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家服徭役是誰去啊!”胡靈兒問。
陶玉泉搖搖頭說“我家就我爹一人,都是出銀錢代替徭役,以後我到了年齡就可以服徭役,省下銀錢給我娘與弟妹們買些吃的補補身子。”
“既然鄉下這麽苦,你們怎麽不想法去京都”胡靈兒說“陶明陽不是在京都鎮撫司當差嗎?”
“師姐,對我大爺有養育之恩的是我二爺爺,我爹說我大爺是憑著自己的努力到鎮撫司衙門當差,俺們既沒有出錢也沒出力,憑什麽人家有出息,咱們就像水蛭一樣附上去吸血”陶玉泉說出來的話根本不像八九歲的孩子說的。
“親人之間能幫上忙還是要幫”胡靈兒說“再說陶明陽與你爹是兄弟,幫你們去京都住也不過是一句話的事。”
“師姐,這裏麵的事和咱們想的不一樣”陶玉泉抓抓腦袋說“聽我祖父講,大爺的父親跟我爺爺、二爺爺是親叔伯兄弟。我這個伯祖父去世時據說大爺才三歲,把他托付給二爺爺幫襯照顧,伯祖父去世後不足三年,伯祖母也去世了。我二爺爺就接大爺到他家住,聽說有一年上元節他跟莊上的人去京都看花燈,不知怎地救了一個官老爺家的小郎君,後來這個小郎君要大爺給他當書童,就這樣大爺離開的小陶莊。”
胡靈兒聽著陶玉泉講陶明陽的過往,可能是因為陶玉泉年紀小,有些事大人沒講給他聽,也有可能是陶明陽也沒跟小陶莊的親人透露,他當年救的是誰家的小郎君,又是怎麽進入的錦衣衛。
“你大爺去了京都後,經常迴來看你二爺爺的吧!”胡靈兒問。
“這些倒沒聽家裏長輩講起,師姐,你聽我講了許多,你還想來鄉下住嗎?”陶玉泉問她。
胡靈兒閉上眼睛靜靜的想了一會兒說“我還是老實的待在京都吧!鄉下既然這麽不好,為啥還有人願意在鄉下住。”
“你知道我還小,這些個問題先給我留著,等過兩年我給你答案”陶玉泉說著“師姐你為什麽不願在城中住。”
“可能是因為我一直向往著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生活,卻忘了住在鄉下還要交稅,做個升鬥小民真不容易”胡靈兒有感而發。
“我們家算好的,雖然我爹嘴上說不能占大爺的便宜,可大爺每年托人送迴去的節禮,都有我家的份”陶玉泉笑笑說“否則隻憑地裏刨食,怎麽可能有銀錢交徭役。”
胡靈兒笑著說“陶福雙,你背後講長輩的事可不是君子所為啊!”
“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陶玉泉搖晃著腦袋說“我是給師姐講一下在鄉下生活的境況。”
倆人一路在馬車裏嘰嘰咕咕的說個沒完。
馬車駛進莊後,陶玉泉看著外麵跟著馬車跑的孩子說“我以前也是跟在馬車後麵看稀奇。”
馬車停下,陶玉泉從上麵踩著車凳下來,又伸手接過自己帶來的包袱,等著胡靈兒下馬車,倆人一起迴家。
“小泉子,是小泉子”圍看的孩子喊著。
“栓子、石頭、鐵子、貓蛋待會來我家玩”陶玉泉一一喊著名字,讓他們來家裏玩。
“娘,娘,俺大哥迴來了”門裏麵探出來個小腦袋看了又看,才轉身朝屋裏喊。
“九妮,你說誰迴來了”陶嬸端著瓢從邊上的屋裏出來問。
“娘,是我迴來了”陶玉泉踏進大門口說。
陶嬸挺著個大肚子急問“泉娃,你怎麽迴來了,是犯了錯麽!”
“娘,今天我休沐,師父讓我迴來看看爹娘,師姐也一起來了”陶玉泉解釋說。
“靈兒,你與泉娃來的”陶嬸這才看到胡靈兒“俺以為泉娃犯錯讓師父趕迴來了。”
“陶嬸你放心,師父對師弟管教的很嚴厲”胡靈兒問“陶叔沒在家嗎?”
“俺爹去地裏了”陶玉泉的小弟弟說。
陶嬸讓九妮去地裏喊人,讓倆人先洗臉洗手,車夫提進來四個包袱,問“姑娘,你這包裹放在哪兒。”
“老伯給我吧!”陶玉泉接過來說“老伯進來歇歇腳,咱們下午迴去。”
胡靈兒看了一圈陶玉泉的家,五間北屋,黃泥的牆,烏黑的瓦。灶屋在東邊,西邊則搭著長長的柴火棚子。
“靈兒,進來說話”陶嬸喊她進屋。
胡靈兒斜挎著自己縫的書包,從陶玉泉手裏接過倆包袱進屋,陶玉泉自個兒提著仨包袱進來說“玉樹給外麵的老伯拿碗倒水喝。”
小孩子答應一聲去灶房拿碗倒水。
“娘,這是我迴來師母給收拾的包裹”陶玉泉指著包袱說。
“你是去學徒,怎麽師母還給包裹”陶嬸解開包袱,裏麵放著三個小包裹,都解開後有五塊細棉布、有筆墨紙硯、再一個是糕餅。
“慧娘,泉娃迴來了”外麵響起陶明博的急促聲。
“爹,是兒子迴來了”陶玉泉走出去說“今兒休沐,師父讓我迴來看看爹娘,師姐也來了,爹你身子骨可大好了。”
“好了,好了,你好好的學本事給爹長臉,爹心裏就高興”陶明博聲音裏抑製不住的激動。
“爹,兒子一定好好的學,不會辜負爹娘的期望”陶玉泉說著話跟他爹進屋。
“陶叔,侄女給您請安”胡靈兒站起身給陶明博行了禮。
“咱莊戶人家不興這個”陶明博趕忙說“你這一客套,整的叔都忘了要說啥話。”
“嬸,這是我帶來的包裹,這包是我穿小的舊衣服,你看能改改給倆妹子穿不。這包是我給弟妹們的紙墨筆硯,都是揀最便宜買的。這包是些糕餅糖果,分出一份讓師弟領著我去陶爺爺家。這包是些吃食,還得勞累嬸給整治。”胡靈兒邊說著這拗口的話,邊解開包袱讓陶嬸看。
“你這孩子來到嬸家,還買這老些糕餅吃食,以後可不興這麽外道”陶嬸說“你掙的都是辛苦錢,可不敢這麽花錢。”
“這不是頭次上門,哪有空手串親的”胡靈兒笑著說“以後再來我就當迴自個兒家,讓叔嬸管飯。”
“這麽做就對了”陶嬸笑著說“迴自個兒家還客氣啥,現在就讓泉娃領著你去他二爺爺家,順便去看看你買的山地,你想種啥讓你叔幹。”
胡靈兒笑著答應,跟著陶玉泉去他二爺爺家。
走到陶仲淵家門口,見他倒背手拿著旱煙杆子走出來。
“二爺爺,您這是要去哪兒”陶玉泉行禮問。
“聽到你迴來這不是要去問問是怎麽迴事”陶仲淵說“可是你惹師父生氣了。”
“陶爺爺,師弟今天休沐,師父讓他迴來的”胡靈兒在邊上接過話說“這不我也跟著一起來玩。”
陶仲淵轉身朝迴走了兩步,停下又轉身過來說“泉娃把籃子給你二奶奶,咱們先上山去看看。”
陶玉泉答應著跑進屋內,不一會屋裏出來個富態的老太太,嘴裏還說著什麽。
“你個老頭子,人姑娘都來到家門口了,你也不讓進屋裏喝口水”老太太笑著說“這姑娘就是俺們泉娃的師姐吧!真是個俊俏的姑娘。”
“二奶奶好”胡靈兒上前一步福禮道。
“好好”二奶奶拉著胡靈兒的手說“咱們進屋喝口水再去山上。”
“二奶奶,我們先去山上看看,迴來後再與您說話,您看這樣可好”胡靈兒溫言細語的說。
“好,你們早去早迴”二奶奶囑咐陶玉泉迴來上家裏吃飯。
陶玉泉答應著跟上胡靈兒,在陶仲淵的帶領下來到土山腳下,這座土山在小陶莊的後麵,換句話講就是小陶莊在土山的山腳下。
陶明博領著小兒子早等在那兒了,“二伯來了”陶明博打了聲招唿。
“二爺爺吃”陶玉樹伸開攥著糖的手說。
“小玉樹吃吧!二爺爺不吃”陶仲淵摸摸陶玉樹的頭說“走吧!”
老少五人朝山上走去,一路上雜草叢生,荊棘遍布,爬到一半就看到一片長滿野草的平整土地,這就是開荒的那片地。
陶仲淵指著野草說“這片就是開出來的荒地,上麵還有好幾塊,上去再看看。”
爬到頂上果然有四塊平整的地麵,野草長的也更茂盛,土山坡上長滿了不知名的樹木雜草。
“師姐,你買下來是要種什麽”陶玉泉問。
“這地能種啥”胡靈兒說“種啥也會被野草吃了。”
“靈兒姑娘,這山地確實種不出糧食”陶仲淵說“你是怎麽打算的。”
“我想養雞”胡靈兒說出自己的打算“莊裏有賣雞苗的吧!陶叔知道多少錢一隻嗎?”
“五文錢二隻”陶明博說“這裏可要圍起來。”
“是要圍起來”胡靈兒說“陶叔你看圍起來需要幾天。”
“若是用籬笆圍起來二天,若是用石頭砌那可費工夫了”陶明博迴答。
“陶叔,我想用籬笆圍起來,紮的結實些,上麵搭些雞棚,再搭兩間能住人的木屋”胡靈兒說“雇倆人養著,再喂上幾隻羊。”
“你打算喂多少隻雞苗”陶明博說“二伯咱們迴了。”
“最少一百隻雞苗,五六隻羊羔”胡靈兒說道。
五人說著話走著下山迴家。
陶嬸在灶屋忙活著,胡靈兒洗手進去想幫忙,被陶嬸趕出去讓她歇著。
陶明博算著一共需要花銷的銀錢數目,最後對胡靈兒說“雞苗跟羊羔花費銀錢多,估摸著需花費六兩銀子。”
胡靈兒從書包裏拿出五貫銅錢,又從荷包裏掏出二兩銀子放在桌上,說“陶叔跟陶爺爺看著找人拾掇吧!銀錢有剩都買成雞苗。”
陶嬸從廚房端著菜進來,胡靈兒與陶玉泉也跟著去廚房端菜。
吃中午飯,胡靈兒見到放學迴來的陶玉玲。大燕朝這一點做的非常好,不管男女到了七歲必須去上學,你可以不考學,但是你必須學完啟蒙的課業,這一點是強製性的。隨後的課業你對那科感興趣,你就選擇那科,不科舉的可以選擇:算學、律學、畫學、器樂學。
聽陶嬸問陶玉泉在師父家吃住可還習慣,隻有這時才露出心裏的擔憂。
陶玉泉不斷說著師父師母對他自己的好,這樣才能讓爹娘在家放心。同時也囑咐大妹在學堂好好認字,以後上個算學,可以找個賬房的活計。
吃過飯,陶玉樹跟著胡靈兒在院子裏走動,騰出空讓陶家人說說話。
“姐姐,看兔兔”陶玉樹拉著胡靈兒的手朝後走。
屋後還有一大片的空地,喂著雞、喂著鵝、喂著豬、喂著兔子。
看著這麽多家禽,胡靈兒覺得自己很傻,怎麽會認為陶玉泉家裏很窮,自己要不是有一份固定工資領著,說不定掙的還不如陶玉泉家的收入多。
約莫著陶家人說完話了,她領著陶玉樹迴到前院,見陶嬸已裝好了兩籃子雞蛋,一籃子鵝蛋。
見天不早了,讓他倆早些趕迴京都。
“靈兒這籃子雞蛋是給你的,這籃子鵝蛋是給泉娃他大爺的,那籃子雞蛋給你師父”陶嬸說著安排。
“我知道了陶嬸,你們迴吧!”胡靈兒朝他們擺擺手,坐上馬車走了。
“師姐,那籃子鵝蛋你給我大爺送去吧!”陶玉泉說。
“陶福雙,看不出來你家還是個地主啊!說說看你爹是怎麽受傷的”胡靈兒問“別想說瞎話騙我。”
陶玉泉小臉繃緊說“師姐我家不是地主,勉強算半個富戶吧!我爹是去石山上挖首烏時,碰到出來覓食的野豬,被野豬拱了一下傷到了肋骨,又在跌落時撞斷了腿。”
“那怎麽說你爹快不行了”胡靈兒沒好氣的問。
“師父說我爹的肋骨斷了傷到肺”陶玉泉說“你見到我爹像好了一樣,其實他根本還沒養好。”
“讓陶叔操心圍籬笆的事,他身體能行嗎?”胡靈兒問。
“行,迴去後我給大爺寫封信,煩請師姐托人捎給大爺,讓大爺跟爹談談或許管用”陶玉泉說著還朝胡靈兒拱拱手。
“陶明陽到底是怎麽進的鎮撫司衙門,他成家了嗎?”胡靈兒托著腮問。
“這些我不知道,我隻聽祖父講過大爺後來跟著郎君去打仗,迴來後就去了鎮撫司衙門當差”陶玉泉說道“其它的事不是小孩子該知道的。”
“你這個小孩子比我這個大人懂的都多,我很難把你當成小孩子看待”胡靈兒看向對麵的陶玉泉說道“你爹挖到首烏了。”
陶玉泉搖搖頭說“我家就我爹一人,都是出銀錢代替徭役,以後我到了年齡就可以服徭役,省下銀錢給我娘與弟妹們買些吃的補補身子。”
“既然鄉下這麽苦,你們怎麽不想法去京都”胡靈兒說“陶明陽不是在京都鎮撫司當差嗎?”
“師姐,對我大爺有養育之恩的是我二爺爺,我爹說我大爺是憑著自己的努力到鎮撫司衙門當差,俺們既沒有出錢也沒出力,憑什麽人家有出息,咱們就像水蛭一樣附上去吸血”陶玉泉說出來的話根本不像八九歲的孩子說的。
“親人之間能幫上忙還是要幫”胡靈兒說“再說陶明陽與你爹是兄弟,幫你們去京都住也不過是一句話的事。”
“師姐,這裏麵的事和咱們想的不一樣”陶玉泉抓抓腦袋說“聽我祖父講,大爺的父親跟我爺爺、二爺爺是親叔伯兄弟。我這個伯祖父去世時據說大爺才三歲,把他托付給二爺爺幫襯照顧,伯祖父去世後不足三年,伯祖母也去世了。我二爺爺就接大爺到他家住,聽說有一年上元節他跟莊上的人去京都看花燈,不知怎地救了一個官老爺家的小郎君,後來這個小郎君要大爺給他當書童,就這樣大爺離開的小陶莊。”
胡靈兒聽著陶玉泉講陶明陽的過往,可能是因為陶玉泉年紀小,有些事大人沒講給他聽,也有可能是陶明陽也沒跟小陶莊的親人透露,他當年救的是誰家的小郎君,又是怎麽進入的錦衣衛。
“你大爺去了京都後,經常迴來看你二爺爺的吧!”胡靈兒問。
“這些倒沒聽家裏長輩講起,師姐,你聽我講了許多,你還想來鄉下住嗎?”陶玉泉問她。
胡靈兒閉上眼睛靜靜的想了一會兒說“我還是老實的待在京都吧!鄉下既然這麽不好,為啥還有人願意在鄉下住。”
“你知道我還小,這些個問題先給我留著,等過兩年我給你答案”陶玉泉說著“師姐你為什麽不願在城中住。”
“可能是因為我一直向往著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生活,卻忘了住在鄉下還要交稅,做個升鬥小民真不容易”胡靈兒有感而發。
“我們家算好的,雖然我爹嘴上說不能占大爺的便宜,可大爺每年托人送迴去的節禮,都有我家的份”陶玉泉笑笑說“否則隻憑地裏刨食,怎麽可能有銀錢交徭役。”
胡靈兒笑著說“陶福雙,你背後講長輩的事可不是君子所為啊!”
“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陶玉泉搖晃著腦袋說“我是給師姐講一下在鄉下生活的境況。”
倆人一路在馬車裏嘰嘰咕咕的說個沒完。
馬車駛進莊後,陶玉泉看著外麵跟著馬車跑的孩子說“我以前也是跟在馬車後麵看稀奇。”
馬車停下,陶玉泉從上麵踩著車凳下來,又伸手接過自己帶來的包袱,等著胡靈兒下馬車,倆人一起迴家。
“小泉子,是小泉子”圍看的孩子喊著。
“栓子、石頭、鐵子、貓蛋待會來我家玩”陶玉泉一一喊著名字,讓他們來家裏玩。
“娘,娘,俺大哥迴來了”門裏麵探出來個小腦袋看了又看,才轉身朝屋裏喊。
“九妮,你說誰迴來了”陶嬸端著瓢從邊上的屋裏出來問。
“娘,是我迴來了”陶玉泉踏進大門口說。
陶嬸挺著個大肚子急問“泉娃,你怎麽迴來了,是犯了錯麽!”
“娘,今天我休沐,師父讓我迴來看看爹娘,師姐也一起來了”陶玉泉解釋說。
“靈兒,你與泉娃來的”陶嬸這才看到胡靈兒“俺以為泉娃犯錯讓師父趕迴來了。”
“陶嬸你放心,師父對師弟管教的很嚴厲”胡靈兒問“陶叔沒在家嗎?”
“俺爹去地裏了”陶玉泉的小弟弟說。
陶嬸讓九妮去地裏喊人,讓倆人先洗臉洗手,車夫提進來四個包袱,問“姑娘,你這包裹放在哪兒。”
“老伯給我吧!”陶玉泉接過來說“老伯進來歇歇腳,咱們下午迴去。”
胡靈兒看了一圈陶玉泉的家,五間北屋,黃泥的牆,烏黑的瓦。灶屋在東邊,西邊則搭著長長的柴火棚子。
“靈兒,進來說話”陶嬸喊她進屋。
胡靈兒斜挎著自己縫的書包,從陶玉泉手裏接過倆包袱進屋,陶玉泉自個兒提著仨包袱進來說“玉樹給外麵的老伯拿碗倒水喝。”
小孩子答應一聲去灶房拿碗倒水。
“娘,這是我迴來師母給收拾的包裹”陶玉泉指著包袱說。
“你是去學徒,怎麽師母還給包裹”陶嬸解開包袱,裏麵放著三個小包裹,都解開後有五塊細棉布、有筆墨紙硯、再一個是糕餅。
“慧娘,泉娃迴來了”外麵響起陶明博的急促聲。
“爹,是兒子迴來了”陶玉泉走出去說“今兒休沐,師父讓我迴來看看爹娘,師姐也來了,爹你身子骨可大好了。”
“好了,好了,你好好的學本事給爹長臉,爹心裏就高興”陶明博聲音裏抑製不住的激動。
“爹,兒子一定好好的學,不會辜負爹娘的期望”陶玉泉說著話跟他爹進屋。
“陶叔,侄女給您請安”胡靈兒站起身給陶明博行了禮。
“咱莊戶人家不興這個”陶明博趕忙說“你這一客套,整的叔都忘了要說啥話。”
“嬸,這是我帶來的包裹,這包是我穿小的舊衣服,你看能改改給倆妹子穿不。這包是我給弟妹們的紙墨筆硯,都是揀最便宜買的。這包是些糕餅糖果,分出一份讓師弟領著我去陶爺爺家。這包是些吃食,還得勞累嬸給整治。”胡靈兒邊說著這拗口的話,邊解開包袱讓陶嬸看。
“你這孩子來到嬸家,還買這老些糕餅吃食,以後可不興這麽外道”陶嬸說“你掙的都是辛苦錢,可不敢這麽花錢。”
“這不是頭次上門,哪有空手串親的”胡靈兒笑著說“以後再來我就當迴自個兒家,讓叔嬸管飯。”
“這麽做就對了”陶嬸笑著說“迴自個兒家還客氣啥,現在就讓泉娃領著你去他二爺爺家,順便去看看你買的山地,你想種啥讓你叔幹。”
胡靈兒笑著答應,跟著陶玉泉去他二爺爺家。
走到陶仲淵家門口,見他倒背手拿著旱煙杆子走出來。
“二爺爺,您這是要去哪兒”陶玉泉行禮問。
“聽到你迴來這不是要去問問是怎麽迴事”陶仲淵說“可是你惹師父生氣了。”
“陶爺爺,師弟今天休沐,師父讓他迴來的”胡靈兒在邊上接過話說“這不我也跟著一起來玩。”
陶仲淵轉身朝迴走了兩步,停下又轉身過來說“泉娃把籃子給你二奶奶,咱們先上山去看看。”
陶玉泉答應著跑進屋內,不一會屋裏出來個富態的老太太,嘴裏還說著什麽。
“你個老頭子,人姑娘都來到家門口了,你也不讓進屋裏喝口水”老太太笑著說“這姑娘就是俺們泉娃的師姐吧!真是個俊俏的姑娘。”
“二奶奶好”胡靈兒上前一步福禮道。
“好好”二奶奶拉著胡靈兒的手說“咱們進屋喝口水再去山上。”
“二奶奶,我們先去山上看看,迴來後再與您說話,您看這樣可好”胡靈兒溫言細語的說。
“好,你們早去早迴”二奶奶囑咐陶玉泉迴來上家裏吃飯。
陶玉泉答應著跟上胡靈兒,在陶仲淵的帶領下來到土山腳下,這座土山在小陶莊的後麵,換句話講就是小陶莊在土山的山腳下。
陶明博領著小兒子早等在那兒了,“二伯來了”陶明博打了聲招唿。
“二爺爺吃”陶玉樹伸開攥著糖的手說。
“小玉樹吃吧!二爺爺不吃”陶仲淵摸摸陶玉樹的頭說“走吧!”
老少五人朝山上走去,一路上雜草叢生,荊棘遍布,爬到一半就看到一片長滿野草的平整土地,這就是開荒的那片地。
陶仲淵指著野草說“這片就是開出來的荒地,上麵還有好幾塊,上去再看看。”
爬到頂上果然有四塊平整的地麵,野草長的也更茂盛,土山坡上長滿了不知名的樹木雜草。
“師姐,你買下來是要種什麽”陶玉泉問。
“這地能種啥”胡靈兒說“種啥也會被野草吃了。”
“靈兒姑娘,這山地確實種不出糧食”陶仲淵說“你是怎麽打算的。”
“我想養雞”胡靈兒說出自己的打算“莊裏有賣雞苗的吧!陶叔知道多少錢一隻嗎?”
“五文錢二隻”陶明博說“這裏可要圍起來。”
“是要圍起來”胡靈兒說“陶叔你看圍起來需要幾天。”
“若是用籬笆圍起來二天,若是用石頭砌那可費工夫了”陶明博迴答。
“陶叔,我想用籬笆圍起來,紮的結實些,上麵搭些雞棚,再搭兩間能住人的木屋”胡靈兒說“雇倆人養著,再喂上幾隻羊。”
“你打算喂多少隻雞苗”陶明博說“二伯咱們迴了。”
“最少一百隻雞苗,五六隻羊羔”胡靈兒說道。
五人說著話走著下山迴家。
陶嬸在灶屋忙活著,胡靈兒洗手進去想幫忙,被陶嬸趕出去讓她歇著。
陶明博算著一共需要花銷的銀錢數目,最後對胡靈兒說“雞苗跟羊羔花費銀錢多,估摸著需花費六兩銀子。”
胡靈兒從書包裏拿出五貫銅錢,又從荷包裏掏出二兩銀子放在桌上,說“陶叔跟陶爺爺看著找人拾掇吧!銀錢有剩都買成雞苗。”
陶嬸從廚房端著菜進來,胡靈兒與陶玉泉也跟著去廚房端菜。
吃中午飯,胡靈兒見到放學迴來的陶玉玲。大燕朝這一點做的非常好,不管男女到了七歲必須去上學,你可以不考學,但是你必須學完啟蒙的課業,這一點是強製性的。隨後的課業你對那科感興趣,你就選擇那科,不科舉的可以選擇:算學、律學、畫學、器樂學。
聽陶嬸問陶玉泉在師父家吃住可還習慣,隻有這時才露出心裏的擔憂。
陶玉泉不斷說著師父師母對他自己的好,這樣才能讓爹娘在家放心。同時也囑咐大妹在學堂好好認字,以後上個算學,可以找個賬房的活計。
吃過飯,陶玉樹跟著胡靈兒在院子裏走動,騰出空讓陶家人說說話。
“姐姐,看兔兔”陶玉樹拉著胡靈兒的手朝後走。
屋後還有一大片的空地,喂著雞、喂著鵝、喂著豬、喂著兔子。
看著這麽多家禽,胡靈兒覺得自己很傻,怎麽會認為陶玉泉家裏很窮,自己要不是有一份固定工資領著,說不定掙的還不如陶玉泉家的收入多。
約莫著陶家人說完話了,她領著陶玉樹迴到前院,見陶嬸已裝好了兩籃子雞蛋,一籃子鵝蛋。
見天不早了,讓他倆早些趕迴京都。
“靈兒這籃子雞蛋是給你的,這籃子鵝蛋是給泉娃他大爺的,那籃子雞蛋給你師父”陶嬸說著安排。
“我知道了陶嬸,你們迴吧!”胡靈兒朝他們擺擺手,坐上馬車走了。
“師姐,那籃子鵝蛋你給我大爺送去吧!”陶玉泉說。
“陶福雙,看不出來你家還是個地主啊!說說看你爹是怎麽受傷的”胡靈兒問“別想說瞎話騙我。”
陶玉泉小臉繃緊說“師姐我家不是地主,勉強算半個富戶吧!我爹是去石山上挖首烏時,碰到出來覓食的野豬,被野豬拱了一下傷到了肋骨,又在跌落時撞斷了腿。”
“那怎麽說你爹快不行了”胡靈兒沒好氣的問。
“師父說我爹的肋骨斷了傷到肺”陶玉泉說“你見到我爹像好了一樣,其實他根本還沒養好。”
“讓陶叔操心圍籬笆的事,他身體能行嗎?”胡靈兒問。
“行,迴去後我給大爺寫封信,煩請師姐托人捎給大爺,讓大爺跟爹談談或許管用”陶玉泉說著還朝胡靈兒拱拱手。
“陶明陽到底是怎麽進的鎮撫司衙門,他成家了嗎?”胡靈兒托著腮問。
“這些我不知道,我隻聽祖父講過大爺後來跟著郎君去打仗,迴來後就去了鎮撫司衙門當差”陶玉泉說道“其它的事不是小孩子該知道的。”
“你這個小孩子比我這個大人懂的都多,我很難把你當成小孩子看待”胡靈兒看向對麵的陶玉泉說道“你爹挖到首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