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學研究部現在隻有李之藻老師一個顧問,還無法開展工作。西學研究部首要工作是物色西學人才,然後大量培養翻譯人才,全麵係統的翻譯西方的圖書著作,同時組織人才進行研究、吸收消化,為大明所用。”


    “魏進忠。”“奴婢在!”


    “你去找孫雲鶴協調一下,就說本宮說的,讓他抽調7名東廠番子,隨你一道出趟遠門。”


    “奴婢遵命。”魏進忠很是自信的說道,以他和孫雲鶴的交情,又有皇長孫的口諭,借調幾個人不是問題。


    “你們8個人每人領取200兩經費,兵分四路,一人兩馬,快馬加鞭,前往陝西、江西、南直隸、浙江,邀請曾鯨、金穀生、王宏卿、張玉珂、閔齊汲、淩蒙初、淩義渠、王徵、孫元化、焦勖、宋應升、宋應星、呂天成、徐上瀛、徐霞客、茅元儀這些人才。”


    “這是他們的基本資料,務必盡快將他們邀請到來青軒來。態度一定要客氣,可不要怠慢了本宮的貴客。”朱由校與徐光啟、李之藻商議了許久,結合前世的記憶和目前的政治需要,確定了這些人才。


    “奴婢保證完成任務。”


    “王富貴!”“小人在。”


    “你立即下山,去招募一批手藝好的木匠和鐵匠。待遇同你們一樣,包吃包住,月餉銀2兩。”朱由校給王富貴下達任務。


    “殿下,您這是找對人了,小人在宮裏幹活時,認識了不少手藝好的木匠、鐵匠,您看大概招募多少人?”王富貴興奮的迴答,招募的木匠越多,他的地位也將水漲船高。


    “我想想哈,加上你們四個,木匠、鐵匠各十個吧。”


    “好咧,保證完成任務。”


    “劉若愚!”“奴婢在。”


    “你和王富貴一起下山,招募十個印刷匠,購置印刷設備,盡快將印刷部建立起來。”


    “木作部製作高檔新中式實木古典家具,把咱來青軒的這些舊家具都換掉。”


    “鐵器部和印刷部首要任務,製作全新的簡化字、標點符號和阿拉伯數字鉛活字。盡快將咱編製的書印刷出來。”


    “保證完成任務。”


    “王承恩。”“奴婢在!”


    “北辛村村民做的千層底布鞋可以進行收購了,另外服裝部為新來的工匠準備好製服。天氣要冷了,棉衣棉褲棉帽也陸續縫製。”


    “奴婢立即辦理。”


    “劉若愚!”“奴婢在。”


    “所有新來的工匠都必須遵守咱來青軒的內務管理製度,做好崗位培訓和教育。先給他們說好囉,不願意遵守的,就不要來瞎折騰了。”


    “好咧。”


    “曹化淳。”“奴婢在!”


    “今日晚上大擺筵席,慶祝農學研究部、西學研究部、印刷部正式成立,酒肉管夠,本宮與諸位好好樂嗬樂嗬。香山來青軒所有人一個都不能少。”


    “好咧,保證完成任務。”


    “好,散會!”


    聽說晚上大吃大喝,整個來青軒一片歡快。


    萬曆43年農曆9月初2。


    “老魏,你選擇西安河南這條路線,順道前往少林寺一趟。不管你想什麽辦法,必須給本宮帶兩個少林寺的功夫高手迴來。本宮要學武健身。”


    “好咧,奴婢保證完成任務。”


    “你選兩個機靈的去南京,順道去拜訪一下山東運城河東巡鹽禦史畢懋康,代表本宮邀請他到來青軒。”


    “畢懋康有官職在身,他不一定會辭官跟你來京。他若不同意,就不要勉強,將這個錦囊交給他,告訴他,如果有事情可以給本宮寫信。”


    “好咧,奴婢一定想辦法將他遊說來京。”魏進忠信誓旦旦的說道。


    “記住,不可勉強,不能怠慢畢大人。”


    “好咧,奴婢知道了。”


    朱由校親自給魏進忠等人交待一番後,魏進忠帶領七名東廠番子踏上征途。


    明朝時期,道路崎嶇,山高路陡,江河險阻,交通條件十分惡劣。


    長途出行,步行每日可行25公裏左右,馬車每日可行35公裏左右,單人單騎每日可行100公裏左右。


    騎馬快馬加鞭,1個小時能跑35公裏左右。但馬不可能連續奔跑幾個時辰,要是按照這速度跑兩個小時,馬就廢了。


    而且一匹好馬一天最多跑10個小時,所以騎馬隻能跑一陣歇一陣。


    一開始每小時可以達到20公裏,越到後麵速度越慢,到了後麵還得下馬,牽著馬慢行,讓馬歇息。


    因此長途出行,騎馬每日最多可行100公裏左右,平均每小時10公裏左右。


    緊急事務一人三馬快馬加鞭,每日可達到200公裏左右。而軍事機要情報緊急傳遞時,不停換馬換人,每日可達到300公裏左右的極限。


    古代軍隊每日行進的速度,步兵20公裏,騎兵35公裏,一般步騎車混合軍隊長途行軍每日20至35公裏。


    而一日行軍50公裏,幾乎是丟棄物資、輕裝簡行後所能達到的行軍速度極限。


    精銳的蒙古鐵騎每日的平均行軍速度曾經達到90公裏左右,以至於能夠橫掃歐亞。紅軍長征時,創造了每日40公裏的行軍奇跡。


    中華幅員遼闊,以現代的交通條件計算,昆明距離京城約2600公裏,廣州距離京城約2200公裏,貴陽距離京城約2100公裏,桂林距離京城約2000公裏。


    福州距離京城約1900公裏,成都距離京城約1900公裏,蘭州距離京城約1600公裏,南昌距離京城約1400公裏,杭州距離京城約1400公裏。


    武昌距離京城約1200公裏,南京距離京城約1100公裏,西安距離京城約1100公裏,開封距離京城約700公裏,沈陽距離京城約700公裏,太原距離京城約500公裏,濟南距離京城約400公裏。


    明代時期的交通條件估計至少再增加30%左右。


    京城到最遠的省城昆明,往返一趟,單人單騎快馬加鞭,至少需要60天,交通實在是太不方便。


    大明要發展,首先必須發展交通,修橋鋪路。要想富,先修路,無論在那個朝代,都是不變的真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風雲之天啟大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爾東大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爾東大王並收藏明末風雲之天啟大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