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的,她們對我很忠心”穆寧辯解。
李翊昊說“母後,兒相信她們對您莊寧很忠誠,可咱們也要替她們想想,總不能讓她們一直在您身邊伺候,該給個恩典放她們出宮,鬆快鬆快了。”
穆寧舉起手阻止李翊昊想要再勸阻的話,開口問“你們幾人是何意。”
映蓉映荷對視一眼,雙雙跪倒在地,說“奴婢不想出宮,隻想一心伺候娘娘。”
映碧跪下有些落寞的說“奴婢想出宮,奴婢早先受的傷落下隱疾,時不時疼得厲害,在娘娘身邊也伺候不了了,奴婢想迴家鄉落葉歸根。”
映紅聽了也跪下說“奴婢也是渾身疼痛,隻是舍不得娘娘,若有來生奴婢還想伺候娘娘。”
李翊昊端起茶盞送到穆寧手邊。
穆寧接過茶盞說“罷了,你們幾個都出宮吧!主仆一場,我也沒啥說的,每人賞二百兩銀子,雖然不多但加上平日你們的賞賜,也足夠你們生活了。”
映蓉眼淚汪汪的說“娘娘,咱們都走了,新來的宮人奴婢怕伺候不好您。”
“走吧!我在這裏也用不了多少人伺候”穆寧放下手裏的茶盞說“若是往後得空,就來寺裏看看我這個老婆子。”
見穆寧打算放人出宮,胡靈兒側臉看了一眼春生,春生會意退下去外麵領人。
胡靈兒瞥見春生又站迴一旁,笑著說“母後,兒媳給您挑選了八個小丫頭,您看看可還得用。”
李翊昊蹲下身給穆寧穿鞋,又攙扶她到門口。
見院裏站著兩排小丫頭,個個目光清澈,充滿活力。
穆寧問“你們叫何名。”
小丫頭們齊聲迴答“奴婢請娘娘賜名。”
穆寧不知想到了什麽,說“還是由皇後賜名吧!”
李翊昊說“靈筠,母後既然讓你賜名,你就賜名吧!”
“臣妾遵命”胡靈兒來到門外,看著小丫頭說“自左往右雲板、檀香、撚珠、引磬、雲鼓、淨瓶、華蓋、明燈。”
李翊昊聽她起的名,笑著說“倒也貼合當下的情景。”
小丫頭上前謝恩。
李翊昊攙扶穆寧迴去落座,低聲說“母後,兒與皇後先迴宮探查第三張遺詔的下落,您保重鳳體,您放心,隻要有兒在不會讓廢後遺詔重現天日。”
“走吧!路上小心些”穆寧囑咐著“母後留映蓉她們幾日,讓她們調教幾個小丫頭幾天。”
李翊昊與胡靈兒離開隆福寺迴皇宮。
李碩帶著仨兒子迴到王府,清江王妃看李碩一臉凝重,再看李懷鈺垂頭喪氣的樣子,心裏清楚準是受了挫。
“王爺,先喝口茶歇歇”清江王妃親自端茶給李碩。
“娘,玉牒上沒有表妹的名字,也沒有南兒的名字”李懷鈺沉不住氣,見了清江王妃開始訴說緣由。
清江王妃聽完看向李碩,恨恨的說“卿卿給李家生下子嗣,豈是說打發就打發的,聖上執意要卿卿歸家,那我就進宮向聖上進言,老婦也一起歸家。”
李懷鈞聽他娘說的話,趕緊勸解“母親莫要說氣話,咱們從長計議。”
清江王妃冷笑一聲“計議,你們還看不出嗎?聖上是要置咱們於死地,這才多久聖上就要卸磨殺驢。”
李碩怒喝“你想死就滾迴你孫家死,休要在這兒胡說拖累一家人。你自以為拿出牧場捐贈給朝廷就可欲所欲為,別忘了這是你嫁進清江王府的投名狀。家規,從你還沒嫁進來時,我就給你孫家送去了,明明知道三代血親內不得成婚的規矩,還打主意想讓孫家再出一個王妃,若不是你孫家貪得無厭,何至於此。”
清江王妃氣的直哆嗦,大聲說“你個黑了心肝老東西,拿著我孫家的財物鋪就了你如今飛黃騰達的路,如今嫌棄起來。”
她不提孫家還好,一提孫家李碩的火氣也上來了“你孫家,好得很,你若是想百年之後由孫家那幫人給你披麻戴孝,你就胳膊肘朝外拐。”
李懷欽兄弟三人左勸右勸,才勸得倆人沒有那般拔劍弩張。
李懷鈞見鍾表已是下晌一點了,吩咐人擺膳。
李懷鈺嘟囔著“二哥心真大,何時也不忘用膳。”
李懷欽白他一眼,說“你再多說一句,你就迴鎮國將軍府。”
一家人沉悶的吃完這頓遲來的午膳,李懷鑠登門拜訪。
李碩吩咐李懷欽“欽兒,你去請宗人令進來。”
李懷鑠給清江王、王妃行過禮後,從懷裏拿出那份宗人令的職責及族規放在桌上,說“王叔,這是聖上親寫的族規,要本王去印刷局印製出來每家一本,本王想給族中幾位長輩先過目,看看可有不妥之處。”
清江王妃說“族規就不看了,隻是當今讓生有子嗣的側妃歸家,這實在說不過去。”
李懷鑠答道“王嬸,大燕朝已有百年,族內之前也無人挑釁族規,就連庶出子女另擇住處也不敢違反,聖上今兒午時宣本王覲見,就說了若是鎮國將軍分不出輕重,往後可另起族譜。”
李碩麵色緊繃,李懷鈺問“聖上這是要逐我出族。”
李懷鑠笑著說“鎮國將軍何出此言,五代之後本就不是血親,又不是從現下才開始,何去何從端看將軍了。我還要去端伯、升叔家走一趟,王叔、王嬸,侄兒告辭。”
李懷欽去送李懷鑠,李懷鈞說“鈺弟,你早做打算,今兒是宗人令上門催促,改日恐怕就是降爵聖旨。”
李懷鈺站起身說“爹、娘,兒迴府送孫氏歸家。”
清江王妃喊道“鈺兒,卿卿歸家,嘉南先送到為娘這裏。”
李翊昊與胡靈兒迴到宮中已經黑天摸地。
胡靈兒疲憊的坐在沙發上,歎氣說“久不活動,騎一次馬累的腰酸。”
李翊昊笑著說“等有空的時候,咱們出去打打獵鬆鬆筋骨。”
胡靈兒站起來吩咐“傳膳,想要做個千古一帝就得犧牲大把的時光,你不想做昏君,那就等老了的時候再出去玩吧!前提是咱們能活到那時候。”
“一定能的,隻要平了海盜、倭寇,政令能通達天下,我就不用天天批閱奏章了”李翊昊跟著一起迴寢殿。
大朝會,李翊昊命人把印製好的各衙門職責和管轄區域合集分發給諸位大人。
一時之間,大殿上的官員由竊竊私語到大聲討論、爭論。
李翊昊說“眾卿若有建議可向通政司寫出書信,由通政司歸納後呈至禦前。若無異議,散朝後各衙門去印刷局,領取各衙門的合集,錦衣衛每個小旗一本,明日起實行新章程。”
雷震鋼看著錦衣衛的職責:維護大燕的安全事務、犯罪朝臣的處置、抓捕細作、保護重臣的職責。管轄區域:大燕朝及周邊小國。
李翊昊咳嗽一聲,趙靜泉喊道“諸位大人肅靜,肅靜。”
連喊兩聲,眾人才停止爭論。
李翊昊說“往後朝會,卯初也就是五點上朝,辰初七點散朝,寅時六刻也就是四點半在午門排隊,住的遠的朝臣把住址報給各自的主官,朕會酌情設幾個站點,由專人接送上朝。”
幾位禦史出列行禮“臣等叩謝聖恩。”
“免,往後好生辦差便是”李翊昊稍一沉吟說“朕還有一事宣布,福財,讓人上朝覲見。”
“奴婢遵旨”福財在大殿側門應了一聲,轉身出去。
不一會兒,大殿外傳來響亮的通傳聲“宣武平侯武敬堯,武節將軍武敬驥,武義將軍武敬騰覲見。”
一聲聲的通傳如接力一般遠去。
李翊昊掃視殿內眾人的表情,武將這邊的麵容上都是驚訝之色。
謝文丁出列拱手問“聖上,武平侯沒死。”
李翊昊說道“沒死,等人來了,再給諸卿解惑。”
殿門口傳來盔甲摩擦的嚓嚓聲。
眾人不約而同的扭臉朝聲響處看去,為首的漢子一身甲胄,麵容剛毅如石。緊跟其後的兩位將軍,一位炯炯有神的眼睛,宛如兩顆冷硬的鋼珠。另一位嘴角含笑,可目光清冷。
眾人打量的目光隨著三人身影定在殿中。
三人跪下叩拜“臣武敬堯率弟敬驥、敬騰拜見吾皇萬歲 萬歲 萬萬歲。”
李翊昊的聲音傳來“免禮平身。”
三人答道“謝聖上。”
李翊昊站起來說“諸卿一定好奇,朝廷宣布戰死沙場之人,怎會活生生的出現在咱們眼前,這裏麵是有緣故的。當年聖武爺起事,身邊有支護衛隊驍勇善戰,後來天下大定,聖武爺組建了一支龍影衛,這支隊伍當初隻有區區幾百人,經過曆代先帝爺的擴建,傳到朕手裏已達數千人。龍影衛的統領就是武家兄弟,龍影衛職責是襲擾破壞、暗殺綁架、敵後探查、竊取軍情、特殊護衛,所以當年先帝爺命武家兄弟詐死,統管龍影衛。西北戰事時,朕還是太子,經先帝爺恩準龍影衛隨行,經此一戰,朕覺得龍影衛既然亮出了利爪,再讓他們藏在暗處不妥,所以朕決定讓龍影衛由暗轉明,組建一支龍影特種軍隊,由武平侯武敬堯任龍影衛統領,授建威將軍之職,武敬驥、武敬騰任龍影衛副統領,授龍虎將軍之職。龍影衛的軍餉由兵部調撥,龍影衛、錦衣衛直接聽從朕的調遣。”
羅九雋出列問“啟稟聖上,龍影衛駐紮何處。”
李翊昊低頭沉思片刻說“讓他們去宛平駐紮,那裏有山便於訓練。武平侯,聖武爺定的軍隊章程,要讓士兵牢記,若有違抗者軍法從事。”
武敬堯行禮道“臣遵旨。”
李翊昊看了趙靜泉一眼。
“退朝”趙靜泉喊完跟在皇上後麵離開大殿。
朝臣們三三兩兩的說著話朝外走去。
有一小內侍急步朝雷震鋼走去,喊道“雷指揮使,陶同知請留步,聖上宣二位大人覲見。”
“臣遵旨”倆人跟著內侍來到禦書房。
李翊昊揮揮手說“不必多禮,朕宣你們過來,是有兩件事宣布:一是錦衣衛年滿五十者,可由家中兒郎頂替,退下來的人員可轉為暗衛,不再執行危險的差事,以往錦衣衛隻有死亡的規定暫停執行;二是京城退下來的錦衣衛可成立個車行,比照著那個跑腿車行辦,接送那些住的遠的官員上朝,記住成立車行要去衙門備案。”
雷震鋼心中驚喜,拱手說“臣遵旨。”
李翊昊接著說“你高興的早了些,你們年滿六十方可退下來,文官年滿六十五才可致仕。在外的暗衛最好五年一換,年歲久了朕怕他們思鄉。”
陶明陽拱手答道“臣遵旨,迴去後臣就著手辦理。”
李翊昊說“退下吧!”
雷震鋼和陶明陽退出後,激動的擊掌而笑。
陶明陽昂首闊步,說道“老雷,能善終真好,這日子有盼頭了。”
雷震鋼一隻手倒背在身後說“咱們遇到了明主,希冀各位同僚都有一個好的歸宿,老陶,把嘴角收收,再裂就到耳朵根了。”
陶明陽摸了一把臉,說“這麽明顯嗎?老雷,你先迴錦衣衛,我去印刷局領合集。”
雷震鋼的黑臉上浮現出笑容,說“行,我命人傳話,召人來衙門議事。”
李翊昊命趙靜泉搬著奏章去坤寧宮。
胡靈兒靠在沙發上,看著青團在氈子上爬來爬去。
“青團,別爬了,起來吃果泥”胡靈兒拿著一個蘋果搖晃著。
李翊昊進來笑著說“青團不吃,我吃。”
“今兒迴來的挺早,朝廷上的事解決了”胡靈兒把蘋果遞給李翊昊。
李翊昊說“我吩咐洪捌、劉糝、康玖進宮,有事吩咐。趙靜泉,去禦膳房讓福運多備些早膳,朕要請客。”
“你讓他們來後宮於理不合”胡靈兒說“到時會有禦史彈劾我。”
李翊昊一把抄起亂爬的青團,掏出帕子給他擦口水,說“武平侯三兄弟這時辰恐怕已經迴到家團聚。雷震鋼這時辰怕是已經召集下屬開會,傳達朕頗有人性的建議。禦史們現下恐怕在公事房談論,往後終於不用黑燈瞎火的深一腳淺一腳的上早朝。朕偶爾做些出格的事,他們也隻能睜一眼閉一眼了。”
李翊昊說“母後,兒相信她們對您莊寧很忠誠,可咱們也要替她們想想,總不能讓她們一直在您身邊伺候,該給個恩典放她們出宮,鬆快鬆快了。”
穆寧舉起手阻止李翊昊想要再勸阻的話,開口問“你們幾人是何意。”
映蓉映荷對視一眼,雙雙跪倒在地,說“奴婢不想出宮,隻想一心伺候娘娘。”
映碧跪下有些落寞的說“奴婢想出宮,奴婢早先受的傷落下隱疾,時不時疼得厲害,在娘娘身邊也伺候不了了,奴婢想迴家鄉落葉歸根。”
映紅聽了也跪下說“奴婢也是渾身疼痛,隻是舍不得娘娘,若有來生奴婢還想伺候娘娘。”
李翊昊端起茶盞送到穆寧手邊。
穆寧接過茶盞說“罷了,你們幾個都出宮吧!主仆一場,我也沒啥說的,每人賞二百兩銀子,雖然不多但加上平日你們的賞賜,也足夠你們生活了。”
映蓉眼淚汪汪的說“娘娘,咱們都走了,新來的宮人奴婢怕伺候不好您。”
“走吧!我在這裏也用不了多少人伺候”穆寧放下手裏的茶盞說“若是往後得空,就來寺裏看看我這個老婆子。”
見穆寧打算放人出宮,胡靈兒側臉看了一眼春生,春生會意退下去外麵領人。
胡靈兒瞥見春生又站迴一旁,笑著說“母後,兒媳給您挑選了八個小丫頭,您看看可還得用。”
李翊昊蹲下身給穆寧穿鞋,又攙扶她到門口。
見院裏站著兩排小丫頭,個個目光清澈,充滿活力。
穆寧問“你們叫何名。”
小丫頭們齊聲迴答“奴婢請娘娘賜名。”
穆寧不知想到了什麽,說“還是由皇後賜名吧!”
李翊昊說“靈筠,母後既然讓你賜名,你就賜名吧!”
“臣妾遵命”胡靈兒來到門外,看著小丫頭說“自左往右雲板、檀香、撚珠、引磬、雲鼓、淨瓶、華蓋、明燈。”
李翊昊聽她起的名,笑著說“倒也貼合當下的情景。”
小丫頭上前謝恩。
李翊昊攙扶穆寧迴去落座,低聲說“母後,兒與皇後先迴宮探查第三張遺詔的下落,您保重鳳體,您放心,隻要有兒在不會讓廢後遺詔重現天日。”
“走吧!路上小心些”穆寧囑咐著“母後留映蓉她們幾日,讓她們調教幾個小丫頭幾天。”
李翊昊與胡靈兒離開隆福寺迴皇宮。
李碩帶著仨兒子迴到王府,清江王妃看李碩一臉凝重,再看李懷鈺垂頭喪氣的樣子,心裏清楚準是受了挫。
“王爺,先喝口茶歇歇”清江王妃親自端茶給李碩。
“娘,玉牒上沒有表妹的名字,也沒有南兒的名字”李懷鈺沉不住氣,見了清江王妃開始訴說緣由。
清江王妃聽完看向李碩,恨恨的說“卿卿給李家生下子嗣,豈是說打發就打發的,聖上執意要卿卿歸家,那我就進宮向聖上進言,老婦也一起歸家。”
李懷鈞聽他娘說的話,趕緊勸解“母親莫要說氣話,咱們從長計議。”
清江王妃冷笑一聲“計議,你們還看不出嗎?聖上是要置咱們於死地,這才多久聖上就要卸磨殺驢。”
李碩怒喝“你想死就滾迴你孫家死,休要在這兒胡說拖累一家人。你自以為拿出牧場捐贈給朝廷就可欲所欲為,別忘了這是你嫁進清江王府的投名狀。家規,從你還沒嫁進來時,我就給你孫家送去了,明明知道三代血親內不得成婚的規矩,還打主意想讓孫家再出一個王妃,若不是你孫家貪得無厭,何至於此。”
清江王妃氣的直哆嗦,大聲說“你個黑了心肝老東西,拿著我孫家的財物鋪就了你如今飛黃騰達的路,如今嫌棄起來。”
她不提孫家還好,一提孫家李碩的火氣也上來了“你孫家,好得很,你若是想百年之後由孫家那幫人給你披麻戴孝,你就胳膊肘朝外拐。”
李懷欽兄弟三人左勸右勸,才勸得倆人沒有那般拔劍弩張。
李懷鈞見鍾表已是下晌一點了,吩咐人擺膳。
李懷鈺嘟囔著“二哥心真大,何時也不忘用膳。”
李懷欽白他一眼,說“你再多說一句,你就迴鎮國將軍府。”
一家人沉悶的吃完這頓遲來的午膳,李懷鑠登門拜訪。
李碩吩咐李懷欽“欽兒,你去請宗人令進來。”
李懷鑠給清江王、王妃行過禮後,從懷裏拿出那份宗人令的職責及族規放在桌上,說“王叔,這是聖上親寫的族規,要本王去印刷局印製出來每家一本,本王想給族中幾位長輩先過目,看看可有不妥之處。”
清江王妃說“族規就不看了,隻是當今讓生有子嗣的側妃歸家,這實在說不過去。”
李懷鑠答道“王嬸,大燕朝已有百年,族內之前也無人挑釁族規,就連庶出子女另擇住處也不敢違反,聖上今兒午時宣本王覲見,就說了若是鎮國將軍分不出輕重,往後可另起族譜。”
李碩麵色緊繃,李懷鈺問“聖上這是要逐我出族。”
李懷鑠笑著說“鎮國將軍何出此言,五代之後本就不是血親,又不是從現下才開始,何去何從端看將軍了。我還要去端伯、升叔家走一趟,王叔、王嬸,侄兒告辭。”
李懷欽去送李懷鑠,李懷鈞說“鈺弟,你早做打算,今兒是宗人令上門催促,改日恐怕就是降爵聖旨。”
李懷鈺站起身說“爹、娘,兒迴府送孫氏歸家。”
清江王妃喊道“鈺兒,卿卿歸家,嘉南先送到為娘這裏。”
李翊昊與胡靈兒迴到宮中已經黑天摸地。
胡靈兒疲憊的坐在沙發上,歎氣說“久不活動,騎一次馬累的腰酸。”
李翊昊笑著說“等有空的時候,咱們出去打打獵鬆鬆筋骨。”
胡靈兒站起來吩咐“傳膳,想要做個千古一帝就得犧牲大把的時光,你不想做昏君,那就等老了的時候再出去玩吧!前提是咱們能活到那時候。”
“一定能的,隻要平了海盜、倭寇,政令能通達天下,我就不用天天批閱奏章了”李翊昊跟著一起迴寢殿。
大朝會,李翊昊命人把印製好的各衙門職責和管轄區域合集分發給諸位大人。
一時之間,大殿上的官員由竊竊私語到大聲討論、爭論。
李翊昊說“眾卿若有建議可向通政司寫出書信,由通政司歸納後呈至禦前。若無異議,散朝後各衙門去印刷局,領取各衙門的合集,錦衣衛每個小旗一本,明日起實行新章程。”
雷震鋼看著錦衣衛的職責:維護大燕的安全事務、犯罪朝臣的處置、抓捕細作、保護重臣的職責。管轄區域:大燕朝及周邊小國。
李翊昊咳嗽一聲,趙靜泉喊道“諸位大人肅靜,肅靜。”
連喊兩聲,眾人才停止爭論。
李翊昊說“往後朝會,卯初也就是五點上朝,辰初七點散朝,寅時六刻也就是四點半在午門排隊,住的遠的朝臣把住址報給各自的主官,朕會酌情設幾個站點,由專人接送上朝。”
幾位禦史出列行禮“臣等叩謝聖恩。”
“免,往後好生辦差便是”李翊昊稍一沉吟說“朕還有一事宣布,福財,讓人上朝覲見。”
“奴婢遵旨”福財在大殿側門應了一聲,轉身出去。
不一會兒,大殿外傳來響亮的通傳聲“宣武平侯武敬堯,武節將軍武敬驥,武義將軍武敬騰覲見。”
一聲聲的通傳如接力一般遠去。
李翊昊掃視殿內眾人的表情,武將這邊的麵容上都是驚訝之色。
謝文丁出列拱手問“聖上,武平侯沒死。”
李翊昊說道“沒死,等人來了,再給諸卿解惑。”
殿門口傳來盔甲摩擦的嚓嚓聲。
眾人不約而同的扭臉朝聲響處看去,為首的漢子一身甲胄,麵容剛毅如石。緊跟其後的兩位將軍,一位炯炯有神的眼睛,宛如兩顆冷硬的鋼珠。另一位嘴角含笑,可目光清冷。
眾人打量的目光隨著三人身影定在殿中。
三人跪下叩拜“臣武敬堯率弟敬驥、敬騰拜見吾皇萬歲 萬歲 萬萬歲。”
李翊昊的聲音傳來“免禮平身。”
三人答道“謝聖上。”
李翊昊站起來說“諸卿一定好奇,朝廷宣布戰死沙場之人,怎會活生生的出現在咱們眼前,這裏麵是有緣故的。當年聖武爺起事,身邊有支護衛隊驍勇善戰,後來天下大定,聖武爺組建了一支龍影衛,這支隊伍當初隻有區區幾百人,經過曆代先帝爺的擴建,傳到朕手裏已達數千人。龍影衛的統領就是武家兄弟,龍影衛職責是襲擾破壞、暗殺綁架、敵後探查、竊取軍情、特殊護衛,所以當年先帝爺命武家兄弟詐死,統管龍影衛。西北戰事時,朕還是太子,經先帝爺恩準龍影衛隨行,經此一戰,朕覺得龍影衛既然亮出了利爪,再讓他們藏在暗處不妥,所以朕決定讓龍影衛由暗轉明,組建一支龍影特種軍隊,由武平侯武敬堯任龍影衛統領,授建威將軍之職,武敬驥、武敬騰任龍影衛副統領,授龍虎將軍之職。龍影衛的軍餉由兵部調撥,龍影衛、錦衣衛直接聽從朕的調遣。”
羅九雋出列問“啟稟聖上,龍影衛駐紮何處。”
李翊昊低頭沉思片刻說“讓他們去宛平駐紮,那裏有山便於訓練。武平侯,聖武爺定的軍隊章程,要讓士兵牢記,若有違抗者軍法從事。”
武敬堯行禮道“臣遵旨。”
李翊昊看了趙靜泉一眼。
“退朝”趙靜泉喊完跟在皇上後麵離開大殿。
朝臣們三三兩兩的說著話朝外走去。
有一小內侍急步朝雷震鋼走去,喊道“雷指揮使,陶同知請留步,聖上宣二位大人覲見。”
“臣遵旨”倆人跟著內侍來到禦書房。
李翊昊揮揮手說“不必多禮,朕宣你們過來,是有兩件事宣布:一是錦衣衛年滿五十者,可由家中兒郎頂替,退下來的人員可轉為暗衛,不再執行危險的差事,以往錦衣衛隻有死亡的規定暫停執行;二是京城退下來的錦衣衛可成立個車行,比照著那個跑腿車行辦,接送那些住的遠的官員上朝,記住成立車行要去衙門備案。”
雷震鋼心中驚喜,拱手說“臣遵旨。”
李翊昊接著說“你高興的早了些,你們年滿六十方可退下來,文官年滿六十五才可致仕。在外的暗衛最好五年一換,年歲久了朕怕他們思鄉。”
陶明陽拱手答道“臣遵旨,迴去後臣就著手辦理。”
李翊昊說“退下吧!”
雷震鋼和陶明陽退出後,激動的擊掌而笑。
陶明陽昂首闊步,說道“老雷,能善終真好,這日子有盼頭了。”
雷震鋼一隻手倒背在身後說“咱們遇到了明主,希冀各位同僚都有一個好的歸宿,老陶,把嘴角收收,再裂就到耳朵根了。”
陶明陽摸了一把臉,說“這麽明顯嗎?老雷,你先迴錦衣衛,我去印刷局領合集。”
雷震鋼的黑臉上浮現出笑容,說“行,我命人傳話,召人來衙門議事。”
李翊昊命趙靜泉搬著奏章去坤寧宮。
胡靈兒靠在沙發上,看著青團在氈子上爬來爬去。
“青團,別爬了,起來吃果泥”胡靈兒拿著一個蘋果搖晃著。
李翊昊進來笑著說“青團不吃,我吃。”
“今兒迴來的挺早,朝廷上的事解決了”胡靈兒把蘋果遞給李翊昊。
李翊昊說“我吩咐洪捌、劉糝、康玖進宮,有事吩咐。趙靜泉,去禦膳房讓福運多備些早膳,朕要請客。”
“你讓他們來後宮於理不合”胡靈兒說“到時會有禦史彈劾我。”
李翊昊一把抄起亂爬的青團,掏出帕子給他擦口水,說“武平侯三兄弟這時辰恐怕已經迴到家團聚。雷震鋼這時辰怕是已經召集下屬開會,傳達朕頗有人性的建議。禦史們現下恐怕在公事房談論,往後終於不用黑燈瞎火的深一腳淺一腳的上早朝。朕偶爾做些出格的事,他們也隻能睜一眼閉一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