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麽,就說大梁使臣沒憋好屁。


    前麵說什麽要娶嫡公主之類的話估計都是煙霧彈,人家就在這等著呢。


    周徹都快被氣笑了。


    行吧,火炮就火炮,他給就是了。


    反正給了火炮不給火藥也白費,到時候大梁發現了可別怪他們沒說清楚話。


    但這事不是他能決定的,必須得朝廷同意才行,於是驛站的馬又跑死了好幾匹,總算將消息遞了過去。


    朝廷早猜到了大梁要和周徹和親的目的,也想好了對策——要不就給炮不給藥,要不就給假藥假炮,總而言之,火炮絕對不能落入胡人之手。


    大不了他們不要什麽大梁公主,反正他們有火炮在手,不怕大梁反悔。


    而大梁方麵想的也很好,三千匹馬五千牛五千羊?大景想屁吃呢,他們大梁若是物資豐富,何至於大冬天的南下打仗。


    到時候公主嫁過來數量不對,就說一路顛簸,很多牛羊都累死了。


    於是雙方都秉著白嫖的心理,簽訂了和約。


    以往合約都是一式兩份,雙方簽字即可,這次是一式三份,還有蒙族人摻和進來了。


    簽訂和約時蒙族的小王子烏力吉也來了,這是他第一次辦成這麽大的事,一臉的驕傲。


    看著兒子在一個蒙族人麵前卑躬屈膝諂媚狗腿的像個死太監,何正遒何大將軍恨不得當場閹了他,趁機滿足他的願望。


    經過了近一個月的外交拉鋸,這場從去年十一月開始的戰事到了今年四月才算徹底結束。


    按照和約規定,周徹要繼續留在並州城,等著迎娶大梁的公主。


    於是乎,他的嶽父孫長明孫守備懷著複雜的心情帶著西北軍浩浩蕩蕩的離開了並州,而他的女婿則準備迎娶新婦。


    英國公和何大將軍則帶領一幹手下帶著京城來的援軍迴京,迎接他們的是盛大的封賞儀式。


    由於並州通判李伯玉在戰時的突出表現,現在他已經連升好幾級——北地四洲的經略安撫使,主管並州顯州趙州和定州這四州的軍事和民政。正三品,響當當的地方大員。


    最主要的是,人家真的很年輕,才二十四歲!!!這可能是整個大景朝曆史上都從未有過的奇跡了。


    不少官員查看了一下這顆冉冉崛起的政治新星的履曆,發現這小子實力是有,但真沒多突出,人家主打一個好命。


    考舉人遇到主考官泄題重考一次考上了,考進士遇到京城政變,朝廷開了恩科,又撿漏優上去了。


    當官也順,本來好好的縣令做著,撿到英國公家小兒子了,一下升到了並州成了通判,到了並州又遇到胡人南下打仗,人家手握大殺器,和大舅哥淳郡公一起守城又成功了。


    這開局,這機遇,要說沒點門道誰信啊。


    這絕對是天道寵兒了,也太幸運了。


    北地四州的不少官員聽聞李安撫使僅有一個正房嫡妻,身邊一個小妾丫頭都沒有,心思頓時活絡了。


    於是,李伯玉上任的路上巧遇了被劫匪劫掠的落難小姐,剛進城又碰到了賣身葬父的白俏妹妹,和屬下的宴飲那就更香豔了,席間不時有婢女不小心將酒水灑在他袍子上,出去換衣服的路上準能偶遇幾個千金小姐。


    總而言之一句話:豔遇不斷!


    若不是李伯玉定力非常,他的後院是絕對塞不下這麽多女人的。


    李伯玉升遷的消息一經傳到密水鎮趙家村,村民們如何歡唿沸騰暫且不提,反正趙家村的村名又改迴了原來的古仙村。


    村長暫時還是趙來慶,但李氏族人已經蠢蠢欲動,想要取而代之了。


    李安夫妻倆雖然與有榮焉,卻沒動身前往北地,這次他們被嚇破了膽,決定以後就算兒子做了皇帝都和他們沒關係了,他們就算死也要死在古仙村,哪也不走。


    倒是鄉君李香玉第一時間打包行李帶著兒子趕了過去,她可不是那啥都不懂的村婦,她可太知道那些官家小姐的蠅營狗苟了,那些賤女人看到李伯玉這麽年輕又身居高位,指定顧不得臉麵各種飛撲。


    真是讓她真相了。


    和李伯玉的堅守原則為妻守身如玉完全不同,他的大舅兄周徹就沒底線多了。


    在並州城等待大梁公主時,他便接受了英國公的提議,決定納他們家一個庶女為側妃,以此建立兩家的姻親紐帶關係。


    當然了,英國公家的女兒可不是那麽好娶的,周徹在走之前會給英國公留下一百門火炮作為聘禮。


    現在他是護國郡王,理論上來講可以有一個正妃和三個側妃。孫英兒正妃的位置無可撼動,大梁公主來了也不能位置太低了,怎麽也是個側妃之位。


    當初禦夷城何將軍家的女兒也不能太委屈了,畢竟也是官家小姐,這也得一個側妃之位。


    英國公家的雖然是個庶女,但他爹畢竟是超一品公爵,別說是人家的庶女,就是賜個丫頭,那也的高高的供起來,這一位大小也是個側妃之位了。


    這麽算下來,隻能委屈江南商會薑家的女兒了,可憐這女人,自進門後便一直給周徹很大的銀錢支持,結果還是幹不過有權勢的其他女人。


    由此可見,雖說上自皇帝下到平頭百姓誰都離不開銀子,還是嘴上嫌棄銅臭味重的商戶。


    不管那位薑家女是開心還是委屈,大梁國的公主還是在一個月後慢悠悠的趕到了並州城。


    這位柔福公主不是正經嫡公主,是現在大梁皇帝的庶妹,今年剛十六歲,據說她母妃早逝,一直由宮中不得寵的其他嬪妃撫養長大,屬於是宮中的小透明。


    這樣的出身地位,簡直太適合和親了。


    和親的隊伍一進城,大梁的使臣便著急忙慌的要聘禮。


    李伯玉作為周徹娘家代表,對大梁使臣據理力爭:說好的三千匹馬五千頭牛五千頭羊呢?城外那三瓜兩棗你糊弄誰呢?那些滿打滿算有兩千隻麽?這是和親的態度麽,這是騙婚啊。


    大梁的使臣先是心虛了一下下,後又憤怒起來:什麽騙婚,他們尊貴的公主這不是來了麽,人都到了怎麽就騙婚了。


    東西確實不夠,可這也不怪他們。去年冬天大雪,凍死了不少牛馬,皇帝陛下為了給柔福公主準備嫁妝特意從全大梁籌集的,但好多都是小牛小馬小羊,這些小家夥沒經受的了這一路的長途跋涉,在路上累死了怪誰。


    不好意思,到並州就剩這些了,他們也沒辦法。


    李伯玉氣急!他們想到了大梁不會大大方方的履行承諾,沒想到可以這麽無恥,本來一萬三千隻牲口硬生生縮減到兩千隻不到。


    既然你們不仁,那休怪我們不義了。


    於是乎,除了用來展示實驗效果的十幾個火藥是好的,其餘的都被李伯玉換上了那些殘次品,讓這些陰險狡詐的大梁使者帶了迴去。


    你們研究吧,能研究明白算我李伯玉熊!


    等大梁皇帝發現帶迴去的火炮是啞火的,縱使憤怒又能如何呢,周徹的洞房都完事了,估計愛的種子已經被種下了。


    這邊,周徹熱熱鬧鬧的娶了公主,帶著一千多牛馬迴了西北,算是大豐收。


    那邊英國公和何正遒等人在京城接受封賞,一時風光無兩。


    英國公本是超一品公爵,他娘也是超一品虢國夫人,已經賞無可賞。


    黃皇後想了想,竟下了懿旨,封英國公家的嫡長孫女為太子妃。


    不過兩人現在年紀還太小,可等成年後再擇日成親。


    英國公嚇了一大跳,真是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他本以為黃皇後會封賞他的二兒子一個侯爵什麽呢,誰知道竟是被聯姻!要不他之前從沒想過這一點呢,因為他嫡長孫女今年剛九歲,還是個黃毛小丫頭呢。


    怎麽辦,那邊他已經答應護國郡王周徹嫁給他一個庶女的,這邊又要將嫡長孫女嫁給太子,這讓他如何自處?


    他雖是武將,可看人的眼光是有的,就憑護國郡王現在的表現,不信他能甘願當一輩子郡王。


    若以前,他是絕對忠於皇帝的,可現在皇帝都癱瘓了,掌權的是黃皇後,以後繼位的雖然是太子,可黃家甘心將權力拱手還朝麽。


    而且經過了在北地一起抗胡的經曆,英國公也十分看好周徹,覺得他是整個大景皇室中不可多得的人才。


    若真是這樣的人最後登上皇位,他還是願意繼續效忠的。


    皇命不可違,既然黃皇後的懿旨已下,他們身為臣子是萬萬不可拒絕的。


    既如此,隻能看看太子成親前周徹能不能成功了,若他能成功奪位,自然阻止了嫡長孫女嫁入皇家,那麽他們的聯盟自然存在。


    若不行,他便隻能舍棄那個庶女,全力支持嫡長孫女身後的太子了……


    這樣的變故遠在並州的周徹自然第一時間知曉了,不過他並未放在心上,京城有小叔公坐鎮,怕什麽。


    何正遒何大將軍早在進京前就將自家逆子何言昌的所作所為上報給朝廷了。


    不論內裏如何,何言昌現在明麵上算是投靠了蒙族人,算是通敵賣國了,不說殺他九族就算不錯了,怎麽可能還給何大將軍嘉獎。


    但黃皇後想的長遠,何正遒本人在軍中影響力很大,他又有好幾個兒子,各個在軍中都能獨當一麵,是必須要拉攏的對象,怎可因為一個何言昌就公然懲罰功臣。


    於是乎,黃皇後以當初何正遒早已將何言昌逐出家門為理由,強行否定了二者的關係,封何正遒為二等侯爵,是為勇毅侯,賜丹書鐵券和五進的侯府一座,三世而斬。


    並封何正遒的長子何言清為武威將軍,總領兩廣軍事,即刻前往閩南,操練軍隊全力圍剿叛軍邢大可。


    黃皇後這一係列操作下來,讓身在局中的小叔公危機感頓生。


    他突然發現自己一直以來輕敵了。


    黃皇後這個女人,可比癱瘓在床的元康帝強太多太多了。不僅擅長抓住時機還臨危不亂,目光十分長遠,政治手腕十分了得。


    光看她對英國公和何正遒這兩手就找不到一絲錯處,這兩步棋走的相當精妙。


    看樣子,他們的速度要更快才行,快到絕不能讓太子成長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放牛娃開始的古代生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隻洪荒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隻洪荒獸並收藏從放牛娃開始的古代生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