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高山園區
從放牛娃開始的古代生活 作者:一隻洪荒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這樣子嚇了趙家人一大跳,還沒看清他手裏是啥,還以為他咋的了,進屋一看才發現炕上沒別的東西,竟是一盆綠草。
“山子,你要在屋裏養花?”
“這敗家孩子,咱就在村裏,過兩個月漫山遍野的小花小草的,還整個花盆!”劉氏剛埋汰一句,就眼尖的發現了炕上另一頭的貂皮。
“山子,這是你買的貂皮?唉呀媽呀,這得多少錢啊,你這敗家孩子!你可真是……”
劉氏的話還沒說完,就被趙小山打斷了:“娘,那貂皮算是兒子孝敬您的,但兒子現在有一件頂頂要緊的任務要拜托你,成了的話兒子多少貂皮都給你,金山銀山都給你。”
接著,趙小山看向屋裏其他人,嚴肅認真的說道:
“爺,爹,大嫂,二姐,我炕上這盆苗是十分十分重要的東西,叫玉米,非常高產,一旦種植成功將造福千萬百姓,那個貂皮和它比起來連個球都不是。爹,我求你們幫我種好它!”
“隻要把它種成了,咱家就是整個大景朝的功臣!你們就是救苦救難的活菩薩!”
趙小山的一番話嚇壞了屋裏所有人,趙來福和劉氏還從未見過兒子這麽認真嚴肅的一麵,再看向炕上的小苗時眼神都變了。
“這玩意兒這麽重要?好吃麽?”
“重要,非常重要,比我的命都重要百倍千倍。”
劉氏最聽不得這種話,狠狠白了一眼,“瞎說啥,啥都沒有你命重要!行了行了,不就是一顆草麽,咱家隨便誰出來都能伺候好它,你就放心吧,保證給你照顧好了。”
趙小山得了劉氏的保證猶自不放心,又將目光轉向趙老爺子和趙來福。
等得了家裏所有人的保證後趙小山才慢慢將這顆玉米推出來。
“爺,你們看看,它現在好像凍到了,有點發蔫,咱用不用換個盆?”
趙來福拖著玉米葉子仔細看了看,點頭應是,“嗯,確實是凍到了,之前在哪放著的?咋還凍了?要真想養活天暖和之前就放屋裏吧。”
“這是我在洋貨行買的,估計之前在更南方暖和的地方,運過來後也沒人管。”
趙老爺子也算種地的老把式了,對於孫子說的話將信將疑,啥作物就成大景朝的功臣了。
稻米和小麥也是莊稼,他們年年種,也沒見得誰變成功臣的,還不是年年有吃不飽餓死的,哪怕風調雨順了大豐收了也要交那麽老些稅收,自己手裏剩下的也就將將填飽肚子。
雖這麽想的,趙老爺子對孫子能重視莊稼這件事還是樂見其成的,對於他的疑問也願意迴答:
“先不用換大盆,先養一養,等它緩過來勁再說。山子,你咋知道這東西產量高?它到底能長多大?要是就這麽高了就不用挪盆了。”
對於這個問題他早就想好了理由,信口拈來道:
“爺,我這段時間經常去淳縣侯府,他家有個大書房,我每次去那等著的時候就在那看看書,都是書上說的,我也是看著眼熟,不太肯定是不是。
據說這是外洋來的作物,很好養活,不挑地方,產量高口感還好,若養成了你們自然就知道了。”
趙嬌娘疑惑的看了看趙小山,書上都會寫出來的東西,能有人不認識不知道?
而且侯爺的書房能是山子隨便翻看的?
自從她跟著程理識字念書,知道了很多道理,也明白了很多事,再也不是之前那懵懂的村姑了。
她有時迴想這一年多的事,總覺得很離奇。
弟弟好像突然之間就很厲害了,豆皮栗子米粉肥皂麻辣調料,還會唱歌,現在又知道了玉米……
她心裏很疑惑,卻是一句話也沒說一句也沒問,弟弟變好了,全家都跟著過好了,她沒理由出來掃興。
“行了,都散了吧,這玉米盆就放咱們這屋了,你放心幹你的活去吧,爺雖老了,手藝可沒丟,伺候這麽一顆還不輕鬆?都散了吧,該幹啥幹啥去。”
趙老爺子一聲令下,眾人都跟著走了出去。
很明顯,趙家其他人都對趙小山的話將信將疑,覺得這是他小孩子的打鬧,雖然知道了它的重要性,但真沒怎麽放在心上。
其他人走後,趙小山很是不放心,捧著花盆不錯眼珠的盯著看, 看到被凍的蔫吧的葉子心疼的直抽抽,恨不得給它抹點防凍膏上去修複修複。
他這麽一打岔,趙來福和劉氏都忘了和他說李家的事了,一直等到晚上工地下工,劉氏才神神秘秘的將他拉到屋裏,問他對李小翠有沒有意思。
“娘,你說啥?李小翠?他爹親自來問的?”趙小山瞪大了雙眼,一臉的不可置信。
“你小聲點!別讓你二姐聽到了!”劉氏狠狠一巴掌拍在兒子頭上。
趙嬌娘對李伯玉的心思所有人都能看出來,李家怎會不知,隻不過人家李安沒看上嬌娘,倒是願意將女兒許配過來,啥意思一目了然。
雖然世情如此,但嬌娘再如何也會尷尬的。
李安今天的意思也是如果李小翠和趙小山真成了,也要等到趙嬌娘嫁了再給他們倆小的成親。
“娘,你覺得我和李小翠般配麽?或者說你覺得李小翠配的上我麽?”
開玩笑啊,自己可是連淳縣侯的妹妹都避之唯恐不及的人,潔身自好到這種程度,會接受一個村花?
雖然自己現在也就是個村草吧。
“你啥人?你真以為自己掙了兩個錢就是人上人了?就是地主富家翁了?也不撒泡尿照照,尾巴都要翹起來了!德行吧!”劉氏頗為看不上兒子那趾高氣昂的態度,覺得太不本分了。
“再怎麽說人家哥哥現在也是秀才,今年秋闈要是成了人家就是舉人,你是啥,你是泥腿子,你是商戶,你現在不樂意,以後你求著人家人家都不搭理你!”
這話就讓趙小山不樂意了,忍不住梗著脖子反駁道:
“娘,咋在你眼裏我就這麽不值錢呢?娶她我還得謝主隆恩啊?”
“放你娘的臭狗屁!會不會說話!”劉氏啪的一下拍在他背上,“李小翠你不同意,那你想娶誰?這十裏八鄉的你看上誰了你說?”
劉氏心裏對李小翠還是比較滿意的,畢竟她爹是村長,她哥是秀才,她本人長相很是清秀,(和嬌娘完全兩種類型)雖然農活不太會做,繡活卻很出眾,也算古仙村數一數二的好姑娘了。
“山子,你和小翠年齡相當,又都一個村的,彼此知根知底的,她家現在是書香門第,不知道多少人求娶呢,人家是女方家,主動來問也算很有誠意了。
你十五了,等二丫完事你就可以張羅起來了,娶妻娶賢,與其找一個外麵不三不四的,還不如咱眼皮子底下的呢,你說是不?”
劉氏知道趙小山心裏主意多,強迫那一套根本行不通,把道理揉碎了苦口婆心的勸。
“而且你當初入大獄的時候人家爹和哥哥真是跑前跑後,李伯玉快考試了還耽誤學業跟著你姐去的大昭寺,人家對你是有恩的。”
那倒是,李安父子對他確實很不錯,可他也報答了。
當初淳縣侯賞賜的那些筆墨紙都是好東西,他眼睛都沒眨一股腦全送了去。
硯台那是沒法送,要不也送去了。
還有李安,為了報答他,作坊剛開辦時就有兩個李家人,哪怕李伯勤人不行,他也始終沒辭退。
現在工地開工後又專門找李安過來當監工,不用幹活一天就十文錢,這還不算還?
還非要把他的終身都綁住了?
“娘,李家對我有恩我不否認,可我也還了很多。我現在剛十五歲,還有很多事要做,實在沒有成親的心思。明天你迴了李叔吧,就說我幾年之內都不想成親,別耽誤了李小翠,讓他琢磨別家吧。”
趙小山如此說,劉氏就知道沒戲了,除了歎了口氣後再沒說別的。
第二天,劉氏端了一盆油渣去了李安家,和李安媳婦兒嘮了一上午的嗑,迴家後狠狠白了一眼趙小山,意思是這事解決了。
雖然這隻是李安的一個提議,但趙小山拒絕了人家好閨女,這讓趙來福和劉氏鬧心了好久。
他們總覺得自己欠了李家的人情!
之前劉氏因著有錢一度在李安媳婦兒那趾高氣昂了一陣,覺得自己的地位可以與之比肩了,但這事之後,劉氏再麵對人家時,總像自己做錯了事理虧似的,再提不起一絲絲攀比的鬥誌了。
這件小插曲對趙小山沒有任何影響,現在他全部注意力全部被後山的工程和屋裏的那盆玉米占據了。
就連肥皂作坊的生產都全麵放手了,把所有任務甩給了二黑子和趙大郎,自己就偶爾過去對對賬。
基本上他每天睜眼第一件事就是趴到玉米那去看它的變化,為了更好的記錄長勢,趙小山還特意去鎮裏的筆墨鋪買了上好的宣紙訂成小冊子作為筆記,將玉米每日的細小變化一點點記錄下來。
他這魔怔的態度弄的同屋的趙老爺子很是緊張,在屋裏走路都十分小心,生怕碰到那個陶盆,連大煙都不敢在屋裏抽了——怕熏壞了。
主要是前車之鑒太慘烈了。
幾天前鐵蛋這倒黴孩子放學後在這屋炕上瘋玩,一不小心後背撞在了盆上,壓斷了一片玉米葉子。
等趙小山知道玉米受傷後簡直怒發衝冠怒不可遏,不顧其他人的阻止,也不顧鐵牛的哭嚎,狠狠給這孩子來了一頓藤條炒肉。
這麽多天過去了,鐵牛的慘叫聲好像還繞在趙老爺子的耳邊呢。
鐵牛的屁股開花了,腫的比發麵饅頭還厲害,當天晚上疼的嗷嗷叫,劉氏又氣又急的把劉瘸子都叫來了,又是塗抹又是煎藥的,整整在床上躺了三天才敢下床。
小劉氏看鐵牛遭了這麽大的罪,心疼的直抹眼淚,可打人的是趙小山,她還是什麽都沒說。
經過這件事,趙家人算是徹底認清了趙小山對玉米的重視了。
他們覺得,在趙小山心中,那株玉米的重要程度遠遠超過了趙家所有人加一起的總和!
這種認知下,趙老爺子給玉米翻土澆水時溫柔的就像是對待初夜的新娘——動作輕柔溫聲軟語循序漸進。
如若家裏來了外人,劉氏一定要派人去趙小山的屋裏守著,生怕哪個不長眼睛的不知情再把秧苗給揪了。
等玉米長大了長高了需要換大盆時,更是全家總動員,秉著唿吸分工合作,不敢有絲毫的閃失。
看著玉米一點點變高長大,趙家所有人都狠狠鬆了一口氣——幸不辱命。
在此期間,曆時兩個多月,每天四五十人同時動工的古仙村第一大工程——趙家工地,終於在四月末徹底完工了。
竣工這一天,趙小山放了好長的爆竹,還去鎮裏請了個雜耍班子,好一頓鼓樂吹笙的慶祝。
經過這一翻改造,這後山包已經大變了模樣,不僅廠房林立,還依照趙小山的最高指示,沿著山包的外圍種了兩排樹,挖了一條溝渠,溝渠不寬,但為了美觀又請專門的瓦匠建了一座小橋,小橋再朝南挨著五花山的一大片空地蓋了個“公園”。
廠房現在一共分成兩個區,一個是肥皂區,一個是米粉區,每個區獨立成院,互不幹擾,一進去空間很大,顯得寬敞亮堂。
離廠房不遠的地方是“生活區”,裏麵有獨立的灶房和一排排的“員工宿舍”以及一個大廳堂,被稱為“餐廳”。
最北邊則是趙小山家自住的院子了,三座彪新的青磚大瓦房,算是整個古仙村頭一份的!
這樣的大規模建築別說在這窮鄉僻壤的小山村了,就是在整個樂平鎮乃至密水縣都是數的上數的。
看著自己辛苦的勞動成果,趙小山心中豪情萬丈,這一片山包就是他的據點,他的天下。
像宣誓主權一般,他特意找人又在靠近大道的方向建了一座大石門,上麵掛了一個牌匾——高山園區。
揭牌這天,趙小山將周邊所有親朋好友都找了過來,就連密水的白常文和李球都來了,趙家張羅了二十幾桌的流水席,熱熱鬧鬧的吃了一天的飯。
這一天,就連陳狗子都偷偷從寺裏跑了出來,穿上了俗家衣服,戴了個帽子,混在人群裏跟著吃了一頓飯。
這一天的熱鬧堪比李伯玉考中秀才,甚至比那天還要熱鬧很多很多。
大家吃著豐盛的菜肴喝著不參水的高粱酒,比比劃劃的吹著牛逼,不時再放聲大笑一翻,像是丟棄了世間所有的煩惱,一切都是那麽美好。
這一天的熱鬧,在許多古仙村村民心中都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久久不能忘記。
“山子,你要在屋裏養花?”
“這敗家孩子,咱就在村裏,過兩個月漫山遍野的小花小草的,還整個花盆!”劉氏剛埋汰一句,就眼尖的發現了炕上另一頭的貂皮。
“山子,這是你買的貂皮?唉呀媽呀,這得多少錢啊,你這敗家孩子!你可真是……”
劉氏的話還沒說完,就被趙小山打斷了:“娘,那貂皮算是兒子孝敬您的,但兒子現在有一件頂頂要緊的任務要拜托你,成了的話兒子多少貂皮都給你,金山銀山都給你。”
接著,趙小山看向屋裏其他人,嚴肅認真的說道:
“爺,爹,大嫂,二姐,我炕上這盆苗是十分十分重要的東西,叫玉米,非常高產,一旦種植成功將造福千萬百姓,那個貂皮和它比起來連個球都不是。爹,我求你們幫我種好它!”
“隻要把它種成了,咱家就是整個大景朝的功臣!你們就是救苦救難的活菩薩!”
趙小山的一番話嚇壞了屋裏所有人,趙來福和劉氏還從未見過兒子這麽認真嚴肅的一麵,再看向炕上的小苗時眼神都變了。
“這玩意兒這麽重要?好吃麽?”
“重要,非常重要,比我的命都重要百倍千倍。”
劉氏最聽不得這種話,狠狠白了一眼,“瞎說啥,啥都沒有你命重要!行了行了,不就是一顆草麽,咱家隨便誰出來都能伺候好它,你就放心吧,保證給你照顧好了。”
趙小山得了劉氏的保證猶自不放心,又將目光轉向趙老爺子和趙來福。
等得了家裏所有人的保證後趙小山才慢慢將這顆玉米推出來。
“爺,你們看看,它現在好像凍到了,有點發蔫,咱用不用換個盆?”
趙來福拖著玉米葉子仔細看了看,點頭應是,“嗯,確實是凍到了,之前在哪放著的?咋還凍了?要真想養活天暖和之前就放屋裏吧。”
“這是我在洋貨行買的,估計之前在更南方暖和的地方,運過來後也沒人管。”
趙老爺子也算種地的老把式了,對於孫子說的話將信將疑,啥作物就成大景朝的功臣了。
稻米和小麥也是莊稼,他們年年種,也沒見得誰變成功臣的,還不是年年有吃不飽餓死的,哪怕風調雨順了大豐收了也要交那麽老些稅收,自己手裏剩下的也就將將填飽肚子。
雖這麽想的,趙老爺子對孫子能重視莊稼這件事還是樂見其成的,對於他的疑問也願意迴答:
“先不用換大盆,先養一養,等它緩過來勁再說。山子,你咋知道這東西產量高?它到底能長多大?要是就這麽高了就不用挪盆了。”
對於這個問題他早就想好了理由,信口拈來道:
“爺,我這段時間經常去淳縣侯府,他家有個大書房,我每次去那等著的時候就在那看看書,都是書上說的,我也是看著眼熟,不太肯定是不是。
據說這是外洋來的作物,很好養活,不挑地方,產量高口感還好,若養成了你們自然就知道了。”
趙嬌娘疑惑的看了看趙小山,書上都會寫出來的東西,能有人不認識不知道?
而且侯爺的書房能是山子隨便翻看的?
自從她跟著程理識字念書,知道了很多道理,也明白了很多事,再也不是之前那懵懂的村姑了。
她有時迴想這一年多的事,總覺得很離奇。
弟弟好像突然之間就很厲害了,豆皮栗子米粉肥皂麻辣調料,還會唱歌,現在又知道了玉米……
她心裏很疑惑,卻是一句話也沒說一句也沒問,弟弟變好了,全家都跟著過好了,她沒理由出來掃興。
“行了,都散了吧,這玉米盆就放咱們這屋了,你放心幹你的活去吧,爺雖老了,手藝可沒丟,伺候這麽一顆還不輕鬆?都散了吧,該幹啥幹啥去。”
趙老爺子一聲令下,眾人都跟著走了出去。
很明顯,趙家其他人都對趙小山的話將信將疑,覺得這是他小孩子的打鬧,雖然知道了它的重要性,但真沒怎麽放在心上。
其他人走後,趙小山很是不放心,捧著花盆不錯眼珠的盯著看, 看到被凍的蔫吧的葉子心疼的直抽抽,恨不得給它抹點防凍膏上去修複修複。
他這麽一打岔,趙來福和劉氏都忘了和他說李家的事了,一直等到晚上工地下工,劉氏才神神秘秘的將他拉到屋裏,問他對李小翠有沒有意思。
“娘,你說啥?李小翠?他爹親自來問的?”趙小山瞪大了雙眼,一臉的不可置信。
“你小聲點!別讓你二姐聽到了!”劉氏狠狠一巴掌拍在兒子頭上。
趙嬌娘對李伯玉的心思所有人都能看出來,李家怎會不知,隻不過人家李安沒看上嬌娘,倒是願意將女兒許配過來,啥意思一目了然。
雖然世情如此,但嬌娘再如何也會尷尬的。
李安今天的意思也是如果李小翠和趙小山真成了,也要等到趙嬌娘嫁了再給他們倆小的成親。
“娘,你覺得我和李小翠般配麽?或者說你覺得李小翠配的上我麽?”
開玩笑啊,自己可是連淳縣侯的妹妹都避之唯恐不及的人,潔身自好到這種程度,會接受一個村花?
雖然自己現在也就是個村草吧。
“你啥人?你真以為自己掙了兩個錢就是人上人了?就是地主富家翁了?也不撒泡尿照照,尾巴都要翹起來了!德行吧!”劉氏頗為看不上兒子那趾高氣昂的態度,覺得太不本分了。
“再怎麽說人家哥哥現在也是秀才,今年秋闈要是成了人家就是舉人,你是啥,你是泥腿子,你是商戶,你現在不樂意,以後你求著人家人家都不搭理你!”
這話就讓趙小山不樂意了,忍不住梗著脖子反駁道:
“娘,咋在你眼裏我就這麽不值錢呢?娶她我還得謝主隆恩啊?”
“放你娘的臭狗屁!會不會說話!”劉氏啪的一下拍在他背上,“李小翠你不同意,那你想娶誰?這十裏八鄉的你看上誰了你說?”
劉氏心裏對李小翠還是比較滿意的,畢竟她爹是村長,她哥是秀才,她本人長相很是清秀,(和嬌娘完全兩種類型)雖然農活不太會做,繡活卻很出眾,也算古仙村數一數二的好姑娘了。
“山子,你和小翠年齡相當,又都一個村的,彼此知根知底的,她家現在是書香門第,不知道多少人求娶呢,人家是女方家,主動來問也算很有誠意了。
你十五了,等二丫完事你就可以張羅起來了,娶妻娶賢,與其找一個外麵不三不四的,還不如咱眼皮子底下的呢,你說是不?”
劉氏知道趙小山心裏主意多,強迫那一套根本行不通,把道理揉碎了苦口婆心的勸。
“而且你當初入大獄的時候人家爹和哥哥真是跑前跑後,李伯玉快考試了還耽誤學業跟著你姐去的大昭寺,人家對你是有恩的。”
那倒是,李安父子對他確實很不錯,可他也報答了。
當初淳縣侯賞賜的那些筆墨紙都是好東西,他眼睛都沒眨一股腦全送了去。
硯台那是沒法送,要不也送去了。
還有李安,為了報答他,作坊剛開辦時就有兩個李家人,哪怕李伯勤人不行,他也始終沒辭退。
現在工地開工後又專門找李安過來當監工,不用幹活一天就十文錢,這還不算還?
還非要把他的終身都綁住了?
“娘,李家對我有恩我不否認,可我也還了很多。我現在剛十五歲,還有很多事要做,實在沒有成親的心思。明天你迴了李叔吧,就說我幾年之內都不想成親,別耽誤了李小翠,讓他琢磨別家吧。”
趙小山如此說,劉氏就知道沒戲了,除了歎了口氣後再沒說別的。
第二天,劉氏端了一盆油渣去了李安家,和李安媳婦兒嘮了一上午的嗑,迴家後狠狠白了一眼趙小山,意思是這事解決了。
雖然這隻是李安的一個提議,但趙小山拒絕了人家好閨女,這讓趙來福和劉氏鬧心了好久。
他們總覺得自己欠了李家的人情!
之前劉氏因著有錢一度在李安媳婦兒那趾高氣昂了一陣,覺得自己的地位可以與之比肩了,但這事之後,劉氏再麵對人家時,總像自己做錯了事理虧似的,再提不起一絲絲攀比的鬥誌了。
這件小插曲對趙小山沒有任何影響,現在他全部注意力全部被後山的工程和屋裏的那盆玉米占據了。
就連肥皂作坊的生產都全麵放手了,把所有任務甩給了二黑子和趙大郎,自己就偶爾過去對對賬。
基本上他每天睜眼第一件事就是趴到玉米那去看它的變化,為了更好的記錄長勢,趙小山還特意去鎮裏的筆墨鋪買了上好的宣紙訂成小冊子作為筆記,將玉米每日的細小變化一點點記錄下來。
他這魔怔的態度弄的同屋的趙老爺子很是緊張,在屋裏走路都十分小心,生怕碰到那個陶盆,連大煙都不敢在屋裏抽了——怕熏壞了。
主要是前車之鑒太慘烈了。
幾天前鐵蛋這倒黴孩子放學後在這屋炕上瘋玩,一不小心後背撞在了盆上,壓斷了一片玉米葉子。
等趙小山知道玉米受傷後簡直怒發衝冠怒不可遏,不顧其他人的阻止,也不顧鐵牛的哭嚎,狠狠給這孩子來了一頓藤條炒肉。
這麽多天過去了,鐵牛的慘叫聲好像還繞在趙老爺子的耳邊呢。
鐵牛的屁股開花了,腫的比發麵饅頭還厲害,當天晚上疼的嗷嗷叫,劉氏又氣又急的把劉瘸子都叫來了,又是塗抹又是煎藥的,整整在床上躺了三天才敢下床。
小劉氏看鐵牛遭了這麽大的罪,心疼的直抹眼淚,可打人的是趙小山,她還是什麽都沒說。
經過這件事,趙家人算是徹底認清了趙小山對玉米的重視了。
他們覺得,在趙小山心中,那株玉米的重要程度遠遠超過了趙家所有人加一起的總和!
這種認知下,趙老爺子給玉米翻土澆水時溫柔的就像是對待初夜的新娘——動作輕柔溫聲軟語循序漸進。
如若家裏來了外人,劉氏一定要派人去趙小山的屋裏守著,生怕哪個不長眼睛的不知情再把秧苗給揪了。
等玉米長大了長高了需要換大盆時,更是全家總動員,秉著唿吸分工合作,不敢有絲毫的閃失。
看著玉米一點點變高長大,趙家所有人都狠狠鬆了一口氣——幸不辱命。
在此期間,曆時兩個多月,每天四五十人同時動工的古仙村第一大工程——趙家工地,終於在四月末徹底完工了。
竣工這一天,趙小山放了好長的爆竹,還去鎮裏請了個雜耍班子,好一頓鼓樂吹笙的慶祝。
經過這一翻改造,這後山包已經大變了模樣,不僅廠房林立,還依照趙小山的最高指示,沿著山包的外圍種了兩排樹,挖了一條溝渠,溝渠不寬,但為了美觀又請專門的瓦匠建了一座小橋,小橋再朝南挨著五花山的一大片空地蓋了個“公園”。
廠房現在一共分成兩個區,一個是肥皂區,一個是米粉區,每個區獨立成院,互不幹擾,一進去空間很大,顯得寬敞亮堂。
離廠房不遠的地方是“生活區”,裏麵有獨立的灶房和一排排的“員工宿舍”以及一個大廳堂,被稱為“餐廳”。
最北邊則是趙小山家自住的院子了,三座彪新的青磚大瓦房,算是整個古仙村頭一份的!
這樣的大規模建築別說在這窮鄉僻壤的小山村了,就是在整個樂平鎮乃至密水縣都是數的上數的。
看著自己辛苦的勞動成果,趙小山心中豪情萬丈,這一片山包就是他的據點,他的天下。
像宣誓主權一般,他特意找人又在靠近大道的方向建了一座大石門,上麵掛了一個牌匾——高山園區。
揭牌這天,趙小山將周邊所有親朋好友都找了過來,就連密水的白常文和李球都來了,趙家張羅了二十幾桌的流水席,熱熱鬧鬧的吃了一天的飯。
這一天,就連陳狗子都偷偷從寺裏跑了出來,穿上了俗家衣服,戴了個帽子,混在人群裏跟著吃了一頓飯。
這一天的熱鬧堪比李伯玉考中秀才,甚至比那天還要熱鬧很多很多。
大家吃著豐盛的菜肴喝著不參水的高粱酒,比比劃劃的吹著牛逼,不時再放聲大笑一翻,像是丟棄了世間所有的煩惱,一切都是那麽美好。
這一天的熱鬧,在許多古仙村村民心中都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久久不能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