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良玉?
說起燕州刺史,謝昭昭不清楚,可管良玉這個名字,她卻是有印象的。如果沒記錯,寧妃的姐姐,便是嫁了位姓管的大人。
「就算是忠臣之後,便能不顧百姓死活了嗎?」謝昭昭不解,老子為國戰死,兒子就能盤剝百姓了嗎?這是哪門子的狗屁道理!
謝執有些微訝,皇上不動管良玉,這其中的是非曲直,朝廷大多的官員心中都清楚。可謝昭昭的這一問,也極為在理,忠臣之後,便能不顧百姓死活了嗎?
「哥哥……」見謝執不說話,謝昭昭開口喊他。
謝執迴過神,看著麵前眸光清澈的女子,心中欣慰,卻也慚愧。枉他們為官這些年,隻知道朝政一道,並不是非黑即白,管良玉雖然不是個好官,可管家一門忠烈,這根獨苗不能擅動;謝家在朝多年,也深諳水至清則無魚的道理,燕州刺史,換誰坐上那個位置,都難免貪腐,管良玉已經算是收斂的了。
可這些,都不是接口,身為父母官,解百姓疾苦,才是本分。可似乎所有人,都將這最樸素的道理忽略了。
「你說的對,忠臣之後,不是免死金牌。哥哥迴去之後,便同父親商議此事,魚肉百姓的官員,絕對不能姑息。」
謝昭昭眨眨眼,她其實沒有那麽崇高的,她就是隨口一問,沒想過要動管家的……可還沒等她辯白,謝執又繼續說道,「其實西北並非真的是貧瘠之地,我曾遊曆過燕州一帶,元瀾江北岸也有土壤肥沃,適宜耕種之地,隻地處偏僻,人煙稀少,加上往來物資不便,始終沒有百姓願意遷移過去。」
「那朝廷呢?就沒有什麽嘉獎之策嗎?比如若是可舉家遷移者,可得耕地數倍,抑或子女可入官學?窮苦人家,應該總有人願意吧?」
謝執卻搖頭,「大周百姓守舊故土難離,想讓他們居家遷移,談何容易。以往朝廷也出過嘉獎之策,不過你說的入官學,倒是可以考慮。」
得了褒獎,謝昭昭心中有些得意,可再對上謝執審視的目光,她又不自覺的咽了咽口水,「以往我看話本子,總要被爹爹念,可哥哥如今也看到了,這入官學的計策,便是我在話本子上看到的。」
「話本子上還講這些?」謝執有些狐疑。
「當然。」謝昭昭使勁的點點頭,「皇上額禦書房中有一內殿,殿中藏書無數,其中便有不少我從前都沒有見過的話本子。」
既是宮中藏書,那可能確實是少見的孤本。民間本就有許多不入仕的高人,講了這入官學的計策也並非不可能。
索性謝執沒再繼續追問下去,隻問謝昭昭這是哪個話本子,能否借他一閱。謝昭昭便胡亂糊弄了過去,說是迴宮找找,找到了便給他送來。
弄清楚了西北的糧草事宜,謝昭昭又在諫言堂聽了小半個時辰論辯,這才著小喜子駕車迴宮。
「娘娘聽了大少爺的話,可是解了這些日心中的煩憂?」柳絮知她最近心事重重,且大抵是與鍾將軍有關。
謝昭昭倚著馬車,解了嗎?應當算是解了。可誠然如謝執所言,西北剛剛穩定,皇上不會在這個節骨眼上問罪管良玉。他至少還能在燕州逍遙個三年五載,可這三五年,燕州百姓和長平軍,怕是還要吃苦頭。
「柳絮,你明日去趟內務府,將近兩年各地倉廩的樣米取些來。記著,每個地方的都要。」
國庫倉廩一事,雖不歸內廷,可宮中主子喜好口味各異,內務府每年都會從各地倉廩收取些許,以備不時之需。據謝昭昭所知,光是大米的種類便有數十種。
「碧荷,我記得朝華宮原先還有些講人物風貌的地理誌,你明日幫我一並找出來。尤其是輿圖的,格外放在一邊。」
「娘娘這是要做什麽?」碧荷沒搞明白,這又是樣米,又是輿圖的。
謝昭昭彎了彎唇,「開荒,種地!」
碧荷和柳絮都是做事極為利落之人,得了謝昭昭的吩咐,當晚便開始著手忙了起來。翌日一早,待謝昭昭醒來,寢殿裏書冊已經分門別類整理好了,正殿外的空地上,從內務府尋來的樣米擺了幾大排,足有五六十樣。
謝昭昭簡單洗漱了一下,披散著頭發,頂著張粉黛未施的臉,一頭紮進了書山米海之中。這些地理誌中關於西北一帶的人文風貌記載倒是不少,可謝執所說的元瀾江北岸的肥沃之地,許是真的人煙稀少,描述不過寥寥數筆,輿圖更是簡潔得沒眼看,謝昭昭不由有些失望。
至於樣米,對她來說更是小菜一碟。在現代的時候,因為專業需要,她時常在田間實踐,還專門跟著導師做過稻米種植方麵的課題。雖說古今有差異,但一圈看下來,她還是能將這幾十種樣米的產地產量、生長習性,說出個七七八八。
「碧荷,你再去內務府一趟,幫我尋幾個西北洛州青州一帶的宮人來。再同元寶公公打聽一下,若是有熟悉種稻米的,也一並找來。」
碧荷絞著小帕子,自家娘娘還未進宮前,就喜歡在府裏折騰這些東西。進宮之後,倒是收斂了許多,可如今瞧著,怎麽像是又要開始了呢。
「娘娘……您不是真的要打算種地吧……」
「當然是真的。」謝昭昭拍拍手,踢了踢腳邊的一袋米,「順便告訴內務府,這南越送來的貢米,全都搬到朝華宮來,本宮有要用。」
一時間,貴妃娘娘要種地的消息在宮中傳的沸沸揚揚。宮妃們私下裏都在悄悄議論,莫不是這貴妃娘娘突然懷了龍嗣,喜不自勝,壞了腦子?這說法雖有些匪夷所思,可也並不是沒有發生過。至於貴妃娘娘將南越貢米都搜羅進了朝華宮,更是惹得一些宮人心中不平,宗室幾個安分了沒幾日的老王爺,又紛紛向皇上上表,直言貴妃驕奢。
謝昭昭聽說這些事的時候,隻是不在意的撇撇嘴。這南越貢米,雖說是進貢之物,可口感粗糙,宮妃們速來不喜,怎的到她這裏就變成驕奢了呢?
懶得理這些有的沒的,謝昭昭幹脆大門一關,在自個宮裏專心研究起新型稻種來。這稻種不求口感多好,但產量一定要高。為了培育這新型稻種,她不但召集了一幫宮人,還特意派人去了關中,去尋那日在諫言堂聽說的種田大戶,不管是不是吹牛皮,總還是要仔細了解一下,若真是又可取之處,也算是幫了她的大忙。
謝昭昭的種田事業搞得風風火火,待蕭淮終於得了空,能在朝華宮好好坐一坐的時候,已經是十日之後。
這段時間,赫真王子每天都花樣百出,一會兒要聽戲,一會兒要煮茶,一會兒又對大周的織造起了興趣。蕭淮處理完朝政,十有八九都是陪著赫真王子到處轉悠。朝華宮他也來過幾次,可謝昭昭一門心思在琢磨稻米,壓根兒沒工夫應付他。每每說不了幾句話,她不是突然想起了什麽去尋書,就是拉著小太監小宮女,東問西問。
蕭淮後來也了解了,這些太監宮女都是西北一帶的人。謝昭昭這麽忙活,是想自己培育出一種新稻種,緩解西北秋冬時的糧食緊缺。
她這份心意,蕭淮心中感念,可這想法,卻有些天馬行空。她久居少京,又養在相府,即便對種菜有些許涉獵,可想要能尋出種稻米的新法子,又談何容易。
心中雖有些不以為然,可蕭淮還是命人尋了西北的輿圖,一並帶到了朝華宮。
圖冊緩緩展開,謝昭昭看著上麵標記仔細的山川河流,眼前頓時一亮。這輿圖雖不能與現代的地圖相比,可比她前些日子看得那些地理誌裏的鬼畫符可要強的多了。看再仔細一看,謝昭昭便知,這並不是一般的輿圖,若是她沒猜錯,此物大約是出自兵部。
「多謝皇上。」謝昭昭將輿圖收好,向蕭淮福了福身。
「愛妃為西北事宜日夜操勞,朕能分憂一二,也是應該的。」連著在朝華宮幾次沒有討到好,蕭淮心中多少是有些介意的。尤其是在看到謝凝看到輿圖時,眸中的那份亮色,他心中有些不是滋味。自己難道比不上一張輿圖?
可這話落在謝昭昭耳中,便不是那麽迴事了。她因鍾景祺的話,一時臨時起意,想要培育新稻種,卻差一點忘記,這糧食一事,事關國計民生,眼下又牽扯西北軍政事務,她居然在不知不覺中,犯了這麽大的忌諱。
說起燕州刺史,謝昭昭不清楚,可管良玉這個名字,她卻是有印象的。如果沒記錯,寧妃的姐姐,便是嫁了位姓管的大人。
「就算是忠臣之後,便能不顧百姓死活了嗎?」謝昭昭不解,老子為國戰死,兒子就能盤剝百姓了嗎?這是哪門子的狗屁道理!
謝執有些微訝,皇上不動管良玉,這其中的是非曲直,朝廷大多的官員心中都清楚。可謝昭昭的這一問,也極為在理,忠臣之後,便能不顧百姓死活了嗎?
「哥哥……」見謝執不說話,謝昭昭開口喊他。
謝執迴過神,看著麵前眸光清澈的女子,心中欣慰,卻也慚愧。枉他們為官這些年,隻知道朝政一道,並不是非黑即白,管良玉雖然不是個好官,可管家一門忠烈,這根獨苗不能擅動;謝家在朝多年,也深諳水至清則無魚的道理,燕州刺史,換誰坐上那個位置,都難免貪腐,管良玉已經算是收斂的了。
可這些,都不是接口,身為父母官,解百姓疾苦,才是本分。可似乎所有人,都將這最樸素的道理忽略了。
「你說的對,忠臣之後,不是免死金牌。哥哥迴去之後,便同父親商議此事,魚肉百姓的官員,絕對不能姑息。」
謝昭昭眨眨眼,她其實沒有那麽崇高的,她就是隨口一問,沒想過要動管家的……可還沒等她辯白,謝執又繼續說道,「其實西北並非真的是貧瘠之地,我曾遊曆過燕州一帶,元瀾江北岸也有土壤肥沃,適宜耕種之地,隻地處偏僻,人煙稀少,加上往來物資不便,始終沒有百姓願意遷移過去。」
「那朝廷呢?就沒有什麽嘉獎之策嗎?比如若是可舉家遷移者,可得耕地數倍,抑或子女可入官學?窮苦人家,應該總有人願意吧?」
謝執卻搖頭,「大周百姓守舊故土難離,想讓他們居家遷移,談何容易。以往朝廷也出過嘉獎之策,不過你說的入官學,倒是可以考慮。」
得了褒獎,謝昭昭心中有些得意,可再對上謝執審視的目光,她又不自覺的咽了咽口水,「以往我看話本子,總要被爹爹念,可哥哥如今也看到了,這入官學的計策,便是我在話本子上看到的。」
「話本子上還講這些?」謝執有些狐疑。
「當然。」謝昭昭使勁的點點頭,「皇上額禦書房中有一內殿,殿中藏書無數,其中便有不少我從前都沒有見過的話本子。」
既是宮中藏書,那可能確實是少見的孤本。民間本就有許多不入仕的高人,講了這入官學的計策也並非不可能。
索性謝執沒再繼續追問下去,隻問謝昭昭這是哪個話本子,能否借他一閱。謝昭昭便胡亂糊弄了過去,說是迴宮找找,找到了便給他送來。
弄清楚了西北的糧草事宜,謝昭昭又在諫言堂聽了小半個時辰論辯,這才著小喜子駕車迴宮。
「娘娘聽了大少爺的話,可是解了這些日心中的煩憂?」柳絮知她最近心事重重,且大抵是與鍾將軍有關。
謝昭昭倚著馬車,解了嗎?應當算是解了。可誠然如謝執所言,西北剛剛穩定,皇上不會在這個節骨眼上問罪管良玉。他至少還能在燕州逍遙個三年五載,可這三五年,燕州百姓和長平軍,怕是還要吃苦頭。
「柳絮,你明日去趟內務府,將近兩年各地倉廩的樣米取些來。記著,每個地方的都要。」
國庫倉廩一事,雖不歸內廷,可宮中主子喜好口味各異,內務府每年都會從各地倉廩收取些許,以備不時之需。據謝昭昭所知,光是大米的種類便有數十種。
「碧荷,我記得朝華宮原先還有些講人物風貌的地理誌,你明日幫我一並找出來。尤其是輿圖的,格外放在一邊。」
「娘娘這是要做什麽?」碧荷沒搞明白,這又是樣米,又是輿圖的。
謝昭昭彎了彎唇,「開荒,種地!」
碧荷和柳絮都是做事極為利落之人,得了謝昭昭的吩咐,當晚便開始著手忙了起來。翌日一早,待謝昭昭醒來,寢殿裏書冊已經分門別類整理好了,正殿外的空地上,從內務府尋來的樣米擺了幾大排,足有五六十樣。
謝昭昭簡單洗漱了一下,披散著頭發,頂著張粉黛未施的臉,一頭紮進了書山米海之中。這些地理誌中關於西北一帶的人文風貌記載倒是不少,可謝執所說的元瀾江北岸的肥沃之地,許是真的人煙稀少,描述不過寥寥數筆,輿圖更是簡潔得沒眼看,謝昭昭不由有些失望。
至於樣米,對她來說更是小菜一碟。在現代的時候,因為專業需要,她時常在田間實踐,還專門跟著導師做過稻米種植方麵的課題。雖說古今有差異,但一圈看下來,她還是能將這幾十種樣米的產地產量、生長習性,說出個七七八八。
「碧荷,你再去內務府一趟,幫我尋幾個西北洛州青州一帶的宮人來。再同元寶公公打聽一下,若是有熟悉種稻米的,也一並找來。」
碧荷絞著小帕子,自家娘娘還未進宮前,就喜歡在府裏折騰這些東西。進宮之後,倒是收斂了許多,可如今瞧著,怎麽像是又要開始了呢。
「娘娘……您不是真的要打算種地吧……」
「當然是真的。」謝昭昭拍拍手,踢了踢腳邊的一袋米,「順便告訴內務府,這南越送來的貢米,全都搬到朝華宮來,本宮有要用。」
一時間,貴妃娘娘要種地的消息在宮中傳的沸沸揚揚。宮妃們私下裏都在悄悄議論,莫不是這貴妃娘娘突然懷了龍嗣,喜不自勝,壞了腦子?這說法雖有些匪夷所思,可也並不是沒有發生過。至於貴妃娘娘將南越貢米都搜羅進了朝華宮,更是惹得一些宮人心中不平,宗室幾個安分了沒幾日的老王爺,又紛紛向皇上上表,直言貴妃驕奢。
謝昭昭聽說這些事的時候,隻是不在意的撇撇嘴。這南越貢米,雖說是進貢之物,可口感粗糙,宮妃們速來不喜,怎的到她這裏就變成驕奢了呢?
懶得理這些有的沒的,謝昭昭幹脆大門一關,在自個宮裏專心研究起新型稻種來。這稻種不求口感多好,但產量一定要高。為了培育這新型稻種,她不但召集了一幫宮人,還特意派人去了關中,去尋那日在諫言堂聽說的種田大戶,不管是不是吹牛皮,總還是要仔細了解一下,若真是又可取之處,也算是幫了她的大忙。
謝昭昭的種田事業搞得風風火火,待蕭淮終於得了空,能在朝華宮好好坐一坐的時候,已經是十日之後。
這段時間,赫真王子每天都花樣百出,一會兒要聽戲,一會兒要煮茶,一會兒又對大周的織造起了興趣。蕭淮處理完朝政,十有八九都是陪著赫真王子到處轉悠。朝華宮他也來過幾次,可謝昭昭一門心思在琢磨稻米,壓根兒沒工夫應付他。每每說不了幾句話,她不是突然想起了什麽去尋書,就是拉著小太監小宮女,東問西問。
蕭淮後來也了解了,這些太監宮女都是西北一帶的人。謝昭昭這麽忙活,是想自己培育出一種新稻種,緩解西北秋冬時的糧食緊缺。
她這份心意,蕭淮心中感念,可這想法,卻有些天馬行空。她久居少京,又養在相府,即便對種菜有些許涉獵,可想要能尋出種稻米的新法子,又談何容易。
心中雖有些不以為然,可蕭淮還是命人尋了西北的輿圖,一並帶到了朝華宮。
圖冊緩緩展開,謝昭昭看著上麵標記仔細的山川河流,眼前頓時一亮。這輿圖雖不能與現代的地圖相比,可比她前些日子看得那些地理誌裏的鬼畫符可要強的多了。看再仔細一看,謝昭昭便知,這並不是一般的輿圖,若是她沒猜錯,此物大約是出自兵部。
「多謝皇上。」謝昭昭將輿圖收好,向蕭淮福了福身。
「愛妃為西北事宜日夜操勞,朕能分憂一二,也是應該的。」連著在朝華宮幾次沒有討到好,蕭淮心中多少是有些介意的。尤其是在看到謝凝看到輿圖時,眸中的那份亮色,他心中有些不是滋味。自己難道比不上一張輿圖?
可這話落在謝昭昭耳中,便不是那麽迴事了。她因鍾景祺的話,一時臨時起意,想要培育新稻種,卻差一點忘記,這糧食一事,事關國計民生,眼下又牽扯西北軍政事務,她居然在不知不覺中,犯了這麽大的忌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