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江清月打破了僵局,“皇上,既然皇後娘娘都如此說了,那便查查吧,臣妾身正不怕影子斜,自然是不怕的。”
陸君澈擔憂地看了江清月一眼,“這些莫須有的事情,實在不必費心。”
皇後的臉上閃過一絲不甘,“萬一所言有理,皇上...”
皇後如此堅持,陸君澈怎會看不出來這是針對江清月所設的局,“不過是死到臨頭的掙紮,皇後若是認為這話都有道理,那豈非是被人蒙蔽了雙眼?”
這話說得毫不客氣,讓皇後頓時跪下請罪,“皇上恕罪,是臣妾聽信了此言。”
陸君澈微微點了點頭,“皇後是六宮之主,若是耳根子太軟,如何能管理好後宮?”
皇後道:“是臣妾的錯,還請皇上寬恕。”
陸君澈沉默片刻,“起身吧。”隨後他看向跪在一旁的嚴婕妤,“嚴容華捕風捉影,降為容華,罰俸三個月。”
嚴容華愣了片刻,但是又恢複了冰冷的神情,可是她磕頭謝恩之時,看向江清月的眼中,是濃濃的恨意。
陸君澈說完後,便朝著內殿走去,“你們都散了吧,朕進去陪著母後。”
“臣妾告退。”
待眾人走出了慈寧宮後,皇後的神色立馬從笑意盈盈變成了冰冷無比。
“宸貴妃倒是真的幸運。”
江清月微微一笑,“皇後此話從何而來,難不成還是幸運臣妾並未飲下鶴頂紅,還站在皇後麵前不成?”
皇後也的確是這個意思,自從二人合作後,後宮中倒是一直都是分出了兩大陣營。
不過江清月可不像皇後一般,什麽人都收入麾下,江清月如今跟隨著倒是少,不過卻貴在精。
都是一宮主位。
也怪不得今日眾人的矛頭都對準了江清月。
“依本宮看,宸貴妃是否太得意了?”
江清月倒是想試探一番皇後,“臣妾倒是不如皇後娘娘得意,隻是不知,如今宮中兩年無人再有身孕,可不知皇後是否滿意?”
皇後的神色僵硬了片刻,隨後便是厲聲道:“放肆!”
江清月倒是對此有了數,她微微屈膝,“是臣妾口不擇言,還請皇後娘娘見諒。”
皇後神色不佳,“宸貴妃怕是恃寵而驕了。”
江清月不再言語,皇後訓誡了兩句後便是離開了。
江清月剛想離開,便看見永寧朝這邊趕來。
她連忙迎上去,隻見永寧哭得連妝都花了,抱著江清月問道:“母後如何了?”
江清月連忙安慰道:“所幸服用不多,如今吃了藥,情況已經穩定下來了,快去看看吧。”
永寧也顧不上敘舊,直接跑進了慈寧宮內。
江清月微微歎息,說到底,還是她連累了太後。
若不是因為她,太後也不會遭受此罪過。
流雲也是看出了江清月的愧疚,連忙寬慰道:“娘娘不必愧疚,都是趙氏的錯。”
江清月聞言提醒道:“如今她不是趙氏了。”
流雲連忙掩唇,“是奴婢口誤,娘娘可要放寬心,如今腹中還是懷有皇嗣,更是要好好將養。”
江清月微微頷首,“如今本宮也幫不上什麽忙,今日起便是在未央宮每日抄寫佛經未太後祈福吧。”
“是,娘娘心善。”
江清月迴想起來嚴容華的神情,吩咐道:“再派人盯住嚴容華那裏,本宮倒是覺得她有些可疑。”
“奴婢明白。”
夜晚陸君澈來到了未央宮探望江清月。
而江清月也是第一次從他的神色上看到疲憊二字。
江清月遞給了陸君澈一杯茶,“皇上勞累了一天了,喝口茶緩緩。”
陸君澈卻搖了搖頭,一手抱住江清月,“月兒,朕感覺到勞累。”
江清月知道他是因為今日太後之事,連忙寬慰道:“太醫說太後娘娘的身體需要靜養,臣妾會時常前去侍奉的。”她頓了頓,“畢竟此事也是與臣妾有關。”
陸君澈輕聲道:“你有心了。”他的目光看到了桌子上擺的佛經,“你素日願意去母後那裏,如今也是開始抄寫佛經了。”
“臣妾不過是盡些綿薄之力罷了,抄寫佛經給太後祈福。”
陸君澈的手臂緊了緊,“朕剛開始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十分擔心,生怕母後離朕而去。”
“皇上與太後的感情甚深,太後也定是會知道皇上此番心意的。”
“隻是實在是可惡,竟敢對母後下手,她以為趙家會保全她嗎?”
江清月又勸了幾句,陸君澈道:“朕已經下旨趙家日後不必送秀女入宮選秀。”
江清月微微一愣,“皇上,這會不會...”
陸君澈道:“母後本就不讚成趙家新人入宮,是舅舅一家百般求才進宮的,如今更是遂了母後的心願。”
江清月微微頷首,“皇上做主便是。”
“還好你今日未飲用那茶水,不然不僅皇嗣性命不保,你的性命怕是也不保了。”
江清月想起來也覺得一陣後怕,“千算萬算倒是沒有想過,竟有人膽子大到會謀害太後。”
“這倒也是朕的疏忽了,朕已經下旨,以後送進慈寧宮的東西必須經過太醫的查驗。”
“皇上此舉倒是甚好。”
“如今你的胎像也不穩,可讓劉太醫看過?”
江清月拉著陸君澈坐下,“臣妾剛迴宮便是宣了太醫,太醫說隻是受了些驚嚇,並無大礙。”
“你如今也是貴妃了,皇後出言你忍讓便罷了,怎麽連低位妃嬪的話語你也要忍讓?”
江清月笑道:“臣妾沒有忍讓,不過是想與之爭論一番罷了。”
陸君澈有些無奈,“之前明妃的跋扈,你也該學一二。”
江清月微微頷首,“皇上放心,臣妾明白的。”
“如今母後還未清醒,朕始終是放心不下,你有著身子,便不須前去侍疾了。”
“那臣妾便抄寫佛經為太後祈福。”
陸君澈頷首,“罷了,天色不早了,朕便迴太平宮了,你好好照顧自己的身子。”
江清月微微屈膝,“夜裏涼,皇上多加些衣裳。”
陸君澈離開了未央宮後,江清月便又執起筆來抄寫佛經。
陸君澈擔憂地看了江清月一眼,“這些莫須有的事情,實在不必費心。”
皇後的臉上閃過一絲不甘,“萬一所言有理,皇上...”
皇後如此堅持,陸君澈怎會看不出來這是針對江清月所設的局,“不過是死到臨頭的掙紮,皇後若是認為這話都有道理,那豈非是被人蒙蔽了雙眼?”
這話說得毫不客氣,讓皇後頓時跪下請罪,“皇上恕罪,是臣妾聽信了此言。”
陸君澈微微點了點頭,“皇後是六宮之主,若是耳根子太軟,如何能管理好後宮?”
皇後道:“是臣妾的錯,還請皇上寬恕。”
陸君澈沉默片刻,“起身吧。”隨後他看向跪在一旁的嚴婕妤,“嚴容華捕風捉影,降為容華,罰俸三個月。”
嚴容華愣了片刻,但是又恢複了冰冷的神情,可是她磕頭謝恩之時,看向江清月的眼中,是濃濃的恨意。
陸君澈說完後,便朝著內殿走去,“你們都散了吧,朕進去陪著母後。”
“臣妾告退。”
待眾人走出了慈寧宮後,皇後的神色立馬從笑意盈盈變成了冰冷無比。
“宸貴妃倒是真的幸運。”
江清月微微一笑,“皇後此話從何而來,難不成還是幸運臣妾並未飲下鶴頂紅,還站在皇後麵前不成?”
皇後也的確是這個意思,自從二人合作後,後宮中倒是一直都是分出了兩大陣營。
不過江清月可不像皇後一般,什麽人都收入麾下,江清月如今跟隨著倒是少,不過卻貴在精。
都是一宮主位。
也怪不得今日眾人的矛頭都對準了江清月。
“依本宮看,宸貴妃是否太得意了?”
江清月倒是想試探一番皇後,“臣妾倒是不如皇後娘娘得意,隻是不知,如今宮中兩年無人再有身孕,可不知皇後是否滿意?”
皇後的神色僵硬了片刻,隨後便是厲聲道:“放肆!”
江清月倒是對此有了數,她微微屈膝,“是臣妾口不擇言,還請皇後娘娘見諒。”
皇後神色不佳,“宸貴妃怕是恃寵而驕了。”
江清月不再言語,皇後訓誡了兩句後便是離開了。
江清月剛想離開,便看見永寧朝這邊趕來。
她連忙迎上去,隻見永寧哭得連妝都花了,抱著江清月問道:“母後如何了?”
江清月連忙安慰道:“所幸服用不多,如今吃了藥,情況已經穩定下來了,快去看看吧。”
永寧也顧不上敘舊,直接跑進了慈寧宮內。
江清月微微歎息,說到底,還是她連累了太後。
若不是因為她,太後也不會遭受此罪過。
流雲也是看出了江清月的愧疚,連忙寬慰道:“娘娘不必愧疚,都是趙氏的錯。”
江清月聞言提醒道:“如今她不是趙氏了。”
流雲連忙掩唇,“是奴婢口誤,娘娘可要放寬心,如今腹中還是懷有皇嗣,更是要好好將養。”
江清月微微頷首,“如今本宮也幫不上什麽忙,今日起便是在未央宮每日抄寫佛經未太後祈福吧。”
“是,娘娘心善。”
江清月迴想起來嚴容華的神情,吩咐道:“再派人盯住嚴容華那裏,本宮倒是覺得她有些可疑。”
“奴婢明白。”
夜晚陸君澈來到了未央宮探望江清月。
而江清月也是第一次從他的神色上看到疲憊二字。
江清月遞給了陸君澈一杯茶,“皇上勞累了一天了,喝口茶緩緩。”
陸君澈卻搖了搖頭,一手抱住江清月,“月兒,朕感覺到勞累。”
江清月知道他是因為今日太後之事,連忙寬慰道:“太醫說太後娘娘的身體需要靜養,臣妾會時常前去侍奉的。”她頓了頓,“畢竟此事也是與臣妾有關。”
陸君澈輕聲道:“你有心了。”他的目光看到了桌子上擺的佛經,“你素日願意去母後那裏,如今也是開始抄寫佛經了。”
“臣妾不過是盡些綿薄之力罷了,抄寫佛經給太後祈福。”
陸君澈的手臂緊了緊,“朕剛開始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十分擔心,生怕母後離朕而去。”
“皇上與太後的感情甚深,太後也定是會知道皇上此番心意的。”
“隻是實在是可惡,竟敢對母後下手,她以為趙家會保全她嗎?”
江清月又勸了幾句,陸君澈道:“朕已經下旨趙家日後不必送秀女入宮選秀。”
江清月微微一愣,“皇上,這會不會...”
陸君澈道:“母後本就不讚成趙家新人入宮,是舅舅一家百般求才進宮的,如今更是遂了母後的心願。”
江清月微微頷首,“皇上做主便是。”
“還好你今日未飲用那茶水,不然不僅皇嗣性命不保,你的性命怕是也不保了。”
江清月想起來也覺得一陣後怕,“千算萬算倒是沒有想過,竟有人膽子大到會謀害太後。”
“這倒也是朕的疏忽了,朕已經下旨,以後送進慈寧宮的東西必須經過太醫的查驗。”
“皇上此舉倒是甚好。”
“如今你的胎像也不穩,可讓劉太醫看過?”
江清月拉著陸君澈坐下,“臣妾剛迴宮便是宣了太醫,太醫說隻是受了些驚嚇,並無大礙。”
“你如今也是貴妃了,皇後出言你忍讓便罷了,怎麽連低位妃嬪的話語你也要忍讓?”
江清月笑道:“臣妾沒有忍讓,不過是想與之爭論一番罷了。”
陸君澈有些無奈,“之前明妃的跋扈,你也該學一二。”
江清月微微頷首,“皇上放心,臣妾明白的。”
“如今母後還未清醒,朕始終是放心不下,你有著身子,便不須前去侍疾了。”
“那臣妾便抄寫佛經為太後祈福。”
陸君澈頷首,“罷了,天色不早了,朕便迴太平宮了,你好好照顧自己的身子。”
江清月微微屈膝,“夜裏涼,皇上多加些衣裳。”
陸君澈離開了未央宮後,江清月便又執起筆來抄寫佛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