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山下,集市上人群熙熙攘攘,此時正值青城派一年一度的收徒大典,山下自然熱鬧非常,此間多有身著勁裝,背負長劍的少年們。個個精神抖擻,想來對此次大典必是勢在必得。此間亦有手持折扇,身著白衣,或著綸巾,或束發冠的翩翩君子。其中,更有一人,真個是鶴立雞群,謝家寶樹。其氣宇,姿態更勝諸多君子,隻是他不住地四處擺頭,前顧後盼,未免有些不雅。


    之見,他忽然眼前一亮,停下腳步,進一步問道:“這個不錯。”那漢子忽地一驚,忙道:“公子如不嫌棄,不妨取來嚐嚐.”隻因這公子氣度非常,那漢子不免為之一奪,竟也變得文雅起來。那漢子緩了一緩,不禁道:“公子此來,必是來大典觀禮吧。”那公子一笑:“我行此來,隻為拜於青城門下。”那漢子一奇,再看那公子,身子鬆鬆散散,不像身負武功。又見他身無寸鐵,手中隻持著把折扇。驚奇道:“我觀公子不似有些基礎,又年有十七,八。青城掌門對外收徒,首重根基。又獨喜良家子,不愛世家。公子清新俊逸,衣著不凡。祖上必是衣紫著蟒。公子此行隻怕不易。”那公子一笑:“我觀你也絕非一個賣糖葫蘆的。”


    那漢子也笑了:“小人本是青城門下,出師後,去鏢局做個鏢師,不料,一次出鏢時,受了暗傷。虧得青城仁義,與我一處安身之地,又得鏢局補償,足以度日。”那公子微微一笑:“今日,我必可拜於青城門下。”說罷,他朗然一笑,隨手取下一個糖葫蘆,左手取些碎銀。又大步前行。拜別道:“多日後再見,李師兄。”許久,隻見那漢子惘然道:“真是從天上下來的。”又轉而一驚:“他緣何知我姓李。”


    話分兩頭,卻說那位公子一路上山,行到當午,抬頭望到正前方一處山門,以大塊青石雕琢,四周樹木蒼鬱,石階青苔不絕,雖是酷暑,卻令人十分清爽。門前兩位童子笑語迎客,言笑晏晏。門前人來人往,秩序井然。公子細看,隻見左邊童子迎得乃是慕名而來,尋求拜師的弟子。右邊童子迎來的是觀禮的貴客,大多非顯既貴。那公子也不猶豫,徑自向右邊而去。


    卻說這兩個童子無非清風,明月。左是清風,右是明月。那明月剛迎完了長江怒蛟幫幫主等人,抬頭便見一位公子上前,急忙迎上。公子見童子迎上,不慌不忙地道:“在下沈浚,世居建業,家父諱溪,早年家父與貴掌門有交,聽聞今日收徒大典亦是掌門大壽,命在下前來慶賀。不告而來,另攜信與掌門。”明月見他不同流俗,衣衫絕非普通,不疑有他。急忙抱拳:“貴客且請前行,門後自有弟子領路。”沈浚緩步前行,這時,忽地有人在後麵叫道“兄台且慢。”這時,沈浚心中一喜,暗道:“果然來了,今日之事,便落在他身上了。”


    卻說,沈浚緩緩轉身,就見後方,一位公子疾步前行,三步並兩步,奔到沈浚麵前。沈浚未及動問,那公子就已脫口而出:“在下黃岩,適才聽到兄下言稱要拜師,可到此處,兄長卻徑往右路,心中不解,方才就叫住了兄台。”沈浚不疾不徐:“沈某自有妙計,既得入其山,便能得其法。”黃岩更加不解:“敢問計將安出。”沈浚嘿嘿,默然無語,心道:“便在你身上。”這黃岩也覺冒昧,主動道:“好教沈兄得知,我心中亦有此念,隻是這掌門平素不喜世家,我已來過一次,家中長輩愛惜,將我推薦給掌門,可惜掌門不允,隻讓在下去闖過三關,沈兄應知你我這種人,如何去闖過三關。正自憂愁,這時,聽到沈兄豪言,不覺心癢,所以,有如此隻問。”沈浚開口:“那為何不隨意換一個試試,也無妨。”這句話正中那黃岩心中癢處,他自是滔滔不絕,將這青城好處道盡。沈浚暗暗一笑,也不動聲色道:“好個青城派,今日在下果然未選錯,黃兄真可為是世間百事通了。”


    原來,適才沈浚顧盼的正是這黃岩,話說這黃岩也絕非常人,他本是青城派祖師之後,這位祖師號稱“詩,酒,劍”三絕,人稱青城劍仙;黃青城等,極具傳奇。可惜時至今日,英雄豪氣具已矣,文采風流今尚存。黃家已詩書傳家三代有餘,偏巧出來個黃岩。此人少時就向往其祖“隻身匹馬,獨闖江湖”的豪氣,立誌遊俠天下。可惜,他雖有豪氣,但他已有十七歲,練武似乎已晚。但他決心不該。去年已來過一次,掌門執意他去闖三關,自然大敗。


    但沈浚卻深知,青城掌門最重心性,黃岩百折不撓,矢誌不渝。此次必可以通過,而這恐怕就是大壽時,掌門必會破例收徒。這本是黃岩的機緣,隻是黃岩未參透罷了,本來也無需參透,隻需水到渠成,自然可以。隻是現在沈浚必須利用這一線之機,利用其,為自己尋得希望。隻因他想學武,隻因他想去青城。


    沈浚輕輕一笑:“一個人想闖關,自然隻好用力,但兩個人,隻用智也或可成功。”此話剛落,黃岩心中一亮:“還望沈兄教我。”沈浚輕歎:“成事在人,謀事在天。”黃岩心中一定,長揖道:“在下黃岩,立誌效先祖之遺風,持劍縱馬,詩酒趁年華。可惜韶華早去。東禺已逝,桑榆未晚。還請沈兄助我。”沈浚連忙道:“黃兄太過,隻是這二人過,似乎也不可能。”黃岩當即道:“無妨,掌門與我說以任何方式過三關皆可,沈兄,也沒有武功。我去向掌門求情,或有機會。”沈浚長揖:“如此,皆拜托黃兄了。”“不敢。”黃岩再拜。


    沈浚道:“今日已過,待明日大典且看分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江湖遠,廟堂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且吟且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且吟且行並收藏江湖遠,廟堂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