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趙信不以為然道;“這麽說來就有些牽強附會了吧,周室之所以再衰落之後還能存活四百多年末,更多的是沒有一個強大的到足夠取代它的國家出現。要知道任何一國若是得到九鼎,必然會引起其他國家的群起而攻之。”


    樂毅卻是一笑,又道;“你這麽說也對,可是最近的一次事情你想必也有所耳聞。”[]


    趙信奇怪的問道:“什麽事?”


    “周天子八年,那時候即位才三年的秦武王躊躇滿誌。秦國在他父王手中經過了四十多年的擴張,國力已經躍然於諸侯之上。當時齊越正在聯手與楚國大戰,三晉猶如一盤散沙,燕國又是秦國的忠實盟友。此時的秦國已經初步具備了問鼎中原的實力和決心,年輕的秦武王坐了一個很大膽的決定,出兵攻打韓國的同時兵臨洛邑城下,以武力脅迫周室交出九鼎,否則就斷絕周室香火。”


    趙信一愣,道;“這我到沒聽說,我見書上所載的隻是秦武王天生神力,喜好與人角力比試力氣。後來帶著大力士任鄙、烏獲、孟說等人前往洛邑觀看九鼎,結果心血來潮非要強行舉鼎,結果兩目出血,絕臏而死。”


    “無稽之談。”樂毅嗤之以鼻道,“這說法分明漏洞百出,你想九鼎是什麽東西,那是天子的象征,周天子會隨隨便便就將九鼎奉出嗎?若非強兵壓境,秦武王怎麽可能入宮窺視九鼎。而且這秦武王活的好好地,居然去舉鼎自尋死路,有這麽笨的人嗎?”


    “那你說是什麽原因?”


    樂毅沉吟了半響,才說道;“我是聽到一位在洛邑為官的故友相告才大略知道一些的。這個秦武王勇猛而果斷,在軍中威望極高,所以記得將軍們的擁戴。他一心謀奪九鼎並非出於私利,而是秦國當時的國力確實能夠借助九鼎而再上一層,也是準確的分析了當時關東各國忙於戰事無力與秦國為戰,這才大起膽子圍攻洛邑。”


    “周軍弱小,自然抵不過虎狼秦軍,周王怕城破而宗廟毀,便大開城門,任由秦軍入城。秦武王興致衝衝的帶著他的三名當世勇士,以及二千戰功赫赫的秦國鐵甲兵團衝入了周王宮,想要將九鼎作為戰利品運迴鹹陽,可是最後這二千多甲士竟然無一人生還,隻有任鄙和烏獲二人扛著已經絕臏的武王跌跌撞撞的出了宮門,當晚武王就斷了氣,臨死之前下令全軍後撤,並留下嚴命五十年隻能秦軍不得踏入洛邑。”


    趙信倒吸了口涼氣,驚道;“二千多鐵甲步兵,還有四位絕世高手,難道都是他一手做到的?”


    想了想又追問道;“會不會是周王早已經在內城設下埋伏,將武王擊殺的。”


    “不可能。”樂毅斷然搖頭道;“且不說周室孱弱至此,還有沒有勇氣和決心這麽做。即便真是周王做的,那秦武王在絕氣前必會下令報仇的,又怎會下令退軍,還再三叮囑後繼之人不得窺視九鼎。”


    趙信頭皮有些發麻,道;“如果真的如此,那這人的武藝當真是驚世駭俗,也難怪能位居三大高手之首。”


    “這倒也未必。”樂毅搖了搖頭,嗬嗬笑道;“隻是因為鬼仙二人行蹤飄渺,不為世人所知,故而越穿越神。若是真正交手,這三人誰勝誰負,又有誰知道呢。”


    “這天下武功,無外乎內外之分,以墨家為代表的是以劍道入武,追求劍招上的登峰造極,孟丘道便是以劍傲立於天下,這也是當今武士們追崇的。而道家所提倡的是以修身禦氣,也就是內在修煉,此種修煉需要極大的慧根和耐心,遠不及劍道來的成效快,所以練習之人寥寥無幾,想來那個謫仙,修煉的應該是道家禦氣之術。”


    趙信大感興趣的問道;“那個鬼穀子呢,樂兄以為如何?”


    “王詡天縱奇才,即使縱橫家之鼻祖,又是道家和兵家之集大成者,論天資天下無人能及。所以他獨辟蹊徑的創建了鬼穀術,既有別於道家的練氣,又與劍道大相庭徑,而是效仿禽獸形態創建了本經陰符七術。可惜為兄才學疏淺,見識有限,至今仍未與之一見。


    趙信心想你就算見了也估計認不出的,不過心中卻是真心佩服樂毅的才識和眼界。便大聲較好,為自己和他的滿上了酒,端起酒杯笑道;“樂兄當真好眼力,好見識,當這小小的校尉實在太委屈你了。今日一番話,讓小弟我大開眼界,就憑這就要好好敬你一杯了。”


    樂毅舉杯隨之一飲而盡,笑道;“趙兄弟客氣了,這些不過是旁門左道之事,你年輕有為,將來必然前程不可限量,切莫將功夫耗費在這等事情之上。要知道江湖不過是末流,不管你武藝多高,終究還是要屈服於世俗王權,絕不可能超越王權的存在。”


    趙信笑著迴道;“樂兄大可放心,小弟不過是一時感興趣而已,還沒到看破世俗的境界。我看樂兄身手也是不俗,不知是師從何處?”


    樂毅猶豫了一下,還是說道;“我曾經拜在墨家一名知名劍客的門下,至於恩師的名諱,我就不方便透漏了。”


    “明白明白。”趙信笑著點了點頭。


    “這麽說來樂兄也算是墨家子弟了?”


    樂毅搖了搖頭,道;“這倒不是,墨家門人看重的是信念,而我不過是學習了墨家的一些劍術而已,對他們那套非攻和仁愛並沒有什麽興趣,在我看來這完全是理想者的東西,根本不具備可操作性。所以我並非墨家中人。”


    趙信想了想,又問道;“剛剛你說墨家如今已經三分多年,可有此事?”


    “對。”樂毅毫不猶豫的點頭道;“齊墨、楚墨和趙墨如今各自為政,各有钜子,相互之間並無統領關係,隻是推選了墨家百年難遇的奇才孟丘道為钜子,名義上統領三墨之間的任何活動。但墨家已經分裂了近百年,彼此間隙已深那是那麽容易就能化解矛盾的。”


    “而且這個钜子沉迷於武道,無心其他事物,所以這墨家說到底還是四分五裂。其中以齊墨最為強大,也是墨家的正統所在;其次是統領三晉和燕國的趙墨,趙墨繼承於晉,實力與齊墨不相伯;剩下的楚墨卻是三墨中實力最弱小的,楚地武風不盛,不過仗著地盤數千裏,倒也是實力不俗。”


    趙信點頭道;“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樂兄今日所說真是讓我大開眼界。”


    樂毅哈哈一笑,不以為意道;“趙兄弟客氣了,這些不過巨口之勞而已,比起你對我的幫助又算得了什麽。”


    兩人又接著喝酒,知道將兩壇酒喝的底朝天才心滿意足,趙信心想若是迴去的都天亮了,定然逃不掉一頓臭罵。於是便和樂毅辭行,二人約定下次再見,便各自迴家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趙氏為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牧江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牧江南並收藏趙氏為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