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處置楊鎬
祖上徐達,開局硬剛努爾哈赤 作者:顧興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與此同時,遠在天邊的京師紫禁城中,一場,關乎著整個遼東的朝會正在進行著。
萬曆皇帝朱翊鈞坐在皇極殿的龍椅上,虛扶著額頭,看著下麵變得大臣各抒己見,吵得竟有些頭疼。
畢竟這是他近二十年來第一次上朝,竟還有點不適應,還不待他調整調整狀態,就聽到有人出列說道:“臣禦史楊鶴彈劾遼東經略楊鎬身為主帥指揮不力,導致了重大的軍事失敗和人員傷亡,四萬大明兒郎埋骨異鄉,實在是有損我天朝上國的威望,還望陛下擒拿此人。”
“皇上臣給事中吳應奇附議,楊鎬此人狂妄自大,心胸狹隘,曾派遣一名女真逃兵帶書信給努爾哈赤,聲稱已集結四十七萬大軍,並告知發兵日期,企圖恐嚇努爾哈赤罷兵,臣認為他有通敵叛國之嫌,還望皇上即刻派兵抓捕楊鎬,不然留守在遼東的十幾萬大軍恐有全軍覆沒之險。”
“臣附議!”
“微臣附議!”
看著眼前禦史、言官都跳了出來,萬曆皇帝也知道是時候該做出決定了,可就在他說話之前,突然有人出聲。
“皇上三思啊!現在十幾萬大軍孤懸塞外,若是此時拿下他們的主帥,恐會軍心不穩,到時候如果女真人,如果發起突然襲擊,恐怕會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開口說話的正是兵部尚書黃嘉善,他的話一出,引得周圍官員不斷側目看向他,其實黃嘉善此時也不想說話,但問題是,如果要是現在把楊鎬拿下,遼東的十幾萬大軍總要有人去指揮,可這就是個費力不討好的開始。
誰都不想去,到時候還得從他兵部派人,可他這個兵部尚書以及其他兩個侍郎都不想去,所以在大軍撤迴來之前,還是讓楊鎬頂著吧!
不過此刻自然也沒有人慣著他,畢竟這朝堂上可不隻有你一家的利益,你為了自己的名聲和性命不受到波及,那別人也能為了自己的利益開罪於你。
於是一眾禦史言官,又將矛頭指向了兵部尚書黃嘉善。
畢竟此前他就因為主帥之事稱病不上朝躲避的意味太過明顯,現在他還敢冒頭,那禦史自然不能放過他,不然還要他們這些禦史言官幹什麽?
“兵部尚書,要不是你們兵部逃避責任,不肯領大軍出征,現在也不會有這個局麵。”
“如今竟然還想讓楊鎬為你們背鍋真是恬不知恥,如果爾等沒有這個能力,就讓出兵部尚書的職位,退位讓賢,否則遲早會害了自己。”
楊鶴直接化身大明噴子,對著黃嘉善就是一陣輸出,畢竟他是真的為國為民,前方主帥指揮不力,難道不應該換人嗎?
非要拿著將士們的性命去冒險,真是讓人寒心呀!
此話一出,頓時懟的兵部一眾人啞口無言,畢竟楊鶴說的就是事實,兵部就是有十張嘴,他也說不清楚,畢竟他之前的種種行為,別人又不是眼瞎看不見。
所以現在就隻能打碎了牙往肚子裏吞,保持沉默對,現在的他們最有利,於是楊鶴繼續環視大殿四周,見再也沒有人跳出來為楊鎬求情,隨後,他就將目光投向了龍椅上的萬曆皇帝朱翊鈞,現在辯論的結果已經出來。
就等著皇帝最後拍板兒做決定,看看是怎麽處罰楊鎬了。
見此朱翊鈞也隻能拖著疲憊的身體對著下麵的眾臣說道:“遼東經略楊鎬喪權辱國,指揮無能致使薩爾滸我軍大敗,損失四萬精銳,所以為了正國法,罷免楊鎬遼東經略一職,流放嶺南。”
“吾皇聖明。”
見自己的目的已經達到,楊鶴也就老老實實的退了迴去,畢竟剛才他已經出盡了風頭,得罪了不少人,要是再不知好歹,恐怕以後的日子會不好過。
不過,他退迴去了,不代表兵部的人就這樣算了,兵部右侍郎崔景榮也是出列說道:“啟稟皇上,如今楊稿已經被撤職,那麽駐守在遼東的十幾萬大軍是不是也該班師迴朝,畢竟大軍不可一日無帥,臨陣換帥,將帥之間恐有嫌隙再加上糧草已不是十分充足,臣認為應當先撤迴關內擇日再戰。”
開口說話的是兵部右侍郎崔景榮,或許很多人都知道,楊鎬是遼東經略薩爾滸的主帥,可他也是兵部的右侍郎,所以如今楊鎬這個兵部右侍郎被拿下,按理來說,應該由兵部左侍郎接替他的位置繼續指揮大軍與女真人作戰。
可崔景榮顯然是不想去,所以才建議撤兵,同時,由於他提到了財政身為戶部尚書的李汝華也是連忙出列附和道:“ 啟稟皇上,如今國家財政的確困難,太倉一年收入僅三百八十九萬,而光提供邊軍餉銀就是三百八十一萬,一應庫局內外等用又約四十萬,出悖於入,所以如果不能速戰速決,還是先撤兵為好。”
聽著下麵的大臣這麽說,再加上剛剛戰敗朱翊鈞也是沒有心思再打了,於是就順著他們的話說道:“既然這樣,就讓前線的大軍撤迴來吧!不過一定要守住撫順和清河,為大軍隨時出征做準備。”
“是,皇上聖明。”
眼看解決完這些大事,萬曆皇帝朱翊鈞就準備離開了,畢竟他已經很久沒有上朝了,如今身體又不好,自然就更不想在這硬邦邦的輪椅上坐著了。
可就在這時,有人卻出聲了,“啟稟皇上微臣有事啟奏。”兵科給事中趙興邦迎著一眾大臣的目光站了出來。
對此,他絲毫不怯場,舉了舉手中的笏板,就開始說道:“臣從前線傳來的戰報裏發現,神威營千戶徐天爵率軍支援中路軍杜鬆所部,才致使杜鬆軍並為全軍覆沒,期間還斬殺努爾哈赤第五子、四大貝勒之一的莽古爾泰,臣認為如此軍功應當嘉獎,好振奮前線將士軍心,彰顯陛下皇恩浩蕩。”
萬曆皇帝朱翊鈞坐在皇極殿的龍椅上,虛扶著額頭,看著下麵變得大臣各抒己見,吵得竟有些頭疼。
畢竟這是他近二十年來第一次上朝,竟還有點不適應,還不待他調整調整狀態,就聽到有人出列說道:“臣禦史楊鶴彈劾遼東經略楊鎬身為主帥指揮不力,導致了重大的軍事失敗和人員傷亡,四萬大明兒郎埋骨異鄉,實在是有損我天朝上國的威望,還望陛下擒拿此人。”
“皇上臣給事中吳應奇附議,楊鎬此人狂妄自大,心胸狹隘,曾派遣一名女真逃兵帶書信給努爾哈赤,聲稱已集結四十七萬大軍,並告知發兵日期,企圖恐嚇努爾哈赤罷兵,臣認為他有通敵叛國之嫌,還望皇上即刻派兵抓捕楊鎬,不然留守在遼東的十幾萬大軍恐有全軍覆沒之險。”
“臣附議!”
“微臣附議!”
看著眼前禦史、言官都跳了出來,萬曆皇帝也知道是時候該做出決定了,可就在他說話之前,突然有人出聲。
“皇上三思啊!現在十幾萬大軍孤懸塞外,若是此時拿下他們的主帥,恐會軍心不穩,到時候如果女真人,如果發起突然襲擊,恐怕會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開口說話的正是兵部尚書黃嘉善,他的話一出,引得周圍官員不斷側目看向他,其實黃嘉善此時也不想說話,但問題是,如果要是現在把楊鎬拿下,遼東的十幾萬大軍總要有人去指揮,可這就是個費力不討好的開始。
誰都不想去,到時候還得從他兵部派人,可他這個兵部尚書以及其他兩個侍郎都不想去,所以在大軍撤迴來之前,還是讓楊鎬頂著吧!
不過此刻自然也沒有人慣著他,畢竟這朝堂上可不隻有你一家的利益,你為了自己的名聲和性命不受到波及,那別人也能為了自己的利益開罪於你。
於是一眾禦史言官,又將矛頭指向了兵部尚書黃嘉善。
畢竟此前他就因為主帥之事稱病不上朝躲避的意味太過明顯,現在他還敢冒頭,那禦史自然不能放過他,不然還要他們這些禦史言官幹什麽?
“兵部尚書,要不是你們兵部逃避責任,不肯領大軍出征,現在也不會有這個局麵。”
“如今竟然還想讓楊鎬為你們背鍋真是恬不知恥,如果爾等沒有這個能力,就讓出兵部尚書的職位,退位讓賢,否則遲早會害了自己。”
楊鶴直接化身大明噴子,對著黃嘉善就是一陣輸出,畢竟他是真的為國為民,前方主帥指揮不力,難道不應該換人嗎?
非要拿著將士們的性命去冒險,真是讓人寒心呀!
此話一出,頓時懟的兵部一眾人啞口無言,畢竟楊鶴說的就是事實,兵部就是有十張嘴,他也說不清楚,畢竟他之前的種種行為,別人又不是眼瞎看不見。
所以現在就隻能打碎了牙往肚子裏吞,保持沉默對,現在的他們最有利,於是楊鶴繼續環視大殿四周,見再也沒有人跳出來為楊鎬求情,隨後,他就將目光投向了龍椅上的萬曆皇帝朱翊鈞,現在辯論的結果已經出來。
就等著皇帝最後拍板兒做決定,看看是怎麽處罰楊鎬了。
見此朱翊鈞也隻能拖著疲憊的身體對著下麵的眾臣說道:“遼東經略楊鎬喪權辱國,指揮無能致使薩爾滸我軍大敗,損失四萬精銳,所以為了正國法,罷免楊鎬遼東經略一職,流放嶺南。”
“吾皇聖明。”
見自己的目的已經達到,楊鶴也就老老實實的退了迴去,畢竟剛才他已經出盡了風頭,得罪了不少人,要是再不知好歹,恐怕以後的日子會不好過。
不過,他退迴去了,不代表兵部的人就這樣算了,兵部右侍郎崔景榮也是出列說道:“啟稟皇上,如今楊稿已經被撤職,那麽駐守在遼東的十幾萬大軍是不是也該班師迴朝,畢竟大軍不可一日無帥,臨陣換帥,將帥之間恐有嫌隙再加上糧草已不是十分充足,臣認為應當先撤迴關內擇日再戰。”
開口說話的是兵部右侍郎崔景榮,或許很多人都知道,楊鎬是遼東經略薩爾滸的主帥,可他也是兵部的右侍郎,所以如今楊鎬這個兵部右侍郎被拿下,按理來說,應該由兵部左侍郎接替他的位置繼續指揮大軍與女真人作戰。
可崔景榮顯然是不想去,所以才建議撤兵,同時,由於他提到了財政身為戶部尚書的李汝華也是連忙出列附和道:“ 啟稟皇上,如今國家財政的確困難,太倉一年收入僅三百八十九萬,而光提供邊軍餉銀就是三百八十一萬,一應庫局內外等用又約四十萬,出悖於入,所以如果不能速戰速決,還是先撤兵為好。”
聽著下麵的大臣這麽說,再加上剛剛戰敗朱翊鈞也是沒有心思再打了,於是就順著他們的話說道:“既然這樣,就讓前線的大軍撤迴來吧!不過一定要守住撫順和清河,為大軍隨時出征做準備。”
“是,皇上聖明。”
眼看解決完這些大事,萬曆皇帝朱翊鈞就準備離開了,畢竟他已經很久沒有上朝了,如今身體又不好,自然就更不想在這硬邦邦的輪椅上坐著了。
可就在這時,有人卻出聲了,“啟稟皇上微臣有事啟奏。”兵科給事中趙興邦迎著一眾大臣的目光站了出來。
對此,他絲毫不怯場,舉了舉手中的笏板,就開始說道:“臣從前線傳來的戰報裏發現,神威營千戶徐天爵率軍支援中路軍杜鬆所部,才致使杜鬆軍並為全軍覆沒,期間還斬殺努爾哈赤第五子、四大貝勒之一的莽古爾泰,臣認為如此軍功應當嘉獎,好振奮前線將士軍心,彰顯陛下皇恩浩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