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路上風景
從放牛娃開始的古代生活 作者:一隻洪荒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陳狗子和李伯玉都不在,趙小山挺著行動不便的屁股,在客棧小二的幫助下去了何言昌信中所說的地址。
等趙小山按照地址找過去才發現何言昌所說的聯絡點竟然是一處鏢局!
何家到底是幹啥的?一個郡城的聯絡點竟然是鏢局!
趙小山坐在車裏都看傻了!
他和何言昌隻不過是在密水大牢裏萍水相逢的過客,相處一共不過十餘天,兩人已經分開了一年多的時間,真的還有再聯係的必要麽?
如若是以前能認識這般通天的人物,趙小山一定蹦高抓住機會。
可現在他背靠周徹,手底下又有那麽多人要養活,萬萬不敢行差踏錯一步。
不說給自己惹麻煩,就怕讓周徹再陷入困境。
趙小山看著鏢局門前兩頭威武的雄獅,大門裏進進出出的彪形大漢,覺得還是慎重一點為好。
隻不過,來都來了,他也不可能真的什麽都不做。
“小二,你過來一下……”
一刻鍾後,店小二氣喘籲籲的迴來了。
“客官,早知道你又要幹這活,我說啥也不能陪你來啊,好家夥,為了幫你打探消息,我特意去找了我們這的街溜子劉二鬼子,人家一聽這活直接開口要一兩銀子!
客官,你剛才就給我一塊碎銀,也不夠啊……”
就知道這樣!
要不是自己屁股實在動彈不得,還用得著這麽費勁?
從懷裏又掏出來一塊大的碎銀,趙小山叮囑道:“快去快迴,我朋友還在客棧等我呢。”
“好咧,客官你放心,這個劉二鬼子就是城裏的百事通,有啥事問他絕對不可能差事,您等著,我去去就迴。”
說罷,店小二撂下簾子又匆忙跑走了。
過了一會趙小山才反應過來一個問題:自己都拿錢了為啥要找店小二當中間商?為啥不將那劉二鬼子直接叫來問話?
失策!
又等了一刻鍾,店小二再次氣喘籲籲的跑了迴來,這次沒要錢,倒是把趙小山想知道的消息都說了:
這個叫威揚的鏢局是今年春天才開的,總鏢頭姓徐叫徐遷,不是本地的,聽口音倒是像京城那一片的,是去年才出現在榮河的。
徐遷來時就帶了十多個手下,鏢局開業前又在本地招了二十多人,現在整個鏢局共有四五十號人。
威揚鏢局承接的業務很多,大到活人小到貨物,隻要錢給夠了,他們都接。
剛開始開業時還有本地的鏢局去找場子,結果根本沒等到徐遷出手便被他手下一個叫莊大成的給扔了出去。
光有武力值還不夠,榮河的郡守大人竟也對威揚鏢局多有青睞,他的內眷若有出遠門或有大件物品要押送,必找威揚鏢局。
能在城裏混的都不是傻子,到這時候還看不來個數也不用混了,這威揚鏢局能憑空出現又迅速站穩腳跟,絕對不是簡單的角色,興許上麵有大靠山呢!
榮河本地的鏢局想明白後迅速調整策略,各鏢頭紛紛帶著禮物上門拜訪,對徐遷伸出了橄欖枝。
至此,威揚鏢局算是徹底在榮河站穩了腳跟,規模和業務也慢慢擴大起來。
“這徐遷什麽來頭現在還沒人知道?”
店小二搖搖頭,“劉二鬼子也不清楚,這徐遷也就去年剛來,來了後呆了好久才開的鏢局,聽說那段時間經常去密水。”
嗯,時間對上了,去密水應該是找何言昌?
花了一兩銀子打聽了一圈,什麽消息也沒打聽清楚,反而覺得這何言昌更神秘了。
有這麽大能力隨隨便便開辦鏢局,還能和榮河郡守掛上關係的,一定不是普通的商戶了。
能讓一地郡守都討好絕對不是什麽默默無聞的角色,這樣的人在京城應該也是響當當的存在。
既如此,他就先問問在京城的李球吧。
“走吧,今天先迴去吧。”
等趙小山迴到客棧時,陳狗子早就等待多時,見他進門一個箭步竄了過來,一臉急切的問道:“你去哪了?身上帶著傷呢怎麽還亂走?”
趙小山扶著小二的胳膊慢慢挪進了屋,見桌子上擺了好幾樣小吃,估計都是陳狗子出門買的,還沒來得及吃呢。
“你們都不在,我就隨便走走,你買啥吃的了?咋樣?這榮河郡好吃的多不?”
“下次你再出門叫上我或者李伯玉,別自己出去,你是我們的錢袋子,不容許一點閃失知道不!”
狗子這嘴硬的,比鴨子都硬。
“好好好,下次我拉屎都叫你在一旁觀摩,嘿嘿。”
兩人說說笑笑,直到睡著了也沒等到李伯玉迴來。
第二天上午,眾人一起在客棧一樓吃過早飯,史學政點過了人,大家陸續上車,開始新一天的旅程。
榮河到青州府全程約九百多裏路,中間隔了三個郡,分別是文安郡、茂興郡和定襄郡,全程馬車不停地趕路大約需要十二三天。
為了節省時間,史學政在出發前也說了,如果因為個人因素跟不上,他是不會為了遷就一兩個人而耽誤集體的。
因此,趙小山為了不耽誤李伯玉的行程,讓自己盡快好起來,由早晚兩遍藥變成了早中晚三遍。
陳狗子沿途若遇到名寺古刹則自己過去送信,事後再慌忙趕上。
為了節約路上吃飯的時間,趙小山還特意拿錢給陳狗子,讓他多囤一些幹糧。
隻不過這年代的幹糧是真幹,吃一口脖子能伸二裏地,噎的人兩眼直翻白。
每次吃飯時,趙小山都異常想念他的米粉,早知道路途如此艱苦他說什麽也要隨身帶個小爐子,把家裏的米粉帶來點。
如此過了五六天,他們已經穿過文安郡進入 茂興郡時,趙小山的屁股已經徹底好了,坐臥行走都沒有任何問題了。
在這期間,趙小山和史學政已經打過了招唿,還和李伯玉的兩個同窗混熟了,名字分別是孔緯和鄭洪。
他倆的年齡比李伯玉稍大,家裏條件不錯,一個是小地主一個開油坊的。
李伯玉在第二天就將趙小山和陳狗子介紹給他們,這倆人雖然年齡大,可能因為家庭條件好,心裏負擔小,反而有顆童心,和趙小山十分能聊的來。
當得知米粉豆皮和肥皂都是由趙小山發明的,孔緯直接變成星星眼了。
再然後當他們得知最近風靡整個大景的精忠報國這首歌也是由趙小山創作的,鄭洪差點就給趙小山跪下了。
李伯玉與有榮焉,得意洋洋的每天倒豆子似的倒一點趙小山的光榮事跡,這倆人的自稱已經由最開始的大哥變成後來的老弟了。
與這兩人打的火熱的同時,趙小山也招惹了幾個潛在的敵人。
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通過這一路的觀察,趙小山真是越來越欣賞史學政了。
他覺得這人簡直就是中國古代文人的典範,腹有詩書、有擔當有責任心,不迂腐還頗有主見。
當然了,缺點也很明顯,就是說話有點直,有時候撞人挺疼。
有一次趙小山捂著屁股後腰齜牙咧嘴慢慢悠悠的從史學政麵前路過,被他毫不留情的抨擊道:
“男子漢大丈夫,當坐有坐相站有站相,為何做女子扭捏之態!”
這一嗓子給趙小山嚇的,瞬間屁股便不疼了,立馬腰也直溜了,嘴巴也合上了。
然而這點傷害根本不能擊退趙小山的熱情,為了靠近史學政,趙小山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領:講小說。
每次他們在野外休息整頓時,趙小山都會以閑聊解悶為由,將孔緯鄭洪招過來講故事。
史學政是傳統文人,講才子佳人武俠玄幻的不合適,趙小山慎重的選擇了西遊記。
果然,這個故事一出,迅速俘獲了一大批粉絲,圍在趙小山身邊聽故事的越來越多,到後來鄭洪連自家馬車都不坐了,定要和趙小山擠在車廂裏,逼他先講給自己聽。
最開始史學政還對趙小山的賣弄嗤之以鼻,待後來一次偶爾的機會聽到了故事大體的構思後,便也期期艾艾加入了聽書的行列。
每次聽完後還皺著眉頭對故事裏幾處情節爭論幾句或批判一番。
趙小山見大魚上鉤,說的更加賣力,有時候趁著休息還拿著故事腳本過去問問題。
通過這麽多天接觸下來,史學政發現眼前的小商人不僅一點世俗之氣都無,甚至腹中頗有文墨,對他便不再不苟言笑。
等從李伯玉那得知古仙村的男女村學都是趙小山一手操辦,並由他全權出資讚助時,史學政態度直接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看人的眼神都變了。
待看到趙小山的字寫的不好,甚至連夜寫了一本字帖送了過去。
得知趙小山隻有十五歲還沒在學堂正經念過書時,史學政多次勸他盡早入學念書,並暗示自己可收他為內弟子雲雲。
趙小山簡直受寵若驚,早知道這小老頭最在乎的是村學,他何必每天絞盡腦汁的迴憶西遊記。
為了增加好感,趙小山還將自己辦女學的理念和史學政說了,更惹的他讚歎連連,直說趙小山是山窩子裏埋藏的金疙瘩,這次他算是挖到寶了。
得了史學政如此厚愛的趙小山也因此遭了幾個學子的不滿。
其中一個便是叫黃仁穎的學子,他是密水縣主簿的親兒子。
這小子自忖出身高又有秀才功名,在縣學裏頗為高傲,一般人都瞧不上。
對於這次去青州府參加府試,他爹的本意是讓他單獨出行,可他念著跟在史學政身邊能多學點知識,執意隨著大部隊一起走。
沒想到他的委曲求全史學政全沒看到,反而將關注的重點都放在了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商人身上,甚至聽說史學政還想將這人納為關門弟子。
自己是正經官宦之家出身,如何比不過一個泥腿子出身的臭小子。
思及此,黃仁穎算是將趙小山記恨上了,連帶著他的小弟也都看趙小山李伯玉一行人不順眼。
閑暇時間大家夥都去聽書時就黃仁穎那一夥人不去,光要這樣對趙小山來說根本不痛不癢的。
奈何他們那一堆裏有幾個嘴賤的,總是有意無意的說些惡心人的話。
什麽“一個破說書的還裝讀書人了,”、“一群沒見過世麵的,讓個泥腿子給忽悠住了”、“一個和尚一個說書的,李伯玉和這種人為伍,簡直給他們丟臉!這次府試也是去丟人現眼的。”
前麵那些話趙小山聽了幾耳朵就算了,後麵攻擊李伯玉的他就不能忍了。
李伯玉是他們全村的希望,豈能容得小人如此汙蔑。
士可忍孰不可忍!
有一次趙小山出恭迴來時路過黃仁穎一個狗腿小弟麵前,又聽到那小弟陰陽怪氣的說李伯玉壞話,氣的他一個沒忍住,直接一拳頭上去,讓丫直接閉嘴!
“我他媽老虎不發威你拿我當病貓了!你算個狗毛?出來之前也不打聽打聽你趙爺我是誰!我連密水大牢都進去過,我怕你個小卡拉?!”
那小子沒想到趙小山如此不講武德,竟直接上手,捂著嘴整個人都呆住了。
“你,你打我?”
“我打的就是你!我告訴你,以後看到趙爺我嘴巴放幹淨點!再讓我聽到你像個娘們似的說三道四的,我見你一次打你一次。
反正我又不參加科舉,打傷打殘了也無所謂,你是要參加考試的,狗腿了要是瘸了直接斷了你的科考路!”
這句話可謂是踩到他痛點上了,隻見他狠狠打了一個哆嗦,不僅沒再追究,反而眼現恐懼,三步兩步迅速後退跑遠了。
趙小山說的沒錯,若他們雙方爭執,趙小山受傷頂多不良於行,他的生意照做生活照常,可自己不行。
大景朝規定科考之人必須“身言書判”,不僅學問要好,身體還不能有瑕疵,要“體貌豐偉”。
若他真的被傷了,不說別的,科舉之路算是徹底斷了。
他本身和趙小山沒有任何仇怨,隻不過自己家貧,在學堂時便依附於財大氣粗的黃仁穎罷了。
作為狗腿子小弟,當然要愛大哥所愛,厭大哥所厭了,黃仁穎討厭趙小山,那他們便不時說兩句酸話擠兌擠兌趙小山,以表明自己的衷心。
可誰知平日裏嘻嘻哈哈的趙小山這次竟對他突然發招,二話不說直接上來一記老拳,還威脅說要斷了自己的科舉路,他如何能不怕。
這狗腿小弟十分狼狽的逃迴了馬車旁,他的樣子自然不可能逃過黃仁穎的注意,等得知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後,黃仁穎一口銀牙差點咬碎。
真沒想到這個趙小山竟是如此人物,還知道擊中他們的軟肋進行要挾!
怪不得能得了史學政的歡心,當真是不可小覷。
黃仁穎不是氣量大的人,真想直接教訓迴去。
可考慮到一旦發生衝突自己必然會受影響,自己是去考取舉人的,不是來和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嘍囉置氣的,這口怒氣被黃仁穎硬生生壓了下去。
“哼,等秋闈成績下來我成了舉人時便是你倒黴的時候,一個臭泥腿子還敢在我麵前如此叫囂!這一路且讓你囂張著,咱們走著瞧!”
在黃仁穎的隱忍下,整支隊伍雖然暗流湧動,還是在十五天後還是順利的到達了青州府。
青州府是省城,位於大景朝的東北角,因著離北邊的胡人近,原本是一個軍事重鎮,後來逐漸發展起來,成了現在青州府的模樣。
這些天他們一行人為了趕路可謂是日夜兼程,每個人都很是疲憊,到後來趙小山連西遊記都講不動了。
史學政進城後直奔熟悉的便宜客棧投宿,李伯玉趙小山陳狗子一頭紮進房間,扔下包袱便開睡,直睡他個昏天暗地日月無光。
等趙小山按照地址找過去才發現何言昌所說的聯絡點竟然是一處鏢局!
何家到底是幹啥的?一個郡城的聯絡點竟然是鏢局!
趙小山坐在車裏都看傻了!
他和何言昌隻不過是在密水大牢裏萍水相逢的過客,相處一共不過十餘天,兩人已經分開了一年多的時間,真的還有再聯係的必要麽?
如若是以前能認識這般通天的人物,趙小山一定蹦高抓住機會。
可現在他背靠周徹,手底下又有那麽多人要養活,萬萬不敢行差踏錯一步。
不說給自己惹麻煩,就怕讓周徹再陷入困境。
趙小山看著鏢局門前兩頭威武的雄獅,大門裏進進出出的彪形大漢,覺得還是慎重一點為好。
隻不過,來都來了,他也不可能真的什麽都不做。
“小二,你過來一下……”
一刻鍾後,店小二氣喘籲籲的迴來了。
“客官,早知道你又要幹這活,我說啥也不能陪你來啊,好家夥,為了幫你打探消息,我特意去找了我們這的街溜子劉二鬼子,人家一聽這活直接開口要一兩銀子!
客官,你剛才就給我一塊碎銀,也不夠啊……”
就知道這樣!
要不是自己屁股實在動彈不得,還用得著這麽費勁?
從懷裏又掏出來一塊大的碎銀,趙小山叮囑道:“快去快迴,我朋友還在客棧等我呢。”
“好咧,客官你放心,這個劉二鬼子就是城裏的百事通,有啥事問他絕對不可能差事,您等著,我去去就迴。”
說罷,店小二撂下簾子又匆忙跑走了。
過了一會趙小山才反應過來一個問題:自己都拿錢了為啥要找店小二當中間商?為啥不將那劉二鬼子直接叫來問話?
失策!
又等了一刻鍾,店小二再次氣喘籲籲的跑了迴來,這次沒要錢,倒是把趙小山想知道的消息都說了:
這個叫威揚的鏢局是今年春天才開的,總鏢頭姓徐叫徐遷,不是本地的,聽口音倒是像京城那一片的,是去年才出現在榮河的。
徐遷來時就帶了十多個手下,鏢局開業前又在本地招了二十多人,現在整個鏢局共有四五十號人。
威揚鏢局承接的業務很多,大到活人小到貨物,隻要錢給夠了,他們都接。
剛開始開業時還有本地的鏢局去找場子,結果根本沒等到徐遷出手便被他手下一個叫莊大成的給扔了出去。
光有武力值還不夠,榮河的郡守大人竟也對威揚鏢局多有青睞,他的內眷若有出遠門或有大件物品要押送,必找威揚鏢局。
能在城裏混的都不是傻子,到這時候還看不來個數也不用混了,這威揚鏢局能憑空出現又迅速站穩腳跟,絕對不是簡單的角色,興許上麵有大靠山呢!
榮河本地的鏢局想明白後迅速調整策略,各鏢頭紛紛帶著禮物上門拜訪,對徐遷伸出了橄欖枝。
至此,威揚鏢局算是徹底在榮河站穩了腳跟,規模和業務也慢慢擴大起來。
“這徐遷什麽來頭現在還沒人知道?”
店小二搖搖頭,“劉二鬼子也不清楚,這徐遷也就去年剛來,來了後呆了好久才開的鏢局,聽說那段時間經常去密水。”
嗯,時間對上了,去密水應該是找何言昌?
花了一兩銀子打聽了一圈,什麽消息也沒打聽清楚,反而覺得這何言昌更神秘了。
有這麽大能力隨隨便便開辦鏢局,還能和榮河郡守掛上關係的,一定不是普通的商戶了。
能讓一地郡守都討好絕對不是什麽默默無聞的角色,這樣的人在京城應該也是響當當的存在。
既如此,他就先問問在京城的李球吧。
“走吧,今天先迴去吧。”
等趙小山迴到客棧時,陳狗子早就等待多時,見他進門一個箭步竄了過來,一臉急切的問道:“你去哪了?身上帶著傷呢怎麽還亂走?”
趙小山扶著小二的胳膊慢慢挪進了屋,見桌子上擺了好幾樣小吃,估計都是陳狗子出門買的,還沒來得及吃呢。
“你們都不在,我就隨便走走,你買啥吃的了?咋樣?這榮河郡好吃的多不?”
“下次你再出門叫上我或者李伯玉,別自己出去,你是我們的錢袋子,不容許一點閃失知道不!”
狗子這嘴硬的,比鴨子都硬。
“好好好,下次我拉屎都叫你在一旁觀摩,嘿嘿。”
兩人說說笑笑,直到睡著了也沒等到李伯玉迴來。
第二天上午,眾人一起在客棧一樓吃過早飯,史學政點過了人,大家陸續上車,開始新一天的旅程。
榮河到青州府全程約九百多裏路,中間隔了三個郡,分別是文安郡、茂興郡和定襄郡,全程馬車不停地趕路大約需要十二三天。
為了節省時間,史學政在出發前也說了,如果因為個人因素跟不上,他是不會為了遷就一兩個人而耽誤集體的。
因此,趙小山為了不耽誤李伯玉的行程,讓自己盡快好起來,由早晚兩遍藥變成了早中晚三遍。
陳狗子沿途若遇到名寺古刹則自己過去送信,事後再慌忙趕上。
為了節約路上吃飯的時間,趙小山還特意拿錢給陳狗子,讓他多囤一些幹糧。
隻不過這年代的幹糧是真幹,吃一口脖子能伸二裏地,噎的人兩眼直翻白。
每次吃飯時,趙小山都異常想念他的米粉,早知道路途如此艱苦他說什麽也要隨身帶個小爐子,把家裏的米粉帶來點。
如此過了五六天,他們已經穿過文安郡進入 茂興郡時,趙小山的屁股已經徹底好了,坐臥行走都沒有任何問題了。
在這期間,趙小山和史學政已經打過了招唿,還和李伯玉的兩個同窗混熟了,名字分別是孔緯和鄭洪。
他倆的年齡比李伯玉稍大,家裏條件不錯,一個是小地主一個開油坊的。
李伯玉在第二天就將趙小山和陳狗子介紹給他們,這倆人雖然年齡大,可能因為家庭條件好,心裏負擔小,反而有顆童心,和趙小山十分能聊的來。
當得知米粉豆皮和肥皂都是由趙小山發明的,孔緯直接變成星星眼了。
再然後當他們得知最近風靡整個大景的精忠報國這首歌也是由趙小山創作的,鄭洪差點就給趙小山跪下了。
李伯玉與有榮焉,得意洋洋的每天倒豆子似的倒一點趙小山的光榮事跡,這倆人的自稱已經由最開始的大哥變成後來的老弟了。
與這兩人打的火熱的同時,趙小山也招惹了幾個潛在的敵人。
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通過這一路的觀察,趙小山真是越來越欣賞史學政了。
他覺得這人簡直就是中國古代文人的典範,腹有詩書、有擔當有責任心,不迂腐還頗有主見。
當然了,缺點也很明顯,就是說話有點直,有時候撞人挺疼。
有一次趙小山捂著屁股後腰齜牙咧嘴慢慢悠悠的從史學政麵前路過,被他毫不留情的抨擊道:
“男子漢大丈夫,當坐有坐相站有站相,為何做女子扭捏之態!”
這一嗓子給趙小山嚇的,瞬間屁股便不疼了,立馬腰也直溜了,嘴巴也合上了。
然而這點傷害根本不能擊退趙小山的熱情,為了靠近史學政,趙小山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領:講小說。
每次他們在野外休息整頓時,趙小山都會以閑聊解悶為由,將孔緯鄭洪招過來講故事。
史學政是傳統文人,講才子佳人武俠玄幻的不合適,趙小山慎重的選擇了西遊記。
果然,這個故事一出,迅速俘獲了一大批粉絲,圍在趙小山身邊聽故事的越來越多,到後來鄭洪連自家馬車都不坐了,定要和趙小山擠在車廂裏,逼他先講給自己聽。
最開始史學政還對趙小山的賣弄嗤之以鼻,待後來一次偶爾的機會聽到了故事大體的構思後,便也期期艾艾加入了聽書的行列。
每次聽完後還皺著眉頭對故事裏幾處情節爭論幾句或批判一番。
趙小山見大魚上鉤,說的更加賣力,有時候趁著休息還拿著故事腳本過去問問題。
通過這麽多天接觸下來,史學政發現眼前的小商人不僅一點世俗之氣都無,甚至腹中頗有文墨,對他便不再不苟言笑。
等從李伯玉那得知古仙村的男女村學都是趙小山一手操辦,並由他全權出資讚助時,史學政態度直接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看人的眼神都變了。
待看到趙小山的字寫的不好,甚至連夜寫了一本字帖送了過去。
得知趙小山隻有十五歲還沒在學堂正經念過書時,史學政多次勸他盡早入學念書,並暗示自己可收他為內弟子雲雲。
趙小山簡直受寵若驚,早知道這小老頭最在乎的是村學,他何必每天絞盡腦汁的迴憶西遊記。
為了增加好感,趙小山還將自己辦女學的理念和史學政說了,更惹的他讚歎連連,直說趙小山是山窩子裏埋藏的金疙瘩,這次他算是挖到寶了。
得了史學政如此厚愛的趙小山也因此遭了幾個學子的不滿。
其中一個便是叫黃仁穎的學子,他是密水縣主簿的親兒子。
這小子自忖出身高又有秀才功名,在縣學裏頗為高傲,一般人都瞧不上。
對於這次去青州府參加府試,他爹的本意是讓他單獨出行,可他念著跟在史學政身邊能多學點知識,執意隨著大部隊一起走。
沒想到他的委曲求全史學政全沒看到,反而將關注的重點都放在了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商人身上,甚至聽說史學政還想將這人納為關門弟子。
自己是正經官宦之家出身,如何比不過一個泥腿子出身的臭小子。
思及此,黃仁穎算是將趙小山記恨上了,連帶著他的小弟也都看趙小山李伯玉一行人不順眼。
閑暇時間大家夥都去聽書時就黃仁穎那一夥人不去,光要這樣對趙小山來說根本不痛不癢的。
奈何他們那一堆裏有幾個嘴賤的,總是有意無意的說些惡心人的話。
什麽“一個破說書的還裝讀書人了,”、“一群沒見過世麵的,讓個泥腿子給忽悠住了”、“一個和尚一個說書的,李伯玉和這種人為伍,簡直給他們丟臉!這次府試也是去丟人現眼的。”
前麵那些話趙小山聽了幾耳朵就算了,後麵攻擊李伯玉的他就不能忍了。
李伯玉是他們全村的希望,豈能容得小人如此汙蔑。
士可忍孰不可忍!
有一次趙小山出恭迴來時路過黃仁穎一個狗腿小弟麵前,又聽到那小弟陰陽怪氣的說李伯玉壞話,氣的他一個沒忍住,直接一拳頭上去,讓丫直接閉嘴!
“我他媽老虎不發威你拿我當病貓了!你算個狗毛?出來之前也不打聽打聽你趙爺我是誰!我連密水大牢都進去過,我怕你個小卡拉?!”
那小子沒想到趙小山如此不講武德,竟直接上手,捂著嘴整個人都呆住了。
“你,你打我?”
“我打的就是你!我告訴你,以後看到趙爺我嘴巴放幹淨點!再讓我聽到你像個娘們似的說三道四的,我見你一次打你一次。
反正我又不參加科舉,打傷打殘了也無所謂,你是要參加考試的,狗腿了要是瘸了直接斷了你的科考路!”
這句話可謂是踩到他痛點上了,隻見他狠狠打了一個哆嗦,不僅沒再追究,反而眼現恐懼,三步兩步迅速後退跑遠了。
趙小山說的沒錯,若他們雙方爭執,趙小山受傷頂多不良於行,他的生意照做生活照常,可自己不行。
大景朝規定科考之人必須“身言書判”,不僅學問要好,身體還不能有瑕疵,要“體貌豐偉”。
若他真的被傷了,不說別的,科舉之路算是徹底斷了。
他本身和趙小山沒有任何仇怨,隻不過自己家貧,在學堂時便依附於財大氣粗的黃仁穎罷了。
作為狗腿子小弟,當然要愛大哥所愛,厭大哥所厭了,黃仁穎討厭趙小山,那他們便不時說兩句酸話擠兌擠兌趙小山,以表明自己的衷心。
可誰知平日裏嘻嘻哈哈的趙小山這次竟對他突然發招,二話不說直接上來一記老拳,還威脅說要斷了自己的科舉路,他如何能不怕。
這狗腿小弟十分狼狽的逃迴了馬車旁,他的樣子自然不可能逃過黃仁穎的注意,等得知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後,黃仁穎一口銀牙差點咬碎。
真沒想到這個趙小山竟是如此人物,還知道擊中他們的軟肋進行要挾!
怪不得能得了史學政的歡心,當真是不可小覷。
黃仁穎不是氣量大的人,真想直接教訓迴去。
可考慮到一旦發生衝突自己必然會受影響,自己是去考取舉人的,不是來和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嘍囉置氣的,這口怒氣被黃仁穎硬生生壓了下去。
“哼,等秋闈成績下來我成了舉人時便是你倒黴的時候,一個臭泥腿子還敢在我麵前如此叫囂!這一路且讓你囂張著,咱們走著瞧!”
在黃仁穎的隱忍下,整支隊伍雖然暗流湧動,還是在十五天後還是順利的到達了青州府。
青州府是省城,位於大景朝的東北角,因著離北邊的胡人近,原本是一個軍事重鎮,後來逐漸發展起來,成了現在青州府的模樣。
這些天他們一行人為了趕路可謂是日夜兼程,每個人都很是疲憊,到後來趙小山連西遊記都講不動了。
史學政進城後直奔熟悉的便宜客棧投宿,李伯玉趙小山陳狗子一頭紮進房間,扔下包袱便開睡,直睡他個昏天暗地日月無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