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飛船結構的眾多方法裏,利用飛船的全息圖紙來明晰其結構無疑是最為高效的途徑。全息圖紙猶如一座蘊含無盡信息的寶庫,將飛船結構的方方麵麵細致入微地展現出來,為探索者打開了一扇通往飛船內部奧秘的大門。
整整五個小時的時光,如白駒過隙般匆匆而過。就在這五個小時裏,陳楚如同一塊海綿吸水一般,將這艘飛船的結構信息吸收得一幹二淨,對其結構的熟悉程度簡直達到了了如指掌的境界。
此刻,陳楚已然明確,這艘星際飛船最初是一艘多功能星際運輸船,它的外形恰似一支雪茄,線條流暢而優雅,仿佛是宇宙設計師在星際畫布上精心繪製的一筆。其長度達到三點五公裏,這一長度在星際空間中雖然無法與那些巨型運輸船相媲美,但也足以彰顯出它的龐大。寬度為七百八十米,這就像一條寬闊的星際通道,為飛船內部的布局提供了充足的橫向延伸空間。而五百米的高度,又宛如一座高聳的星際建築,從下往上看,給人一種巍峨壯觀之感。
這艘飛船原本名為“跨越號”,如今卻已更名為“巫山號”。
巫山號的尺寸在星際運輸船的範疇內確實不算巨大。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星際間的商業運輸需求日益膨脹,為了實現星際之間動輒運輸千萬噸貨物的目標,同時將成本壓縮至最低限度,星際運輸船的規模持續擴張。如今,星際運輸船的最大尺寸早已突破了十公裏這一驚人的界限,其中最為誇張的甚至達到了十七公裏。若不是行屍病毒如惡魔般肆虐爆發,打斷了各大星域之間繁榮的商業交往,人類星際飛船的建造尺寸極有可能一路飆升,突破二十公裏也絕非遙不可及的夢想。
這裏值得著重指出的是,從理論上講,憑借人類現有的技術手段,即便建造長度達一百公裏的飛船也不存在無法逾越的技術障礙,這是因為大型星際飛船的建造是在太空這一特殊環境中進行的,太空就像一個無比寬容的建造場,無需像在地球那樣考慮星際飛船突破大氣層時麵臨的諸如高溫、摩擦等一係列錯綜複雜且棘手的技術難題,然而,這僅僅是就建造技術而言,實際上,人類目前所掌握的反物質引擎技術,就像一道難以突破的瓶頸,僅僅能夠為長度在二十公裏之內的星際飛船提供足夠的動力支持,一旦飛船的尺寸超出這個範圍,在進行突破空間限製的空間跳躍時就會遭遇嚴峻的挑戰。這就好比一個運動員,他的體能隻能支持他在一定距離內完成衝刺,如果距離過長,他就會力不從心,無法順利跨越終點線。
巫山號雖說在星際運輸船中規模不算龐大,但對於一艘被改裝成星際遊輪的飛船而言,其尺寸卻已足夠充裕。
在廣袤無垠的五大星域之中,從未有過將星際運輸船改裝成星際遊輪的先例,這背後的原因主要在於成本因素,把一艘原本用於載貨的星際運輸船改裝成星際遊輪,所需投入的成本極其高昂。這就好比將一座簡陋的倉庫改造成一座奢華的宮殿,從基本架構到內部裝潢,每個環節都需要耗費巨額資金,相比之下,直接購置一艘星際遊輪反倒更為劃算。
這是因為運輸船內部為了承載星際集裝箱以及各類大型設備而設計,其內部空間往往數以萬計平方米,這種龐大的空間就像一片廣袤無垠、未經開墾的荒野,充滿了各種未知的挑戰,在如此巨大的空間內進行改造裝修,本身就是一項艱巨得如同移山填海般的浩大工程,從拆除原有的載貨設施開始,到重新規劃布局,再到安裝各種適合遊輪的設施,每一個步驟都像是在攀登一座高聳入雲、陡峭險峻的山峰,充滿了重重困難。
在修補巫山號被炸出的缺口期間,陳楚就像一位目光敏銳的探險家,在這個過程中發現了一些不同尋常之處,他察覺到巫山號內部並非所有區域都完成了改裝,存在著不少未標識的貨艙空間。這些貨艙空間猶如隱藏在暗處的神秘寶藏,散發著一種引人探究的神秘氣息,靜靜地隱匿在飛船內部,仿佛在默默訴說著不為人知的故事。
陳楚深信,這艘飛船必定隱藏著諸多秘密,這些秘密或許就潛藏在那些未被改裝的貨艙空間裏,又或許隱匿於飛船的其他角落,如同隱藏在深海中的神秘遺跡,等待著被發掘。
然而,有一點讓陳楚頗感困惑不解。
巫山號遭受如此嚴重的重創之後,那位戴著金邊眼鏡、坐在輪椅上的老板居然自始至終都未曾露麵,這一情況著實不符合常理。
正常情況下,當自己的飛船麵臨如此巨大的危機時,老板應當出現在現場指揮救援行動鼓舞士氣,或者至少要了解飛船的受損狀況,但這位老板卻如同人間蒸發了一般,毫無蹤跡可循,這使得整個事件仿佛被一層神秘的迷霧所籠罩,充滿了詭異的氛圍……
……
就在陳楚返迴自己的房間,試圖靜下心來梳理思維的時候,那位坐在輪椅上的老板正身處一個巨大的控製室之中。這個控製室給人一種如夢如幻、空靈虛幻的奇特感覺,仿佛是一個遊離於現實與虛幻之間的神秘空間。室內擺滿了各式各樣的儀器設備,這些設備形狀各異、功能複雜,它們或是閃爍著神秘的微光,或是發出輕微的嗡嗡聲,像是在低聲訴說著宇宙的奧秘。而密密麻麻的全息視頻則如同漫天繁星般布滿了整個空間,每個全息視頻都像是一個通往不同世界的窗口,展現著各種各樣的信息。
在老板的身旁,圍坐著一群同樣坐在輪椅上的老人,總共有八人,他們就像是一群被歲月侵蝕得千瘡百孔的古舊雕像,每個人的身上都鮮明地刻畫出了蒼老與虛弱的痕跡。
這些老人的臉龐像是被歲月的風霜重重刻畫過的幹裂土地,皺紋深得如同溝壑縱橫的山穀,每一道皺紋裏似乎都藏著一段漫長而滄桑的故事。他們的皮膚鬆弛而又缺乏彈性,仿佛是掛在骨架上的一層薄紙,隨時都可能被一陣微風輕輕吹破。稀疏的白發像是冬日裏荒蕪的雜草,毫無生機地散落在頭皮上,有的老人甚至已經禿了頂,那光溜溜的頭皮在控製室略顯昏暗的燈光下反射著微弱的光澤,更顯得他們的脆弱。
他們的身體蜷縮在輪椅之中,就像被抽去了脊梁的軟體動物,顯得那樣的瘦小和無助。有些老人的手指關節因為嚴重的關節炎而變得粗大畸形,像是一根根扭曲的樹根,那原本靈活的雙手如今隻能微微顫抖地搭在輪椅的扶手上,連最基本的握拳動作都難以完成。
而且,不少老人的身上還連接著醫療器材。那些醫療器材像是一群寄生在他們身上的冰冷生物,各種管線蜿蜒纏繞在他們的身體上,與他們衰弱的身軀形成了一種怪異而又令人心酸的對比。有的老人身上掛著心髒監測儀,那儀器發出的有規律的滴答聲,像是在為他們所剩無幾的生命進行著倒計時;還有的老人鼻子裏插著氧氣管,每一次微弱的唿吸都伴隨著氧氣管裏輕微的氣流聲,仿佛那是他們與死神抗爭的最後一絲力量。
在這群老人之中,戴金邊眼鏡的老板已經算是最年輕的了。然而,即便是他,也難以逃脫歲月在他身上留下的痕跡。他那冷峻的臉上雖然還殘留著一絲年輕人的堅毅,但眼角宛如雕刻刀劃出來的魚尾紋悄無聲息地泄露了他的年齡秘密,他的眼神中雖然透著一種冷靜和睿智,但偶爾閃過的疲憊卻像是隱藏在深處的烏雲,暗示著他也承受著歲月的重壓。
全息視頻上麵的數據都是經過人工智能精心甄別和挑選出來的,這些數據所呈現的是針對每一個異能者的全息視頻,也就是說,自從飛船被炸出那個巨大的洞之後,每一個異能者的表現都被單獨剪輯成了全息影像,這些全息影像如同一個個生動的紀錄片,記錄著異能者們在危機時刻的每一個舉動、每一個表情。
老板輕輕地推了一下鼻梁上的金邊眼鏡,這個細微的動作就像是他思考時的一個小習慣,他冷峻的臉上泛起了一抹稍縱即逝的微笑,那笑容像是寒冬裏破冰而出的一縷春風,短暫而又不易察覺。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所有的異能者表現都還算差強人意。
至少,當危機如同洶湧的洪水般席卷而來時,沒有任何一個人做出臨陣脫逃這種怯懦的舉動。他們每一個人都宛如英勇無畏的戰士,以一種爭先恐後的姿態投身到協助修複飛船的偉大工作當中。即便是那些在能力方麵相對最為薄弱的人,也毫不退縮,積極地協助工程師在施救現場進行指揮調度,就像一顆小小的螺絲釘,雖然看似渺小,卻在整個救援體係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老板對於陳楚的名字並沒有什麽深刻的印象。在他那高高在上的視角裏,所有的異能者都如同螻蟻一般渺小而微不足道,更何況陳楚根本就不是異能者。就如同異能者們之前所暗自猜測的那樣,老板當初讓陳楚加入這個團隊,很大程度上純粹是為了圖一個吉利數字,當然,陳楚能夠與拳神進行對抗這一點,也算是其中的一個原因。
“表現還算得上不錯。”一位老人緩緩點頭說道。他的年紀實在是太大了,以至於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細縫,那細縫裏透露出的目光,像是穿越了漫長歲月的餘暉,帶著一種曆經滄桑後的平靜與淡然。
“沒錯。”另外一位老人趕忙附和著,他的聲音裏帶著一種虛弱的顫音,仿佛一陣微風輕輕拂過就能將其吹散。
“十九,我感覺自己快要支撐不住了。”一位身上掛滿了醫療儀器的老人對著那位戴著金邊眼鏡的中年男人說道。那些醫療儀器就像是寄生在他身上的冰冷怪物,各種管線錯綜複雜地連接在他的身體上,隨著他微弱的唿吸而輕微晃動,每一次晃動似乎都在訴說著他身體的不堪重負。
“老大,要不要先更換一個器官呢……”被稱為十九的老板小心翼翼地提議道。
“不行啊。”老人無奈地搖了搖頭,他的動作遲緩而無力,像是一片在秋風中搖搖欲墜的枯葉。“這兩百多年來,我身體裏的器官已經更換過無數次了。剛開始的時候,每一次更換器官就像是獲得了一次新生,可是隨著更換次數的增多,排異反應變得越來越嚴重。現在,就連最先進的納米修複技術對我來說都已經起不了什麽作用了。你看,我現在體溫不斷升高,就像身體裏藏著一團無法撲滅的火焰,腦袋也疼得厲害,仿佛有無數根針在裏麵肆意攪動。而且關節也總是痙攣,那種疼痛就像是有一雙無形的大手在狠狠地擰著關節,讓我苦不堪言啊。”
老板聽了老人的話,張了張嘴,似乎想要說些什麽,但最終還是把話咽了迴去,隻是沉默地站在那裏。此時,整個房間裏的氣氛如同被一塊沉重的鉛石壓住,變得異常沉重壓抑起來。
排異!這是一個在現代人類醫療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依然如同惡魔般籠罩在器官移植領域的陰影。隨著人類醫療科技一路高歌猛進地發展,人體器官更換技術已經變得相當成熟,在那些富豪權貴的圈子裏,更換器官甚至已經成為了一種家常便飯般的續命手段。他們妄圖通過這種方式來延續自己的生命,享受無盡的榮華富貴和權力地位。
然而,器官更換後的排異風險卻始終如影隨形,宛如一顆隨時可能引爆的定時炸彈。每一次器官的更換,就像是在身體這個精密的生態係統中引入了一個外來者。身體的免疫係統就像一支忠誠的衛隊,對於這個突然闖入的“不速之客”充滿了警惕和敵意。最初,這種排異反應可能還比較輕微,通過一些藥物和治療手段或許還能夠勉強控製住。
但是,隨著更換器官次數的不斷增加,身體的免疫係統就像是被一次次挑釁後徹底激怒的野獸,排異反應變得愈發嚴重和難以控製。就像一場逐漸失控的大火,從最初的星星之火,發展成熊熊烈焰。
那些曾經接受過多次器官更換的人,身體就像是一個被戰爭反複蹂躪的戰場。他們的身體狀況變得極為複雜和脆弱,各種後遺症接踵而至。除了像老大所描述的體溫升高、頭疼、關節痙攣這些症狀之外,還有的人會出現皮膚潰爛的情況。原本健康的皮膚會莫名其妙地出現紅斑,然後逐漸潰爛,散發著一股難聞的氣味,仿佛身體內部的病變正在通過皮膚這個窗口向外宣泄著不滿。
還有的人會出現免疫係統紊亂的情況。身體失去了正常的免疫防禦能力,變得對各種病菌毫無抵抗力,哪怕是最普通的感冒病毒,一旦入侵身體,都可能引發一場致命的危機。就像一座失去了城牆保護的城市,任何微小的敵人都能長驅直入,肆意破壞。
而且,多次器官更換還會影響到人的神經係統。一些人會出現記憶力衰退的症狀,他們開始忘記自己曾經熟悉的人和事,過去的記憶像是被一層濃霧慢慢籠罩,逐漸變得模糊不清。有的甚至會出現精神錯亂的情況,時而清醒時而迷糊,就像一艘在茫茫大海上失去了航向的船隻,在錯亂的意識海洋裏漂泊不定。
這個房間裏的所有人,都正麵臨著這樣殘酷的現實。他們雖然曾經借助器官更換技術在死亡的邊緣掙紮著多存活了一些時日,但如今卻不得不承受著這種技術帶來的可怕後遺症。
他們宛如一群在黑暗中艱難摸索前行的行者,曾經在心中篤定地認為自己已經尋覓到了通往永生的光明大道,那是一條充滿希望與誘惑的道路,仿佛隻要沿著它一直走下去,就能掙脫死亡的枷鎖,永遠地存活於世間,然而,現實卻如同一記沉重的耳光,無情地將他們從美好的幻想中扇醒。他們最終發現自己竟然陷入了一個更為黑暗、滿是痛苦的深淵,這個深淵猶如一個無盡的黑洞,不斷吞噬著他們的希望、健康乃至生存的意誌。
“十九。”那位身上掛滿醫療器械的老人緩緩開口說道,他的聲音雖然虛弱,卻透著一種曆經滄桑後的深沉與無奈,“想當初,我一手創立巫山會的時候,心中懷揣著一個無比宏大且誘人的夢想。那時候,人類星際聯邦政府剛剛解體,行屍病毒肆虐,整個世界陷入了一種混亂與迷茫交織的狀態,我們這群富豪權貴,擁有著無盡的財富和權力,可在死亡麵前,卻依然如同螻蟻般渺小無力。我們不甘心就這麽被死亡的陰影籠罩,於是便萌生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另辟蹊徑,去探尋那長生不老的神奇方法。”
老人微微頓了頓,仿佛在迴憶往昔的點點滴滴,每一個畫麵都像是一把鋒利的劍,刺痛著他那早已千瘡百孔的心。“我們帶著對永生的渴望,成立了巫山會這個組織。最初,巫山會由二十三人組成,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各個領域的佼佼者,掌握著巨大的資源和能量。我們相信,憑借我們的智慧、財富和不懈的努力,一定能夠打破生死的界限,找到那傳說中的長生不老之術……”
老人的話讓眾人陷入了會議之中。
在這兩百年的漫長歲月裏,巫山會如同一個永不疲倦的探索者,投入了不計其數的人力和物力,他們在浩瀚的宇宙中穿梭,在無數的星球上尋找線索,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隱藏著長生秘密的角落,他們聘請了最頂尖的科學家,建立了最先進的實驗室,研究各種古老的傳說、神秘的遺跡以及稀奇古怪的生物現象,每一次看似有希望的發現,都會讓他們興奮不已,以為離長生不老的目標又近了一步。
然而,命運卻總是喜歡捉弄人,一次又一次的探索最終都以失敗告終。
盡管遭受了無數次的挫折,但他們心中的渴望從未熄滅,他們就像一群固執的信徒,堅信自己的信仰終有一天會得到迴報,可是,時光無情地流逝,歲月在他們的身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痕跡,曾經充滿活力的身體逐漸被疾病和衰老侵蝕,每一次的器官更換都像是在與死神做一場短暫的交易,雖然暫時延緩了死亡的腳步,但卻帶來了更為嚴重的後遺症。
如今,兩百年過去了,巫山會的二十三人隻剩下了八人。這八個人就像風中殘燭,在死亡的邊緣苦苦掙紮,他們曾經的雄心壯誌,如今隻剩下無盡的疲憊和絕望,每一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歲月的滄桑和對命運的不甘。
就在老人訴說著這些過往的時候,他的聲音漸漸變得微弱,眼神也開始變得迷離,突然,他像是被一隻無形的大手猛地拉進了黑暗的深淵,整個人昏迷了過去,與此同時,輪椅後麵的輔助醫療設施迅速探出,如同一雙溫柔而有力的大手,穩穩地托住了他的頭部,他的嘴角不自覺地流淌出哈喇子,那副模樣顯得既可憐又無助。
目睹著老人陷入沉睡,房間裏的氣氛變得無比沉重。這種沉重像是一層濃厚的烏雲,沉甸甸地壓在每個人的心頭,讓人幾乎喘不過氣來。
沉默的氛圍仿佛在訴說著巫山會兩百年來的坎坷曆程,以及他們如今麵臨的絕境。
巫山會,這個曾經承載著無限希望的組織,如今卻在命運的捉弄下搖搖欲墜,它的建立源於人類對永生的貪婪與渴望,可兩百年來的苦苦追尋,卻隻換來了無盡的失望和幾乎全軍覆沒的悲慘結局,而剩下的這八個人,他們的未來如同被濃霧籠罩的道路,充滿了迷茫與未知,他們唯一的希望就寄托在找到山海星、盡頭基地、遊輪以及行屍病毒的病原體上,仿佛這是他們在黑暗深淵中看到的最後一絲曙光……
……
整整五個小時的時光,如白駒過隙般匆匆而過。就在這五個小時裏,陳楚如同一塊海綿吸水一般,將這艘飛船的結構信息吸收得一幹二淨,對其結構的熟悉程度簡直達到了了如指掌的境界。
此刻,陳楚已然明確,這艘星際飛船最初是一艘多功能星際運輸船,它的外形恰似一支雪茄,線條流暢而優雅,仿佛是宇宙設計師在星際畫布上精心繪製的一筆。其長度達到三點五公裏,這一長度在星際空間中雖然無法與那些巨型運輸船相媲美,但也足以彰顯出它的龐大。寬度為七百八十米,這就像一條寬闊的星際通道,為飛船內部的布局提供了充足的橫向延伸空間。而五百米的高度,又宛如一座高聳的星際建築,從下往上看,給人一種巍峨壯觀之感。
這艘飛船原本名為“跨越號”,如今卻已更名為“巫山號”。
巫山號的尺寸在星際運輸船的範疇內確實不算巨大。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星際間的商業運輸需求日益膨脹,為了實現星際之間動輒運輸千萬噸貨物的目標,同時將成本壓縮至最低限度,星際運輸船的規模持續擴張。如今,星際運輸船的最大尺寸早已突破了十公裏這一驚人的界限,其中最為誇張的甚至達到了十七公裏。若不是行屍病毒如惡魔般肆虐爆發,打斷了各大星域之間繁榮的商業交往,人類星際飛船的建造尺寸極有可能一路飆升,突破二十公裏也絕非遙不可及的夢想。
這裏值得著重指出的是,從理論上講,憑借人類現有的技術手段,即便建造長度達一百公裏的飛船也不存在無法逾越的技術障礙,這是因為大型星際飛船的建造是在太空這一特殊環境中進行的,太空就像一個無比寬容的建造場,無需像在地球那樣考慮星際飛船突破大氣層時麵臨的諸如高溫、摩擦等一係列錯綜複雜且棘手的技術難題,然而,這僅僅是就建造技術而言,實際上,人類目前所掌握的反物質引擎技術,就像一道難以突破的瓶頸,僅僅能夠為長度在二十公裏之內的星際飛船提供足夠的動力支持,一旦飛船的尺寸超出這個範圍,在進行突破空間限製的空間跳躍時就會遭遇嚴峻的挑戰。這就好比一個運動員,他的體能隻能支持他在一定距離內完成衝刺,如果距離過長,他就會力不從心,無法順利跨越終點線。
巫山號雖說在星際運輸船中規模不算龐大,但對於一艘被改裝成星際遊輪的飛船而言,其尺寸卻已足夠充裕。
在廣袤無垠的五大星域之中,從未有過將星際運輸船改裝成星際遊輪的先例,這背後的原因主要在於成本因素,把一艘原本用於載貨的星際運輸船改裝成星際遊輪,所需投入的成本極其高昂。這就好比將一座簡陋的倉庫改造成一座奢華的宮殿,從基本架構到內部裝潢,每個環節都需要耗費巨額資金,相比之下,直接購置一艘星際遊輪反倒更為劃算。
這是因為運輸船內部為了承載星際集裝箱以及各類大型設備而設計,其內部空間往往數以萬計平方米,這種龐大的空間就像一片廣袤無垠、未經開墾的荒野,充滿了各種未知的挑戰,在如此巨大的空間內進行改造裝修,本身就是一項艱巨得如同移山填海般的浩大工程,從拆除原有的載貨設施開始,到重新規劃布局,再到安裝各種適合遊輪的設施,每一個步驟都像是在攀登一座高聳入雲、陡峭險峻的山峰,充滿了重重困難。
在修補巫山號被炸出的缺口期間,陳楚就像一位目光敏銳的探險家,在這個過程中發現了一些不同尋常之處,他察覺到巫山號內部並非所有區域都完成了改裝,存在著不少未標識的貨艙空間。這些貨艙空間猶如隱藏在暗處的神秘寶藏,散發著一種引人探究的神秘氣息,靜靜地隱匿在飛船內部,仿佛在默默訴說著不為人知的故事。
陳楚深信,這艘飛船必定隱藏著諸多秘密,這些秘密或許就潛藏在那些未被改裝的貨艙空間裏,又或許隱匿於飛船的其他角落,如同隱藏在深海中的神秘遺跡,等待著被發掘。
然而,有一點讓陳楚頗感困惑不解。
巫山號遭受如此嚴重的重創之後,那位戴著金邊眼鏡、坐在輪椅上的老板居然自始至終都未曾露麵,這一情況著實不符合常理。
正常情況下,當自己的飛船麵臨如此巨大的危機時,老板應當出現在現場指揮救援行動鼓舞士氣,或者至少要了解飛船的受損狀況,但這位老板卻如同人間蒸發了一般,毫無蹤跡可循,這使得整個事件仿佛被一層神秘的迷霧所籠罩,充滿了詭異的氛圍……
……
就在陳楚返迴自己的房間,試圖靜下心來梳理思維的時候,那位坐在輪椅上的老板正身處一個巨大的控製室之中。這個控製室給人一種如夢如幻、空靈虛幻的奇特感覺,仿佛是一個遊離於現實與虛幻之間的神秘空間。室內擺滿了各式各樣的儀器設備,這些設備形狀各異、功能複雜,它們或是閃爍著神秘的微光,或是發出輕微的嗡嗡聲,像是在低聲訴說著宇宙的奧秘。而密密麻麻的全息視頻則如同漫天繁星般布滿了整個空間,每個全息視頻都像是一個通往不同世界的窗口,展現著各種各樣的信息。
在老板的身旁,圍坐著一群同樣坐在輪椅上的老人,總共有八人,他們就像是一群被歲月侵蝕得千瘡百孔的古舊雕像,每個人的身上都鮮明地刻畫出了蒼老與虛弱的痕跡。
這些老人的臉龐像是被歲月的風霜重重刻畫過的幹裂土地,皺紋深得如同溝壑縱橫的山穀,每一道皺紋裏似乎都藏著一段漫長而滄桑的故事。他們的皮膚鬆弛而又缺乏彈性,仿佛是掛在骨架上的一層薄紙,隨時都可能被一陣微風輕輕吹破。稀疏的白發像是冬日裏荒蕪的雜草,毫無生機地散落在頭皮上,有的老人甚至已經禿了頂,那光溜溜的頭皮在控製室略顯昏暗的燈光下反射著微弱的光澤,更顯得他們的脆弱。
他們的身體蜷縮在輪椅之中,就像被抽去了脊梁的軟體動物,顯得那樣的瘦小和無助。有些老人的手指關節因為嚴重的關節炎而變得粗大畸形,像是一根根扭曲的樹根,那原本靈活的雙手如今隻能微微顫抖地搭在輪椅的扶手上,連最基本的握拳動作都難以完成。
而且,不少老人的身上還連接著醫療器材。那些醫療器材像是一群寄生在他們身上的冰冷生物,各種管線蜿蜒纏繞在他們的身體上,與他們衰弱的身軀形成了一種怪異而又令人心酸的對比。有的老人身上掛著心髒監測儀,那儀器發出的有規律的滴答聲,像是在為他們所剩無幾的生命進行著倒計時;還有的老人鼻子裏插著氧氣管,每一次微弱的唿吸都伴隨著氧氣管裏輕微的氣流聲,仿佛那是他們與死神抗爭的最後一絲力量。
在這群老人之中,戴金邊眼鏡的老板已經算是最年輕的了。然而,即便是他,也難以逃脫歲月在他身上留下的痕跡。他那冷峻的臉上雖然還殘留著一絲年輕人的堅毅,但眼角宛如雕刻刀劃出來的魚尾紋悄無聲息地泄露了他的年齡秘密,他的眼神中雖然透著一種冷靜和睿智,但偶爾閃過的疲憊卻像是隱藏在深處的烏雲,暗示著他也承受著歲月的重壓。
全息視頻上麵的數據都是經過人工智能精心甄別和挑選出來的,這些數據所呈現的是針對每一個異能者的全息視頻,也就是說,自從飛船被炸出那個巨大的洞之後,每一個異能者的表現都被單獨剪輯成了全息影像,這些全息影像如同一個個生動的紀錄片,記錄著異能者們在危機時刻的每一個舉動、每一個表情。
老板輕輕地推了一下鼻梁上的金邊眼鏡,這個細微的動作就像是他思考時的一個小習慣,他冷峻的臉上泛起了一抹稍縱即逝的微笑,那笑容像是寒冬裏破冰而出的一縷春風,短暫而又不易察覺。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所有的異能者表現都還算差強人意。
至少,當危機如同洶湧的洪水般席卷而來時,沒有任何一個人做出臨陣脫逃這種怯懦的舉動。他們每一個人都宛如英勇無畏的戰士,以一種爭先恐後的姿態投身到協助修複飛船的偉大工作當中。即便是那些在能力方麵相對最為薄弱的人,也毫不退縮,積極地協助工程師在施救現場進行指揮調度,就像一顆小小的螺絲釘,雖然看似渺小,卻在整個救援體係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老板對於陳楚的名字並沒有什麽深刻的印象。在他那高高在上的視角裏,所有的異能者都如同螻蟻一般渺小而微不足道,更何況陳楚根本就不是異能者。就如同異能者們之前所暗自猜測的那樣,老板當初讓陳楚加入這個團隊,很大程度上純粹是為了圖一個吉利數字,當然,陳楚能夠與拳神進行對抗這一點,也算是其中的一個原因。
“表現還算得上不錯。”一位老人緩緩點頭說道。他的年紀實在是太大了,以至於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細縫,那細縫裏透露出的目光,像是穿越了漫長歲月的餘暉,帶著一種曆經滄桑後的平靜與淡然。
“沒錯。”另外一位老人趕忙附和著,他的聲音裏帶著一種虛弱的顫音,仿佛一陣微風輕輕拂過就能將其吹散。
“十九,我感覺自己快要支撐不住了。”一位身上掛滿了醫療儀器的老人對著那位戴著金邊眼鏡的中年男人說道。那些醫療儀器就像是寄生在他身上的冰冷怪物,各種管線錯綜複雜地連接在他的身體上,隨著他微弱的唿吸而輕微晃動,每一次晃動似乎都在訴說著他身體的不堪重負。
“老大,要不要先更換一個器官呢……”被稱為十九的老板小心翼翼地提議道。
“不行啊。”老人無奈地搖了搖頭,他的動作遲緩而無力,像是一片在秋風中搖搖欲墜的枯葉。“這兩百多年來,我身體裏的器官已經更換過無數次了。剛開始的時候,每一次更換器官就像是獲得了一次新生,可是隨著更換次數的增多,排異反應變得越來越嚴重。現在,就連最先進的納米修複技術對我來說都已經起不了什麽作用了。你看,我現在體溫不斷升高,就像身體裏藏著一團無法撲滅的火焰,腦袋也疼得厲害,仿佛有無數根針在裏麵肆意攪動。而且關節也總是痙攣,那種疼痛就像是有一雙無形的大手在狠狠地擰著關節,讓我苦不堪言啊。”
老板聽了老人的話,張了張嘴,似乎想要說些什麽,但最終還是把話咽了迴去,隻是沉默地站在那裏。此時,整個房間裏的氣氛如同被一塊沉重的鉛石壓住,變得異常沉重壓抑起來。
排異!這是一個在現代人類醫療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依然如同惡魔般籠罩在器官移植領域的陰影。隨著人類醫療科技一路高歌猛進地發展,人體器官更換技術已經變得相當成熟,在那些富豪權貴的圈子裏,更換器官甚至已經成為了一種家常便飯般的續命手段。他們妄圖通過這種方式來延續自己的生命,享受無盡的榮華富貴和權力地位。
然而,器官更換後的排異風險卻始終如影隨形,宛如一顆隨時可能引爆的定時炸彈。每一次器官的更換,就像是在身體這個精密的生態係統中引入了一個外來者。身體的免疫係統就像一支忠誠的衛隊,對於這個突然闖入的“不速之客”充滿了警惕和敵意。最初,這種排異反應可能還比較輕微,通過一些藥物和治療手段或許還能夠勉強控製住。
但是,隨著更換器官次數的不斷增加,身體的免疫係統就像是被一次次挑釁後徹底激怒的野獸,排異反應變得愈發嚴重和難以控製。就像一場逐漸失控的大火,從最初的星星之火,發展成熊熊烈焰。
那些曾經接受過多次器官更換的人,身體就像是一個被戰爭反複蹂躪的戰場。他們的身體狀況變得極為複雜和脆弱,各種後遺症接踵而至。除了像老大所描述的體溫升高、頭疼、關節痙攣這些症狀之外,還有的人會出現皮膚潰爛的情況。原本健康的皮膚會莫名其妙地出現紅斑,然後逐漸潰爛,散發著一股難聞的氣味,仿佛身體內部的病變正在通過皮膚這個窗口向外宣泄著不滿。
還有的人會出現免疫係統紊亂的情況。身體失去了正常的免疫防禦能力,變得對各種病菌毫無抵抗力,哪怕是最普通的感冒病毒,一旦入侵身體,都可能引發一場致命的危機。就像一座失去了城牆保護的城市,任何微小的敵人都能長驅直入,肆意破壞。
而且,多次器官更換還會影響到人的神經係統。一些人會出現記憶力衰退的症狀,他們開始忘記自己曾經熟悉的人和事,過去的記憶像是被一層濃霧慢慢籠罩,逐漸變得模糊不清。有的甚至會出現精神錯亂的情況,時而清醒時而迷糊,就像一艘在茫茫大海上失去了航向的船隻,在錯亂的意識海洋裏漂泊不定。
這個房間裏的所有人,都正麵臨著這樣殘酷的現實。他們雖然曾經借助器官更換技術在死亡的邊緣掙紮著多存活了一些時日,但如今卻不得不承受著這種技術帶來的可怕後遺症。
他們宛如一群在黑暗中艱難摸索前行的行者,曾經在心中篤定地認為自己已經尋覓到了通往永生的光明大道,那是一條充滿希望與誘惑的道路,仿佛隻要沿著它一直走下去,就能掙脫死亡的枷鎖,永遠地存活於世間,然而,現實卻如同一記沉重的耳光,無情地將他們從美好的幻想中扇醒。他們最終發現自己竟然陷入了一個更為黑暗、滿是痛苦的深淵,這個深淵猶如一個無盡的黑洞,不斷吞噬著他們的希望、健康乃至生存的意誌。
“十九。”那位身上掛滿醫療器械的老人緩緩開口說道,他的聲音雖然虛弱,卻透著一種曆經滄桑後的深沉與無奈,“想當初,我一手創立巫山會的時候,心中懷揣著一個無比宏大且誘人的夢想。那時候,人類星際聯邦政府剛剛解體,行屍病毒肆虐,整個世界陷入了一種混亂與迷茫交織的狀態,我們這群富豪權貴,擁有著無盡的財富和權力,可在死亡麵前,卻依然如同螻蟻般渺小無力。我們不甘心就這麽被死亡的陰影籠罩,於是便萌生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另辟蹊徑,去探尋那長生不老的神奇方法。”
老人微微頓了頓,仿佛在迴憶往昔的點點滴滴,每一個畫麵都像是一把鋒利的劍,刺痛著他那早已千瘡百孔的心。“我們帶著對永生的渴望,成立了巫山會這個組織。最初,巫山會由二十三人組成,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各個領域的佼佼者,掌握著巨大的資源和能量。我們相信,憑借我們的智慧、財富和不懈的努力,一定能夠打破生死的界限,找到那傳說中的長生不老之術……”
老人的話讓眾人陷入了會議之中。
在這兩百年的漫長歲月裏,巫山會如同一個永不疲倦的探索者,投入了不計其數的人力和物力,他們在浩瀚的宇宙中穿梭,在無數的星球上尋找線索,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隱藏著長生秘密的角落,他們聘請了最頂尖的科學家,建立了最先進的實驗室,研究各種古老的傳說、神秘的遺跡以及稀奇古怪的生物現象,每一次看似有希望的發現,都會讓他們興奮不已,以為離長生不老的目標又近了一步。
然而,命運卻總是喜歡捉弄人,一次又一次的探索最終都以失敗告終。
盡管遭受了無數次的挫折,但他們心中的渴望從未熄滅,他們就像一群固執的信徒,堅信自己的信仰終有一天會得到迴報,可是,時光無情地流逝,歲月在他們的身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痕跡,曾經充滿活力的身體逐漸被疾病和衰老侵蝕,每一次的器官更換都像是在與死神做一場短暫的交易,雖然暫時延緩了死亡的腳步,但卻帶來了更為嚴重的後遺症。
如今,兩百年過去了,巫山會的二十三人隻剩下了八人。這八個人就像風中殘燭,在死亡的邊緣苦苦掙紮,他們曾經的雄心壯誌,如今隻剩下無盡的疲憊和絕望,每一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歲月的滄桑和對命運的不甘。
就在老人訴說著這些過往的時候,他的聲音漸漸變得微弱,眼神也開始變得迷離,突然,他像是被一隻無形的大手猛地拉進了黑暗的深淵,整個人昏迷了過去,與此同時,輪椅後麵的輔助醫療設施迅速探出,如同一雙溫柔而有力的大手,穩穩地托住了他的頭部,他的嘴角不自覺地流淌出哈喇子,那副模樣顯得既可憐又無助。
目睹著老人陷入沉睡,房間裏的氣氛變得無比沉重。這種沉重像是一層濃厚的烏雲,沉甸甸地壓在每個人的心頭,讓人幾乎喘不過氣來。
沉默的氛圍仿佛在訴說著巫山會兩百年來的坎坷曆程,以及他們如今麵臨的絕境。
巫山會,這個曾經承載著無限希望的組織,如今卻在命運的捉弄下搖搖欲墜,它的建立源於人類對永生的貪婪與渴望,可兩百年來的苦苦追尋,卻隻換來了無盡的失望和幾乎全軍覆沒的悲慘結局,而剩下的這八個人,他們的未來如同被濃霧籠罩的道路,充滿了迷茫與未知,他們唯一的希望就寄托在找到山海星、盡頭基地、遊輪以及行屍病毒的病原體上,仿佛這是他們在黑暗深淵中看到的最後一絲曙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