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青蓮寺青城觀之行
從放牛娃開始的古代生活 作者:一隻洪荒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聽悟真說趙小施主家裏去年才發跡,今年便在家鄉出資創辦了村學,不僅要求全體男童入學,還鼓勵女童入學,不知這是為何?”
明心當初也是因為這件事才決定出力尋找趙小山的。
若不是心懷善念,怎可能在自己還未大富大貴時便如此幫助他人。
他們佛門最講究個結善緣成善果,在明心看來,趙小山此舉,不比那些修橋補路的官紳差。
官紳做那些事時還帶有強烈的目的性,趙小山卻是為了什麽?
趙小山知道這是明心在考驗自己,可不敢像應付青雲那般胡亂應付他,腦子裏思考了一番,緩緩開口道:
“不瞞大師,我自小家貧,吃過很多苦頭,當時我餓的肚子咕咕叫時我就在想,那些達官貴人寧可花那麽多錢奢靡浪費,卻不願對我有一絲憐憫,為何?
因為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我便是芻狗。
我努力力爭上遊,獲得了一絲小小的成功,卻時刻謹記自己的出身,記得身為窮人時自己的無助和絕望。
贈人玫瑰手留餘香,可能我做的事不會有迴報,甚至不被理解,但我在有條件的情況釋放一絲小小的善意,可能改變的便是一個人的一生。
如果你非要我總結一下,那便是:不忘初心方為始終!”
隨著趙小山最後一句話話音落下,包括陳狗子在內的所有人全都愣住了。
明慧和明心乃得道高僧,年過花甲,見過了不少大風大浪,自以為不論麵對什麽事都能做到心如止水波瀾不驚。
可今天對麵少年的這番話,讓他們震撼的表情龜裂,再也保持不住高僧的模樣。
許久之後,明心緩緩站起身,對趙小山行了一個大禮,道:“阿彌陀佛善哉善哉,趙小施主一番話讓貧僧受教了。”
“不敢不敢,大師言重了。”趙小山連忙站起來迴禮道。
明慧也同樣如此:“枉費我等每日打坐念經自以為自己很了不起,今日才知我們不過井底之蛙,趙小施主乃大善之人。”
說完,他又轉頭對一旁的陳狗子道:“悟真,你能有趙小施主這般朋友是你的善緣。
我知你心不在佛祖,若你他日還俗,隻要如趙小施主這般行善事結善緣,哪怕身穿道袍,亦心中有佛,他日亦可成佛。”
陳狗子被點名,同樣站起身行禮道:“謝大師點化,悟真明白了。”
“趙小施主,這本心經乃老衲師傅當年所寫,每當老衲心中有事不決或心緒不寧時拿來一閱便可重新平心靜氣,這本書現在贈予趙小施主,還望對你有所裨益。”
趙小山忙不迭雙手接過,心裏打量著這本外表破舊顏色泛黃的經文,一臉受寵若驚。
明心在一旁笑道:“趙小施主有福了,這本心經老衲眼饞許久師兄都不曾鬆口,不想今日卻是贈予你了。”
陳狗子抻著脖子愣愣的看著那本心經,不敢置信的開口問道:
“大師的師傅可是當年單槍匹馬便擊退了一支胡人大軍的弘忍大師?”
明慧點點頭,“正是老衲的師傅。”
陳狗子聽罷一臉激動道:“山子,你知道這本書意味著什麽麽?弘忍大師的親筆心經,價值連城,很多人求都求不來的!你能讀懂不?讀不懂我幫你保管。”
趙小山哪知道這典故,看向這本破書的眼神瞬間放光。
要這麽說,這本破心經價值連城了?
這和尚敞亮啊!能處!
還沒見過自己就派人找自己,見了自己又給這麽大的禮,自己真不是他們失散多年的兒子?
趙小山將心經緊緊抱在懷裏,嘴角咧的老大,“謝大師賞識,謝大師贈予,小子一定好好保管,絕對不損壞了。”
明心和明慧微笑著搖搖頭,“以後趙小施主若有難處可隨時來青蓮寺尋求幫助,也望趙小施主一直能不忘初心。”
話說到這裏,明心和明慧微微頷首,緩步離開。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裏,趙小山為了報答青蓮寺對自己的恩情,每日都泡在灶房裏,將自己能想到的素菜方子做法傾囊相授。
陳狗子每日裏無事可做,不是和青蓮寺的大小沙彌們“談論佛法”(吃的),要不就是纏著趙小山,求著他將那本心經借他幾天雲雲。
每次他一說,趙小山就狠狠白他兩眼:“你個吃肉喝酒的和尚,心都不誠,去讀人家弘忍大師的心經不覺得是褻瀆?”
“我怎麽就心不誠了?我是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我心誠著呢。”
“世人都學我,如同入魔道!狗子,你小心入魔了!”
“對啊,我也怕自己入魔,這不借你心經壓壓邪氣麽。再說了,弘忍大師不僅是和尚,更是個能戰善戰的將軍,我哪怕是作為大景子民,崇拜一下英雄不行麽?”
這麽一套歪理邪說下來,趙小山竟直接敗下陣來。
見實在拗不過他,趙小山隻能將心經拿出來,小心翼翼的遞過去,千叮嚀萬囑咐讓他妥善保存,自己隻借他幾天,等迴了密水就必須還給自己。
他還打算迴古仙村將心經做好防水後直接放在趙家宗祠供起來呢。
趙小山整整在青蓮寺呆了五天,這五天裏他要不就窩在灶房做飯,要不就在寺裏閑逛。
寺裏的和尚知道他是貴客,對他都很友善。
看著寺廟巍峨的廟宇和森嚴的鬆柏,趙小山的心情很平靜。
像是漂浮了很久的船舶終於找到了港灣,隻覺得寧靜舒心。
青蓮寺的氛圍和大昭寺完全不同,感覺這裏的和尚更像和尚,各個都非常注重修行,且為人和善不計得失。
大昭寺的名氣雖然也大,廟裏的和尚卻魚龍混雜,好多和尚功利心很強,注重吃喝,隻想著通過大昭寺和老百姓的善心大肆斂財。
若是陳狗子小的時候被送到的是青蓮寺,想必他也不會是現在這樣吧。
讓他繼續當和尚,他還長了一顆吃貨的心,惦記著俗世生活,雜念太多。
可讓他還俗他又不肯,用他的話說是:“在這我有吃有喝又不用幹多少活,還俗了我能幹嘛?上你作坊給你幹活?我做一輩子都蓋不起一座磚瓦房!”
趙小山說自己出錢給他蓋房娶媳婦兒,保證讓他有吃有住有錢花,他又甩袖子說那也不是自己的花的也不仗義雲雲。
趙小山覺得他應該也很矛盾吧,想還俗,卻沒有家。
哪怕是再親的兄弟也不如父母,父母在,家才在。
五天後,趙小山背起簡單的行囊,和明心明慧道別後,與陳狗子走出了青蓮寺。
趙小山迴頭看著青蓮寺的匾額,心中又說了一次感謝。
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感謝青蓮寺,讓他的心得到了一次寧靜。
接下來趙小山也沒迴青州府,攜陳狗子直接去了青城觀。
無量早就走了,接待他的是觀主餘途道長。
餘途早就接到了青雲的迴信,信裏青雲一再感慨自己對趙小山的崇拜之情,直說若有朝一日觀主看到正主一定要多留他住幾天雲雲。
餘途道長雖為觀主,但特聽勸,從無量和青雲的態度上判斷趙小山絕不是什麽簡單角色。
因此一聽說趙小山來了他不顧其他親自出來接待。
餘途本想好好考教一下,沒成想倒是讓對方抓住機會一頓問。
“道長,都說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你們覺得真的天外有天麽?那另外的天該怎麽到達呢?”
“道長,真有奪舍一說麽?那原來身體的三魂七魄都去哪裏了?”
“道長,真的有時空之門麽?到底怎樣才能穿越時空之門?”
“道長……”
一堆奇奇怪怪的問題問下來,餘途答的坑坑憋憋,心中的疑惑卻是越來越大了。
從趙小山的麵相來看,他絕不是一個普通人!
這個普通並不是身份上的普通,而是他一定經曆過什麽!
他的命運被改變過!
這張臉,明明該是早死之相!
可現在的他不僅活過了成年,甚至事業有成頻遇貴人大難不死。
甚至於以後是何走向他都看不清!
別人都是定數,他便是未知數!
不知未來,不知過去。
不是有人給他逆天改命就是有奪舍之嫌!
餘途仔細看了趙小山的臉好久,始終沒有勘破,隻怪他平日裏將大把的精力用來管理俗務,沒有好好參研。
“若是大師兄在這,必然能看出一二,也不知他何時能歸。”
這是他這麽多年第一次遇到這種事,餘途瞬間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他想好好看看,這個趙小山到底發生了什麽,他到底是什麽人!
趙小山不知自己的小秘密差點讓人參破了,還在這刨根問底的問。
等問了一圈沒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後,趙小山些微有些失望,拿出二百兩買了兩炷香,給殿中的老君們恭恭敬敬的點上了。
“趙小施主,貧道不久即將出門雲遊,可能會去拜訪無量觀主,若到時候突然拜訪,還望小施主不要嫌棄。”
拜訪他?
“如若觀主前來,小子必掃榻歡迎。”
“那便麻煩小施主了。”
兩人約定好後,趙小山和陳狗子一行便出來了。
一走出青城觀的大門,陳狗子便說:
“我覺得這觀主怪怪的,你發現了麽?”
“嗯,是有點怪,好像不太厲害的樣子,我問了他幾個問題,每個迴答都模棱兩可的。”
“嗯,堂堂青城觀的觀主竟是如此無能之輩,真是沒想到,還以為青城觀很厲害呢,我感覺還不如無量呢。”
他們哪知道啊,餘途道長本就不是青城觀最厲害的。
道家講究清靜無為,講究避世,因此好多道士都是獨來獨往。
稍微修煉有成便會出門雲遊,沒有人願意接管俗務。
因為餘途是上一屆觀主最小的徒弟,其他師兄都有所心得出去雲遊了,沒人管理道觀,他便被留了下來處理庶務,做好壓艙石和大後方。
而餘途剛才那般說都是給自己找的後路,希望哪個師兄迴來後帶他一起去參研參研這個趙小山到底怎麽迴事。
沒有那麽多心思的趙小山連走了兩家,把該道的謝都說完了,也是時候迴青州府收拾行李,和李伯玉告別,然後啟程迴密水了。
明心當初也是因為這件事才決定出力尋找趙小山的。
若不是心懷善念,怎可能在自己還未大富大貴時便如此幫助他人。
他們佛門最講究個結善緣成善果,在明心看來,趙小山此舉,不比那些修橋補路的官紳差。
官紳做那些事時還帶有強烈的目的性,趙小山卻是為了什麽?
趙小山知道這是明心在考驗自己,可不敢像應付青雲那般胡亂應付他,腦子裏思考了一番,緩緩開口道:
“不瞞大師,我自小家貧,吃過很多苦頭,當時我餓的肚子咕咕叫時我就在想,那些達官貴人寧可花那麽多錢奢靡浪費,卻不願對我有一絲憐憫,為何?
因為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我便是芻狗。
我努力力爭上遊,獲得了一絲小小的成功,卻時刻謹記自己的出身,記得身為窮人時自己的無助和絕望。
贈人玫瑰手留餘香,可能我做的事不會有迴報,甚至不被理解,但我在有條件的情況釋放一絲小小的善意,可能改變的便是一個人的一生。
如果你非要我總結一下,那便是:不忘初心方為始終!”
隨著趙小山最後一句話話音落下,包括陳狗子在內的所有人全都愣住了。
明慧和明心乃得道高僧,年過花甲,見過了不少大風大浪,自以為不論麵對什麽事都能做到心如止水波瀾不驚。
可今天對麵少年的這番話,讓他們震撼的表情龜裂,再也保持不住高僧的模樣。
許久之後,明心緩緩站起身,對趙小山行了一個大禮,道:“阿彌陀佛善哉善哉,趙小施主一番話讓貧僧受教了。”
“不敢不敢,大師言重了。”趙小山連忙站起來迴禮道。
明慧也同樣如此:“枉費我等每日打坐念經自以為自己很了不起,今日才知我們不過井底之蛙,趙小施主乃大善之人。”
說完,他又轉頭對一旁的陳狗子道:“悟真,你能有趙小施主這般朋友是你的善緣。
我知你心不在佛祖,若你他日還俗,隻要如趙小施主這般行善事結善緣,哪怕身穿道袍,亦心中有佛,他日亦可成佛。”
陳狗子被點名,同樣站起身行禮道:“謝大師點化,悟真明白了。”
“趙小施主,這本心經乃老衲師傅當年所寫,每當老衲心中有事不決或心緒不寧時拿來一閱便可重新平心靜氣,這本書現在贈予趙小施主,還望對你有所裨益。”
趙小山忙不迭雙手接過,心裏打量著這本外表破舊顏色泛黃的經文,一臉受寵若驚。
明心在一旁笑道:“趙小施主有福了,這本心經老衲眼饞許久師兄都不曾鬆口,不想今日卻是贈予你了。”
陳狗子抻著脖子愣愣的看著那本心經,不敢置信的開口問道:
“大師的師傅可是當年單槍匹馬便擊退了一支胡人大軍的弘忍大師?”
明慧點點頭,“正是老衲的師傅。”
陳狗子聽罷一臉激動道:“山子,你知道這本書意味著什麽麽?弘忍大師的親筆心經,價值連城,很多人求都求不來的!你能讀懂不?讀不懂我幫你保管。”
趙小山哪知道這典故,看向這本破書的眼神瞬間放光。
要這麽說,這本破心經價值連城了?
這和尚敞亮啊!能處!
還沒見過自己就派人找自己,見了自己又給這麽大的禮,自己真不是他們失散多年的兒子?
趙小山將心經緊緊抱在懷裏,嘴角咧的老大,“謝大師賞識,謝大師贈予,小子一定好好保管,絕對不損壞了。”
明心和明慧微笑著搖搖頭,“以後趙小施主若有難處可隨時來青蓮寺尋求幫助,也望趙小施主一直能不忘初心。”
話說到這裏,明心和明慧微微頷首,緩步離開。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裏,趙小山為了報答青蓮寺對自己的恩情,每日都泡在灶房裏,將自己能想到的素菜方子做法傾囊相授。
陳狗子每日裏無事可做,不是和青蓮寺的大小沙彌們“談論佛法”(吃的),要不就是纏著趙小山,求著他將那本心經借他幾天雲雲。
每次他一說,趙小山就狠狠白他兩眼:“你個吃肉喝酒的和尚,心都不誠,去讀人家弘忍大師的心經不覺得是褻瀆?”
“我怎麽就心不誠了?我是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我心誠著呢。”
“世人都學我,如同入魔道!狗子,你小心入魔了!”
“對啊,我也怕自己入魔,這不借你心經壓壓邪氣麽。再說了,弘忍大師不僅是和尚,更是個能戰善戰的將軍,我哪怕是作為大景子民,崇拜一下英雄不行麽?”
這麽一套歪理邪說下來,趙小山竟直接敗下陣來。
見實在拗不過他,趙小山隻能將心經拿出來,小心翼翼的遞過去,千叮嚀萬囑咐讓他妥善保存,自己隻借他幾天,等迴了密水就必須還給自己。
他還打算迴古仙村將心經做好防水後直接放在趙家宗祠供起來呢。
趙小山整整在青蓮寺呆了五天,這五天裏他要不就窩在灶房做飯,要不就在寺裏閑逛。
寺裏的和尚知道他是貴客,對他都很友善。
看著寺廟巍峨的廟宇和森嚴的鬆柏,趙小山的心情很平靜。
像是漂浮了很久的船舶終於找到了港灣,隻覺得寧靜舒心。
青蓮寺的氛圍和大昭寺完全不同,感覺這裏的和尚更像和尚,各個都非常注重修行,且為人和善不計得失。
大昭寺的名氣雖然也大,廟裏的和尚卻魚龍混雜,好多和尚功利心很強,注重吃喝,隻想著通過大昭寺和老百姓的善心大肆斂財。
若是陳狗子小的時候被送到的是青蓮寺,想必他也不會是現在這樣吧。
讓他繼續當和尚,他還長了一顆吃貨的心,惦記著俗世生活,雜念太多。
可讓他還俗他又不肯,用他的話說是:“在這我有吃有喝又不用幹多少活,還俗了我能幹嘛?上你作坊給你幹活?我做一輩子都蓋不起一座磚瓦房!”
趙小山說自己出錢給他蓋房娶媳婦兒,保證讓他有吃有住有錢花,他又甩袖子說那也不是自己的花的也不仗義雲雲。
趙小山覺得他應該也很矛盾吧,想還俗,卻沒有家。
哪怕是再親的兄弟也不如父母,父母在,家才在。
五天後,趙小山背起簡單的行囊,和明心明慧道別後,與陳狗子走出了青蓮寺。
趙小山迴頭看著青蓮寺的匾額,心中又說了一次感謝。
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感謝青蓮寺,讓他的心得到了一次寧靜。
接下來趙小山也沒迴青州府,攜陳狗子直接去了青城觀。
無量早就走了,接待他的是觀主餘途道長。
餘途早就接到了青雲的迴信,信裏青雲一再感慨自己對趙小山的崇拜之情,直說若有朝一日觀主看到正主一定要多留他住幾天雲雲。
餘途道長雖為觀主,但特聽勸,從無量和青雲的態度上判斷趙小山絕不是什麽簡單角色。
因此一聽說趙小山來了他不顧其他親自出來接待。
餘途本想好好考教一下,沒成想倒是讓對方抓住機會一頓問。
“道長,都說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你們覺得真的天外有天麽?那另外的天該怎麽到達呢?”
“道長,真有奪舍一說麽?那原來身體的三魂七魄都去哪裏了?”
“道長,真的有時空之門麽?到底怎樣才能穿越時空之門?”
“道長……”
一堆奇奇怪怪的問題問下來,餘途答的坑坑憋憋,心中的疑惑卻是越來越大了。
從趙小山的麵相來看,他絕不是一個普通人!
這個普通並不是身份上的普通,而是他一定經曆過什麽!
他的命運被改變過!
這張臉,明明該是早死之相!
可現在的他不僅活過了成年,甚至事業有成頻遇貴人大難不死。
甚至於以後是何走向他都看不清!
別人都是定數,他便是未知數!
不知未來,不知過去。
不是有人給他逆天改命就是有奪舍之嫌!
餘途仔細看了趙小山的臉好久,始終沒有勘破,隻怪他平日裏將大把的精力用來管理俗務,沒有好好參研。
“若是大師兄在這,必然能看出一二,也不知他何時能歸。”
這是他這麽多年第一次遇到這種事,餘途瞬間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他想好好看看,這個趙小山到底發生了什麽,他到底是什麽人!
趙小山不知自己的小秘密差點讓人參破了,還在這刨根問底的問。
等問了一圈沒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後,趙小山些微有些失望,拿出二百兩買了兩炷香,給殿中的老君們恭恭敬敬的點上了。
“趙小施主,貧道不久即將出門雲遊,可能會去拜訪無量觀主,若到時候突然拜訪,還望小施主不要嫌棄。”
拜訪他?
“如若觀主前來,小子必掃榻歡迎。”
“那便麻煩小施主了。”
兩人約定好後,趙小山和陳狗子一行便出來了。
一走出青城觀的大門,陳狗子便說:
“我覺得這觀主怪怪的,你發現了麽?”
“嗯,是有點怪,好像不太厲害的樣子,我問了他幾個問題,每個迴答都模棱兩可的。”
“嗯,堂堂青城觀的觀主竟是如此無能之輩,真是沒想到,還以為青城觀很厲害呢,我感覺還不如無量呢。”
他們哪知道啊,餘途道長本就不是青城觀最厲害的。
道家講究清靜無為,講究避世,因此好多道士都是獨來獨往。
稍微修煉有成便會出門雲遊,沒有人願意接管俗務。
因為餘途是上一屆觀主最小的徒弟,其他師兄都有所心得出去雲遊了,沒人管理道觀,他便被留了下來處理庶務,做好壓艙石和大後方。
而餘途剛才那般說都是給自己找的後路,希望哪個師兄迴來後帶他一起去參研參研這個趙小山到底怎麽迴事。
沒有那麽多心思的趙小山連走了兩家,把該道的謝都說完了,也是時候迴青州府收拾行李,和李伯玉告別,然後啟程迴密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