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返迴青州府
從放牛娃開始的古代生活 作者:一隻洪荒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今秋的青州府注定是不平靜的。
隻因為主持秋闈的倪靜波倪大人被京城一場政治風波牽連,被敵對勢力告發,說是他提前給親信泄露了考題,致使這次秋闈大榜成績有假。
經查,證據確鑿,不容辯駁。
科考舞弊,乃動搖國本的大事!
雖然這件事的範圍僅局限於青州府一地,受到連累的也隻是本地的秀才,但此事一出迅速引起了全大景朝的重視。
不過大榜已經出了,到底該如何處理此事關係到全大景所有讀書人的命運。
一時間,青州府乃至京城議論紛紛,朝野上下也爭論不休。
麵對此情此景,皇帝震怒,大手一揮下令嚴肅處理。
倪靜波立即押送進京交由三司審理,原來的老榜作廢,擇日重新舉行秋闈考試。
旨意一出,不論是考中的還是沒考中的全都義憤填膺,對倪靜波都恨的牙癢癢。
“為啥考中的也罵他?”
沒考中可以說倪靜波泄題導致自己落榜從而怨恨於他,但考中了為啥也怪他,趙小山不理解。
“現在那些落榜的考生看哪個考中的都說他們提前看到題目了,據說這事一出來,有一個客棧裏的考生直接打起來了,後來都鬧到了衙門了。”
他們遠在平寧縣還感覺不到啥,據說現在的青州府整個都亂成一團了。
“聽說倪靜波這事剛出來時就有考生到府衙門口燒書了,說是聖賢書裏讀不出這麽黑暗的事,現在就算再考,很多考生也說不考了。”
“有一些秀才考完就迴家了,實在沒有財力再來一次,這次青州府算是丟了大人了。”
說罷,李伯玉重重歎了口氣,此刻他的心情複雜極了。
本以為馬上就能啟程迴家了,誰知道又要考一次,對他這種本來就是打醬油的學子來說真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
尤其是這段時間他連書皮都沒碰一下,每日裏荒誕度日,不是吃就是睡,甚至還喝了酒聽了曲……
想想自己這段時日的放縱荒唐,李伯玉悔的直捶腦子。
要是讓史學政知道自己這樣,指不定要將他攆出縣學的。
“那具體什麽時候重考定了麽?”
李伯玉又重重拍了拍腦袋,“剛才我一聽說這事就慌了,還真沒聽到具體日期,你們等著,我馬上去問問。”
說罷,也不等另外兩人反應又拔腿跑了出去。
趙小山和陳狗子對視一眼,啥也沒說。
重開秋闈,這對李伯玉來說無疑是件好事,是一次重新來過的機會。
趙小山突然想起無量道長對他說過的話,說不定應驗在這呢。
“狗子,你去車行找兩輛馬車,咱們明天就迴青州府,在這消息太閉塞了。”
陳狗子點點頭,直接抬腿出去了。
到了晚上,打聽了一圈消息的李伯玉迴來了:京城重新指派了新的主考官,正在來的路上,等主考官到了便重新開考。
根據京城到青州府的路程推算,重考的時間應該是半個月後。
“怪不得很多秀才都說不考了,家境殷實的還能等得起,家境貧寒的哪能再耗上半個月?”
考完還要閱卷,等大榜出來還要幾天,來來迴迴得近一個月,趙小山也覺得時間太長了。
他的兩個作坊還有很多事要做,不可能一直在這陪著的。
他不能,陳狗子也不可能。
他之所以能來青州府都是奉了寺裏的命令,大昭寺要在十月份舉行論道大會,他不可能缺席的。
李伯玉怎麽可能看不出兩兄弟的想法,想了想說道:
“史學政估計還在青州府,咱們明天就迴去,我問問史學政的意思。”
趙小山和陳狗子點點頭表示讚同。
既然決定要迴去,三人趁夜收拾好了東西,第二天一早和孟子恪副將打了聲招唿,便駕車前往青州府。
平寧縣距青州府很近,三人早晨出發,下午便到了。
等進了城才知道,事實遠比他們聽到的勁爆的多。
原來,倪靜波之所以倒台是受到了京城政治風波的影響。
原來,京城皇家祭祖這段時間發生了一件大事:往常被收拾的很厲害的地方宗室這次沒啥事,反倒是金尊玉貴的皇子們這次死傷慘重。
具體什麽原因沒人知道,隻知道祭祖迴來後皇帝便大病一場,等病好了第一道旨意便是處理了幾個兒子。
當今皇帝慶元帝近五十歲,膝下一共十個皇子,除了最小的兩個還長在宮中,其餘八個俱已成年,能力怎麽樣不知道,倒是各個野心勃勃。
八個皇子,分成了三個陣營,其中以大皇子、太子和三皇子為中心。
這三夥人馬在朝中拉幫結夥結黨營私,把朝廷搞得烏煙瘴氣。
三派的人勢均力敵,今天鬥我明天鬥你,搞的不亦樂乎。
可誰知這次祭祖迴來,慶元帝重重申斥了大皇子和太子,還廢除了大皇子一派的六皇子,囚禁了太子一派的四皇子。
三皇子一派全員保全,安然無恙。
這怎麽行?
大皇子和太子出於憤怒,這次竟摒棄前嫌團結在了一起,派手下言官揪住了三皇子一派的問題,一頓彈劾。
倪靜波是三皇子妃隔房的姐夫,這次純粹是倒黴,讓人揪住了錯處,一下捅到了慶元帝這。
這才有了青州府的秋闈泄題之事東窗事發。
“這次的案首是李可封,本來他就是奪魁的熱門人選,出榜後很多人也覺得他更勝一籌,誰知倪大人東窗事發,大家紛紛質疑李可封是否提前拿到了考題。”
畢竟他可是前宰相的曾孫,父親是青州府的通判,在這青州府地界可謂位高權重。
這樣的出身不可能拿不到考題。
“李可封成名已久,就算他不是第一,也不會出前五,倒是這個叫金逸的絕對是作弊來的,之前他名不見經傳,很多人都沒聽過他,誰知這次竟一舉奪得了第三名。
隻不過他矢口否認自己提前拿到了考題,倪靜波也沒交代過他。”
水好深啊……
李伯玉邊說也邊唏噓,這件事對他來說真的很打擊。
一直以來他都以為官場黑白和他很遙遠,現在他竟如此直觀的感受到了它的錯綜複雜,心裏很是感慨。
“剛才史學政和我說,朝廷派來的新主考官是他同一屆的進士,叫盧庚,聽說他之前在地方曆練了好多年,是最近才提上去的,寫文章不喜歡浮誇華麗的,很喜歡實際的。”
這件事對他來說是個好事!
因為出身貧寒,他在寫文時從來不喜歡那些虛虛懸懸的,更喜歡就事論事大談實務。
“學政建議我盡快調整心態,抓住這次機會,說不定這次就是我的機會呢!狗子山子,我打算繼續待在青州府等考試,如若你們打算提前迴去,不用管我,你們自去便好。”
隻因為主持秋闈的倪靜波倪大人被京城一場政治風波牽連,被敵對勢力告發,說是他提前給親信泄露了考題,致使這次秋闈大榜成績有假。
經查,證據確鑿,不容辯駁。
科考舞弊,乃動搖國本的大事!
雖然這件事的範圍僅局限於青州府一地,受到連累的也隻是本地的秀才,但此事一出迅速引起了全大景朝的重視。
不過大榜已經出了,到底該如何處理此事關係到全大景所有讀書人的命運。
一時間,青州府乃至京城議論紛紛,朝野上下也爭論不休。
麵對此情此景,皇帝震怒,大手一揮下令嚴肅處理。
倪靜波立即押送進京交由三司審理,原來的老榜作廢,擇日重新舉行秋闈考試。
旨意一出,不論是考中的還是沒考中的全都義憤填膺,對倪靜波都恨的牙癢癢。
“為啥考中的也罵他?”
沒考中可以說倪靜波泄題導致自己落榜從而怨恨於他,但考中了為啥也怪他,趙小山不理解。
“現在那些落榜的考生看哪個考中的都說他們提前看到題目了,據說這事一出來,有一個客棧裏的考生直接打起來了,後來都鬧到了衙門了。”
他們遠在平寧縣還感覺不到啥,據說現在的青州府整個都亂成一團了。
“聽說倪靜波這事剛出來時就有考生到府衙門口燒書了,說是聖賢書裏讀不出這麽黑暗的事,現在就算再考,很多考生也說不考了。”
“有一些秀才考完就迴家了,實在沒有財力再來一次,這次青州府算是丟了大人了。”
說罷,李伯玉重重歎了口氣,此刻他的心情複雜極了。
本以為馬上就能啟程迴家了,誰知道又要考一次,對他這種本來就是打醬油的學子來說真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
尤其是這段時間他連書皮都沒碰一下,每日裏荒誕度日,不是吃就是睡,甚至還喝了酒聽了曲……
想想自己這段時日的放縱荒唐,李伯玉悔的直捶腦子。
要是讓史學政知道自己這樣,指不定要將他攆出縣學的。
“那具體什麽時候重考定了麽?”
李伯玉又重重拍了拍腦袋,“剛才我一聽說這事就慌了,還真沒聽到具體日期,你們等著,我馬上去問問。”
說罷,也不等另外兩人反應又拔腿跑了出去。
趙小山和陳狗子對視一眼,啥也沒說。
重開秋闈,這對李伯玉來說無疑是件好事,是一次重新來過的機會。
趙小山突然想起無量道長對他說過的話,說不定應驗在這呢。
“狗子,你去車行找兩輛馬車,咱們明天就迴青州府,在這消息太閉塞了。”
陳狗子點點頭,直接抬腿出去了。
到了晚上,打聽了一圈消息的李伯玉迴來了:京城重新指派了新的主考官,正在來的路上,等主考官到了便重新開考。
根據京城到青州府的路程推算,重考的時間應該是半個月後。
“怪不得很多秀才都說不考了,家境殷實的還能等得起,家境貧寒的哪能再耗上半個月?”
考完還要閱卷,等大榜出來還要幾天,來來迴迴得近一個月,趙小山也覺得時間太長了。
他的兩個作坊還有很多事要做,不可能一直在這陪著的。
他不能,陳狗子也不可能。
他之所以能來青州府都是奉了寺裏的命令,大昭寺要在十月份舉行論道大會,他不可能缺席的。
李伯玉怎麽可能看不出兩兄弟的想法,想了想說道:
“史學政估計還在青州府,咱們明天就迴去,我問問史學政的意思。”
趙小山和陳狗子點點頭表示讚同。
既然決定要迴去,三人趁夜收拾好了東西,第二天一早和孟子恪副將打了聲招唿,便駕車前往青州府。
平寧縣距青州府很近,三人早晨出發,下午便到了。
等進了城才知道,事實遠比他們聽到的勁爆的多。
原來,倪靜波之所以倒台是受到了京城政治風波的影響。
原來,京城皇家祭祖這段時間發生了一件大事:往常被收拾的很厲害的地方宗室這次沒啥事,反倒是金尊玉貴的皇子們這次死傷慘重。
具體什麽原因沒人知道,隻知道祭祖迴來後皇帝便大病一場,等病好了第一道旨意便是處理了幾個兒子。
當今皇帝慶元帝近五十歲,膝下一共十個皇子,除了最小的兩個還長在宮中,其餘八個俱已成年,能力怎麽樣不知道,倒是各個野心勃勃。
八個皇子,分成了三個陣營,其中以大皇子、太子和三皇子為中心。
這三夥人馬在朝中拉幫結夥結黨營私,把朝廷搞得烏煙瘴氣。
三派的人勢均力敵,今天鬥我明天鬥你,搞的不亦樂乎。
可誰知這次祭祖迴來,慶元帝重重申斥了大皇子和太子,還廢除了大皇子一派的六皇子,囚禁了太子一派的四皇子。
三皇子一派全員保全,安然無恙。
這怎麽行?
大皇子和太子出於憤怒,這次竟摒棄前嫌團結在了一起,派手下言官揪住了三皇子一派的問題,一頓彈劾。
倪靜波是三皇子妃隔房的姐夫,這次純粹是倒黴,讓人揪住了錯處,一下捅到了慶元帝這。
這才有了青州府的秋闈泄題之事東窗事發。
“這次的案首是李可封,本來他就是奪魁的熱門人選,出榜後很多人也覺得他更勝一籌,誰知倪大人東窗事發,大家紛紛質疑李可封是否提前拿到了考題。”
畢竟他可是前宰相的曾孫,父親是青州府的通判,在這青州府地界可謂位高權重。
這樣的出身不可能拿不到考題。
“李可封成名已久,就算他不是第一,也不會出前五,倒是這個叫金逸的絕對是作弊來的,之前他名不見經傳,很多人都沒聽過他,誰知這次竟一舉奪得了第三名。
隻不過他矢口否認自己提前拿到了考題,倪靜波也沒交代過他。”
水好深啊……
李伯玉邊說也邊唏噓,這件事對他來說真的很打擊。
一直以來他都以為官場黑白和他很遙遠,現在他竟如此直觀的感受到了它的錯綜複雜,心裏很是感慨。
“剛才史學政和我說,朝廷派來的新主考官是他同一屆的進士,叫盧庚,聽說他之前在地方曆練了好多年,是最近才提上去的,寫文章不喜歡浮誇華麗的,很喜歡實際的。”
這件事對他來說是個好事!
因為出身貧寒,他在寫文時從來不喜歡那些虛虛懸懸的,更喜歡就事論事大談實務。
“學政建議我盡快調整心態,抓住這次機會,說不定這次就是我的機會呢!狗子山子,我打算繼續待在青州府等考試,如若你們打算提前迴去,不用管我,你們自去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