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大婚
從放牛娃開始的古代生活 作者:一隻洪荒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二次紅薯收獲成功,農政司的全體官員都得到了賞賜,唯獨沒有趙來福。
朝中所有臣子都認為這次沒有獎勵不代表皇帝心中沒有趙郡侯,估摸著是趙來福在第一次時已經得了太多的獎勵,這次便沒有他的份。
趙小山:那你們可真想多了。
他嚴重懷疑周徹這次在山莊說一千兩銀子賞金這事就是他和蔡忠的作秀,蔡忠一定和自己一樣被脅迫了,不得不配合著周徹演君臣相得的戲,好宣揚自己的賢名。
自己作為過來人,可太明白了。
不論如何,紅薯的收獲是一個可喜可賀的事,蔡忠帶領著農政司的大小官員們在休整了兩天後,便帶著珍貴的紅薯種子奔赴各州縣。
這次,他們出差的時間會很長,周徹的意思是讓他們到地方後直接指導種植,直到這一批紅薯長成再迴來述職。
就像當初工部派往邊疆指導水泥生產加固城牆的那批人,有的到現在還沒迴來呢。
話說迴來,一共五百多紅薯,除了皇帝金口玉言答應過的閩南和西南,皇帝又重點照顧了水土條件不好的西北。
周徹在梁州做郡公時對西北的水土條件十分無奈,那地方幹旱缺水,很多地方根本不適合種植農作物,糧食產量低,老百姓的日子便過得十分艱難。
現在有了耐旱高產的紅薯,周徹自然是希望這東西能盡快在西北推廣,好改善那裏的民生,因此在分配紅薯種子時,周徹又悄咪咪的多給西北劃分了一些。
其他地方平均每個郡能得到十四五個。
若想實現紅薯的普及,沒有兩三年的功夫是不夠的,誰都急不來。
京城也留了紅薯種子,一共二十個,還是交給趙來福負責。
趙小山覺得他爹這個什麽郡侯做的也沒什麽意思,福是一天沒享到,活是一天沒落下,一年到頭沒完沒了的重紅薯,都成皇家禦用紅薯種植專家了。
不過這次的種植畢竟更有經驗了,而且各地現在都有紅薯種子了,這二十顆也變得不那麽重要了,因此此次種植趙來福的壓力也輕了許多,他從自家莊子裏抽調出來幾個種田的好把式幫忙,自己終於可以不用每日泡在莊子上,可以抽出時間忙活小兒子的婚事了。
沒錯,隨著時間的推移,趙小山的婚事快到了。
感謝周徹借的五萬兩銀子,也感謝沈薇不遺餘力的幫忙,最終讓劉氏在婚禮之前湊出了一份還算不錯的聘禮。
和皇家結親,其他的都不需要操心,隻需要好好配合禮部的官員即可。
若是往常,禮部的官員指定要在這件事上賺上一筆,但這次的對象是皇上最近十分信重的趙家,這可是大周朝紅薯第一人,禮部的官員覺得還是應努力交好,不能為了那點蠅頭小利摘了跟頭。
於是乎,在禮部幾個主事官員的努力配合下,婚前所有流程都順利走完了,時間順利的滑到六月二十八這天。
趙小山來到這個時空的第九個年頭,他終於擺脫了單身狗的命運,穿上大紅喜袍,跨上大馬,去迎接自己的新娘。
這一天,趙府張燈結彩紅綢鋪地熱鬧非凡,所有趙家的親朋舊故全都來捧場了,就連趙來慶都特意從密水趕了過來,隻為了參加他的婚禮。
劉氏帶著女兒兒媳婦指揮著下人忙前忙後,生怕有一點紕漏。
前幾天皇上身邊的一個小太監過來傳信,說今天帝後會來,讓趙府好生準備著,莫要失禮了。
劉氏和趙來福聽了第一反應便是歎了口氣,皇帝一來,這婚禮的規模便要提高了。
本來預備的三十桌酒席,臨時又變成了五十桌,本來預備的一兩一壇的普通酒水,又改成了十兩一壇的昂貴酒水;原本準備好的普通茶葉也都臨時花大價錢更換了一批。
總而言之,因為皇上皇後要來,趙小山的婚禮逼格直接拔高了幾個檔次,所花費的銀錢遠遠超出預算。
也幸好李球了解那萬兩黃金的實情,知道他們家的窘境,及時伸出援手,又借給趙小山三萬兩銀子應急。
劉氏看著賬本上一筆筆花銷,心疼的直抽抽,不到一天的功夫嘴上就起了兩個大泡。
娶個親整這麽大一個窟窿,劉氏隻能指望著成親那日能收迴來點禮金了。
直到婚禮這天,劉氏嘴上的連個大泡都沒消下去。
有幾個官家太太見到還打趣她說這是喜意上頭,在嘴上開花了。
劉氏表麵上哈哈哈,心裏苦的不行,這皇上辦事不地道,也不知道這個公主兒媳婦兒怎麽樣,萬一也和皇上一個德行,是個內裏藏奸的可怎麽辦。
人家又是公主,不滿意連休都不能休,以後的日子可怎麽過啊。
相比於劉氏的表裏不一,趙小山可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從裏到外的散發著喜悅。
自訂婚以來,他就見過昌平公主一次,就那一次兩人加起來也沒說幾句話,單獨相處那更是沒有。
這半年裏每每夜深人靜時,趙小山都會想起那道美麗的倩影,真的越想越稀罕,恨不得時間再快點,好早點將媳婦兒過門。
想他在現代社會一個窮屌絲,穿越到古代後竟然能娶上一國公主,這是怎樣的逆襲!
騎在高頭大馬上,馬的兩側都是他的朋友親人,望著道路兩旁熙熙攘攘的人群和不遠處巍峨莊嚴的皇宮,趙小山一股豪情油然而生,不禁吟道:“天生我材必有用。”
“行了新郎官,咱今天可是娶親,要念詩也要念催妝詩,你念這詩幹啥?是不是歡喜啥了?”
“我看是,咱山子娶的可是公主,傻點也應該,要是我的話我能瘋。”
“說啥話呢,你算哪根蔥,還能輪到你,要輪也該是哥哥我啊,像我風流倜儻瀟灑不羈,怎麽就沒被皇上看中然後也賜個婚呢,唉,懷才不遇啊……”
“少來了,臭屁樣吧。”
周圍的伴郎團們你一句我一句,全都嘻嘻哈哈的笑鬧個不停,歡樂的氣氛一直延續到宮門口。
朝中所有臣子都認為這次沒有獎勵不代表皇帝心中沒有趙郡侯,估摸著是趙來福在第一次時已經得了太多的獎勵,這次便沒有他的份。
趙小山:那你們可真想多了。
他嚴重懷疑周徹這次在山莊說一千兩銀子賞金這事就是他和蔡忠的作秀,蔡忠一定和自己一樣被脅迫了,不得不配合著周徹演君臣相得的戲,好宣揚自己的賢名。
自己作為過來人,可太明白了。
不論如何,紅薯的收獲是一個可喜可賀的事,蔡忠帶領著農政司的大小官員們在休整了兩天後,便帶著珍貴的紅薯種子奔赴各州縣。
這次,他們出差的時間會很長,周徹的意思是讓他們到地方後直接指導種植,直到這一批紅薯長成再迴來述職。
就像當初工部派往邊疆指導水泥生產加固城牆的那批人,有的到現在還沒迴來呢。
話說迴來,一共五百多紅薯,除了皇帝金口玉言答應過的閩南和西南,皇帝又重點照顧了水土條件不好的西北。
周徹在梁州做郡公時對西北的水土條件十分無奈,那地方幹旱缺水,很多地方根本不適合種植農作物,糧食產量低,老百姓的日子便過得十分艱難。
現在有了耐旱高產的紅薯,周徹自然是希望這東西能盡快在西北推廣,好改善那裏的民生,因此在分配紅薯種子時,周徹又悄咪咪的多給西北劃分了一些。
其他地方平均每個郡能得到十四五個。
若想實現紅薯的普及,沒有兩三年的功夫是不夠的,誰都急不來。
京城也留了紅薯種子,一共二十個,還是交給趙來福負責。
趙小山覺得他爹這個什麽郡侯做的也沒什麽意思,福是一天沒享到,活是一天沒落下,一年到頭沒完沒了的重紅薯,都成皇家禦用紅薯種植專家了。
不過這次的種植畢竟更有經驗了,而且各地現在都有紅薯種子了,這二十顆也變得不那麽重要了,因此此次種植趙來福的壓力也輕了許多,他從自家莊子裏抽調出來幾個種田的好把式幫忙,自己終於可以不用每日泡在莊子上,可以抽出時間忙活小兒子的婚事了。
沒錯,隨著時間的推移,趙小山的婚事快到了。
感謝周徹借的五萬兩銀子,也感謝沈薇不遺餘力的幫忙,最終讓劉氏在婚禮之前湊出了一份還算不錯的聘禮。
和皇家結親,其他的都不需要操心,隻需要好好配合禮部的官員即可。
若是往常,禮部的官員指定要在這件事上賺上一筆,但這次的對象是皇上最近十分信重的趙家,這可是大周朝紅薯第一人,禮部的官員覺得還是應努力交好,不能為了那點蠅頭小利摘了跟頭。
於是乎,在禮部幾個主事官員的努力配合下,婚前所有流程都順利走完了,時間順利的滑到六月二十八這天。
趙小山來到這個時空的第九個年頭,他終於擺脫了單身狗的命運,穿上大紅喜袍,跨上大馬,去迎接自己的新娘。
這一天,趙府張燈結彩紅綢鋪地熱鬧非凡,所有趙家的親朋舊故全都來捧場了,就連趙來慶都特意從密水趕了過來,隻為了參加他的婚禮。
劉氏帶著女兒兒媳婦指揮著下人忙前忙後,生怕有一點紕漏。
前幾天皇上身邊的一個小太監過來傳信,說今天帝後會來,讓趙府好生準備著,莫要失禮了。
劉氏和趙來福聽了第一反應便是歎了口氣,皇帝一來,這婚禮的規模便要提高了。
本來預備的三十桌酒席,臨時又變成了五十桌,本來預備的一兩一壇的普通酒水,又改成了十兩一壇的昂貴酒水;原本準備好的普通茶葉也都臨時花大價錢更換了一批。
總而言之,因為皇上皇後要來,趙小山的婚禮逼格直接拔高了幾個檔次,所花費的銀錢遠遠超出預算。
也幸好李球了解那萬兩黃金的實情,知道他們家的窘境,及時伸出援手,又借給趙小山三萬兩銀子應急。
劉氏看著賬本上一筆筆花銷,心疼的直抽抽,不到一天的功夫嘴上就起了兩個大泡。
娶個親整這麽大一個窟窿,劉氏隻能指望著成親那日能收迴來點禮金了。
直到婚禮這天,劉氏嘴上的連個大泡都沒消下去。
有幾個官家太太見到還打趣她說這是喜意上頭,在嘴上開花了。
劉氏表麵上哈哈哈,心裏苦的不行,這皇上辦事不地道,也不知道這個公主兒媳婦兒怎麽樣,萬一也和皇上一個德行,是個內裏藏奸的可怎麽辦。
人家又是公主,不滿意連休都不能休,以後的日子可怎麽過啊。
相比於劉氏的表裏不一,趙小山可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從裏到外的散發著喜悅。
自訂婚以來,他就見過昌平公主一次,就那一次兩人加起來也沒說幾句話,單獨相處那更是沒有。
這半年裏每每夜深人靜時,趙小山都會想起那道美麗的倩影,真的越想越稀罕,恨不得時間再快點,好早點將媳婦兒過門。
想他在現代社會一個窮屌絲,穿越到古代後竟然能娶上一國公主,這是怎樣的逆襲!
騎在高頭大馬上,馬的兩側都是他的朋友親人,望著道路兩旁熙熙攘攘的人群和不遠處巍峨莊嚴的皇宮,趙小山一股豪情油然而生,不禁吟道:“天生我材必有用。”
“行了新郎官,咱今天可是娶親,要念詩也要念催妝詩,你念這詩幹啥?是不是歡喜啥了?”
“我看是,咱山子娶的可是公主,傻點也應該,要是我的話我能瘋。”
“說啥話呢,你算哪根蔥,還能輪到你,要輪也該是哥哥我啊,像我風流倜儻瀟灑不羈,怎麽就沒被皇上看中然後也賜個婚呢,唉,懷才不遇啊……”
“少來了,臭屁樣吧。”
周圍的伴郎團們你一句我一句,全都嘻嘻哈哈的笑鬧個不停,歡樂的氣氛一直延續到宮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