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真,我見自由
千年修行,隻為取下金箍 作者:背叛的細胞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話說,洪荒不記年,封神無歲月。
自四教大戰,天地崩碎,成四大部洲,至今,已不知多少年月。
那南瞻部洲,與西牛賀洲交界處,有一仙山,名曰“浮屠”。
這浮屠山,有一烏巢禪師,自洪荒生,曆封神劫,早有大羅金仙境界。
這一日,烏巢禪師正端坐香檜樹上,烏巢之內,忽然心中有感。
即將懷中一個紅色葫蘆取出。
隻見這葫蘆顫動不已。
烏巢禪師掐指一算,心中浮現一幅畫麵。
隻見一頭萬丈魔猿,仰天狂嘯!
而斬仙葫蘆顫動不已,似乎遇到同類。
“山海難鎮心中魔,斬仙飛刀真斬仙!”
待畫麵消失,葫蘆仍舊顫動不已。
烏巢禪師睜開眼睛,心中疑惑:
‘又一塊混沌鍾碎片?’
禪師心意動,起念出烏巢。
卻掐指演算天機,駕起一道虹光,往西牛賀洲而去。
須臾,已然依照天機,到了一處熟悉之地。
“濯垢泉?”
天機所指,竟然是濯垢泉!
當年大戰,九個兄弟墜落,這裏便曾經是一處埋屍處,雖然金烏殘骸早已遷走,但太陽真火熱力仍留。
“咦?”
烏巢禪師目光落下,卻見一隻狐妖,正在濯垢泉中禁法外徘徊。
禪師再掐指推算,少時皺眉:
‘竟有因果,此處倒是有一線機會,拿迴那片混沌鍾碎片!’
他也就暗中運起法力,偷偷放開些許禁法。
果然,那狐妖察覺禁法變化,潛入濯垢泉深處。
隻是這狐妖才收起一塊金磚,正要再取時,禪師皺眉。
狐妖隻覺太陽真火有意蘊爆裂跡象,不敢再多取金磚,匆忙轉身離去。
烏巢禪師又再多做推演,這才離開。
噫!
玄玄玄!
道最玄!
若非如來佛祖請了烏巢禪師,來剿滅魔猿,禪師怎能見到混沌鍾碎片?
若沒見到混沌鍾碎片,烏巢禪師怎麽會讓萬歲狐王,取走這一塊太陽真金?
若沒有太陽真金,袁青怎能煉成陰陽混元玄磁滅魔元光鏡?
若沒有陰陽滅魔鏡,袁青怎能以此鏡,吸納陰陽二氣,攪亂如來取經之事,讓如來去請烏巢禪師相助?
若如來不請烏巢禪師,烏巢禪師怎能見到混沌鍾碎片?
顛倒因果,玄之又玄!
已然不知何處為起始,何處為結果。
…
自從天庭初定,西遊漸起,已不知多少歲月。
西牛賀洲。
青雲嶺四百八十二年。
火焰山,袁青正大戰牛魔王,接連丟出玄磁山。
“哞!”
牛魔王氣的發出牛叫聲:
“氣煞我也!”
他這時,運起無窮法力,接連將芭蕉扇扇了五六下!
袁青抵擋不住,被這怪風裹著,翻滾間,霎時不知去了多遠!
待他化身萬丈,穩住身形,竟然已經到了黃花觀附近。
這黃花觀裏,有一頭蜈蚣精,本是山中精靈,尋得仙師,在山中修道。
因近來劫氣漸起,他領命下山,到此建了黃花觀。
這一日,蜈蚣精本來觀中修行,卻察覺觀外異動,隻覺天地氣息奇怪,有風元湧動,一抬頭又看見萬丈巨猿。
等他出門來,卻看見門外是個猿妖。
蜈蚣精心中警惕,待他看見猿妖頭頂的道髻,才略定心:
“你是何方神聖?”
這猿妖似有急事,匆忙拱手:
“本座青猿王!來此看看地界,叨擾了!”
猿妖說完就飛走。
蜈蚣精正皺眉,又見百裏外現出萬丈巨猿,頓時嚇得就要脫衣服!
但那巨猿腳踩雲泥,已然跑遠!
蜈蚣精見他離去,關了門,迴到觀中,仍舊心神不定。
良久,蜈蚣精按下心來,駕雲離開,徑往直南去。
直走了千裏,見一山,蜈蚣精才停了雲。
這山中有紫雲片片,繁花千朵,乃是紫雲山,千花洞。
好風景!
青鬆遮勝境,翠柏繞仙居!
蜈蚣精路熟,也就落下,仔細整理衣冠,才入洞中。
這洞中,此時正有兩位女道姑,正論道呢。
見蜈蚣精進來拜下,便停了。
那當中主座的道姑開口:
“不是讓你下山曆劫,怎麽迴來了?”
蜈蚣精心中惶恐:
“弟子今日遇著怪事,不覺心中不定,隻覺定要迴報此事,否則有大劫!”
那先前開口的道姑,乃是此山山主,又名毗藍婆,她自收了這個記名弟子,已知他心性。
況且修道者心血來潮,恐怕確有異動,也就點頭:
“既如此,你且說說,是何事?”
蜈蚣精即將自己遇見猿妖,和萬丈巨猿之事說了。
這一說完,隻覺心中鬆了口氣。
那毗藍婆聽完,隻點點頭:
“無妨,你去吧,謹記修身養性,莫要胡作非為。”
蜈蚣精又拜了拜,領命離去。
毗藍婆這才轉頭,與另一位道姑說話:
“那齊天大聖,被壓在山下才不過幾十年,怎麽又有一個萬丈巨猿?”
這另一位道姑,卻名黎山老母,她今日也是不知為何,心血來潮,所以來此紫雲山訪友。
沒料到,竟然遇見另一個心血來潮的蜈蚣精。
天地間怎會有這麽巧的事?
黎山老母頓時間若有所思,隻道:
“想來並非那齊天大聖,是另有神聖。”
這兩位道姑又再閑聊多時,黎山老母才告辭離去。
她卻先往北俱蘆洲,自迴本山,兀自思索良久。
待第二日,黎山老母才拿定主意,即出了洞府,立在山巔等候。
三日後,天邊飄來一朵白雲。
黎山老母朝那白雲禮了一禮:
“雲霄師妹。”
這黎山老母,本名無當聖母,曾遭大劫,後改名傳道。
而那雲霄仙子雖是無當聖母師妹,修為卻比無當聖母還要高,凡世間白雲,皆可視作她的化身。
此時無當聖母叫出名來,白雲忽然動了動。
這兩位昔日同門,如今因為無當聖母忽然間的心血來潮,卻是聚在了一起。
自然商議,而那雲霄仙子,又再請來另一位師兄,三個就在北俱蘆洲隱秘之處商議起來。
至於商議之事,自然是西遊大劫,以及今日蜈蚣精所見的那萬丈巨猿。
此乃變數也。
……………
青雲嶺二百八十三年。
十月初一,青雲嶺養龍潭,今日正辦太乙凝元宴。
三鼎道人今日遵從老爺之命,前來赴宴。
他自東南而來,駕雲到了青雲嶺東麵,看了看這青雲嶺,讚了一聲:
“好山!”
又見此山東麵,有一鐵臂妖猿,領著些妖兵校尉,似在雲頭迎客。
三鼎道人按落雲頭,取出金柬,交與這鐵臂猿,又取出一張道劄:
“吾乃鐵叉山三鼎道人,這一張道劄《大風》,潦表心意,慶賀你家大王成就太乙。”
鐵臂將金柬和道劄都仔細收好,仰頭長嘯通報:
“鐵叉山太乙三鼎道人來賀,贈禮《大風》道劄一頁!”
待通報了,鐵臂又喚左右:
“快請客人往養龍潭席上去。”
即有兩位元砂境校尉,請三鼎道人往養龍潭去。
三鼎道人隻見一路氣息清靈,汙濁極少,卻也心中疑惑:
‘老爺看著是想來的,怎麽不來,卻讓我來此?’
待三鼎道人到了養龍潭,於雲毯中落座,不覺詩興漸發,這太乙凝元宴開始後,他除了留心那紅楓寺的和尚,卻也多出口成章。
等到這宴中諸多變故停息,那青猿王論起道來,三鼎道人便也講了一番道。
養龍潭中,道韻流轉。
金光曜日,水元純澈。
千竹隨風動,隻手定七光。
猿王不定,萬象無形。
待到宴畢,三鼎道人卻是認識了幾個客人,如那虎道人、竹妖千身王、象妖堅牙王。
三鼎道人也算酒足飯飽,駕雲離開青雲嶺,徑迴鐵叉山。
這鐵叉山,又名小須彌山,祥雲朵朵,瑞靄紛紛。
三鼎道人駕雲歸來,路過一片白雲,迴到禪院中。
靜室,三鼎道人朝老爺拜了拜:
“老爺,我赴宴迴來了。”
他老爺靈吉菩薩點頭:
“宴中可有變故?那妖王是什麽跟腳,竟然敢到我山中送請柬?”
“稍有變故,卻非大事,也不知那妖王是什麽根腳,隻是他竟然悟得乾坤之道。”
三鼎道人隨即將那太乙凝元宴上,一概事情都仔細講來。
待講完,靈吉菩薩點頭:
“倒也無甚奇異,你去吧。”
三鼎道人自然退下。
靈吉菩薩卻在靜室中,獨自掐指,推衍天機。
卻是什麽也算不出來,十分正常,不過略有機緣的山中野猿而已。
靈吉菩薩隻疑惑:
奇怪,這妖王,怎麽會跟那位娘娘扯上關係?
正疑惑時,他眼角一跳,卻見靜室中,不知何時已然有一朵白雲浮現。
靈吉菩薩一驚,卻是起身行禮:
“度厄見過雲霄娘娘!”
他這度厄真人,靈吉菩薩,不過區區大羅而已。
眼前這位雲霄,雖然早上封神榜,但上榜時,便已經是混元大羅散仙。
雖是逍遙散仙,如今也自該見禮。
否則便是路過一片白雲,然後路過一片白雲,然後又路過一片白雲。
“定數已成,請道友助力一二。”
度厄真人,靈吉菩薩,此時心中發苦。
當年因定數而出手,今日有此一遭。
也是定數。
隻得點頭。
見他點頭,那白雲中飄出一片雲籙,落在他手中。
“請道友再喚你那童兒來,如此如此。”
度厄真人心中一驚,待定了心,也就傳音,喚來三鼎道人:
“你在山中多年,今日一動,已然生劫。
“如今卻有一事,你且去尋那碭山堅牙王,往南瞻部洲碭山走一遭,將此雲籙交與他家老爺,隻是不可顯露跟腳。”
三鼎道人不明所以,也就接了雲籙,行禮退下。
而靜室中早就隻剩靈吉菩薩一個,沉心打坐。
…
話說三鼎道人接了雲籙,去尋堅牙王,不一日,便到了千身王道場,百竹山。
那堅牙王、千身王兩個,才赴太乙凝元宴迴來,又見這位太乙境的三鼎道人前來,卻是不明所以:
“不知前輩來此,是有何事?”
三鼎道人見了這兩個妖仙,卻也隻笑道:
“莫慌,堅牙王,你是從南瞻部洲碭山來?”
堅牙王點點頭,他乃是南瞻部洲碭山太乙,六牙白象的侄孫。
見了眼前這位陌生太乙,他也不慌。
他家老爺六牙白象,乃是普賢菩薩座下白象的侄兒,幼時也曾有緣,聽普賢菩薩講過一次經。
說起來,也是有靠山的,所以不怕。
三鼎道人見他如此,便道:
“我今日赴宴,聽你講道,卻是有一些因果,想要去見見你家老爺,不知你可方便引路?”
“前輩,自無不可。”
太乙境在前,堅牙王不好拖延,即辭了千身王,與三鼎道人同上雲頭。
待堅牙王站定,三鼎道人張口吐出一口氣,頓時間無窮靈風吹拂,將這兩個吹往南瞻部洲。
…
一月後,南瞻部洲,碭山。
六牙白象王正在洞府吐納練氣,忽有小的來報:
“大王,堅牙將軍迴來了,領著一位太乙道人,似是有事來訪。”
六牙白象停了吐納,張口一吐,唿聲如雷。
收了功法,這白象王起身出了靜室,暗自思忖:
‘我這侄孫,不是去西牛賀洲遊曆麽,怎麽還領了個太乙仙迴來?’
怕有變故,白象王道:
“且將本王披掛備好,若有事由,速速抬出來!”
“是,大王!”
兩個守洞的真仙境象妖領命,帶著一眾元砂小妖去備披掛,而這六牙白象,則出了洞府,到了迎客大廳。
便見自家侄孫,與一位陌生太乙坐在廳中,倒不見神色有異。
六牙白象即開口:
“吾乃昂山剛,道友何來?”
三鼎道人早起身,略行一禮:
“確有事項,不便左右知道。”
昂山剛揮手退了左右,連堅牙王也退下,待這廳中再無其他,三鼎道人才道:
“受人所托,送來此物。”
三鼎道人即取出雲籙,也就放在玉桌上。
這六牙白象昂山剛,正心中警覺時,三鼎道人卻已化風,消失離去。
“道友?”
昂山剛見他匆忙離去,心中警覺更盛,碰也不敢碰那玉桌上的雲籙,轉身就走!
……
“道友?”
昂山剛見他匆忙離去,心中仍然警覺,不敢碰那玉桌上的雲籙,轉身就走!
……
“道友?”
昂山剛見他匆忙離去,心中疑惑,隻是不敢碰那玉桌上的雲籙,轉身就走,至少先去問問侄孫,那道人是什麽來曆!
……
“道友?”
昂山剛見他匆忙離去,心中疑惑,隻是不敢就這樣碰那玉桌上的雲籙,更不敢就此離去。
“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
“左右,取我披掛來!”
待這位太乙散仙穿了披掛,退了左右,這才小心翼翼,運起渾身法力,上前輕輕拿起這片雲籙。
才拿起,便有一個聲音傳來:
“你可願救你那叔叔?”
六牙白象心中一驚:
救誰?
………
時光飛逝,歲月如梭。
轉眼已是四百多年後。
這一年,天庭開蟠桃盛會,靈山卻起大風,走了一隻黃皮貂鼠,一頭青獅,一頭白象。
西牛賀洲,獅駝嶺。
這一日,天上白雲朵朵,六牙白象聽聞白象臨凡,特來拜訪叔叔,以賀自由。
卻奇怪,這一日正好,獅駝嶺三大王不在,有事迴獅駝國去了。
這六牙白象見了獅駝嶺大大王,以及二大王,也就是自家親叔叔,又獻了幾樣珍寶。
自有二大王吩咐,擺下宴席,慶賀親屬團聚。
待酒酣飯飽,六牙白象膽子也大起來,問道:
“大大王,叔叔,怎麽不見三大王?”
這一開口,宴席上,就說起了三大王,金翅大鵬雕。
自然而然,也就說起他那寶貝,陰陽二氣瓶!
這六牙白象心神晃動,不知怎麽,大膽問道:
“可能一見?”
那二大王正要點頭,大大王青獅卻是麵帶笑意:
“如此寶貝,怎能輕易擺弄?”
六牙白象又道:
“陰陽者,大道也,見道,便死足矣!”
見他說的真情實意,青獅也不由恍惚,這許多年,久困太乙金仙境界,不能突破。
當即念動點頭:
“二弟,也罷,我等難得自由,如今逍遙,當無拘束,且讓你這侄兒見見仙寶!”
那白象聞言,心中高興,但也不免躊躇,他們兩個才逃出靈山不久,與老三結成兄弟也還不到一兩年。
老三不在,卻是有些唐突了,道:
“大哥,三弟不在,是不是有些…”
青獅大手一揮:
“無妨,有我們兩個哥哥在,何須三弟擔憂,而且這也不是外人!”
既如此,兩位大王即傳令,著三十六有力的真仙,按天罡位,將陰陽二氣瓶慢慢抬出來。
六牙白象見了,果然心神顫動:
“真乃好寶貝!道韻無窮!”
他卻上前摸索這瓶子,不知覺從袖中掏出一麵白色雲巾,在瓶上擦拭起來……
青獅白象見了,正要警覺,六牙白象已將雲巾從瓶口抹過,把雲巾收起來,退迴席上坐好。
“果然了得!我見此陰陽二道,妖生無憾!”
如此,青獅白象這才放心,那白象自與侄兒敘舊,那青獅上前仔細看了瓶兒,才仍由三十六個真仙,將陰陽二氣瓶抬迴去。
依然沉重異常。
……
青雲嶺二百三十一年。
年節小宴剛結束。
一頭象妖自在穿雲峰下,林中獨坐。
這象妖名叫長鼻,雖然根骨粗劣,但許多年苦修,卻也有煉體五轉的境界。
長鼻今日在此林中獨坐,不為別的,卻隻是平複心中起伏。
先前小宴上,大王又下令,讓有怨的,有冤屈的,都賭鬥一番,他長鼻也上了場。
卻不是有什麽怨,隻是想在大王麵前露個麵,或者有其他將軍賞識,說不得有望元砂。
甚至今日大王還看見了他,口中稱讚:
“鼻子卷他,對!”
隻可惜被對手躲過去了。
他長鼻雖然入了大王的眼,但也隻是轉瞬即逝,隻此一眼罷了。
大王如今氣息更盛,雖聽說隻是散仙境,怕不是快要突破成太乙了!
以後更難入眼…
根骨如此,修行難也。
良久,月落星稀,天將曉明,長鼻才平複心境,起身離去。
正走著,忽然腳上一痛!
“啊!痛!”
竟是腳指頭撞了塊石頭?
他好歹也是煉體五轉的妖兵,什麽石頭能讓他撞痛?
待俯身,仔細一看,卻隻見一個暗金色的事物,混在枯葉間。
長鼻將這事物拿起,隻覺有些沉重,細看卻是一個暗金色的小鬥,不過半拳大小。
寶貝!
長鼻心中歡喜,連忙將這暗金色小鬥藏在懷裏。
自此以後,長鼻每每運起妖力,想要煉化這個寶貝,卻隻是泥牛入海,毫無反應。
但這確實是個寶貝,僅僅帶在身上,便於他修行有大助益!
煉體修為蹭蹭的漲!
長鼻也就安心,在青雲嶺照常修行,或有一日,能在元砂境比鬥中奪得第一,得賞一顆凝元果,成就散仙,被大王封做將軍!
………
青雲嶺九百四十八年。
火焰山。
“著!”
唿喇一聲,青牛精運使金剛琢,將孫行者頭上金箍,連同各樣兵器全都套走。
將金箍,兩根金箍棒和混鐵槍都交給袁青後,青牛霎時駕雲遁走。
…
西天靈山,大雷音寺。
放無窮光亮,照覺明。
大殿中,蓮台上,如來麵上善惡不定,睜眼道:
“阿彌陀佛!
“劫難未滿,靈猴脫出,恐有變動,汝等快隨我去,救迴正軌。”
大眾驚心:
“世尊!”
如來道:
“阿儺,你去傳吾法旨,請過去燃燈佛祖,為孔雀大明王菩薩講法。
“迦葉,你去傳吾法旨,請未來彌勒佛祖,往獅駝嶺走一遭,捉拿三妖,將那陰陽二氣瓶看住。
“觀音尊者,你與文殊、普賢兩位菩薩,去天庭覲見大天尊,聲明利害,請天尊查點周天仙靈,各職各位,不好有失,否則天地權柄晃動。”
“尊法旨。”
阿儺迦葉,並觀音、文殊、普賢三位,即領旨離去。
如來則領其餘諸佛、菩薩、金剛羅漢,並護教伽藍等眾,駕祥光,往火焰山去。
…
火焰山,金箍褪下,唐僧心驚。
袁青、孫行者、齊天大聖美猴王,三個猴頭立在雲端。
袁青笑了一笑,雙手抱拳,正要行禮。
但佛祖卻雙手合十,已先開口:
“阿彌陀佛。
“袁青,你雖是天地變數,但終究根基甚淺,若無陰陽二氣,你脫不得我手。”
袁青聞言,心中一驚!
這特麽是第幾次迴檔了?
心中雖有不安,卻仍舊不慌。
本王還有後台,今日雖然倉促,但來時已然定了計策,箭在弦上。
即開口,笑道:
“佛祖說笑了,這天地變數,難道不是齊天大聖孫悟空麽?”
這話說來有趣,西遊大劫,猴哥本該是變數,但卻一步步落入枷鎖。
變數不變,或許正因為如此,才催生出袁青這個新的變數。
如來麵上善惡定下,卻不急著催動那褪下的金箍,開口道:
“你莫多想,且快皈依罷了。
“此時地仙自有牽扯,出不了手;
“孔雀大明王菩薩正在聽過去佛祖講法;
“未來佛祖親往獅駝嶺,鎮壓陰陽二氣;
“大天尊必定點查周天,財神殿等安然。”
袁青聞言,與另兩個猴頭對視兩眼,心中卻是疑惑:
本座有這麽大能量?
財神殿趙公明可能出手,這還有所預料,但孔雀大明王又是怎麽迴事?
而更重要的是,地仙另有牽扯?
“吼!”
袁青還在想著,早有齊天大聖美猴王,一聲狂吼!
袁青似乎驚醒,麵容沉定:
“多說無益,今日褪下金箍!”
如來麵上善惡又再不定:
“天地寬闊,何須執著金箍!”
到此時,霎時間,齊天大聖美猴王,早已化身萬丈,被萬佛大陣困住!
孫行者才跳起,已被如來一掌壓在五指山下!
“吼!”
袁青將身一扭,化身萬丈,混鐵槍在手,指向如來,兩眼冒出無窮紅光,吼道:
“天地雖寬,大道卻窄!”
到此時,袁青知曉希望渺茫,隻一抖乾坤袋,將青雲嶺眾妖也放出來!
一萬鎮魔軍,並幾十萬大小妖怪,霎時成陣!
雖隻是米粒之珠,卻也敢放光華!
袁青立在蛟魔王身上,無窮法力將萬妖陣妖氣凝結一起!
一手混鐵槍,一手滅魔鏡,體內三個元神融合匯入滅魔鏡,衝向如來:
“從來是狹路相逢勇者勝!
“此乃道爭,殺!殺上靈山!”
“殺!”
那妖陣中,諸多螻蟻般小妖還不明白,但既然大王要殺,自然是殺!
“殺!”
蛟魔王雖然明白些許,但他本就自稱蛟魔,又如何會懼!
如來麵無表情,抬手丟下缽盂!
小小缽盂,有混元之力,豈是眼前群妖能擋?
鐺!
混沌鍾碎片長鳴!
袁青一手抬槍迎上,另一手早將法力運使陰陽滅魔鏡,就要放出滅魔元光!
啪!
正此時,那妖陣中,長鼻身上忽然一動,一個暗金色小鬥飛出!
兩道流光融入陰陽玄磁滅魔鏡中!
正是陰陽二氣!
暗金色小鬥撞開缽盂,化流光飛走!
混元金鬥!
如來深深皺眉。
袁青大喜,右臂一槍刺向如來,左臂滅魔鏡裏三個元神,連同陰陽二氣,盡皆融合,放出一線滅魔元光!
照向如來!
這陰陽二氣,早被混元金鬥煉了許多年,此時霎時與滅魔鏡融合!
這一線元光,已有混元之力!
如來翻起一掌!
袁青右手,混鐵槍頓時炸碎!
隻些許反震之力,群妖泣血!
如來卻是麵色一痛,已被那一線滅魔元光打在手心!
袁青七竅流血,抬起左手來,運使陰陽滅魔鏡,放出一線線滅魔元光,照向如來、五指山、萬佛大陣!
如來已收迴缽盂,將缽盂擋了一擋。
再見那五指山崩塌,萬佛大陣崩潰。
劫猿脫出!
天地劫氣大盛!
如來閉眼,麵上善惡閃爍不定。
於是一手指天,一手指地:
“天上地下,唯我獨尊。”
自四教大戰,天地崩碎,成四大部洲,至今,已不知多少年月。
那南瞻部洲,與西牛賀洲交界處,有一仙山,名曰“浮屠”。
這浮屠山,有一烏巢禪師,自洪荒生,曆封神劫,早有大羅金仙境界。
這一日,烏巢禪師正端坐香檜樹上,烏巢之內,忽然心中有感。
即將懷中一個紅色葫蘆取出。
隻見這葫蘆顫動不已。
烏巢禪師掐指一算,心中浮現一幅畫麵。
隻見一頭萬丈魔猿,仰天狂嘯!
而斬仙葫蘆顫動不已,似乎遇到同類。
“山海難鎮心中魔,斬仙飛刀真斬仙!”
待畫麵消失,葫蘆仍舊顫動不已。
烏巢禪師睜開眼睛,心中疑惑:
‘又一塊混沌鍾碎片?’
禪師心意動,起念出烏巢。
卻掐指演算天機,駕起一道虹光,往西牛賀洲而去。
須臾,已然依照天機,到了一處熟悉之地。
“濯垢泉?”
天機所指,竟然是濯垢泉!
當年大戰,九個兄弟墜落,這裏便曾經是一處埋屍處,雖然金烏殘骸早已遷走,但太陽真火熱力仍留。
“咦?”
烏巢禪師目光落下,卻見一隻狐妖,正在濯垢泉中禁法外徘徊。
禪師再掐指推算,少時皺眉:
‘竟有因果,此處倒是有一線機會,拿迴那片混沌鍾碎片!’
他也就暗中運起法力,偷偷放開些許禁法。
果然,那狐妖察覺禁法變化,潛入濯垢泉深處。
隻是這狐妖才收起一塊金磚,正要再取時,禪師皺眉。
狐妖隻覺太陽真火有意蘊爆裂跡象,不敢再多取金磚,匆忙轉身離去。
烏巢禪師又再多做推演,這才離開。
噫!
玄玄玄!
道最玄!
若非如來佛祖請了烏巢禪師,來剿滅魔猿,禪師怎能見到混沌鍾碎片?
若沒見到混沌鍾碎片,烏巢禪師怎麽會讓萬歲狐王,取走這一塊太陽真金?
若沒有太陽真金,袁青怎能煉成陰陽混元玄磁滅魔元光鏡?
若沒有陰陽滅魔鏡,袁青怎能以此鏡,吸納陰陽二氣,攪亂如來取經之事,讓如來去請烏巢禪師相助?
若如來不請烏巢禪師,烏巢禪師怎能見到混沌鍾碎片?
顛倒因果,玄之又玄!
已然不知何處為起始,何處為結果。
…
自從天庭初定,西遊漸起,已不知多少歲月。
西牛賀洲。
青雲嶺四百八十二年。
火焰山,袁青正大戰牛魔王,接連丟出玄磁山。
“哞!”
牛魔王氣的發出牛叫聲:
“氣煞我也!”
他這時,運起無窮法力,接連將芭蕉扇扇了五六下!
袁青抵擋不住,被這怪風裹著,翻滾間,霎時不知去了多遠!
待他化身萬丈,穩住身形,竟然已經到了黃花觀附近。
這黃花觀裏,有一頭蜈蚣精,本是山中精靈,尋得仙師,在山中修道。
因近來劫氣漸起,他領命下山,到此建了黃花觀。
這一日,蜈蚣精本來觀中修行,卻察覺觀外異動,隻覺天地氣息奇怪,有風元湧動,一抬頭又看見萬丈巨猿。
等他出門來,卻看見門外是個猿妖。
蜈蚣精心中警惕,待他看見猿妖頭頂的道髻,才略定心:
“你是何方神聖?”
這猿妖似有急事,匆忙拱手:
“本座青猿王!來此看看地界,叨擾了!”
猿妖說完就飛走。
蜈蚣精正皺眉,又見百裏外現出萬丈巨猿,頓時嚇得就要脫衣服!
但那巨猿腳踩雲泥,已然跑遠!
蜈蚣精見他離去,關了門,迴到觀中,仍舊心神不定。
良久,蜈蚣精按下心來,駕雲離開,徑往直南去。
直走了千裏,見一山,蜈蚣精才停了雲。
這山中有紫雲片片,繁花千朵,乃是紫雲山,千花洞。
好風景!
青鬆遮勝境,翠柏繞仙居!
蜈蚣精路熟,也就落下,仔細整理衣冠,才入洞中。
這洞中,此時正有兩位女道姑,正論道呢。
見蜈蚣精進來拜下,便停了。
那當中主座的道姑開口:
“不是讓你下山曆劫,怎麽迴來了?”
蜈蚣精心中惶恐:
“弟子今日遇著怪事,不覺心中不定,隻覺定要迴報此事,否則有大劫!”
那先前開口的道姑,乃是此山山主,又名毗藍婆,她自收了這個記名弟子,已知他心性。
況且修道者心血來潮,恐怕確有異動,也就點頭:
“既如此,你且說說,是何事?”
蜈蚣精即將自己遇見猿妖,和萬丈巨猿之事說了。
這一說完,隻覺心中鬆了口氣。
那毗藍婆聽完,隻點點頭:
“無妨,你去吧,謹記修身養性,莫要胡作非為。”
蜈蚣精又拜了拜,領命離去。
毗藍婆這才轉頭,與另一位道姑說話:
“那齊天大聖,被壓在山下才不過幾十年,怎麽又有一個萬丈巨猿?”
這另一位道姑,卻名黎山老母,她今日也是不知為何,心血來潮,所以來此紫雲山訪友。
沒料到,竟然遇見另一個心血來潮的蜈蚣精。
天地間怎會有這麽巧的事?
黎山老母頓時間若有所思,隻道:
“想來並非那齊天大聖,是另有神聖。”
這兩位道姑又再閑聊多時,黎山老母才告辭離去。
她卻先往北俱蘆洲,自迴本山,兀自思索良久。
待第二日,黎山老母才拿定主意,即出了洞府,立在山巔等候。
三日後,天邊飄來一朵白雲。
黎山老母朝那白雲禮了一禮:
“雲霄師妹。”
這黎山老母,本名無當聖母,曾遭大劫,後改名傳道。
而那雲霄仙子雖是無當聖母師妹,修為卻比無當聖母還要高,凡世間白雲,皆可視作她的化身。
此時無當聖母叫出名來,白雲忽然動了動。
這兩位昔日同門,如今因為無當聖母忽然間的心血來潮,卻是聚在了一起。
自然商議,而那雲霄仙子,又再請來另一位師兄,三個就在北俱蘆洲隱秘之處商議起來。
至於商議之事,自然是西遊大劫,以及今日蜈蚣精所見的那萬丈巨猿。
此乃變數也。
……………
青雲嶺二百八十三年。
十月初一,青雲嶺養龍潭,今日正辦太乙凝元宴。
三鼎道人今日遵從老爺之命,前來赴宴。
他自東南而來,駕雲到了青雲嶺東麵,看了看這青雲嶺,讚了一聲:
“好山!”
又見此山東麵,有一鐵臂妖猿,領著些妖兵校尉,似在雲頭迎客。
三鼎道人按落雲頭,取出金柬,交與這鐵臂猿,又取出一張道劄:
“吾乃鐵叉山三鼎道人,這一張道劄《大風》,潦表心意,慶賀你家大王成就太乙。”
鐵臂將金柬和道劄都仔細收好,仰頭長嘯通報:
“鐵叉山太乙三鼎道人來賀,贈禮《大風》道劄一頁!”
待通報了,鐵臂又喚左右:
“快請客人往養龍潭席上去。”
即有兩位元砂境校尉,請三鼎道人往養龍潭去。
三鼎道人隻見一路氣息清靈,汙濁極少,卻也心中疑惑:
‘老爺看著是想來的,怎麽不來,卻讓我來此?’
待三鼎道人到了養龍潭,於雲毯中落座,不覺詩興漸發,這太乙凝元宴開始後,他除了留心那紅楓寺的和尚,卻也多出口成章。
等到這宴中諸多變故停息,那青猿王論起道來,三鼎道人便也講了一番道。
養龍潭中,道韻流轉。
金光曜日,水元純澈。
千竹隨風動,隻手定七光。
猿王不定,萬象無形。
待到宴畢,三鼎道人卻是認識了幾個客人,如那虎道人、竹妖千身王、象妖堅牙王。
三鼎道人也算酒足飯飽,駕雲離開青雲嶺,徑迴鐵叉山。
這鐵叉山,又名小須彌山,祥雲朵朵,瑞靄紛紛。
三鼎道人駕雲歸來,路過一片白雲,迴到禪院中。
靜室,三鼎道人朝老爺拜了拜:
“老爺,我赴宴迴來了。”
他老爺靈吉菩薩點頭:
“宴中可有變故?那妖王是什麽跟腳,竟然敢到我山中送請柬?”
“稍有變故,卻非大事,也不知那妖王是什麽根腳,隻是他竟然悟得乾坤之道。”
三鼎道人隨即將那太乙凝元宴上,一概事情都仔細講來。
待講完,靈吉菩薩點頭:
“倒也無甚奇異,你去吧。”
三鼎道人自然退下。
靈吉菩薩卻在靜室中,獨自掐指,推衍天機。
卻是什麽也算不出來,十分正常,不過略有機緣的山中野猿而已。
靈吉菩薩隻疑惑:
奇怪,這妖王,怎麽會跟那位娘娘扯上關係?
正疑惑時,他眼角一跳,卻見靜室中,不知何時已然有一朵白雲浮現。
靈吉菩薩一驚,卻是起身行禮:
“度厄見過雲霄娘娘!”
他這度厄真人,靈吉菩薩,不過區區大羅而已。
眼前這位雲霄,雖然早上封神榜,但上榜時,便已經是混元大羅散仙。
雖是逍遙散仙,如今也自該見禮。
否則便是路過一片白雲,然後路過一片白雲,然後又路過一片白雲。
“定數已成,請道友助力一二。”
度厄真人,靈吉菩薩,此時心中發苦。
當年因定數而出手,今日有此一遭。
也是定數。
隻得點頭。
見他點頭,那白雲中飄出一片雲籙,落在他手中。
“請道友再喚你那童兒來,如此如此。”
度厄真人心中一驚,待定了心,也就傳音,喚來三鼎道人:
“你在山中多年,今日一動,已然生劫。
“如今卻有一事,你且去尋那碭山堅牙王,往南瞻部洲碭山走一遭,將此雲籙交與他家老爺,隻是不可顯露跟腳。”
三鼎道人不明所以,也就接了雲籙,行禮退下。
而靜室中早就隻剩靈吉菩薩一個,沉心打坐。
…
話說三鼎道人接了雲籙,去尋堅牙王,不一日,便到了千身王道場,百竹山。
那堅牙王、千身王兩個,才赴太乙凝元宴迴來,又見這位太乙境的三鼎道人前來,卻是不明所以:
“不知前輩來此,是有何事?”
三鼎道人見了這兩個妖仙,卻也隻笑道:
“莫慌,堅牙王,你是從南瞻部洲碭山來?”
堅牙王點點頭,他乃是南瞻部洲碭山太乙,六牙白象的侄孫。
見了眼前這位陌生太乙,他也不慌。
他家老爺六牙白象,乃是普賢菩薩座下白象的侄兒,幼時也曾有緣,聽普賢菩薩講過一次經。
說起來,也是有靠山的,所以不怕。
三鼎道人見他如此,便道:
“我今日赴宴,聽你講道,卻是有一些因果,想要去見見你家老爺,不知你可方便引路?”
“前輩,自無不可。”
太乙境在前,堅牙王不好拖延,即辭了千身王,與三鼎道人同上雲頭。
待堅牙王站定,三鼎道人張口吐出一口氣,頓時間無窮靈風吹拂,將這兩個吹往南瞻部洲。
…
一月後,南瞻部洲,碭山。
六牙白象王正在洞府吐納練氣,忽有小的來報:
“大王,堅牙將軍迴來了,領著一位太乙道人,似是有事來訪。”
六牙白象停了吐納,張口一吐,唿聲如雷。
收了功法,這白象王起身出了靜室,暗自思忖:
‘我這侄孫,不是去西牛賀洲遊曆麽,怎麽還領了個太乙仙迴來?’
怕有變故,白象王道:
“且將本王披掛備好,若有事由,速速抬出來!”
“是,大王!”
兩個守洞的真仙境象妖領命,帶著一眾元砂小妖去備披掛,而這六牙白象,則出了洞府,到了迎客大廳。
便見自家侄孫,與一位陌生太乙坐在廳中,倒不見神色有異。
六牙白象即開口:
“吾乃昂山剛,道友何來?”
三鼎道人早起身,略行一禮:
“確有事項,不便左右知道。”
昂山剛揮手退了左右,連堅牙王也退下,待這廳中再無其他,三鼎道人才道:
“受人所托,送來此物。”
三鼎道人即取出雲籙,也就放在玉桌上。
這六牙白象昂山剛,正心中警覺時,三鼎道人卻已化風,消失離去。
“道友?”
昂山剛見他匆忙離去,心中警覺更盛,碰也不敢碰那玉桌上的雲籙,轉身就走!
……
“道友?”
昂山剛見他匆忙離去,心中仍然警覺,不敢碰那玉桌上的雲籙,轉身就走!
……
“道友?”
昂山剛見他匆忙離去,心中疑惑,隻是不敢碰那玉桌上的雲籙,轉身就走,至少先去問問侄孫,那道人是什麽來曆!
……
“道友?”
昂山剛見他匆忙離去,心中疑惑,隻是不敢就這樣碰那玉桌上的雲籙,更不敢就此離去。
“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
“左右,取我披掛來!”
待這位太乙散仙穿了披掛,退了左右,這才小心翼翼,運起渾身法力,上前輕輕拿起這片雲籙。
才拿起,便有一個聲音傳來:
“你可願救你那叔叔?”
六牙白象心中一驚:
救誰?
………
時光飛逝,歲月如梭。
轉眼已是四百多年後。
這一年,天庭開蟠桃盛會,靈山卻起大風,走了一隻黃皮貂鼠,一頭青獅,一頭白象。
西牛賀洲,獅駝嶺。
這一日,天上白雲朵朵,六牙白象聽聞白象臨凡,特來拜訪叔叔,以賀自由。
卻奇怪,這一日正好,獅駝嶺三大王不在,有事迴獅駝國去了。
這六牙白象見了獅駝嶺大大王,以及二大王,也就是自家親叔叔,又獻了幾樣珍寶。
自有二大王吩咐,擺下宴席,慶賀親屬團聚。
待酒酣飯飽,六牙白象膽子也大起來,問道:
“大大王,叔叔,怎麽不見三大王?”
這一開口,宴席上,就說起了三大王,金翅大鵬雕。
自然而然,也就說起他那寶貝,陰陽二氣瓶!
這六牙白象心神晃動,不知怎麽,大膽問道:
“可能一見?”
那二大王正要點頭,大大王青獅卻是麵帶笑意:
“如此寶貝,怎能輕易擺弄?”
六牙白象又道:
“陰陽者,大道也,見道,便死足矣!”
見他說的真情實意,青獅也不由恍惚,這許多年,久困太乙金仙境界,不能突破。
當即念動點頭:
“二弟,也罷,我等難得自由,如今逍遙,當無拘束,且讓你這侄兒見見仙寶!”
那白象聞言,心中高興,但也不免躊躇,他們兩個才逃出靈山不久,與老三結成兄弟也還不到一兩年。
老三不在,卻是有些唐突了,道:
“大哥,三弟不在,是不是有些…”
青獅大手一揮:
“無妨,有我們兩個哥哥在,何須三弟擔憂,而且這也不是外人!”
既如此,兩位大王即傳令,著三十六有力的真仙,按天罡位,將陰陽二氣瓶慢慢抬出來。
六牙白象見了,果然心神顫動:
“真乃好寶貝!道韻無窮!”
他卻上前摸索這瓶子,不知覺從袖中掏出一麵白色雲巾,在瓶上擦拭起來……
青獅白象見了,正要警覺,六牙白象已將雲巾從瓶口抹過,把雲巾收起來,退迴席上坐好。
“果然了得!我見此陰陽二道,妖生無憾!”
如此,青獅白象這才放心,那白象自與侄兒敘舊,那青獅上前仔細看了瓶兒,才仍由三十六個真仙,將陰陽二氣瓶抬迴去。
依然沉重異常。
……
青雲嶺二百三十一年。
年節小宴剛結束。
一頭象妖自在穿雲峰下,林中獨坐。
這象妖名叫長鼻,雖然根骨粗劣,但許多年苦修,卻也有煉體五轉的境界。
長鼻今日在此林中獨坐,不為別的,卻隻是平複心中起伏。
先前小宴上,大王又下令,讓有怨的,有冤屈的,都賭鬥一番,他長鼻也上了場。
卻不是有什麽怨,隻是想在大王麵前露個麵,或者有其他將軍賞識,說不得有望元砂。
甚至今日大王還看見了他,口中稱讚:
“鼻子卷他,對!”
隻可惜被對手躲過去了。
他長鼻雖然入了大王的眼,但也隻是轉瞬即逝,隻此一眼罷了。
大王如今氣息更盛,雖聽說隻是散仙境,怕不是快要突破成太乙了!
以後更難入眼…
根骨如此,修行難也。
良久,月落星稀,天將曉明,長鼻才平複心境,起身離去。
正走著,忽然腳上一痛!
“啊!痛!”
竟是腳指頭撞了塊石頭?
他好歹也是煉體五轉的妖兵,什麽石頭能讓他撞痛?
待俯身,仔細一看,卻隻見一個暗金色的事物,混在枯葉間。
長鼻將這事物拿起,隻覺有些沉重,細看卻是一個暗金色的小鬥,不過半拳大小。
寶貝!
長鼻心中歡喜,連忙將這暗金色小鬥藏在懷裏。
自此以後,長鼻每每運起妖力,想要煉化這個寶貝,卻隻是泥牛入海,毫無反應。
但這確實是個寶貝,僅僅帶在身上,便於他修行有大助益!
煉體修為蹭蹭的漲!
長鼻也就安心,在青雲嶺照常修行,或有一日,能在元砂境比鬥中奪得第一,得賞一顆凝元果,成就散仙,被大王封做將軍!
………
青雲嶺九百四十八年。
火焰山。
“著!”
唿喇一聲,青牛精運使金剛琢,將孫行者頭上金箍,連同各樣兵器全都套走。
將金箍,兩根金箍棒和混鐵槍都交給袁青後,青牛霎時駕雲遁走。
…
西天靈山,大雷音寺。
放無窮光亮,照覺明。
大殿中,蓮台上,如來麵上善惡不定,睜眼道:
“阿彌陀佛!
“劫難未滿,靈猴脫出,恐有變動,汝等快隨我去,救迴正軌。”
大眾驚心:
“世尊!”
如來道:
“阿儺,你去傳吾法旨,請過去燃燈佛祖,為孔雀大明王菩薩講法。
“迦葉,你去傳吾法旨,請未來彌勒佛祖,往獅駝嶺走一遭,捉拿三妖,將那陰陽二氣瓶看住。
“觀音尊者,你與文殊、普賢兩位菩薩,去天庭覲見大天尊,聲明利害,請天尊查點周天仙靈,各職各位,不好有失,否則天地權柄晃動。”
“尊法旨。”
阿儺迦葉,並觀音、文殊、普賢三位,即領旨離去。
如來則領其餘諸佛、菩薩、金剛羅漢,並護教伽藍等眾,駕祥光,往火焰山去。
…
火焰山,金箍褪下,唐僧心驚。
袁青、孫行者、齊天大聖美猴王,三個猴頭立在雲端。
袁青笑了一笑,雙手抱拳,正要行禮。
但佛祖卻雙手合十,已先開口:
“阿彌陀佛。
“袁青,你雖是天地變數,但終究根基甚淺,若無陰陽二氣,你脫不得我手。”
袁青聞言,心中一驚!
這特麽是第幾次迴檔了?
心中雖有不安,卻仍舊不慌。
本王還有後台,今日雖然倉促,但來時已然定了計策,箭在弦上。
即開口,笑道:
“佛祖說笑了,這天地變數,難道不是齊天大聖孫悟空麽?”
這話說來有趣,西遊大劫,猴哥本該是變數,但卻一步步落入枷鎖。
變數不變,或許正因為如此,才催生出袁青這個新的變數。
如來麵上善惡定下,卻不急著催動那褪下的金箍,開口道:
“你莫多想,且快皈依罷了。
“此時地仙自有牽扯,出不了手;
“孔雀大明王菩薩正在聽過去佛祖講法;
“未來佛祖親往獅駝嶺,鎮壓陰陽二氣;
“大天尊必定點查周天,財神殿等安然。”
袁青聞言,與另兩個猴頭對視兩眼,心中卻是疑惑:
本座有這麽大能量?
財神殿趙公明可能出手,這還有所預料,但孔雀大明王又是怎麽迴事?
而更重要的是,地仙另有牽扯?
“吼!”
袁青還在想著,早有齊天大聖美猴王,一聲狂吼!
袁青似乎驚醒,麵容沉定:
“多說無益,今日褪下金箍!”
如來麵上善惡又再不定:
“天地寬闊,何須執著金箍!”
到此時,霎時間,齊天大聖美猴王,早已化身萬丈,被萬佛大陣困住!
孫行者才跳起,已被如來一掌壓在五指山下!
“吼!”
袁青將身一扭,化身萬丈,混鐵槍在手,指向如來,兩眼冒出無窮紅光,吼道:
“天地雖寬,大道卻窄!”
到此時,袁青知曉希望渺茫,隻一抖乾坤袋,將青雲嶺眾妖也放出來!
一萬鎮魔軍,並幾十萬大小妖怪,霎時成陣!
雖隻是米粒之珠,卻也敢放光華!
袁青立在蛟魔王身上,無窮法力將萬妖陣妖氣凝結一起!
一手混鐵槍,一手滅魔鏡,體內三個元神融合匯入滅魔鏡,衝向如來:
“從來是狹路相逢勇者勝!
“此乃道爭,殺!殺上靈山!”
“殺!”
那妖陣中,諸多螻蟻般小妖還不明白,但既然大王要殺,自然是殺!
“殺!”
蛟魔王雖然明白些許,但他本就自稱蛟魔,又如何會懼!
如來麵無表情,抬手丟下缽盂!
小小缽盂,有混元之力,豈是眼前群妖能擋?
鐺!
混沌鍾碎片長鳴!
袁青一手抬槍迎上,另一手早將法力運使陰陽滅魔鏡,就要放出滅魔元光!
啪!
正此時,那妖陣中,長鼻身上忽然一動,一個暗金色小鬥飛出!
兩道流光融入陰陽玄磁滅魔鏡中!
正是陰陽二氣!
暗金色小鬥撞開缽盂,化流光飛走!
混元金鬥!
如來深深皺眉。
袁青大喜,右臂一槍刺向如來,左臂滅魔鏡裏三個元神,連同陰陽二氣,盡皆融合,放出一線滅魔元光!
照向如來!
這陰陽二氣,早被混元金鬥煉了許多年,此時霎時與滅魔鏡融合!
這一線元光,已有混元之力!
如來翻起一掌!
袁青右手,混鐵槍頓時炸碎!
隻些許反震之力,群妖泣血!
如來卻是麵色一痛,已被那一線滅魔元光打在手心!
袁青七竅流血,抬起左手來,運使陰陽滅魔鏡,放出一線線滅魔元光,照向如來、五指山、萬佛大陣!
如來已收迴缽盂,將缽盂擋了一擋。
再見那五指山崩塌,萬佛大陣崩潰。
劫猿脫出!
天地劫氣大盛!
如來閉眼,麵上善惡閃爍不定。
於是一手指天,一手指地:
“天上地下,唯我獨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