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一月過去,已至夏末,氣溫明顯降下不少,但還是有些炎熱。陸憐生迴想著小時候夏末秋初,已經沒那麽熱了呀。
引源的事,朱驍軍早已打點好,若非打點早,提前搶到了名額,怕是有錢也買不到。畢竟整個北峙城的富家子弟,都想修行,拚財力客來賭館是遠遠比不過的,除非它變成一間世上的正常賭館。
這一月裏,徐先生閉門不出,為陸憐生在完成一本大作。而陸憐生看他先前寫的那本《源輝實用篇》也頗有感悟。裏麵詳細講述了源輝的性質、演變,也寫了源泉如何成溪化瀑。
一位名為董玄之的武師,前日已入北峙城,與其同行的還有一位太守,全城上層對此無比重視,直接將香滿樓包下三天,款待二人。不僅如此,府尹別院中,城中還特意建了座源來亭,請董玄之在此為前來的三十二位青年引源。
由此不難看出,修行無比榮光。
引源日至,何姨為陸憐生換上件僅有的秀錦綢衣,讓他看起來與城中其他富紳子弟一個樣。陸憐生入了府尹府,三十二位青年中,也不乏眼熟的。兒時他便去過那位王公子,還有金公子府中講解《宏行禮記》,畢竟陸憐生也曾被稱為一聲神童。
在場公子小姐大多都年長陸憐生幾歲,十四歲的陸憐生在此處,個頭不高,看著不像青年,而像孩子。
府尹府早年間建的樸素,與這新建的源來亭一對比,瞬間顯得此亭高貴。
延著幾步不高的石梯,便來到亭外長廊,眾人隨引路仆役而行,隻見一處別致涼亭高高聳立於假山上,六根赤紅色的粗壯長柱將亭子支起,每根柱上都雕畫著一幅九蟒戲珠圖,亭簷則采取多重疊加式,遠望而去像數隻靈鳥立於亭頂,競相高鳴。
源來亭中央,董玄之與太守靜坐其中,城中其餘大人物則立於二人身旁,賠笑著。太守暫且不論,傳聞這董玄之隻是洞靈上境,竟也如此受尊崇,這令陸憐生頗為吃驚。
城主向眾人介紹到:“這位大人是江州太守,州牧大人比較重視江州各地的引源情況,所以特意派這位大人來察視。至於這位仙氣不凡的董大人,則是上京派來為你們引源的,今日功成者可勢必要好好謝謝他。”
平日裏這些大多吊兒郎當的富家子弟,在家中長輩的千叮嚀萬囑咐之下,此刻也都極盡禮數的行了個禮。但他們平日腰板硬的很,此刻行的便不夠自然,倒是陸憐生看著令人舒心不少。
董玄之從懷中取出引源石,放於亭中的石桌上。常人若想引源,需吸收引源石內儲存的天地源氣。這需要一位洞靈境的修行者,憑自身能力,將引源石的一部分源氣放出,才能供人吸收。
天然生成的引源是極其稀少珍貴,所以馭雲境強者也可耗費自己的源輝來打造,畢竟修行者體內的源輝和天地間的源氣也算同宗同源。因此各國以及修行宗門對引源石的管控極嚴,常人不走這種正途,一生都沒機會修行。
機會來之不易,陸憐生不想失敗,此刻心情緊張而又複雜。
當引源石上出現了一小道裂縫,頓時金光乍現,各家公子爭先恐後的上前,這時候誰講禮,誰傻子,怎麽看都是誰先引源,引入的源氣就越多。
金公子走到陸憐生身旁,道:“陸小弟,你做事還是那麽不緊不慢啊,家裏讓你來這不容易,花了不少銀子吧。既然你想修行,小時候讀那麽多書,可就沒什麽用了,孩童時大家都讚你,但大了可就不好說了。”
金公子說罷,便上前去了。
陸憐生沉默片刻,隻是開口說了句:“讀書,有用。”
來此之人,塞的銀子也是有多有少,因而便決定了引源的順序。金公子第一,王公子第二,陸憐生不出意外的排在了最末端。
旁人如何,陸憐生其實並不關心,在場的哪怕都成功了,也隻不過成了芸芸修行者中的其中一個,他所擔心的始終隻有自己。
金公子將源氣引入體內,若是匯而不散,凝成一汩源泉便算是成功了。源泉裏都是源輝,說白了引源就是讓源氣質變成源輝。
整整半個時辰過去,金公子的額頭已掛滿了涔涔汗珠,卻依然沒有停下。
董玄之無奈地搖了搖頭,其實早該結束了,源泉不成,證明體質不宜修行,再怎麽努力都沒有結果。
金公子終於停了下來,他雙目無神,眼光迷茫,嘴裏不停念叨到:“怎麽會這樣……怎麽會這樣……”
倒是接下去的王公子,不過十息,他便停了下來。他走到董玄之麵前,將掌心攤開,一抹銀色光芒閃耀了出來,說到:“大師,我這樣算成了嗎?”
董玄之點了點頭。源輝外放,這位王公子已是名放源初境的武師了。
之後兩個時辰過去,前三十一人中引源成功的也不過隻有先前的王公子,還有錦繡布莊的李公子與香滿樓的少東家。陸憐生才知道引源成功的概率如此之低,十分之一的概率讓他不禁在心裏捏了把汗。
“你是最後一個?”董玄之問到。
陸憐生先行了個禮說到:“是的,麻煩大師了。”
從引源石中散出的源氣被陸憐生吸入體內,那一刻,陸憐生有一種前所未有的神秘體驗,他在自己體內看到了一個新的世界,源氣大量湧入,隨即轉化成了銀色的源輝,在那個廣袤無垠的世界中,匯聚成了一汩泉水。
陸憐生想著未來源泉會變成源溪,然後是源瀑,接著是源河,莫非等化為源海之時,這個一望無邊的世界就有機會填滿,那源海中得有多少源輝啊。
陸憐生越發覺得修行神奇偉大,而且看樣子源泉出現,自己應該成功了。但下一刻,眼前的景象令陸憐生震驚,源泉竟然又出現了,那是第二汩。
緊接著是第三汩、第四汩,等到了第十二汩時,陸憐生感覺,若把這些分散的源泉加在一起,怕是有源溪那麽多了。
第十三汩最後沒有出現,因為外麵的引源石已經黯淡無光了。
董玄之奇怪的看了看石頭,喃喃到:“不應該啊,這麽快就耗盡了嗎?”
陸憐生睜開雙眼,以後要想進入剛剛那個世界,隻要閉眼冥想即可。他說到:“大師,我應該成功了,隻是源泉的情況有些怪異,我體內出現了好多汩源泉。”
董玄之聽了露出幾分詫異的神色,好幾汩源泉,這簡直聞所未聞。
金公子在旁邊頓時嘲諷到:“胡言亂語,你當董大師是傻子不成,失敗就失敗了,滿嘴謊言,豈不是與小人無異。”
“你放源試試。”董大師說到。
陸憐生嚐試著將一汩源泉中的源輝放出,不料竟同時引動十二汩源泉。巨大的銀色源輝從陸憐生手中放出,竟照得董玄之都難已睜眼,這樣的源輝強度,怕是與放源上境的修行者相比都不遑多讓。
董玄之心裏暗暗想到莫非這少年所言非虛,這是個舉世罕見的天才,若將其帶迴上京,好生培養,自己下半生榮華富貴,豈不有了。
還未等眾人迴過神來,陸憐生額頭突然青筋暴起,雙目瞪的巨大,他無言地跪在地上,神情異常痛苦。全身上下每一滴血液,似乎都被爐灶給煮沸了,那是一種由內而外的燙,沸騰的血液像燃燒的業火,要把全身上下的每一寸皮肉與骨頭燒爛。
陸憐生一手撐地,另外一隻手勉強捂著胸膛,然後大口大口地喘著氣,他麵容通紅,汗水從臉上滾落時,竟已肉眼可見的速度蒸發了。
沸騰的血液漸漸向胸膛匯去,這可是真正意義上的滿腔熱血。
烈火灼胸,身不如死,陸憐生感覺體內髒器,要被這一腔熱血燒爛了。下一秒,陸憐生喉嚨一熱,似火焰般的鮮血,從其口中吐出,旁人似乎都能感覺到那口鮮血怪異的熱量。
其餘前來引源的世家子弟,已被這一幕嚇得紛紛退開,陸憐生的雙手死死掐著胸口,雙眼已充滿血絲,倒在了地上,似乎正在用盡最好的意誌與這無形的烈火抗衡。
一時間,董玄之也被嚇得手足無措,這般情形必不可能是裝出來的,可他活了那麽多年,頭一次聽說,引源會出現如此怪異的事情。城中大人物紛紛圍了上來,想攙扶一下陸憐生,卻感受到陸憐生渾身散發著滾燙的熱氣。
源來亭中,陸憐生承受不住劇痛,昏死了過去。
引源的事,朱驍軍早已打點好,若非打點早,提前搶到了名額,怕是有錢也買不到。畢竟整個北峙城的富家子弟,都想修行,拚財力客來賭館是遠遠比不過的,除非它變成一間世上的正常賭館。
這一月裏,徐先生閉門不出,為陸憐生在完成一本大作。而陸憐生看他先前寫的那本《源輝實用篇》也頗有感悟。裏麵詳細講述了源輝的性質、演變,也寫了源泉如何成溪化瀑。
一位名為董玄之的武師,前日已入北峙城,與其同行的還有一位太守,全城上層對此無比重視,直接將香滿樓包下三天,款待二人。不僅如此,府尹別院中,城中還特意建了座源來亭,請董玄之在此為前來的三十二位青年引源。
由此不難看出,修行無比榮光。
引源日至,何姨為陸憐生換上件僅有的秀錦綢衣,讓他看起來與城中其他富紳子弟一個樣。陸憐生入了府尹府,三十二位青年中,也不乏眼熟的。兒時他便去過那位王公子,還有金公子府中講解《宏行禮記》,畢竟陸憐生也曾被稱為一聲神童。
在場公子小姐大多都年長陸憐生幾歲,十四歲的陸憐生在此處,個頭不高,看著不像青年,而像孩子。
府尹府早年間建的樸素,與這新建的源來亭一對比,瞬間顯得此亭高貴。
延著幾步不高的石梯,便來到亭外長廊,眾人隨引路仆役而行,隻見一處別致涼亭高高聳立於假山上,六根赤紅色的粗壯長柱將亭子支起,每根柱上都雕畫著一幅九蟒戲珠圖,亭簷則采取多重疊加式,遠望而去像數隻靈鳥立於亭頂,競相高鳴。
源來亭中央,董玄之與太守靜坐其中,城中其餘大人物則立於二人身旁,賠笑著。太守暫且不論,傳聞這董玄之隻是洞靈上境,竟也如此受尊崇,這令陸憐生頗為吃驚。
城主向眾人介紹到:“這位大人是江州太守,州牧大人比較重視江州各地的引源情況,所以特意派這位大人來察視。至於這位仙氣不凡的董大人,則是上京派來為你們引源的,今日功成者可勢必要好好謝謝他。”
平日裏這些大多吊兒郎當的富家子弟,在家中長輩的千叮嚀萬囑咐之下,此刻也都極盡禮數的行了個禮。但他們平日腰板硬的很,此刻行的便不夠自然,倒是陸憐生看著令人舒心不少。
董玄之從懷中取出引源石,放於亭中的石桌上。常人若想引源,需吸收引源石內儲存的天地源氣。這需要一位洞靈境的修行者,憑自身能力,將引源石的一部分源氣放出,才能供人吸收。
天然生成的引源是極其稀少珍貴,所以馭雲境強者也可耗費自己的源輝來打造,畢竟修行者體內的源輝和天地間的源氣也算同宗同源。因此各國以及修行宗門對引源石的管控極嚴,常人不走這種正途,一生都沒機會修行。
機會來之不易,陸憐生不想失敗,此刻心情緊張而又複雜。
當引源石上出現了一小道裂縫,頓時金光乍現,各家公子爭先恐後的上前,這時候誰講禮,誰傻子,怎麽看都是誰先引源,引入的源氣就越多。
金公子走到陸憐生身旁,道:“陸小弟,你做事還是那麽不緊不慢啊,家裏讓你來這不容易,花了不少銀子吧。既然你想修行,小時候讀那麽多書,可就沒什麽用了,孩童時大家都讚你,但大了可就不好說了。”
金公子說罷,便上前去了。
陸憐生沉默片刻,隻是開口說了句:“讀書,有用。”
來此之人,塞的銀子也是有多有少,因而便決定了引源的順序。金公子第一,王公子第二,陸憐生不出意外的排在了最末端。
旁人如何,陸憐生其實並不關心,在場的哪怕都成功了,也隻不過成了芸芸修行者中的其中一個,他所擔心的始終隻有自己。
金公子將源氣引入體內,若是匯而不散,凝成一汩源泉便算是成功了。源泉裏都是源輝,說白了引源就是讓源氣質變成源輝。
整整半個時辰過去,金公子的額頭已掛滿了涔涔汗珠,卻依然沒有停下。
董玄之無奈地搖了搖頭,其實早該結束了,源泉不成,證明體質不宜修行,再怎麽努力都沒有結果。
金公子終於停了下來,他雙目無神,眼光迷茫,嘴裏不停念叨到:“怎麽會這樣……怎麽會這樣……”
倒是接下去的王公子,不過十息,他便停了下來。他走到董玄之麵前,將掌心攤開,一抹銀色光芒閃耀了出來,說到:“大師,我這樣算成了嗎?”
董玄之點了點頭。源輝外放,這位王公子已是名放源初境的武師了。
之後兩個時辰過去,前三十一人中引源成功的也不過隻有先前的王公子,還有錦繡布莊的李公子與香滿樓的少東家。陸憐生才知道引源成功的概率如此之低,十分之一的概率讓他不禁在心裏捏了把汗。
“你是最後一個?”董玄之問到。
陸憐生先行了個禮說到:“是的,麻煩大師了。”
從引源石中散出的源氣被陸憐生吸入體內,那一刻,陸憐生有一種前所未有的神秘體驗,他在自己體內看到了一個新的世界,源氣大量湧入,隨即轉化成了銀色的源輝,在那個廣袤無垠的世界中,匯聚成了一汩泉水。
陸憐生想著未來源泉會變成源溪,然後是源瀑,接著是源河,莫非等化為源海之時,這個一望無邊的世界就有機會填滿,那源海中得有多少源輝啊。
陸憐生越發覺得修行神奇偉大,而且看樣子源泉出現,自己應該成功了。但下一刻,眼前的景象令陸憐生震驚,源泉竟然又出現了,那是第二汩。
緊接著是第三汩、第四汩,等到了第十二汩時,陸憐生感覺,若把這些分散的源泉加在一起,怕是有源溪那麽多了。
第十三汩最後沒有出現,因為外麵的引源石已經黯淡無光了。
董玄之奇怪的看了看石頭,喃喃到:“不應該啊,這麽快就耗盡了嗎?”
陸憐生睜開雙眼,以後要想進入剛剛那個世界,隻要閉眼冥想即可。他說到:“大師,我應該成功了,隻是源泉的情況有些怪異,我體內出現了好多汩源泉。”
董玄之聽了露出幾分詫異的神色,好幾汩源泉,這簡直聞所未聞。
金公子在旁邊頓時嘲諷到:“胡言亂語,你當董大師是傻子不成,失敗就失敗了,滿嘴謊言,豈不是與小人無異。”
“你放源試試。”董大師說到。
陸憐生嚐試著將一汩源泉中的源輝放出,不料竟同時引動十二汩源泉。巨大的銀色源輝從陸憐生手中放出,竟照得董玄之都難已睜眼,這樣的源輝強度,怕是與放源上境的修行者相比都不遑多讓。
董玄之心裏暗暗想到莫非這少年所言非虛,這是個舉世罕見的天才,若將其帶迴上京,好生培養,自己下半生榮華富貴,豈不有了。
還未等眾人迴過神來,陸憐生額頭突然青筋暴起,雙目瞪的巨大,他無言地跪在地上,神情異常痛苦。全身上下每一滴血液,似乎都被爐灶給煮沸了,那是一種由內而外的燙,沸騰的血液像燃燒的業火,要把全身上下的每一寸皮肉與骨頭燒爛。
陸憐生一手撐地,另外一隻手勉強捂著胸膛,然後大口大口地喘著氣,他麵容通紅,汗水從臉上滾落時,竟已肉眼可見的速度蒸發了。
沸騰的血液漸漸向胸膛匯去,這可是真正意義上的滿腔熱血。
烈火灼胸,身不如死,陸憐生感覺體內髒器,要被這一腔熱血燒爛了。下一秒,陸憐生喉嚨一熱,似火焰般的鮮血,從其口中吐出,旁人似乎都能感覺到那口鮮血怪異的熱量。
其餘前來引源的世家子弟,已被這一幕嚇得紛紛退開,陸憐生的雙手死死掐著胸口,雙眼已充滿血絲,倒在了地上,似乎正在用盡最好的意誌與這無形的烈火抗衡。
一時間,董玄之也被嚇得手足無措,這般情形必不可能是裝出來的,可他活了那麽多年,頭一次聽說,引源會出現如此怪異的事情。城中大人物紛紛圍了上來,想攙扶一下陸憐生,卻感受到陸憐生渾身散發著滾燙的熱氣。
源來亭中,陸憐生承受不住劇痛,昏死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