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馬恭迴考中
從放牛娃開始的古代生活 作者:一隻洪荒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之前他一直沒想著聯係何嚴昌是因為萍水相逢,對他這個人不甚了解。
但京城一行他已經知道了其身份,雖然被逐出了門戶,但一個將軍兒子願意伸出橄欖枝與他一介平民交好,足見其誠心。
當初他們認識時,自己除了會說幾個話本子也實在沒什麽值得人家貪圖的地方。
想明白後,趙小山按照當初何嚴昌給自己留的地址,直接去了榮河的那家鏢局。
幸運的是,鏢局還在。
不幸的是,鏢局的大小主事都出門走鏢了,看家的隻有幾個武藝不精的夥計,做不了主。
問了歸期,答曰:歸期未定。
雄心壯誌來,垂頭喪腦去。
趙小山將自己的聯係方式留了下來,拜托小夥計一旦主事的迴來要第一時間告知他。
離開榮河後,趙小山又去了密水看望二姐趙嬌娘。
鐵牛在私塾上學,魏武在縣學念書,家裏隻有嬌娘帶著驢驢。
趙嬌娘自從生產後,身材一直沒有恢複,看樣來比成親前至少胖了三四十斤。
本來她就高,現在又這麽胖,看起來十分魁梧壯碩,打眼一看,竟比劉氏還大了一圈似的。
等魏武從縣學迴來一對比,感覺趙嬌娘能把魏武裝下。
趙小山看的直皺眉頭,這不行啊。
男人至死是少年,永遠的視覺動物。
趙嬌娘胖成這樣,魏武遲早要膩煩。
趙家若能一直強勢還行,一旦趙家沒落,魏武再考中,趙嬌娘被拋棄則是必然。
但趙小山又不可能一直打壓魏武,不讓他上進。
隻能吃過飯後將趙嬌娘拉到角落裏,將自己心中的擔憂說了。
趙嬌娘還以為弟弟要說什麽機密之事呢,聽罷翻了幾個白眼,“山子,這是你的意思還是咱娘的意思?”
“誰的意思有那麽重要麽,最重要的是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你若現在還不抓緊時間減肥,姐夫一旦變心,你哭都找不到地方。”
“我現在天天奶孩子,一個人吃兩個人用,怎麽減肥?因為這事他嫌棄我,那他還有良心麽?!”
這迴換趙小山翻白眼了,“二姐,你不覺得你這話說的很幼稚麽,別說你現在奶孩子了,就算正懷孕快生了,人家抬二房的還少麽?
咱在鄉下見識的少,在城裏你看看,大房不僅不能吵不能鬧,還要笑臉相迎將二房抬進來,否則就是善妒,是要被休的。”
“你都上哪學的這些?”
“這還用上哪學麽,哪都是這個理!”
“哪都是這個理也不適用咱家!”
姐弟倆你一句我一句,互不相讓,都氣的直瞪眼。
最後還是趙嬌娘歎了口氣,主動軟了語氣,道:“知道你好心,行了行了,你姐我心裏有數。不就讓我減肥麽,等不喂奶的,不喂奶了我就少吃。”
“你不用擔心,你姐夫心裏再如何嫌棄我,也不會輕易拋棄我的,抬二房更不可能。”
錢都在她手裏捏著,他花一文要一文,上哪去招蜂引蝶抬二房。
再說了,她當初之所以跟著一起來密水,不就是打算讓所有人都知道魏武有她這個糟糠妻麽。
不僅周圍的鄰居誇她賢惠能幹,就連縣學裏的夫子都吃過她送去的餡餅米粉。
魏武畢竟是讀書人,讀書人最好名聲。
若功成名就後便拋棄了自己這糟糠妻,那他的官也不用做了。
看趙嬌娘信誓旦旦胸有成竹的樣子,趙小山知道多說無益,最終決定閉嘴少說。
雖說打定主意少管,第二天趙小山臨走時還是去藥鋪抓了一劑加速新陳代謝的藥,要求趙嬌娘服用。
趙嬌娘接過去了,卻沒馬上用,奶孩子時不能亂用藥。
從密水迴家後,趙小山一邊等何嚴昌的消息,一邊幫著家裏收地。
去年冬天種的冬小麥已經成熟了,雖然產量不高,也是一季莊稼,趕緊收了好把玉米種下去。
去年玉米的豐收讓大家夥看到了甜頭,今年村裏一致決定全部的土地都用來種玉米。
這東西不僅產量高,現在還是稀缺物種,單價也高,好好伺候著到了秋天又是好收成。
這期間發生了一件大事:馬恭迴又一次參加縣試。
而這一次,他終於成功了。
並且還是第一名的好成績。
經過上次範郡守的一番點化,終於破除了馬恭迴心中的魔障,像是打通了任督二脈,整個人都透徹了。
他本身學識便十分紮實,心境過了,厚積薄發之下,一個小小的縣試又豈能攔的住他的腳步。
這個案首,實至名歸。
看女婿這麽有出息,李安樂的找不到北,第一時間將這個好消息分享給了馬恭迴的父母。
馬父馬母本來對兒子都不抱希望了,覺得他能娶個差不多的媳婦兒,以後給他們生一堆孩子就算行了。
誰知道兒子自己想通了,樂的立馬收拾東西過來了。
聽說是趙小山在範郡守麵前有意提拔,馬父馬母買了幾樣像樣的禮物,畢恭畢敬的送了過來。
兒子出息了,花多少錢都值。
縣試隻是個開始,馬上還有府試州試,秀才舉人進士,每一步都很不好走,馬恭迴未來的路還很長。
趙小山秉著幫人幫到底的原則,托關係將他推薦去了縣學。
一方麵那裏的教學水平高,另一方麵可以讓他今早結實一些人脈,為以後做官鋪路。
感謝的話就不多說了,馬恭迴欠趙小山也不是這一次人情了,隻能將這一點一滴都放在心底,想著以後若能有出息,必然要竭盡所能的多多迴報。
玉米下地後,李伯玉的信也到了,鄉君生了,生了個六斤多重的大胖小子。
李安聽聞自己有孫子了,又開始蠢蠢欲動。
麵子固然重要,可孫子的誘惑也不小。
他又想迴並州了。
趙家村雖然熱鬧熟悉,可家人都不在。
就連李小翠都跟著馬恭迴一起去了密水“陪讀”,他家的地早租給族人種了,成日裏他除了到處晃悠晃悠種點菜地,竟是無事可做。
也不知道老婆子一個人在那邊行不行,若是鄉君給她臉色看,老婆子笨嘴拙舌的又沒什麽心機,可別傻乎乎的被欺負了都不知道。
李伯玉這個孽子是有了媳婦兒忘了娘,到時候周氏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可怎麽辦。
還是要他在旁邊看著才行。
還有大孫子,伯玉說了,孩子小名鄉君已經起好了,大名就等著他迴去取呢。
李安想著六斤多的大胖孫子,越想越心動,考慮了一晚上,決定迴去。
不過在走之前,他要先將大孫子的名字上了族譜才行。
李安文化有限,為了不耽誤孫子的錦繡前程,他特意去了一趟密水,讓女婿馬恭迴給幾個參考答案。
經過幾番斟酌,李安最終從五個備選方案裏敲定了一個:李弘簡。
體易弘簡,廣闊深遠有樸素直率,當真是個好名字。
第二天,李安便開祠堂,將自己金孫的大明鄭重的寫在了族譜上。
辦完這事後,李安便吩咐牛二找車,準備迴並州了。
趙來慶趙來福等人聽說他要走,紛紛過去告別。
這一走,真就不知何時再見了。
趙小山將自己給李伯玉兒子的見麵禮——一個小金鎖片送了過去,拜托他幫忙捎過去。
等再次送走李安,亂七八糟的事情忙完,何嚴昌和周徹同時來信了。
威揚鏢局的大當家迴話說自己受家主所托,若趙小山有事相求,有什麽困難都可以找他幫忙。
趙小山一聽頓時十分感動,連忙寫了一封信托他們送給何嚴昌。
信中的內容無他,先是敘舊,再述說自己的近況,最後將麻煩事說一下,問問他可有辦法幫忙北銷肥皂和米粉。
若是可以,除差價外,他願分出去一成利潤作為迴報。
把信寄出去後,趙小山便開始收拾東西準備出發——周徹要成親了,邀請他前去觀禮。
這場婚事已經耽誤了一年,要是沒有慶元帝駕崩,周徹的兒子估計都快生了。
畢竟正妻不趕緊進門,另外連個妾氏也不能先進門,都等著呢。
婚事定在了五月份,現在出發剛剛好。
打定主意,趙小山將作坊的一切庶務拜托給二黑子後,帶上程理朱豐收等人便出發了。
路途遙遠,他們一行人要先走水路,到了通州下船後再轉乘馬車,全程大約一個月時間。
這次出門,趙小山做了充足的準備,首先便是防止暈船的藥和足以頂飽的食物。再次便是給李伯玉帶的新婚禮物——他親自在窯爐裏用玻璃燒製的一對高腳酒杯。
酒杯的杯底他還灌注了藍色和粉色染料,兩種顏色參雜混合,瑰麗高檔,看上去充滿了神秘色彩,十分漂亮。
這是獨一份的設計巧思。
若要拿到市麵上賣,一百兩都有人搶著要。
為了這對酒杯,他可在窯爐裏呆了好幾晚,試驗了上百次才成功的。
一路上幾人順風順水,沒遇到什麽事。
但京城一行他已經知道了其身份,雖然被逐出了門戶,但一個將軍兒子願意伸出橄欖枝與他一介平民交好,足見其誠心。
當初他們認識時,自己除了會說幾個話本子也實在沒什麽值得人家貪圖的地方。
想明白後,趙小山按照當初何嚴昌給自己留的地址,直接去了榮河的那家鏢局。
幸運的是,鏢局還在。
不幸的是,鏢局的大小主事都出門走鏢了,看家的隻有幾個武藝不精的夥計,做不了主。
問了歸期,答曰:歸期未定。
雄心壯誌來,垂頭喪腦去。
趙小山將自己的聯係方式留了下來,拜托小夥計一旦主事的迴來要第一時間告知他。
離開榮河後,趙小山又去了密水看望二姐趙嬌娘。
鐵牛在私塾上學,魏武在縣學念書,家裏隻有嬌娘帶著驢驢。
趙嬌娘自從生產後,身材一直沒有恢複,看樣來比成親前至少胖了三四十斤。
本來她就高,現在又這麽胖,看起來十分魁梧壯碩,打眼一看,竟比劉氏還大了一圈似的。
等魏武從縣學迴來一對比,感覺趙嬌娘能把魏武裝下。
趙小山看的直皺眉頭,這不行啊。
男人至死是少年,永遠的視覺動物。
趙嬌娘胖成這樣,魏武遲早要膩煩。
趙家若能一直強勢還行,一旦趙家沒落,魏武再考中,趙嬌娘被拋棄則是必然。
但趙小山又不可能一直打壓魏武,不讓他上進。
隻能吃過飯後將趙嬌娘拉到角落裏,將自己心中的擔憂說了。
趙嬌娘還以為弟弟要說什麽機密之事呢,聽罷翻了幾個白眼,“山子,這是你的意思還是咱娘的意思?”
“誰的意思有那麽重要麽,最重要的是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你若現在還不抓緊時間減肥,姐夫一旦變心,你哭都找不到地方。”
“我現在天天奶孩子,一個人吃兩個人用,怎麽減肥?因為這事他嫌棄我,那他還有良心麽?!”
這迴換趙小山翻白眼了,“二姐,你不覺得你這話說的很幼稚麽,別說你現在奶孩子了,就算正懷孕快生了,人家抬二房的還少麽?
咱在鄉下見識的少,在城裏你看看,大房不僅不能吵不能鬧,還要笑臉相迎將二房抬進來,否則就是善妒,是要被休的。”
“你都上哪學的這些?”
“這還用上哪學麽,哪都是這個理!”
“哪都是這個理也不適用咱家!”
姐弟倆你一句我一句,互不相讓,都氣的直瞪眼。
最後還是趙嬌娘歎了口氣,主動軟了語氣,道:“知道你好心,行了行了,你姐我心裏有數。不就讓我減肥麽,等不喂奶的,不喂奶了我就少吃。”
“你不用擔心,你姐夫心裏再如何嫌棄我,也不會輕易拋棄我的,抬二房更不可能。”
錢都在她手裏捏著,他花一文要一文,上哪去招蜂引蝶抬二房。
再說了,她當初之所以跟著一起來密水,不就是打算讓所有人都知道魏武有她這個糟糠妻麽。
不僅周圍的鄰居誇她賢惠能幹,就連縣學裏的夫子都吃過她送去的餡餅米粉。
魏武畢竟是讀書人,讀書人最好名聲。
若功成名就後便拋棄了自己這糟糠妻,那他的官也不用做了。
看趙嬌娘信誓旦旦胸有成竹的樣子,趙小山知道多說無益,最終決定閉嘴少說。
雖說打定主意少管,第二天趙小山臨走時還是去藥鋪抓了一劑加速新陳代謝的藥,要求趙嬌娘服用。
趙嬌娘接過去了,卻沒馬上用,奶孩子時不能亂用藥。
從密水迴家後,趙小山一邊等何嚴昌的消息,一邊幫著家裏收地。
去年冬天種的冬小麥已經成熟了,雖然產量不高,也是一季莊稼,趕緊收了好把玉米種下去。
去年玉米的豐收讓大家夥看到了甜頭,今年村裏一致決定全部的土地都用來種玉米。
這東西不僅產量高,現在還是稀缺物種,單價也高,好好伺候著到了秋天又是好收成。
這期間發生了一件大事:馬恭迴又一次參加縣試。
而這一次,他終於成功了。
並且還是第一名的好成績。
經過上次範郡守的一番點化,終於破除了馬恭迴心中的魔障,像是打通了任督二脈,整個人都透徹了。
他本身學識便十分紮實,心境過了,厚積薄發之下,一個小小的縣試又豈能攔的住他的腳步。
這個案首,實至名歸。
看女婿這麽有出息,李安樂的找不到北,第一時間將這個好消息分享給了馬恭迴的父母。
馬父馬母本來對兒子都不抱希望了,覺得他能娶個差不多的媳婦兒,以後給他們生一堆孩子就算行了。
誰知道兒子自己想通了,樂的立馬收拾東西過來了。
聽說是趙小山在範郡守麵前有意提拔,馬父馬母買了幾樣像樣的禮物,畢恭畢敬的送了過來。
兒子出息了,花多少錢都值。
縣試隻是個開始,馬上還有府試州試,秀才舉人進士,每一步都很不好走,馬恭迴未來的路還很長。
趙小山秉著幫人幫到底的原則,托關係將他推薦去了縣學。
一方麵那裏的教學水平高,另一方麵可以讓他今早結實一些人脈,為以後做官鋪路。
感謝的話就不多說了,馬恭迴欠趙小山也不是這一次人情了,隻能將這一點一滴都放在心底,想著以後若能有出息,必然要竭盡所能的多多迴報。
玉米下地後,李伯玉的信也到了,鄉君生了,生了個六斤多重的大胖小子。
李安聽聞自己有孫子了,又開始蠢蠢欲動。
麵子固然重要,可孫子的誘惑也不小。
他又想迴並州了。
趙家村雖然熱鬧熟悉,可家人都不在。
就連李小翠都跟著馬恭迴一起去了密水“陪讀”,他家的地早租給族人種了,成日裏他除了到處晃悠晃悠種點菜地,竟是無事可做。
也不知道老婆子一個人在那邊行不行,若是鄉君給她臉色看,老婆子笨嘴拙舌的又沒什麽心機,可別傻乎乎的被欺負了都不知道。
李伯玉這個孽子是有了媳婦兒忘了娘,到時候周氏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可怎麽辦。
還是要他在旁邊看著才行。
還有大孫子,伯玉說了,孩子小名鄉君已經起好了,大名就等著他迴去取呢。
李安想著六斤多的大胖孫子,越想越心動,考慮了一晚上,決定迴去。
不過在走之前,他要先將大孫子的名字上了族譜才行。
李安文化有限,為了不耽誤孫子的錦繡前程,他特意去了一趟密水,讓女婿馬恭迴給幾個參考答案。
經過幾番斟酌,李安最終從五個備選方案裏敲定了一個:李弘簡。
體易弘簡,廣闊深遠有樸素直率,當真是個好名字。
第二天,李安便開祠堂,將自己金孫的大明鄭重的寫在了族譜上。
辦完這事後,李安便吩咐牛二找車,準備迴並州了。
趙來慶趙來福等人聽說他要走,紛紛過去告別。
這一走,真就不知何時再見了。
趙小山將自己給李伯玉兒子的見麵禮——一個小金鎖片送了過去,拜托他幫忙捎過去。
等再次送走李安,亂七八糟的事情忙完,何嚴昌和周徹同時來信了。
威揚鏢局的大當家迴話說自己受家主所托,若趙小山有事相求,有什麽困難都可以找他幫忙。
趙小山一聽頓時十分感動,連忙寫了一封信托他們送給何嚴昌。
信中的內容無他,先是敘舊,再述說自己的近況,最後將麻煩事說一下,問問他可有辦法幫忙北銷肥皂和米粉。
若是可以,除差價外,他願分出去一成利潤作為迴報。
把信寄出去後,趙小山便開始收拾東西準備出發——周徹要成親了,邀請他前去觀禮。
這場婚事已經耽誤了一年,要是沒有慶元帝駕崩,周徹的兒子估計都快生了。
畢竟正妻不趕緊進門,另外連個妾氏也不能先進門,都等著呢。
婚事定在了五月份,現在出發剛剛好。
打定主意,趙小山將作坊的一切庶務拜托給二黑子後,帶上程理朱豐收等人便出發了。
路途遙遠,他們一行人要先走水路,到了通州下船後再轉乘馬車,全程大約一個月時間。
這次出門,趙小山做了充足的準備,首先便是防止暈船的藥和足以頂飽的食物。再次便是給李伯玉帶的新婚禮物——他親自在窯爐裏用玻璃燒製的一對高腳酒杯。
酒杯的杯底他還灌注了藍色和粉色染料,兩種顏色參雜混合,瑰麗高檔,看上去充滿了神秘色彩,十分漂亮。
這是獨一份的設計巧思。
若要拿到市麵上賣,一百兩都有人搶著要。
為了這對酒杯,他可在窯爐裏呆了好幾晚,試驗了上百次才成功的。
一路上幾人順風順水,沒遇到什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