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初夏的原野上,一望無際的綠蔭便猶如一塊巨大的綠毯鋪在天穹之下。巨大的太行山脈橫斷趙地向南延伸,儼如一條巨龍般綿延數千裏,將趙國北部分為東西二塊,向東則為代地,像西則為趙氏龍興之地晉陽。


    代郡地處太行之東,是趙雍為王時設置的四郡之一。昔日趙襄子為晉國大夫,率趙氏之兵攻伐當時的諸侯代國,盡吞其地,從此代地便成為了趙氏屬地,為趙氏中原屬地的北部屏障。趙雍繼位後,更將代地升格為代郡,位居四郡之首,並單獨設置一名代相治理,位列中卿,從品階上遠遠高過雁門、雲中、上黨三郡太守。


    代郡對趙國的重要,由此可見一斑。


    代郡東接燕國、中山國,西越太行山與晉陽相接,北麵則是遊牧部落占據的草原。代郡三麵受敵,若是失守的話則趙國危矣,故而曆代趙國君主都會在代郡布置重兵,以抵禦來自北方的侵略。


    惟獨到了趙雍二十七年,當時還是趙王的趙雍率新訓練成軍的騎兵部隊北出代郡,向草原上強大的樓煩和林胡發動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攻勢,大破樓煩林胡二部,盡收二部故地,在更北部設置了雁門和雲中二郡,以此為趙國屏障。


    有了雲中和雁門二郡做為屏障,代郡不用再直接麵對來自草原上的威脅,轉而專心對付燕國和中山國。燕國經曆子之之亂後,國力大衰,燕王職又是得到趙雍的強勢擁立才得以入主燕國。所以這十幾年燕趙二國關係密切,燕國在對待諸國的態度上也緊緊跟隨趙國的步伐,二國雖無盟友之名,卻有盟友之實。而中山曆經了趙雍十幾年的敲打,國力漸衰,早已不複當年強盛時期的姿態,這些年來也是閉關緊守,從不主動挑釁趙國。


    代郡危機盡去,則境內居民也漸漸思安。兼之此地水草豐美,又有趙國大軍庇護,所以不斷有牧民湧入代郡定居,甚至經常有北方的小部落整部南下內遷代地,趙國一概接納之。


    故而代郡居民漸多,胡華交雜,既有南方農耕文明的城池林立,又有北方遊牧文明的部落族群。代郡便慢慢的興旺起來,城外的草原上隨處可見朵朵帳篷、揮舞著牧鞭趕著羊群的牧民、跪在奶牛前擠著牛奶的女人,一片生機盎然之象。


    忽然,天邊隱隱傳來一陣陣沉悶的雷聲,一望無際的草原盡頭突然湧出了朵朵烏雲。獵狗警惕的豎起了耳朵,馬背上的牧民則是伸出脖子一臉擔心的望向遠處。


    雷聲漸近,遠處的草原出線了一條黑線,竟不是天邊響雷,而是萬馬奔騰的馬蹄踏下。片刻之間,風馳電掣的數萬騎兵就已奔到近處,牧民們看著大軍中高高豎起的’趙’字大旗,這才舒了一口氣,放下久懸的心。


    這是趙國精銳的騎兵,隻是不知道這次帶領它前來的是何人。


    大軍如同海潮唿嘯般瞬發即至,牧民都來不及驅趕著羊群四散躲散,隻好站在遠處一動也不敢動。幸好趙軍軍紀極嚴,又兼之訓練有素騎術精湛,雖然是疾速奔馳行伍之間卻絲毫不亂,險險擦著牧民和羊群唿嘯而過,毫發無傷。戰馬馬鞍山懸掛的盾牌、戰刀、弓弩一應俱全,騎士們一個個表情嚴肅,高大的馬匹在奔馳中打著響鼻喘著熱氣,赫然一支虎賁之師。


    這支大軍是長年駐紮在雲中和雁門的二萬精銳騎兵,半月前主父將其悉數調集南下,與自己所帶萬餘親軍何為一軍,浩浩蕩蕩三萬鐵騎奔赴代郡,加入即將展開的攻滅中山之戰。


    遠遠的見一騎飛馳而來,正是趙軍的先鋒斥候,大軍當前的一名趙將忽然勒馬停韁,舉手示意部下停住。身後傳來傳令官嘶聲的喊叫:“停止前進,原地待命。”


    三萬大軍聞令便如同行雲流水般在行列隔開的空隙間險險止住馬勢,整個大軍霍然止住,竟無半點阻塞推攘。


    斥候疾馳而來,趙雍則催馬迎了上去,身後趙信等人緊緊跟隨。


    斥候洪亮的聲音在軍前響起,“報主父,前方有大股騎兵出現,約莫五千人數,打的是我趙軍旗號,裝束也與我趙軍無異。”


    趙雍點了點頭,麵色沉著如水,頭也不迴的對趙信說道;“傳我軍令,全軍備戰。”


    身後的趙信聞言愕然,愣了一會才迴過神來,調轉馬頭奔去大聲向各部傳達軍令。心中著實有些不以為然,這都已經到了趙國腹地,對麵迎來的也都是同為趙軍的公子趙章所部,為何還要多此一舉的備戰。


    遠處的天邊,一塊烏雲緩緩騰出,五千騎兵魚貫湧出,見對麵的大軍正嚴陣以待,便緩緩的停下了馬步,在原地駐足不前。


    對麵大軍所布為雁行陣,是一種騎兵常用陣法。三萬大軍以中軍為基,左右兩翼向後梯次排序,若是進攻,則左右兩翼強大的騎兵包抄迂迴到敵軍兩翼,利用騎兵的機動靈活性和遠程攻擊力大規模射傷敵軍主力,再配合中軍主力的突進,誌在一舉殲滅敵軍。


    如今對麵數倍於己的優勢大軍擺出了雁行陣,那無疑將趙章所部置於鼓掌之間,生死皆決於對方之手,即便掉馬逃走也是來不及了。


    ……...


    趙固催馬上前和趙章並排,目光中驚懼不已,詫異道;“主父這是何意?”


    趙章卻是哈哈一笑,一副不以為意的樣子,迴過頭來下令道;“傳我軍令,全軍結魚鱗陣。”


    相對於雁行陣的迂迴包抄,魚鱗陣則威力在於集中兵力,對敵軍的中央發起猛攻,以此應對防禦能力不強的雁行陣。


    “諾。”傳令兵大聲領命,掉馬飛快傳令。一旁的趙固則是大駭,失聲道;“公子你要做什麽?”


    迎駕主父時卻擺出了進攻姿態,這若是被有心人知曉必會告他們個謀逆之罪,若非趙章是主父的長子,趙固定會下令阻止。


    趙章見趙固驚慌,不由哈哈一笑,還沒有開口一旁的田不禮已經搶先笑著解釋道:“代相不必慌張,主父和公子不過是按照行軍原則布陣迎敵,防範被人所趁,並非是有敵對之意。”


    趙章點了點頭,笑容滿麵的說道:“田司馬所言極是,父王他治軍嚴謹,從未有過任何紕漏,所以才會如此如臨大敵。代相大可放心,不用多久,父王的使者就迴來喚你我前去迎駕。”


    趙固見趙章和田不禮二人語態輕鬆,倒不像作偽,心中這才大定,也隨著附和笑了笑。正欲開口說話,卻見對麵軍中已經駛出數騎,衣著甲胄皆為羽林式樣。


    “來了。”趙章低喝一聲,隨即和趙固、田不禮二人催馬出陣,迎了上去。


    隻見來者為四騎,當先者為一少年,雖然容貌看上去仍有些稚嫩,眉目間卻英姿不凡。


    那少年見趙章三人出列相迎,領先的趙章眉目之間與主父極其相似,便已猜出了是公子章,便上前勒住了馬韁,在馬上拱手行禮道;“卑職羽林校尉趙信,參加公子章。”


    趙章笑著點了點頭,凝神看了趙信片刻,頗感興趣的笑道;“你就是趙信?果然少年英雄,難怪父王也如此誇獎你。”


    聽到趙章如此誇讚,趙固和田不禮二人也不禁多看了趙信二眼。趙信卻是神色如常,隻是拱手笑道;“多謝公子誇獎,若論英武不凡,何人能比得上公子你。公子才十二的年紀就已經征戰沙場,斬首十餘,十五為將,大破中山,手刃中山大將恆武,攻下城池三座,屢立大功為我趙人傳為佳話。我在跟隨主父身邊時,常聽到主父提前公子的神勇,今日一見,果真英氣逼人。”


    聽到趙信說起自己的得意之事,趙章不禁哈哈一笑,心裏倒是頗為受用,對趙信這個小子的生出了一些好感,麵色溫和的笑道:“正事要緊,父王現在可在軍中?”


    趙信點了點頭,挺直腰身正色說道;“傳主父口諭,召公子章、代相趙固前往覲見。”


    “諾。”趙章二人趕緊行禮領旨。趙信望這趙固,開口問道;“得罪了,敢問你可是代相趙固?”


    “正是。”趙固正色微笑道。


    見趙信目光望向自己,田不禮麵色有些尷尬,幸好趙章開頭替他解圍道;“這是我軍中的行軍司馬田不禮,我正打算將他引薦給父王,趙校尉可有異議?”


    說完虎目望來,氣勢倒是壓人。趙信不願與他起衝突,便低下頭拱了拱手道;“公子說笑了,既然是公子您引薦的人,卑職又怎敢有阻擋,還請三位跟我前去,以免主父等待。”


    趙章見趙信識相,便哈哈一笑,客氣道;“甚好,趙校尉請帶路。”隨即跟著趙信疾向對麵大軍軍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趙氏為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牧江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牧江南並收藏趙氏為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