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語氣裏帶著幾分笑意,有些促狹,恭王妃看了他一眼,並不接話,而是上前一步,道:「臣妾今日去昭明寺,救迴了一個受傷的人。」
恭王眉頭微微一動,看向她:「誰?」
恭王妃慢慢地答道:「王爺的侍衛,殷朔。」
她說著,將那根銅管從袖中取了出來,輕輕放在恭王麵前的書案上,道:「這是從殷侍衛的衣物裏掉出來的,臣妾擔心是很重要的東西,未免遺失,特來交給王爺。」
恭王神色微微一凜,他將那銅管拿起來,打開熟練地取出了紙卷,竇明軒表情凝重地道:「殷侍衛不是出去辦事了麽?為何會受傷?」
恭王妃想了想,答道:「是在昭明寺裏一個很偏僻的地方,他受了劍傷,刺在心口上方,嫿兒說,再偏一點點,就能正中心口。」
竇明軒挼著胡須感慨道:「殷侍衛命不該絕,竟然碰到了王妃出手相救。」
恭王妃淡淡一笑:「湊巧罷了。」
兩人正說著話,恭王那邊已經拆開了紙卷查看起來,他的表情漸漸轉為凝重,竇明軒見了,道:「王爺,怎麽了?」
恭王沉聲道:「是我之前交給殷朔去查太子府的消息。」
大概是消息不太好,他的臉色也有些陰沉,慢慢地道:「太子聯合了不少大臣,準備等上元節過後,就上本呈奏皇上,讓我歸藩。」
「歸藩?!」竇明軒一驚,很快又鎮靜下來,道:「歸藩一事前年就提過了,皇上當時並未答應,想來這一次也會如此,王爺暫且不必憂心。」
恭王的眉依舊皺著,將那張紙撚了,道:「這次卻不一定了,年前戎敵來犯,連破兩城,戰事吃緊,父皇為此憂心了好些日子,我近來觀他精神,似有不濟,聽太醫院那邊的消息,近日父皇身體似乎有恙,正在服藥。」
他未完的話,竇明軒霎時間便明白了,原本太子和恭王呈掎角之勢,兩相製衡,朝局尚能穩住,但是如今外有強敵,皇上龍體欠安,這個節骨眼上,朝廷的人心若是再來點兒亂子,恐怕會出事情。
皇上若是想穩住局麵,讓恭王歸藩就是最好的方法。
恭王沉吟片刻,忽而問道:「安排謝翎進兵部的事情,怎麽樣了?」
竇明軒不防他提起此事,愣了一下,才答道:「皇上答應了,但是有一樁事情,太子也薦了一個人選進兵部,皇上他……也同意了。」
恭王的表情頓時凝住,宣和帝喜好弄權,恭王甚至有些懷疑,若不是他們和太子同時往兵部安插人,恐怕謝翎也進不去兵部,他忽然歎了一口氣。
「歸藩?」
施嫿放下手中的醫案,疑惑地道:「是恭王那邊給的消息?」
謝翎點點頭,施嫿想了想,道:「我記得確實有過這件事情,但是太子的計謀未曾得逞,反而還受了皇上的責備。」
她說著忽然笑了,對謝翎道:「你大可以猜一猜,恭王若是不想歸藩,會如何應對?」
謝翎果然沉吟一會,試探著道:「恭王重病了?」
施嫿笑著頷首,道:「恭王重病不起,又有不少朝臣奏請皇上讓他歸藩,皇上當即責難了太子,此計未成。」
她說著,頓了頓,又道:「不過這不是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再過幾個月,戎敵會再破兩城,婁海關失守,平遠將軍戰死,兵將退至玉連關。」
謝翎一驚,悚然看向她:「玉連關乃是中原最為重要的關口,若是失守,就相當於將我大乾的大門向戎敵敞開了。」
施嫿點點頭,道:「戎敵兵至玉連關,會向我朝投書求貢,到時候朝臣會分為兩派,一主戰,一主和。」
她說到這裏,將醫案放下來,望著謝翎,道:「但是兵部上下一力主和,再加上戎敵以邊疆四個城池的百姓性命要挾,皇上同意了。」
謝翎聽了,微微搖頭,皺著眉道:「此事不妥,戎敵性情貪婪,必然不會輕易退兵。」
施嫿道:「所以後來增開了馬市,七月,兵部尚書下獄棄市,兵部左右侍郎皆被流放邊關,除此之外,還有許多主和的官員,都或多或少受了牽連,丟冠罷職都算好事了。」
她語氣平靜,聲音不大,但是說出來的話卻讓人無比心驚,謝翎看著燭光在施嫿明澈的眸中跳躍著,仿佛透過那雙眼眸,能看到當年的那一番腥風血雨。
他在腦中急劇地思索著,道:「可是以皇上的脾性,不可能輕易同意談和。」
然而最後為什麽還是妥協了?謝翎百思不得其解,倏然間,腦中靈光一現,不是不想戰,而是不能戰。
他驀然就想起了去年岑州官員貪墨的案子來,如果國庫虧空,暫時撥不出軍餉,無力支持這一場長久之戰呢?
今年年初,朝廷來了個大清算,據說是因為去歲開支的事情,皇上一連發落了不少官員……
這樣一來,就完全說得通了,大乾國庫虧空,甚至無法支撐軍餉糧草,隻能同意戎敵的求貢,自太高祖皇帝始,戎敵屢屢侵襲大乾邊境,數百年來,大乾朝還沒有向戎敵談和的先例,宣和帝曆來自視明君聖主,這件事情在他看來,簡直就是汙點一般的存在。
宣和帝自己是不會有錯的,錯的都是那些極力主張求和的朝臣。
謝翎轉瞬間便想通了其中的關竅,慢慢地吸了一口涼氣,短短幾念之間,他幾乎可以預見未來一年的朝廷局勢,會是何等的險峻!
恭王眉頭微微一動,看向她:「誰?」
恭王妃慢慢地答道:「王爺的侍衛,殷朔。」
她說著,將那根銅管從袖中取了出來,輕輕放在恭王麵前的書案上,道:「這是從殷侍衛的衣物裏掉出來的,臣妾擔心是很重要的東西,未免遺失,特來交給王爺。」
恭王神色微微一凜,他將那銅管拿起來,打開熟練地取出了紙卷,竇明軒表情凝重地道:「殷侍衛不是出去辦事了麽?為何會受傷?」
恭王妃想了想,答道:「是在昭明寺裏一個很偏僻的地方,他受了劍傷,刺在心口上方,嫿兒說,再偏一點點,就能正中心口。」
竇明軒挼著胡須感慨道:「殷侍衛命不該絕,竟然碰到了王妃出手相救。」
恭王妃淡淡一笑:「湊巧罷了。」
兩人正說著話,恭王那邊已經拆開了紙卷查看起來,他的表情漸漸轉為凝重,竇明軒見了,道:「王爺,怎麽了?」
恭王沉聲道:「是我之前交給殷朔去查太子府的消息。」
大概是消息不太好,他的臉色也有些陰沉,慢慢地道:「太子聯合了不少大臣,準備等上元節過後,就上本呈奏皇上,讓我歸藩。」
「歸藩?!」竇明軒一驚,很快又鎮靜下來,道:「歸藩一事前年就提過了,皇上當時並未答應,想來這一次也會如此,王爺暫且不必憂心。」
恭王的眉依舊皺著,將那張紙撚了,道:「這次卻不一定了,年前戎敵來犯,連破兩城,戰事吃緊,父皇為此憂心了好些日子,我近來觀他精神,似有不濟,聽太醫院那邊的消息,近日父皇身體似乎有恙,正在服藥。」
他未完的話,竇明軒霎時間便明白了,原本太子和恭王呈掎角之勢,兩相製衡,朝局尚能穩住,但是如今外有強敵,皇上龍體欠安,這個節骨眼上,朝廷的人心若是再來點兒亂子,恐怕會出事情。
皇上若是想穩住局麵,讓恭王歸藩就是最好的方法。
恭王沉吟片刻,忽而問道:「安排謝翎進兵部的事情,怎麽樣了?」
竇明軒不防他提起此事,愣了一下,才答道:「皇上答應了,但是有一樁事情,太子也薦了一個人選進兵部,皇上他……也同意了。」
恭王的表情頓時凝住,宣和帝喜好弄權,恭王甚至有些懷疑,若不是他們和太子同時往兵部安插人,恐怕謝翎也進不去兵部,他忽然歎了一口氣。
「歸藩?」
施嫿放下手中的醫案,疑惑地道:「是恭王那邊給的消息?」
謝翎點點頭,施嫿想了想,道:「我記得確實有過這件事情,但是太子的計謀未曾得逞,反而還受了皇上的責備。」
她說著忽然笑了,對謝翎道:「你大可以猜一猜,恭王若是不想歸藩,會如何應對?」
謝翎果然沉吟一會,試探著道:「恭王重病了?」
施嫿笑著頷首,道:「恭王重病不起,又有不少朝臣奏請皇上讓他歸藩,皇上當即責難了太子,此計未成。」
她說著,頓了頓,又道:「不過這不是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再過幾個月,戎敵會再破兩城,婁海關失守,平遠將軍戰死,兵將退至玉連關。」
謝翎一驚,悚然看向她:「玉連關乃是中原最為重要的關口,若是失守,就相當於將我大乾的大門向戎敵敞開了。」
施嫿點點頭,道:「戎敵兵至玉連關,會向我朝投書求貢,到時候朝臣會分為兩派,一主戰,一主和。」
她說到這裏,將醫案放下來,望著謝翎,道:「但是兵部上下一力主和,再加上戎敵以邊疆四個城池的百姓性命要挾,皇上同意了。」
謝翎聽了,微微搖頭,皺著眉道:「此事不妥,戎敵性情貪婪,必然不會輕易退兵。」
施嫿道:「所以後來增開了馬市,七月,兵部尚書下獄棄市,兵部左右侍郎皆被流放邊關,除此之外,還有許多主和的官員,都或多或少受了牽連,丟冠罷職都算好事了。」
她語氣平靜,聲音不大,但是說出來的話卻讓人無比心驚,謝翎看著燭光在施嫿明澈的眸中跳躍著,仿佛透過那雙眼眸,能看到當年的那一番腥風血雨。
他在腦中急劇地思索著,道:「可是以皇上的脾性,不可能輕易同意談和。」
然而最後為什麽還是妥協了?謝翎百思不得其解,倏然間,腦中靈光一現,不是不想戰,而是不能戰。
他驀然就想起了去年岑州官員貪墨的案子來,如果國庫虧空,暫時撥不出軍餉,無力支持這一場長久之戰呢?
今年年初,朝廷來了個大清算,據說是因為去歲開支的事情,皇上一連發落了不少官員……
這樣一來,就完全說得通了,大乾國庫虧空,甚至無法支撐軍餉糧草,隻能同意戎敵的求貢,自太高祖皇帝始,戎敵屢屢侵襲大乾邊境,數百年來,大乾朝還沒有向戎敵談和的先例,宣和帝曆來自視明君聖主,這件事情在他看來,簡直就是汙點一般的存在。
宣和帝自己是不會有錯的,錯的都是那些極力主張求和的朝臣。
謝翎轉瞬間便想通了其中的關竅,慢慢地吸了一口涼氣,短短幾念之間,他幾乎可以預見未來一年的朝廷局勢,會是何等的險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