆知。”
“此番宋軍主動出擊,首戰雖屠殺我大唐一萬大軍,然宋軍卻數倍於我,可見宋軍之積弱之局麵未曾改變。”
“哎呀,姓徐的,你能不能別再講些廢話,說了一大通,宋軍到底是戰是逃?盡是些彎彎繞繞的,俺老程也聽不懂啊?”
“咬金,聽徐軍師說完。”
“秦王,臣以為宋軍東出為戰,而且是大戰。”
“嘶……”
“好呀,來呀,俺老程倒要看看就憑他們那三瓜兩棗的,還能怎麽戰?難不成他們還敢對義陽汝南等地發兵不成?”
程咬金話落,全場一片死寂!
“秦王,牛鼻子老道,叔寶,你們,你們一個個都那麽看著俺老程幹嘛?”
“他們難道真的要打義陽和汝南?”
“不然呢?”
“那,那秦王,俺老程願為先鋒,即刻點名馳援。”
“來不及了。若是所料不錯,此刻,義陽應該已經失守,汝南怕是也危在旦夕。”
“這,宋軍他們怎麽敢?”
“他們有何不敢?如今汝南義陽等地皆如空城,十萬宋軍如入無人之境。”
“他們難道就不怕我們殺迴去屠了他們?”
“本就是圍魏救趙之計,若是如此,襄陽城之危立解。”
“那若是我們繼續攻打襄陽府呢?”
“十萬宋軍則可以北上許昌、商都、開封,屆時,若我們拿下襄陽還則罷了。”
“若是沒有拿下襄陽,我們則變成深入宋國腹地,很有可能陷入四麵楚歌之境。”
“軍師,此計雖好,但也漏洞百出,十萬宋軍而已,本王遣三萬唐軍即可滅之。”
“那襄陽隻剩六萬大軍,何以破之?”
“為今之計,臣有上下兩策可用。”
“軍師請講,下策是先破襄陽,再迴師與宋軍決戰。”
“軍師所言如本王所想相同,為何此為下策?”
“秦王,若是臣所料不錯,襄陽城必有後手,不過一時間臣尚未想到。”
“後手?”
“軍師之意是我們攻不下襄陽?”
“該是如此!”
“那上策呢?”
“放棄襄陽,先滅了那股宋軍,拿下隨州,再圖襄陽。”
“報……”
“啟稟秦王,信陽出現大批宋軍,太子殿下已經逃往長安。”
看著李秀寧離開的背影,楊頂天對著一旁的曲心兒說道。
曲心兒一愣,盡管心中諸多疑問,還是直接領命去了。
“是,公子。”
襄陽城外,唐軍大營
李世民意氣風發,一身金色戰甲威風凜凜,帥案前,數十名將軍分列而立。
拿斧頭的,拿雙鐧的,拿金鞭的……
武器雖各不相同,但其主人卻一個個虎背熊腰,一看就知道必是萬裏挑一的猛將。
“諸位將軍,拿下襄陽,我唐軍便可一路南下,切斷宋國與巴蜀之地的聯係,屆時,巴蜀之地必是我大唐囊中之物!”
“拿下襄陽,秦王必勝!”
“拿下襄陽,秦王必勝!”
……
李世民笑得嘴角都合不上。
過了好一會兒,見歡唿聲還未停下,這才故意抬手壓了壓。
“軍師,襄陽太守劉輝怎麽說?”
“啟稟秦王,劉輝太守得知我大唐天威降臨,十分願意棄暗投明,不過城內的八萬大軍乃是宋國禁軍。”
“按宋國製,劉輝太守確實無法指揮這些禁軍。”
“可知禁軍統領乃是何人?能否見上一麵?”
“先後派去了兩批使者,表明身份後均被斬首送迴。”
“劉輝呢?他也見不到嗎?”
“這支禁軍軍紀嚴明,一個月前抵達襄陽城後,直接接管了襄陽城的防務,但至今為止,其軍中偏將以上從未露麵。”
“劉輝曾去勞軍,不過也隻是見到了一個小小統領而已,把東西送到了軍營。”
“怎會有人如此帶兵?”
“如此說來,這襄陽城必有一場血戰了?”
“報……”
隻見營外,兩名將士扶著一名渾身是血,身受重傷的差役走了進來。
“啟稟,啟稟秦王,公主殿下命,命小人送來書信。”
那差役捧著手裏的書信,李世民還來不及接過去,便直接昏了過去。
李世民趕緊撿起掉在地上的書信,打開一看,頓時眉頭一皺。
“秦王,秦王……可否容臣一觀?”
李世民將書信遞到了徐茂公手裏,自己則是坐迴了帥案,仔細看著案上的地圖。
眾將見狀,也紛紛看向了徐茂公。
“公主殿下說留守襄陽府的宋軍隻有五萬人,剩下五萬人馬早在數日前便已東出,望秦王殿下小心。”
“五萬人馬東出?難道要迴臨安?這仗還沒打呢,這幫宋人就要臨陣脫逃了麽?”
“哈哈哈哈……”
人群中笑聲連連,似乎絲毫沒有將宋軍放在眼裏。
“秦王,李靖將軍在廣昌!”
“壞了,他們的目的是李靖。”
恰好此時,營外戰報傳來,李世民瘋了一般衝向來人。
“廣昌如何了?”
“啟稟秦王,三日前,廣昌東西兩麵突然遭到敵襲,敵軍約莫有數萬之眾。”
“我軍殊死反抗,然終寡不敵眾,廣昌失陷!”
“李靖和紅拂呢?”
“李將軍下落不明,紅拂將軍為了掩護李將軍被宋軍抓走了。”
“豈有此理!豈有此理!”
李世民再度跑到帥案前,眾將也紛紛圍了過去。
“廣昌,廣昌!”
“宋軍為何寧願分出一半兵力襲擊廣昌?難道就不怕本王強攻襄陽府?”
這廣昌又不是什麽要地,之所以讓李靖率一萬大軍鎮守,實則隻是為了避免攻打襄陽府時,隨州府的宋兵前來救援。
而隨州府的宋軍正是當初從信陽汝南之地不戰而撤的那些守衛。
按照李世民的了解,他們根本沒有膽量跟自己主動動手才對。
“軍師?”
徐茂公扇了扇手裏的羽扇,捋了捋胡須,緩緩說道。
“秦王,如今廣昌已失,宋軍無非是兩個目的。”
“哎呀,軍師,你就別賣關子了,我們都快急死了,你就趕緊一次性說完吧!”
“秦王,諸位將軍莫急,且聽在下娓娓道來。”
“其一,宋軍東出目的在逃,則我軍無憂,然宋軍若逃,則不會在廣昌前後夾擊李靖將軍。”
“其二,為戰。宋軍素來積弱,自鵬舉將軍死後,宋國無大將的局麵天下皆知。”
“此番宋軍主動出擊,首戰雖屠殺我大唐一萬大軍,然宋軍卻數倍於我,可見宋軍之積弱之局麵未曾改變。”
“哎呀,姓徐的,你能不能別再講些廢話,說了一大通,宋軍到底是戰是逃?盡是些彎彎繞繞的,俺老程也聽不懂啊?”
“咬金,聽徐軍師說完。”
“秦王,臣以為宋軍東出為戰,而且是大戰。”
“嘶……”
“好呀,來呀,俺老程倒要看看就憑他們那三瓜兩棗的,還能怎麽戰?難不成他們還敢對義陽汝南等地發兵不成?”
程咬金話落,全場一片死寂!
“秦王,牛鼻子老道,叔寶,你們,你們一個個都那麽看著俺老程幹嘛?”
“他們難道真的要打義陽和汝南?”
“不然呢?”
“那,那秦王,俺老程願為先鋒,即刻點名馳援。”
“來不及了。若是所料不錯,此刻,義陽應該已經失守,汝南怕是也危在旦夕。”
“這,宋軍他們怎麽敢?”
“他們有何不敢?如今汝南義陽等地皆如空城,十萬宋軍如入無人之境。”
“他們難道就不怕我們殺迴去屠了他們?”
“本就是圍魏救趙之計,若是如此,襄陽城之危立解。”
“那若是我們繼續攻打襄陽府呢?”
“十萬宋軍則可以北上許昌、商都、開封,屆時,若我們拿下襄陽還則罷了。”
“若是沒有拿下襄陽,我們則變成深入宋國腹地,很有可能陷入四麵楚歌之境。”
“軍師,此計雖好,但也漏洞百出,十萬宋軍而已,本王遣三萬唐軍即可滅之。”
“那襄陽隻剩六萬大軍,何以破之?”
“為今之計,臣有上下兩策可用。”
“軍師請講,下策是先破襄陽,再迴師與宋軍決戰。”
“軍師所言如本王所想相同,為何此為下策?”
“秦王,若是臣所料不錯,襄陽城必有後手,不過一時間臣尚未想到。”
“後手?”
“軍師之意是我們攻不下襄陽?”
“該是如此!”
“那上策呢?”
“放棄襄陽,先滅了那股宋軍,拿下隨州,再圖襄陽。”
“報……”
“啟稟秦王,信陽出現大批宋軍,太子殿下已經逃往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