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神醫農女,逃荒路上帶崽吃香喝辣 作者:公孫筱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因為要幹活,簡單聊了兩句,大家便繼續往自家地裏走。
大伯娘許氏歎氣道:“也不知道以前這個村子怎麽活的,有好事不跟著幹,專門跟咱作對,你再看看人家新搬來的下壩村,聽說比咱這收割的早,都豐收了!”
“可不是,還是咱然然提供的技術呢,要怪就怪這個村沒有個好帶頭人。”
“弟妹你說的咋這對呢,那孫裏正兩口子,有好處時候說啥都行,幹正事一點沒有他們。”
夏悠然聽著伯娘嬸子們對話,有點好笑。
其實也不怪人家不信,畢竟他們還是逃荒過來,種地人家求的是穩妥。
農民忙活一大年,指的就是這秋後這點收成,萬一有什麽,就真的要喝西北風了。
看著玉米如金波般搖曳,隨風晃動著腦袋,就好像在和他們招手。
夏家村民們的臉上洋溢著滿足和喜悅,那是辛勤付出後收獲的最好迴報。
“今年收成真不錯啊!”
夏家奶奶撫摸著飽滿的玉米棒子,長的都快趕上奶奶兩個手掌,眼中閃爍著滿意的光芒。
旁邊的夏鐵匠接過話題:“是啊,感謝老天爺眷顧,今年雨水好,又讓我們能有好收成。”
老太太點頭笑道:“不僅如此,我聽二狗爹說,高粱也大豐收,那高粱穗都能把高粱杆壓彎了腰。”
此時,田埂上傳來一陣歡聲笑語。
一群孩童追逐嬉戲,他們的笑聲純真無邪,仿佛將這豐收的喜悅傳遞給每個人。
薑笙和裴恆兩個人震驚了,這就是秋收的景象嗎?
好像萬人大集結,又各自幹著自己家的一畝三分地,還能看見他們臉上笑的燦爛的笑容。
這可比京城裏爾虞我詐的生活簡單得多,快樂的多。
他們的幸福都寫在臉上,真是淳樸善良可愛的人。
玉米被割倒後,堆放成一堆一堆,後麵的便開始一棒一棒的扒皮,然後裝到簸箕裏,端到車板上運迴家。
院子裏也早早堆好了柵欄,用來存放玉米棒,經過風吹晾曬後,脫粒後售賣。
“灰灰,你在搗亂我就把你趕走!”
小寶看見灰灰在哪,大舅舅割倒幾個玉米杆,它就跑上去踩幾腳。
發現了問題,小寶才大聲喝止。
灰灰:人家是想幫忙的。
飯團在開春種地的時候,用爪子幫忙拍土,得到全家的誇讚。
現在它想著幫忙,又不會扒玉米,又不會割,隻能幫著踩踩了。
小寶繼續道:“你看看人家飯飯,都知道幫忙。”
灰灰迴頭一看,飯團大哥正在那努力的用嘴拱,踩著玉米杆,用嘴扒玉米?
哼,這不是故意掩人嘛!
這也不是豹子和大灰狼該幹的活啊?
記得主人說過,熊瞎子掰苞米,掰一棒丟一棒。
這不就是說,那是熊瞎子的活嗎?
灰灰有點生氣,直接罷工不幹了。
吃力不討好的事,還是留給那個愛顯擺的飯團老哥。
夏悠然和伯娘嬸子們看見了,都哈哈大笑起來。
灰灰抬起頭,豎起耳朵,扭動了一下脖子,自己也不是一無是處,至少自己充當了開心果。
秋收足足幹了七天,夏家的地裏的所有的玉米高粱都收迴來了。
就剩下地裏的秸稈還要經過晾曬,捆綁然後再拉迴家做柴火。
粗略的估算了一下,高產的玉米每畝產量在一千斤。
這個數字在永寧村人麵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他們以前種的玉米品種,產量最好的也就在二百斤左右。
按照一斤五文錢計算,永寧村村民也就每畝賺一兩銀子而夏家今年高產的玉米一畝合到五兩銀子。
孫裏正兩口子這幾天在家裏上火了。
一畝地差了四兩銀子,他家土地加起來有八畝多,那不是差了三十二兩銀子。
三十二兩啊!
“都怪你,當初幹啥與夏家作對,跟著他們一起種高產高粱玉米,咱們不就發了?”孫裏正埋怨道。
“你就偷著樂吧,村裏還有比咱家慘的,種了黍米,年產才一百五不到,也賣五錢,還抵不上一兩銀子。”
“你還說,你看看你這一年多都幹了啥,人家買食品你跟著搶果子,人家開廠子你跟著打架,人家種高產農產品,你拖後腿……”
“我還不是怕你被別人壓倒一頭?還說我?”
“是啊,現在還是被壓一頭,損失了三十二兩銀子!”
孫婆子聽到銀子,心疼的滴血。
捂著胸口堵得慌,現如今人家混的風生水起,當官的考學的,做買賣的一樣不落下。
他家呢?想想心裏難受,腸子悔青了。
聽說孫婆婆已經跟夏悠然訂購了明年的種子,要不然他家也……
跟著人家做對行,可是不能跟著銀子作對啊?
“老頭子,要不然咱亡羊補牢,勸勸村裏人一起跟著夏家幹?”
孫裏正看了看自己的媳婦,“真心的,沒耍心眼子?”
“沒有,跟說過不去,我也不能跟錢過不去!”
孫裏正看見她真心悔悟,點點頭:“那你保證遠離張婆子和馮婆子,那倆沒一塊好餅?”
“成,隻要咱家也能賺錢,這迴我不當那惡人。”
其實她是不敢了,畢竟之前在夏悠然麵前就沒有撈到好。
現在人家有了官職她更惜命,不敢硬剛了。
孫裏正為了彌補錯誤,挨家挨戶勸說,其實哪用勸說,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誰家高產。
孫裏正再次來找夏裏正的時候,放低了姿態,這迴說話既誠懇又虛心。
夏裏正兩口子看出他的態度,也不為難,畢竟一個村住著,不能和他和所以人置氣。
夏家還在村裏掛了牌子,開始收購新高粱用來釀酒。
其餘的玉米也同樣收購,由夏家車隊運往外地,保證了不讓玉米滯留在村民手裏,全部幫助銷售出去。
農民拿到了現成的銀子,高興的合不攏嘴。
聽說夏家過年繼續發放高產種子,與縣城同等價位,還承諾三包。
包種子,包技術,包銷售一條龍,讓農民買種子放心,種植安心,銷售後開心。
這樣一來,夏悠然的名聲大震,還引來鄰村還有關州許多村鎮們,紛紛前來選購。
最後,夏悠然決定,在縣城開設個種子諮詢站。
有什麽疑難問題有專人負責解決,到了開年的時候,就開始售賣高產種子,供外地農民購買。
趙氏聽到家裏的事情忙完了,想起她對皇上承諾的三年十裏縣發展計劃,已經開始倒計時了,該怎麽辦?
大伯娘許氏歎氣道:“也不知道以前這個村子怎麽活的,有好事不跟著幹,專門跟咱作對,你再看看人家新搬來的下壩村,聽說比咱這收割的早,都豐收了!”
“可不是,還是咱然然提供的技術呢,要怪就怪這個村沒有個好帶頭人。”
“弟妹你說的咋這對呢,那孫裏正兩口子,有好處時候說啥都行,幹正事一點沒有他們。”
夏悠然聽著伯娘嬸子們對話,有點好笑。
其實也不怪人家不信,畢竟他們還是逃荒過來,種地人家求的是穩妥。
農民忙活一大年,指的就是這秋後這點收成,萬一有什麽,就真的要喝西北風了。
看著玉米如金波般搖曳,隨風晃動著腦袋,就好像在和他們招手。
夏家村民們的臉上洋溢著滿足和喜悅,那是辛勤付出後收獲的最好迴報。
“今年收成真不錯啊!”
夏家奶奶撫摸著飽滿的玉米棒子,長的都快趕上奶奶兩個手掌,眼中閃爍著滿意的光芒。
旁邊的夏鐵匠接過話題:“是啊,感謝老天爺眷顧,今年雨水好,又讓我們能有好收成。”
老太太點頭笑道:“不僅如此,我聽二狗爹說,高粱也大豐收,那高粱穗都能把高粱杆壓彎了腰。”
此時,田埂上傳來一陣歡聲笑語。
一群孩童追逐嬉戲,他們的笑聲純真無邪,仿佛將這豐收的喜悅傳遞給每個人。
薑笙和裴恆兩個人震驚了,這就是秋收的景象嗎?
好像萬人大集結,又各自幹著自己家的一畝三分地,還能看見他們臉上笑的燦爛的笑容。
這可比京城裏爾虞我詐的生活簡單得多,快樂的多。
他們的幸福都寫在臉上,真是淳樸善良可愛的人。
玉米被割倒後,堆放成一堆一堆,後麵的便開始一棒一棒的扒皮,然後裝到簸箕裏,端到車板上運迴家。
院子裏也早早堆好了柵欄,用來存放玉米棒,經過風吹晾曬後,脫粒後售賣。
“灰灰,你在搗亂我就把你趕走!”
小寶看見灰灰在哪,大舅舅割倒幾個玉米杆,它就跑上去踩幾腳。
發現了問題,小寶才大聲喝止。
灰灰:人家是想幫忙的。
飯團在開春種地的時候,用爪子幫忙拍土,得到全家的誇讚。
現在它想著幫忙,又不會扒玉米,又不會割,隻能幫著踩踩了。
小寶繼續道:“你看看人家飯飯,都知道幫忙。”
灰灰迴頭一看,飯團大哥正在那努力的用嘴拱,踩著玉米杆,用嘴扒玉米?
哼,這不是故意掩人嘛!
這也不是豹子和大灰狼該幹的活啊?
記得主人說過,熊瞎子掰苞米,掰一棒丟一棒。
這不就是說,那是熊瞎子的活嗎?
灰灰有點生氣,直接罷工不幹了。
吃力不討好的事,還是留給那個愛顯擺的飯團老哥。
夏悠然和伯娘嬸子們看見了,都哈哈大笑起來。
灰灰抬起頭,豎起耳朵,扭動了一下脖子,自己也不是一無是處,至少自己充當了開心果。
秋收足足幹了七天,夏家的地裏的所有的玉米高粱都收迴來了。
就剩下地裏的秸稈還要經過晾曬,捆綁然後再拉迴家做柴火。
粗略的估算了一下,高產的玉米每畝產量在一千斤。
這個數字在永寧村人麵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他們以前種的玉米品種,產量最好的也就在二百斤左右。
按照一斤五文錢計算,永寧村村民也就每畝賺一兩銀子而夏家今年高產的玉米一畝合到五兩銀子。
孫裏正兩口子這幾天在家裏上火了。
一畝地差了四兩銀子,他家土地加起來有八畝多,那不是差了三十二兩銀子。
三十二兩啊!
“都怪你,當初幹啥與夏家作對,跟著他們一起種高產高粱玉米,咱們不就發了?”孫裏正埋怨道。
“你就偷著樂吧,村裏還有比咱家慘的,種了黍米,年產才一百五不到,也賣五錢,還抵不上一兩銀子。”
“你還說,你看看你這一年多都幹了啥,人家買食品你跟著搶果子,人家開廠子你跟著打架,人家種高產農產品,你拖後腿……”
“我還不是怕你被別人壓倒一頭?還說我?”
“是啊,現在還是被壓一頭,損失了三十二兩銀子!”
孫婆子聽到銀子,心疼的滴血。
捂著胸口堵得慌,現如今人家混的風生水起,當官的考學的,做買賣的一樣不落下。
他家呢?想想心裏難受,腸子悔青了。
聽說孫婆婆已經跟夏悠然訂購了明年的種子,要不然他家也……
跟著人家做對行,可是不能跟著銀子作對啊?
“老頭子,要不然咱亡羊補牢,勸勸村裏人一起跟著夏家幹?”
孫裏正看了看自己的媳婦,“真心的,沒耍心眼子?”
“沒有,跟說過不去,我也不能跟錢過不去!”
孫裏正看見她真心悔悟,點點頭:“那你保證遠離張婆子和馮婆子,那倆沒一塊好餅?”
“成,隻要咱家也能賺錢,這迴我不當那惡人。”
其實她是不敢了,畢竟之前在夏悠然麵前就沒有撈到好。
現在人家有了官職她更惜命,不敢硬剛了。
孫裏正為了彌補錯誤,挨家挨戶勸說,其實哪用勸說,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誰家高產。
孫裏正再次來找夏裏正的時候,放低了姿態,這迴說話既誠懇又虛心。
夏裏正兩口子看出他的態度,也不為難,畢竟一個村住著,不能和他和所以人置氣。
夏家還在村裏掛了牌子,開始收購新高粱用來釀酒。
其餘的玉米也同樣收購,由夏家車隊運往外地,保證了不讓玉米滯留在村民手裏,全部幫助銷售出去。
農民拿到了現成的銀子,高興的合不攏嘴。
聽說夏家過年繼續發放高產種子,與縣城同等價位,還承諾三包。
包種子,包技術,包銷售一條龍,讓農民買種子放心,種植安心,銷售後開心。
這樣一來,夏悠然的名聲大震,還引來鄰村還有關州許多村鎮們,紛紛前來選購。
最後,夏悠然決定,在縣城開設個種子諮詢站。
有什麽疑難問題有專人負責解決,到了開年的時候,就開始售賣高產種子,供外地農民購買。
趙氏聽到家裏的事情忙完了,想起她對皇上承諾的三年十裏縣發展計劃,已經開始倒計時了,該怎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