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
代善使金半月餘,
金殿麵君言不虛。
處處殺機總刁難,
孤身隻影入困局。
盛京,皇宮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照耀在紅色的琉璃瓦上,顯得更加莊嚴肅穆。
“皇上駕到!”
隨著小太監的公鴨嗓響徹大殿,完顏洪烈大搖大擺走了出來,徑直坐到了龍椅上。
完顏洪烈的精氣神很不錯,自從當了皇帝,感覺整個人都年輕了不少。
反正管管內政就行了,外交打仗軍隊那些糟心事又不用他太費神。
甚至連內政的大部分頂層設計都是自家的便宜兒子定下的基調,他再注意注意細節,盯著執行到位即可。
可以豪不得瑟地說,天下諸國,皇帝那麽多,他肯定是其中最愜意的那一個。
“吾皇萬安!”
見完顏洪烈坐好,眾臣立即下拜山唿。
“起磕吧。”
“謝陛下!”
完顏洪烈的目光一一掃過群臣,最終落在了一個朝臣身上。
那人會意,立即出列說道。
“啟稟皇上,清帝命代善為特使,攜小格格聰古倫入京朝覲,已半月有餘,不知陛下是否召見?”
“既然如此,就見見吧!”
一旁的小太監立即上前一步,扯著公鴨嗓大聲喊道。
“皇上有旨,傳清國使臣覲見!”
不一會兒,一身大紅袍,手持符節的代善便走上殿來。
身後還跟著一位小女孩,小女孩倒也不怯場,甚至滿眼好奇。
自從踏入大殿,就東瞅瞅西看看,甚至還抬頭望了一眼龍椅之上的完顏洪烈。
“放肆,陛下天顏,豈可窺視!”
小太監見狀,立即大聲怒斥,嚇得聰古倫一個哆嗦。
“清國使臣代善奉我朝天子之命,拜見金國皇帝!”
“聰古倫拜見金國皇帝!”
“清使平身,小格格也起來吧!”
“謝陛下!”
“清使遠道而來,不知所為何事?”
“稟金帝,我清國與金國、蒙古同根同源,自當交好。”
“那蒙古元王忽必烈欲與我朝聯姻,不料竟遭小人構陷,致使兩國誤遭兵禍。”
“哦?你們清國竟要與蒙古聯姻,朕為何不知?”
“這……啟稟金帝,因此事尚未定論,我清國皇帝之意,欲待塵埃落定之時,再遣特使入盛京。”
“眾卿,爾等可曾聽聞蒙古與清國聯姻之事?”
“啟稟,臣等未曾聽聞!”
“哦?那這事可就奇了怪了,我大金君臣均不知聯姻之事。”
“而清使口中卻說是遭小人構陷,致使兩國誤遭兵禍,這是何道理?”
“這……”
代善來到盛京被晾了十來天,期間六次求見完顏洪烈,均未果。
而昨夜突然有人通知自己做好準備,今日早朝很可能會得皇上召見。
代善心知此次朝覲金帝肯定會被刁難,他也想了無數應對之法,卻唯獨沒想到金國會在動兵借口上換說辭。
不過仔細想想,哪怕他當初與趙敏和談,詢問動兵理由,趙敏也隻是讓他迴去問皇太極。
後來金國太子完顏康的詔令也隻是罵範文程背主投敵,奸人矣。清國誅之,可換朝、錦二州之一而已。
也就是說趙敏肯定是因為皇太極與蒙古聯姻之事出兵的,彼此心知肚明。
但是金國卻從未公開表示是這個原因。
所以如今金國君臣表示都不知道這事,給代善徹底整不會了。
“這……”
見代善半天“這”不出來啥,金國臣子再度怒斥。
“難不成貴使隻是隨口胡謅,意欲欺我大金聖君?”
臥槽,代善心裏氣得罵娘!
這點破事,竟然都扯到欺君上去了。
皇太極啊皇太極,你害死為兄了!
“金國皇上,近日我與大哥感盛京之繁華,常在街市行走。”
“金國百姓皆言清國欲聯蒙抗金,故遣太子妃出兵震懾清國,難道此言乃不實?”
“嗯?”
聞言,完顏洪烈饒有興致地重新打量著再度跪在地上的小格格。
“哈哈哈哈,有意思,還真是一個聰慧過人的小丫頭。”
“聰古倫謝金帝誇讚!”
“敢問金帝,既然此事並非小人構陷,那金國對清國動兵,並占據兩州之地是何道理?”
見完顏洪烈態度和藹,聰古倫的膽子也愈發大了些。
“哦,你是說我大金國太子妃攻占朝、錦二州之事?”
“正是,還請金國皇帝解惑!”
“此事太子倒是跟朕說過,說他新納的兩房妾室,恰好也是蒙古女子,自幼與太子妃相識,三人姐妹情深。”
“然前段時間一隊清兵竟然在我大金境內欲將太子的妾室劫走,太子妃聞之大怒,這才怒而興兵!”
聽到這裏,代善心中忍不住咯噔一下。
盡管他早就懷疑劫走科爾沁格格,很可能是金國所為,但卻沒有絲毫證據。
如今真相方大白於天下。
代善拱手再拜,道:“不知蒙古哪位郡主格格有此福氣,能嫁與金國太子為妾?”
“哦,好像是科爾沁的,叫什麽不泰,另一個則是她的貼身丫鬟。”
果然,果然!
金狗欺人太甚,如今卻倒打一耙,簡直豈有此理!
世間豈有如此厚顏無恥之父子!
代善內心咆哮,他找了一圈,也沒看到金國太子。
此時,他鐵拳緊握,恨不得走上龍階咬死完顏洪烈。
代善知道這一次,他又要背鍋了。
從他進了大殿,金國君臣就給他編了一張大網,而他則是奮不顧身鑽了進去。
至此,金國占據朝、錦兩州之事一錘定音,就是清兵入境企圖劫持太子妾室,太子妃為自己姐妹報仇的。
這個借口可比阻撓聯姻好用多了。
第一,人家蒙古和清國聯姻關你金國什麽事?
你這是不講道理,是幹涉他國內政。
第二,蒙清聯姻有對外宣布麽?有聯姻成功麽?
都沒有!那既然聯姻都還沒有,抗金從何談起?
或許你會說,蒙古不是將大玉兒和蘇沫兒送去清國了麽?
的確如此,可人家又沒有八抬大轎,十裏紅妝,鳳冠霞帔。
她完全可以隻是去清國串門走親戚。
要知道大玉兒的姑姑哲哲可就是皇太極的正宮皇後。
沒錯,從輩分上來說,皇太極是大玉兒的姑丈。
不過這在皇家都不是事!
可既然如此,那麽新的問題來了。
作為清使的代善公開表示蒙清聯姻,還說這就是雙方開戰的理由。
那這算什麽?
豈不是汙蔑大金國?
汙蔑一國的行為,可大可小。
說大,我宣戰都行。
說小,大事化小亦可。
所以,這一波,壓力又給到了代善這裏。
代善使金半月餘,
金殿麵君言不虛。
處處殺機總刁難,
孤身隻影入困局。
盛京,皇宮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照耀在紅色的琉璃瓦上,顯得更加莊嚴肅穆。
“皇上駕到!”
隨著小太監的公鴨嗓響徹大殿,完顏洪烈大搖大擺走了出來,徑直坐到了龍椅上。
完顏洪烈的精氣神很不錯,自從當了皇帝,感覺整個人都年輕了不少。
反正管管內政就行了,外交打仗軍隊那些糟心事又不用他太費神。
甚至連內政的大部分頂層設計都是自家的便宜兒子定下的基調,他再注意注意細節,盯著執行到位即可。
可以豪不得瑟地說,天下諸國,皇帝那麽多,他肯定是其中最愜意的那一個。
“吾皇萬安!”
見完顏洪烈坐好,眾臣立即下拜山唿。
“起磕吧。”
“謝陛下!”
完顏洪烈的目光一一掃過群臣,最終落在了一個朝臣身上。
那人會意,立即出列說道。
“啟稟皇上,清帝命代善為特使,攜小格格聰古倫入京朝覲,已半月有餘,不知陛下是否召見?”
“既然如此,就見見吧!”
一旁的小太監立即上前一步,扯著公鴨嗓大聲喊道。
“皇上有旨,傳清國使臣覲見!”
不一會兒,一身大紅袍,手持符節的代善便走上殿來。
身後還跟著一位小女孩,小女孩倒也不怯場,甚至滿眼好奇。
自從踏入大殿,就東瞅瞅西看看,甚至還抬頭望了一眼龍椅之上的完顏洪烈。
“放肆,陛下天顏,豈可窺視!”
小太監見狀,立即大聲怒斥,嚇得聰古倫一個哆嗦。
“清國使臣代善奉我朝天子之命,拜見金國皇帝!”
“聰古倫拜見金國皇帝!”
“清使平身,小格格也起來吧!”
“謝陛下!”
“清使遠道而來,不知所為何事?”
“稟金帝,我清國與金國、蒙古同根同源,自當交好。”
“那蒙古元王忽必烈欲與我朝聯姻,不料竟遭小人構陷,致使兩國誤遭兵禍。”
“哦?你們清國竟要與蒙古聯姻,朕為何不知?”
“這……啟稟金帝,因此事尚未定論,我清國皇帝之意,欲待塵埃落定之時,再遣特使入盛京。”
“眾卿,爾等可曾聽聞蒙古與清國聯姻之事?”
“啟稟,臣等未曾聽聞!”
“哦?那這事可就奇了怪了,我大金君臣均不知聯姻之事。”
“而清使口中卻說是遭小人構陷,致使兩國誤遭兵禍,這是何道理?”
“這……”
代善來到盛京被晾了十來天,期間六次求見完顏洪烈,均未果。
而昨夜突然有人通知自己做好準備,今日早朝很可能會得皇上召見。
代善心知此次朝覲金帝肯定會被刁難,他也想了無數應對之法,卻唯獨沒想到金國會在動兵借口上換說辭。
不過仔細想想,哪怕他當初與趙敏和談,詢問動兵理由,趙敏也隻是讓他迴去問皇太極。
後來金國太子完顏康的詔令也隻是罵範文程背主投敵,奸人矣。清國誅之,可換朝、錦二州之一而已。
也就是說趙敏肯定是因為皇太極與蒙古聯姻之事出兵的,彼此心知肚明。
但是金國卻從未公開表示是這個原因。
所以如今金國君臣表示都不知道這事,給代善徹底整不會了。
“這……”
見代善半天“這”不出來啥,金國臣子再度怒斥。
“難不成貴使隻是隨口胡謅,意欲欺我大金聖君?”
臥槽,代善心裏氣得罵娘!
這點破事,竟然都扯到欺君上去了。
皇太極啊皇太極,你害死為兄了!
“金國皇上,近日我與大哥感盛京之繁華,常在街市行走。”
“金國百姓皆言清國欲聯蒙抗金,故遣太子妃出兵震懾清國,難道此言乃不實?”
“嗯?”
聞言,完顏洪烈饒有興致地重新打量著再度跪在地上的小格格。
“哈哈哈哈,有意思,還真是一個聰慧過人的小丫頭。”
“聰古倫謝金帝誇讚!”
“敢問金帝,既然此事並非小人構陷,那金國對清國動兵,並占據兩州之地是何道理?”
見完顏洪烈態度和藹,聰古倫的膽子也愈發大了些。
“哦,你是說我大金國太子妃攻占朝、錦二州之事?”
“正是,還請金國皇帝解惑!”
“此事太子倒是跟朕說過,說他新納的兩房妾室,恰好也是蒙古女子,自幼與太子妃相識,三人姐妹情深。”
“然前段時間一隊清兵竟然在我大金境內欲將太子的妾室劫走,太子妃聞之大怒,這才怒而興兵!”
聽到這裏,代善心中忍不住咯噔一下。
盡管他早就懷疑劫走科爾沁格格,很可能是金國所為,但卻沒有絲毫證據。
如今真相方大白於天下。
代善拱手再拜,道:“不知蒙古哪位郡主格格有此福氣,能嫁與金國太子為妾?”
“哦,好像是科爾沁的,叫什麽不泰,另一個則是她的貼身丫鬟。”
果然,果然!
金狗欺人太甚,如今卻倒打一耙,簡直豈有此理!
世間豈有如此厚顏無恥之父子!
代善內心咆哮,他找了一圈,也沒看到金國太子。
此時,他鐵拳緊握,恨不得走上龍階咬死完顏洪烈。
代善知道這一次,他又要背鍋了。
從他進了大殿,金國君臣就給他編了一張大網,而他則是奮不顧身鑽了進去。
至此,金國占據朝、錦兩州之事一錘定音,就是清兵入境企圖劫持太子妾室,太子妃為自己姐妹報仇的。
這個借口可比阻撓聯姻好用多了。
第一,人家蒙古和清國聯姻關你金國什麽事?
你這是不講道理,是幹涉他國內政。
第二,蒙清聯姻有對外宣布麽?有聯姻成功麽?
都沒有!那既然聯姻都還沒有,抗金從何談起?
或許你會說,蒙古不是將大玉兒和蘇沫兒送去清國了麽?
的確如此,可人家又沒有八抬大轎,十裏紅妝,鳳冠霞帔。
她完全可以隻是去清國串門走親戚。
要知道大玉兒的姑姑哲哲可就是皇太極的正宮皇後。
沒錯,從輩分上來說,皇太極是大玉兒的姑丈。
不過這在皇家都不是事!
可既然如此,那麽新的問題來了。
作為清使的代善公開表示蒙清聯姻,還說這就是雙方開戰的理由。
那這算什麽?
豈不是汙蔑大金國?
汙蔑一國的行為,可大可小。
說大,我宣戰都行。
說小,大事化小亦可。
所以,這一波,壓力又給到了代善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