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伍在泥濘的道路上走走停停,30公裏走了約四五個小時,午時左右,隊伍到達了目的地香山來青軒。
來青軒始建於明代,處在香山寺圓靈應現殿和西佛殿之間,屬香山寺下院,占地麵積約10畝,總建築麵積逾千平米。院中環境古樸典雅,四周環繞著大樹,景色宜人。
明代時期最著名的建築為齋室五楹,一溜排五間房,臨崖而建,建築麵積約150平米。自齋室五楹崖邊遠眺,青翠萬狀,千頃稻田盡收眼底。
萬曆皇帝曾至此登高遠望,並題寫“來青”二字,因而得名來青軒。
詩人徐渭在此留下《來青軒》。
畫棟將雲繞,修簷傍漢開。亭非邀翠入,山自送青來。遠色虛難寫,遐觀縱未迴。共言春景麗,不見使人猜。
來青軒平時人很少,甚是冷清。也就一個管事太監帶著幾個年老太監負責打掃維護。朱由校的馬車直接開到了來青軒的山門前。
“奴婢王朝用恭迎皇長孫殿下!”
來青軒的管事太監王朝用帶著人早已經在山門前恭候多時。
記憶中王朝用好像是閹黨的核心骨幹,不知道是一直在這麽個冷清的地方辦差,還是臨時調整。隻不過與魏進忠真是有緣啦。
朱由校在客巴巴、王春夏、王秋冬的伺候下,下了馬車。終於不再受兩輪馬車的折磨。
“以後一定要造出帶減震的四輪馬車,還有修路,絕對不再受這種折磨。”朱由校暗暗的發誓。
朱由校用眼光掃了王朝用一行人,便在眾人的簇擁下,進了來青軒的山門。
朱由校下榻在臨崖的齋室五楹,房間早已經布置得妥妥當當。朱由校扮著傻,也不用操心,任由眾人安排。
在王安的親自檢查指揮下,朱由校很快就安頓下來。魏進忠、曹化淳、劉若愚、王承恩、客巴巴、王春夏、王秋冬分別住在朱由校的房間兩側,方便照顧。
盧受安排孫雲鶴統領一個總旗50餘名東廠番子入駐緊鄰的香山寺一處院子,安排好來青軒的門崗、巡邏等安保工作後,便與王安告別朱由校,迴宮複命去了。
朱由校魚入大海,鳥上青霄,終於自由了。但演戲演全套,還得傻幾天。
就算不傻了,想要隨心所欲,也不是那麽容易。朱由校雖然遠離了紫禁城這個風暴中心,但在來青軒依然有無數雙眼睛盯著他。
特別是負責安保的東廠番子孫雲鶴等人,明麵上是保護朱由校,實則是監視朱由校。還有來青軒的管事太監王朝用,突然出現在這裏,肯定有問題。
朱由校但凡有出格的舉動,必將很快傳迴宮,稍不留神就會被鄭貴妃、西李等有心人炮製利用。
明朝時期,東廠、西廠、內行廠與錦衣衛合稱廠衛,都是皇帝的特務機構。
東廠全稱東緝事廠,永樂18年設立, 東廠權力在錦衣衛之上,隻對皇帝負責。不經司法機關批準,可隨意監督緝拿臣民,從而開明朝宦官幹政之端。
東廠的首領稱為東廠掌印太監,也稱廠公或督主,是宦官中僅次於司禮監掌印太監的第二號人物。
東廠的屬官有掌刑千戶、理刑百戶各一員,由錦衣衛千戶、百戶擔任,稱貼刑官。東廠下設掌班、領班、司房四十多人。
具體負責偵緝工作的是役長和番役,役長相當於小隊長,又叫檔頭,共有一百多人。役長各統帥番役數名,番役又叫番子。
這些人由錦衣衛中挑選的精幹分子組成,總人數約800人。
西廠全稱西緝事廠,成化13年設立。西廠的成員和東廠一樣都是由錦衣衛中選拔出來,人數要比東廠多一倍,它的職權比東廠和錦衣衛更大。
西廠的職務是偵查民臣的言行,並可以對疑犯進行拘留、用刑,西廠又把監獄以及法庭混為一體,而且可隨意逮捕朝中大臣,可不向皇帝奏請。
內行廠別名大內行廠。
正德元年,馬永成掌管東廠,穀大用掌管西廠。司禮監太監劉瑾因與他們有矛盾,又另設內行廠,自成係統。
內行廠偵緝範圍比錦衣衛、東廠和西廠三個特務機構還要大,除監察臣民外,錦衣衛、東廠和西廠也在之內,權勢居東、西廠之上,用刑尤為酷烈。
錦衣衛偵伺一切官民,東廠則偵察官民和錦衣衛。西廠有時還監視東廠,內行廠則監視官民和廠衛,而皇帝直接領導與監督所有偵察機關,構成一套偵察特務體係。
正德五年,劉瑾倒台後,內行廠與西廠一同被裁撤。
曆史上,萬曆皇帝登基後,萬曆皇帝從小的玩伴馮保,執掌司禮監和東廠。
馮保與萬曆皇帝感情深厚,萬曆皇帝稱之為大伴。萬曆10年,張居正死後,為了奪權,與張居正關係深厚的馮保被萬曆皇帝清算。
馮保被清算後,陳矩接掌司禮監和東廠。
陳矩廉潔安靜,為人正直,不擾官不害民,從不濫用權力,被人稱之為佛爺。
陳矩門下的常雲為乾清宮管事,馬鑒、師明、苗全均為乾清宮近侍,隸屬司禮監。這些人隨侍在萬曆皇帝身邊,左右著萬曆皇帝的決策。
因為有陳矩及其培養的班底打理,萬曆皇帝才能夠安心的30年不上朝。
萬曆35年,陳矩死後,黃鈞庭執掌司禮監,盧受擔任司禮監秉筆兼東廠掌印。盧受為人小心謹慎,表麵謙遜忠厚,實則圓滑老到。
盧受擔任司禮監秉筆執掌東廠期間,唯萬曆皇帝馬首是瞻,忠實的執行萬曆皇帝的任何旨意,辦事利索,深得萬曆皇帝信任,成為萬曆皇帝的忠實鷹犬。
朱常洛登基後,鄒義接任盧受掌管東廠。朱由校登基後,沈蔭接任鄒義掌管東廠。天啟二年,沈蔭失勢,宋晉接任東廠掌印。天啟三年,魏忠賢接任宋晉掌管東廠。
朱由校登基後,不僅賜名魏進忠為魏忠賢,還賜婚客巴巴與魏忠賢,使他們名正言順的成為對食夫妻。朱由校對客巴巴感情很深,魏進忠因與客巴巴的對食關係,自然受到恩澤。
魏忠賢勾結客巴巴上位的第一步,除去朱常洛留下的親信太監王安,將王安降職充當南海子淨軍。沒多久,王安被魏忠賢的手下南海子提督劉朝殺害。
王安死後,王體乾接任司禮監掌印,成為司禮監的一把手。魏忠賢擔任秉筆太監成為司禮監的二把手。
魏忠賢勾結客巴巴控製內庭,王體乾淪為傀儡,逐漸掌握朝廷大權,成為權傾朝野的九千九百歲。
魏忠賢用顧秉謙、馮銓等人控製內閣,用文臣崔呈秀、田吉、吳淳夫、李夔龍、倪文煥充當參謀,被稱之為五虎。
任用武臣田爾耕、許顯純、孫雲鶴、楊寰、崔應元充當殺手,被稱之為五彪。還有更多的追隨者,被稱為十狗、十孩兒、四十孫。
朝廷上下,幾乎都是魏忠賢的手下,天啟皇帝儼然成為一個擺設。
天啟六年,浙江巡撫潘汝楨第一個提出為魏忠賢建立生祠,全國各地紛紛響應。一時間,魏忠賢的生祠不僅在全國各地開花,甚至還建到了京城之中。
祠堂是供奉祖先牌位或者是祭祀聖賢的宗廟,通常都是為已經去世的人而建,而為活人建造的祠堂,被稱為生祠。
在中國幾千年的曆史長河中,有生祠的人,可謂鳳毛麟角。如果單以生祠數量而論,魏忠賢絕對無人能夠比肩。
崇禎皇帝登基後,將魏忠賢發配到鳳陽守靈,最後逼得魏忠賢上吊自殺,還被割下頭顱,掛在城門示眾。
權傾朝野、隻手遮天的魏忠賢,卻鬥不過一個沒有多少政治經驗的小年輕,短短幾個月時間,魏忠賢慘死,閹黨覆滅,很多人誇讚是崇禎英明有魄力。
其實,魏忠賢根本沒有與崇禎皇帝鬥,兩人根本就鬥不起來。
來青軒始建於明代,處在香山寺圓靈應現殿和西佛殿之間,屬香山寺下院,占地麵積約10畝,總建築麵積逾千平米。院中環境古樸典雅,四周環繞著大樹,景色宜人。
明代時期最著名的建築為齋室五楹,一溜排五間房,臨崖而建,建築麵積約150平米。自齋室五楹崖邊遠眺,青翠萬狀,千頃稻田盡收眼底。
萬曆皇帝曾至此登高遠望,並題寫“來青”二字,因而得名來青軒。
詩人徐渭在此留下《來青軒》。
畫棟將雲繞,修簷傍漢開。亭非邀翠入,山自送青來。遠色虛難寫,遐觀縱未迴。共言春景麗,不見使人猜。
來青軒平時人很少,甚是冷清。也就一個管事太監帶著幾個年老太監負責打掃維護。朱由校的馬車直接開到了來青軒的山門前。
“奴婢王朝用恭迎皇長孫殿下!”
來青軒的管事太監王朝用帶著人早已經在山門前恭候多時。
記憶中王朝用好像是閹黨的核心骨幹,不知道是一直在這麽個冷清的地方辦差,還是臨時調整。隻不過與魏進忠真是有緣啦。
朱由校在客巴巴、王春夏、王秋冬的伺候下,下了馬車。終於不再受兩輪馬車的折磨。
“以後一定要造出帶減震的四輪馬車,還有修路,絕對不再受這種折磨。”朱由校暗暗的發誓。
朱由校用眼光掃了王朝用一行人,便在眾人的簇擁下,進了來青軒的山門。
朱由校下榻在臨崖的齋室五楹,房間早已經布置得妥妥當當。朱由校扮著傻,也不用操心,任由眾人安排。
在王安的親自檢查指揮下,朱由校很快就安頓下來。魏進忠、曹化淳、劉若愚、王承恩、客巴巴、王春夏、王秋冬分別住在朱由校的房間兩側,方便照顧。
盧受安排孫雲鶴統領一個總旗50餘名東廠番子入駐緊鄰的香山寺一處院子,安排好來青軒的門崗、巡邏等安保工作後,便與王安告別朱由校,迴宮複命去了。
朱由校魚入大海,鳥上青霄,終於自由了。但演戲演全套,還得傻幾天。
就算不傻了,想要隨心所欲,也不是那麽容易。朱由校雖然遠離了紫禁城這個風暴中心,但在來青軒依然有無數雙眼睛盯著他。
特別是負責安保的東廠番子孫雲鶴等人,明麵上是保護朱由校,實則是監視朱由校。還有來青軒的管事太監王朝用,突然出現在這裏,肯定有問題。
朱由校但凡有出格的舉動,必將很快傳迴宮,稍不留神就會被鄭貴妃、西李等有心人炮製利用。
明朝時期,東廠、西廠、內行廠與錦衣衛合稱廠衛,都是皇帝的特務機構。
東廠全稱東緝事廠,永樂18年設立, 東廠權力在錦衣衛之上,隻對皇帝負責。不經司法機關批準,可隨意監督緝拿臣民,從而開明朝宦官幹政之端。
東廠的首領稱為東廠掌印太監,也稱廠公或督主,是宦官中僅次於司禮監掌印太監的第二號人物。
東廠的屬官有掌刑千戶、理刑百戶各一員,由錦衣衛千戶、百戶擔任,稱貼刑官。東廠下設掌班、領班、司房四十多人。
具體負責偵緝工作的是役長和番役,役長相當於小隊長,又叫檔頭,共有一百多人。役長各統帥番役數名,番役又叫番子。
這些人由錦衣衛中挑選的精幹分子組成,總人數約800人。
西廠全稱西緝事廠,成化13年設立。西廠的成員和東廠一樣都是由錦衣衛中選拔出來,人數要比東廠多一倍,它的職權比東廠和錦衣衛更大。
西廠的職務是偵查民臣的言行,並可以對疑犯進行拘留、用刑,西廠又把監獄以及法庭混為一體,而且可隨意逮捕朝中大臣,可不向皇帝奏請。
內行廠別名大內行廠。
正德元年,馬永成掌管東廠,穀大用掌管西廠。司禮監太監劉瑾因與他們有矛盾,又另設內行廠,自成係統。
內行廠偵緝範圍比錦衣衛、東廠和西廠三個特務機構還要大,除監察臣民外,錦衣衛、東廠和西廠也在之內,權勢居東、西廠之上,用刑尤為酷烈。
錦衣衛偵伺一切官民,東廠則偵察官民和錦衣衛。西廠有時還監視東廠,內行廠則監視官民和廠衛,而皇帝直接領導與監督所有偵察機關,構成一套偵察特務體係。
正德五年,劉瑾倒台後,內行廠與西廠一同被裁撤。
曆史上,萬曆皇帝登基後,萬曆皇帝從小的玩伴馮保,執掌司禮監和東廠。
馮保與萬曆皇帝感情深厚,萬曆皇帝稱之為大伴。萬曆10年,張居正死後,為了奪權,與張居正關係深厚的馮保被萬曆皇帝清算。
馮保被清算後,陳矩接掌司禮監和東廠。
陳矩廉潔安靜,為人正直,不擾官不害民,從不濫用權力,被人稱之為佛爺。
陳矩門下的常雲為乾清宮管事,馬鑒、師明、苗全均為乾清宮近侍,隸屬司禮監。這些人隨侍在萬曆皇帝身邊,左右著萬曆皇帝的決策。
因為有陳矩及其培養的班底打理,萬曆皇帝才能夠安心的30年不上朝。
萬曆35年,陳矩死後,黃鈞庭執掌司禮監,盧受擔任司禮監秉筆兼東廠掌印。盧受為人小心謹慎,表麵謙遜忠厚,實則圓滑老到。
盧受擔任司禮監秉筆執掌東廠期間,唯萬曆皇帝馬首是瞻,忠實的執行萬曆皇帝的任何旨意,辦事利索,深得萬曆皇帝信任,成為萬曆皇帝的忠實鷹犬。
朱常洛登基後,鄒義接任盧受掌管東廠。朱由校登基後,沈蔭接任鄒義掌管東廠。天啟二年,沈蔭失勢,宋晉接任東廠掌印。天啟三年,魏忠賢接任宋晉掌管東廠。
朱由校登基後,不僅賜名魏進忠為魏忠賢,還賜婚客巴巴與魏忠賢,使他們名正言順的成為對食夫妻。朱由校對客巴巴感情很深,魏進忠因與客巴巴的對食關係,自然受到恩澤。
魏忠賢勾結客巴巴上位的第一步,除去朱常洛留下的親信太監王安,將王安降職充當南海子淨軍。沒多久,王安被魏忠賢的手下南海子提督劉朝殺害。
王安死後,王體乾接任司禮監掌印,成為司禮監的一把手。魏忠賢擔任秉筆太監成為司禮監的二把手。
魏忠賢勾結客巴巴控製內庭,王體乾淪為傀儡,逐漸掌握朝廷大權,成為權傾朝野的九千九百歲。
魏忠賢用顧秉謙、馮銓等人控製內閣,用文臣崔呈秀、田吉、吳淳夫、李夔龍、倪文煥充當參謀,被稱之為五虎。
任用武臣田爾耕、許顯純、孫雲鶴、楊寰、崔應元充當殺手,被稱之為五彪。還有更多的追隨者,被稱為十狗、十孩兒、四十孫。
朝廷上下,幾乎都是魏忠賢的手下,天啟皇帝儼然成為一個擺設。
天啟六年,浙江巡撫潘汝楨第一個提出為魏忠賢建立生祠,全國各地紛紛響應。一時間,魏忠賢的生祠不僅在全國各地開花,甚至還建到了京城之中。
祠堂是供奉祖先牌位或者是祭祀聖賢的宗廟,通常都是為已經去世的人而建,而為活人建造的祠堂,被稱為生祠。
在中國幾千年的曆史長河中,有生祠的人,可謂鳳毛麟角。如果單以生祠數量而論,魏忠賢絕對無人能夠比肩。
崇禎皇帝登基後,將魏忠賢發配到鳳陽守靈,最後逼得魏忠賢上吊自殺,還被割下頭顱,掛在城門示眾。
權傾朝野、隻手遮天的魏忠賢,卻鬥不過一個沒有多少政治經驗的小年輕,短短幾個月時間,魏忠賢慘死,閹黨覆滅,很多人誇讚是崇禎英明有魄力。
其實,魏忠賢根本沒有與崇禎皇帝鬥,兩人根本就鬥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