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過年祭祖
從放牛娃開始的古代生活 作者:一隻洪荒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早晨卯時,天還沒大亮,趙家村上空便飄起了嫋嫋炊煙。
鐵牛被叫醒後,還沒等下炕,直接跪在炕上朝著趙老爺子“哐哐”磕了三個響頭,嘴裏不迭聲的喊著“太爺過年好,太爺長命百歲”。
喜的老頭子笑的見牙不見眼,哆哆嗦嗦翻出自己的小布包,拿出來這段時間趙小山孝順的銅板,認認真真數出來十個大錢遞了過去。
十文錢!
鐵牛看到這麽多,喜的連忙接了過去,嘴裏奉承的更歡了。
重孫都有了,三個孫子輩的怎能沒有,老爺子又拿出五文遞給趙小山,“知道你現在是家裏最有錢的,但爺這錢可得收好,這是你的壓歲錢!”
趙小山多少年沒見過壓歲錢了,也不嫌少,急忙接了過來,甚至學著鐵牛的樣子,跪在炕上也嗑了三個頭。
到了早飯的時候,趙大壯和趙嬌娘也都收到了趙老爺子的五文錢,就連還躺在炕上養胎的小劉氏都有十文。
趙老爺子特意解釋了一下:“你肚子裏還有咱趙家的金疙瘩,這是兩個人,你們幾個可不興挑理。”
趙小山和趙嬌娘都笑著點點頭,甚至打趣道:“爺,你現在這麽有錢,等我大嫂肚子裏的金疙瘩生下來,你不給買個金鎖頭?”
“我哪有錢買金鎖頭?我這身老骨頭賣了都不值那價!”趙老爺子直瞪眼。
“你不說人家是金疙瘩麽?金疙瘩就得配金鎖頭才行,銀的都不行。你是太爺爺,咋能那麽摳搜?”
趙老爹趙老娘在旁邊看著爺孫幾個嘻嘻哈哈,端著飯碗撿笑。
吃過早飯,趙家人再次忙活起來。
熬漿糊、貼對子、架鍋烀肉。
趙小山之前特意買了四個紅燈籠,兩個掛在家門口,另外兩個掛在了作坊門口。
等貼上了紅對子,何家作坊小院再不複往日的蕭索,變得亮堂喜慶起來。
這是趙小山來到大景朝過的第一個春節,他十分新奇,東看看西看看,覺得整個家的氣氛都不一樣了。
同樣興奮的還有鐵牛,這小家夥前幾天因為他娘懷孕導致的小低落已經全然消失不見,穿著一身紅色小棉襖小棉褲,像個米其林似的,一會上灶房順點吃的,一會到院子裏騎騎大黑牛,要不就拉著趙小山點個爆竹。
辰時,趙老爺子領著兒孫雄赳赳氣昂昂大踏步朝族長趙來慶家走去。
這個時辰是古仙村各家族上供祭祀的重要時辰,村裏人來人往,熱鬧不已。
趙家這一行人十分惹人注意。
隻因他們一行五個人從老到小,每個人都穿著一身簇新的衣服,一個補丁沒有。
雖然隻是普通的棉衣,但看料子就知道那都是柔軟的細棉,既厚實又結實,看的眾人羨慕不已。
等再看到趙小山他們手裏拿的東西後,那點羨慕直接變成眼熱了。
一整個的大豬頭!
這老趙家,也太豪橫了吧!
這麽大個豬頭,得花多少錢啊!知道他們家不差錢,可也不能這麽敗家吧!
要知道,過年擺供的肉食等東西是等祖宗吃完後,是要平均分配給族內各家的。
趙來福他們家這也太敞亮了,果然是發財了。
“來福叔,你一會幫我問問來慶叔,你們趙家還缺不缺人了,我也該姓趙,也跟著混口豬頭肉吃。”
趙來福挺直了腰板,“行啊明亮,你要願意俺們一會就把你名加上。”
陳家其他族人氣的拍了拍陳明亮的頭,笑著說道:“好你個臭小子,為了口吃的,你連祖宗都不要了!”
“要是誰能給我口吃的,我連媳婦兒都能不要嘍……”
到趙來慶家的路明明就一段,連一炷香的時間都用不上,可楞是讓趙老爺子走出了一刻鍾。
他是逢人打招唿就停下嘮兩句,看看別人手裏拿的啥供品,再對比一下自家的,謙虛的說兩句:“孩子手麵寬,管都管不住。”
等終於走到趙來慶家,趙家其他幾家已經都到了,就等著他們了。
馬上就要到時辰了,他們這麽晚才到,有兩家挺不樂意,但等趙來福將碩大的豬頭抬上桌後,趙家眾人立刻不淡定了。
“九叔,你家今年供一豬頭?”
天啊,他們家今晚餃子裏的肉有著落了!
“是啊,今年幹的挺有成就,這還多虧了祖宗保佑呢。”
趙來慶看著和人侃侃而談的趙來福,心裏很複雜。
按理說他才是族長,供品理應他出的最多,可他哪來那實力買一整個豬頭!
這一個月時間他們家大郎二郎跟著趙小山在作坊做工,一天二十文,這一個月加起來五六百文的現錢,比農忙時出去做短工掙得都多。
有了錢做底氣,前幾天他一咬牙讓婆娘在市集上砍了五斤肉,算是對祖宗的孝順了。
本以為他這五斤肉算是族裏最好的了,沒想到九叔家這麽敞亮,一出手就是一個豬頭。
看著周圍人對趙來福不斷地恭維,趙來慶心裏酸酸的。
什麽族長,什麽功勞苦勞的,真是啥都沒有錢來的實惠。
隻見他默默的將自己的五斤肉朝邊上挪了挪,將案板的中心位置讓出來,朝趙九明道:
“九叔,你家這是整個豬頭,理應放在正中間的地方,時間差不多了,咱快擺好開始吧。”
趙來福將豬頭遞給趙老爺子,趙老爺子接過後托著豬頭,小心翼翼的放在中間的托盤裏。
看著供桌上除了豬頭還有一塊肉和兩條魚,趙老爺子眼眶濕了。
這麽多年了,他們從北邊逃過來這麽多年了,頭一年供品這麽多的。
不是他們這些後人不孝順啊,是他們真的沒東西孝順啊。
趙家窮,窮到連活人都沒飯吃,更別說供品了。
這幾年他們整族節衣縮食,腰帶緊了又緊,使老大的勁才安了一個磨盤打了一口水井,到過年的時候連點葷腥都見不著,年夜飯都是意思意思就算了的。
山子,幸虧有山子,他的好孫子。
他辦了作坊,領著村裏人幹活掙錢,讓他們趙家在整個古仙村都抬頭挺胸起來。
山子,是他們趙氏宗族的大功臣!
想到這,趙老爺子看看一旁和三旺小聲說話的孫子,轉過頭對族長趙來慶說道:
“來慶,今年咱們趙家的供桌也終於有點像樣的東西了!”
趙來慶正從木匣子裏取香,點頭應和道,“是啊九叔,咱們今年也算有魚有肉了,九叔你們家這大豬頭一拿上來可真像樣。”
“來慶,今年小輩的讓俺家山子打頭吧。”
趙老爺子這話一出,周圍眾人紛紛看了過來,一臉驚詫。
不怪他們驚訝,隻因為每年祭祖是有大講究的。
按照現在的宗族觀念,族內也要講究個尊卑有序!
趙來慶雖是小輩,但他是族長,在祭祖時便要站在第一排的中心位置,第二排才是趙二鬥趙七成和趙九明這些老一輩的。
第二梯隊是趙來福趙來賢這輩的,第三梯隊則是趙大壯趙小山這輩的,最後就是鐵牛第四代的孩子們了。
每排最多站五個人,按照長幼,最年長的站中間位置,其餘的按照大小依次站在左右。
趙小山和二旺三旺年齡相仿,屬於第三梯隊的。
按照齒序,他們那一排的中心位置是二旺,趙小山的位置在二旺左邊,端的是平平無奇,泯滅眾人矣。
所有趙家人都知道趙小山是趙家的功臣,也都指望著他能夠多照拂族裏,以後跟著他好多多掙錢,過上好日子。
可這是過年祭祀的大日子,怎可以因著這一點就要亂了綱常?
“九叔,這樣不好吧?”
趙來慶皺了皺鼻子,覺得這個口子不能亂開,祖宗家法不可亂,這一次變動,以後指不定誰還想變動呢。
要是趙小山真的讓趙家人人掙了大錢,是不是還要上他這族長的位置來了?
“老九,你老糊塗了不成?”趙七成杵著拐棍,也一臉不讚成的看向趙九明。
“七哥,要不是今年開工晚了,咱趙家的祠堂今天都能用上了,咱趙家祠堂本打算先蓋個半泥半磚的,昨天我問過山子了,山子說春天等暖和了再動工時直接一次到位,全青磚的,買磚的錢俺家出!”
嘩~
全青磚的,那得多少錢啊!
眾人的目光再一次轉向一旁角落裏的趙小山,眼中神色莫名。
趙小山怎可能聽不到他爺爺的話,暗中歎了口氣,站了出來。
“大爺,我昨天確實和我爺說蓋祠堂的事了,也確實答應要蓋個全磚的了。甚至我還打算在原址上進一步擴大,蓋成三間大瓦房。”
嘩~
趙小山頂著一眾大人的目光繼續道:“各位叔伯你們不用誤會,今天祭祖該怎麽站還是怎麽站,我比二旺哥小,理應站在他旁邊。我要擴建祠堂也不是為了站位。”
“我是希望以後咱們村裏的族學以後能放在咱們趙家!而不是李家!但前提是趙家得有地方放!”
啊~
聽了趙小山的解釋,眾人再次唿出聲。
學堂在誰家以後誰家的孩子受益多,沒想到他們這麽多大人都沒一個孩子想的長遠……
怪不得九叔讓山子站在中間,這樣一個為族裏考慮的後輩,待遇理應提高。
“大爺,我做這些完全沒想過自己要怎麽樣,咱們趙家好了,我才能更好。但大爺,當初咱趙家蓋祠堂之前,咱倆約定的事……”
趙小山這麽一說,趙來慶才猛的想起當初起祠堂前他們之間的一場對話。
當初趙老爺子以病要挾趙來福,趙小山單槍匹馬找到自己談判,那時候這孩子怎麽說來著?
“三七分,我們家出七,族裏出三,但我爹今年祭祖要站在中間。”
趙來慶一拍腦門,自己怎麽把這事給忘了!
當初自己急於起祠堂連口答應了,現在可如何是好?!
趙來慶低頭看看一臉認真的趙小山,額頭冒了汗。
鐵牛被叫醒後,還沒等下炕,直接跪在炕上朝著趙老爺子“哐哐”磕了三個響頭,嘴裏不迭聲的喊著“太爺過年好,太爺長命百歲”。
喜的老頭子笑的見牙不見眼,哆哆嗦嗦翻出自己的小布包,拿出來這段時間趙小山孝順的銅板,認認真真數出來十個大錢遞了過去。
十文錢!
鐵牛看到這麽多,喜的連忙接了過去,嘴裏奉承的更歡了。
重孫都有了,三個孫子輩的怎能沒有,老爺子又拿出五文遞給趙小山,“知道你現在是家裏最有錢的,但爺這錢可得收好,這是你的壓歲錢!”
趙小山多少年沒見過壓歲錢了,也不嫌少,急忙接了過來,甚至學著鐵牛的樣子,跪在炕上也嗑了三個頭。
到了早飯的時候,趙大壯和趙嬌娘也都收到了趙老爺子的五文錢,就連還躺在炕上養胎的小劉氏都有十文。
趙老爺子特意解釋了一下:“你肚子裏還有咱趙家的金疙瘩,這是兩個人,你們幾個可不興挑理。”
趙小山和趙嬌娘都笑著點點頭,甚至打趣道:“爺,你現在這麽有錢,等我大嫂肚子裏的金疙瘩生下來,你不給買個金鎖頭?”
“我哪有錢買金鎖頭?我這身老骨頭賣了都不值那價!”趙老爺子直瞪眼。
“你不說人家是金疙瘩麽?金疙瘩就得配金鎖頭才行,銀的都不行。你是太爺爺,咋能那麽摳搜?”
趙老爹趙老娘在旁邊看著爺孫幾個嘻嘻哈哈,端著飯碗撿笑。
吃過早飯,趙家人再次忙活起來。
熬漿糊、貼對子、架鍋烀肉。
趙小山之前特意買了四個紅燈籠,兩個掛在家門口,另外兩個掛在了作坊門口。
等貼上了紅對子,何家作坊小院再不複往日的蕭索,變得亮堂喜慶起來。
這是趙小山來到大景朝過的第一個春節,他十分新奇,東看看西看看,覺得整個家的氣氛都不一樣了。
同樣興奮的還有鐵牛,這小家夥前幾天因為他娘懷孕導致的小低落已經全然消失不見,穿著一身紅色小棉襖小棉褲,像個米其林似的,一會上灶房順點吃的,一會到院子裏騎騎大黑牛,要不就拉著趙小山點個爆竹。
辰時,趙老爺子領著兒孫雄赳赳氣昂昂大踏步朝族長趙來慶家走去。
這個時辰是古仙村各家族上供祭祀的重要時辰,村裏人來人往,熱鬧不已。
趙家這一行人十分惹人注意。
隻因他們一行五個人從老到小,每個人都穿著一身簇新的衣服,一個補丁沒有。
雖然隻是普通的棉衣,但看料子就知道那都是柔軟的細棉,既厚實又結實,看的眾人羨慕不已。
等再看到趙小山他們手裏拿的東西後,那點羨慕直接變成眼熱了。
一整個的大豬頭!
這老趙家,也太豪橫了吧!
這麽大個豬頭,得花多少錢啊!知道他們家不差錢,可也不能這麽敗家吧!
要知道,過年擺供的肉食等東西是等祖宗吃完後,是要平均分配給族內各家的。
趙來福他們家這也太敞亮了,果然是發財了。
“來福叔,你一會幫我問問來慶叔,你們趙家還缺不缺人了,我也該姓趙,也跟著混口豬頭肉吃。”
趙來福挺直了腰板,“行啊明亮,你要願意俺們一會就把你名加上。”
陳家其他族人氣的拍了拍陳明亮的頭,笑著說道:“好你個臭小子,為了口吃的,你連祖宗都不要了!”
“要是誰能給我口吃的,我連媳婦兒都能不要嘍……”
到趙來慶家的路明明就一段,連一炷香的時間都用不上,可楞是讓趙老爺子走出了一刻鍾。
他是逢人打招唿就停下嘮兩句,看看別人手裏拿的啥供品,再對比一下自家的,謙虛的說兩句:“孩子手麵寬,管都管不住。”
等終於走到趙來慶家,趙家其他幾家已經都到了,就等著他們了。
馬上就要到時辰了,他們這麽晚才到,有兩家挺不樂意,但等趙來福將碩大的豬頭抬上桌後,趙家眾人立刻不淡定了。
“九叔,你家今年供一豬頭?”
天啊,他們家今晚餃子裏的肉有著落了!
“是啊,今年幹的挺有成就,這還多虧了祖宗保佑呢。”
趙來慶看著和人侃侃而談的趙來福,心裏很複雜。
按理說他才是族長,供品理應他出的最多,可他哪來那實力買一整個豬頭!
這一個月時間他們家大郎二郎跟著趙小山在作坊做工,一天二十文,這一個月加起來五六百文的現錢,比農忙時出去做短工掙得都多。
有了錢做底氣,前幾天他一咬牙讓婆娘在市集上砍了五斤肉,算是對祖宗的孝順了。
本以為他這五斤肉算是族裏最好的了,沒想到九叔家這麽敞亮,一出手就是一個豬頭。
看著周圍人對趙來福不斷地恭維,趙來慶心裏酸酸的。
什麽族長,什麽功勞苦勞的,真是啥都沒有錢來的實惠。
隻見他默默的將自己的五斤肉朝邊上挪了挪,將案板的中心位置讓出來,朝趙九明道:
“九叔,你家這是整個豬頭,理應放在正中間的地方,時間差不多了,咱快擺好開始吧。”
趙來福將豬頭遞給趙老爺子,趙老爺子接過後托著豬頭,小心翼翼的放在中間的托盤裏。
看著供桌上除了豬頭還有一塊肉和兩條魚,趙老爺子眼眶濕了。
這麽多年了,他們從北邊逃過來這麽多年了,頭一年供品這麽多的。
不是他們這些後人不孝順啊,是他們真的沒東西孝順啊。
趙家窮,窮到連活人都沒飯吃,更別說供品了。
這幾年他們整族節衣縮食,腰帶緊了又緊,使老大的勁才安了一個磨盤打了一口水井,到過年的時候連點葷腥都見不著,年夜飯都是意思意思就算了的。
山子,幸虧有山子,他的好孫子。
他辦了作坊,領著村裏人幹活掙錢,讓他們趙家在整個古仙村都抬頭挺胸起來。
山子,是他們趙氏宗族的大功臣!
想到這,趙老爺子看看一旁和三旺小聲說話的孫子,轉過頭對族長趙來慶說道:
“來慶,今年咱們趙家的供桌也終於有點像樣的東西了!”
趙來慶正從木匣子裏取香,點頭應和道,“是啊九叔,咱們今年也算有魚有肉了,九叔你們家這大豬頭一拿上來可真像樣。”
“來慶,今年小輩的讓俺家山子打頭吧。”
趙老爺子這話一出,周圍眾人紛紛看了過來,一臉驚詫。
不怪他們驚訝,隻因為每年祭祖是有大講究的。
按照現在的宗族觀念,族內也要講究個尊卑有序!
趙來慶雖是小輩,但他是族長,在祭祖時便要站在第一排的中心位置,第二排才是趙二鬥趙七成和趙九明這些老一輩的。
第二梯隊是趙來福趙來賢這輩的,第三梯隊則是趙大壯趙小山這輩的,最後就是鐵牛第四代的孩子們了。
每排最多站五個人,按照長幼,最年長的站中間位置,其餘的按照大小依次站在左右。
趙小山和二旺三旺年齡相仿,屬於第三梯隊的。
按照齒序,他們那一排的中心位置是二旺,趙小山的位置在二旺左邊,端的是平平無奇,泯滅眾人矣。
所有趙家人都知道趙小山是趙家的功臣,也都指望著他能夠多照拂族裏,以後跟著他好多多掙錢,過上好日子。
可這是過年祭祀的大日子,怎可以因著這一點就要亂了綱常?
“九叔,這樣不好吧?”
趙來慶皺了皺鼻子,覺得這個口子不能亂開,祖宗家法不可亂,這一次變動,以後指不定誰還想變動呢。
要是趙小山真的讓趙家人人掙了大錢,是不是還要上他這族長的位置來了?
“老九,你老糊塗了不成?”趙七成杵著拐棍,也一臉不讚成的看向趙九明。
“七哥,要不是今年開工晚了,咱趙家的祠堂今天都能用上了,咱趙家祠堂本打算先蓋個半泥半磚的,昨天我問過山子了,山子說春天等暖和了再動工時直接一次到位,全青磚的,買磚的錢俺家出!”
嘩~
全青磚的,那得多少錢啊!
眾人的目光再一次轉向一旁角落裏的趙小山,眼中神色莫名。
趙小山怎可能聽不到他爺爺的話,暗中歎了口氣,站了出來。
“大爺,我昨天確實和我爺說蓋祠堂的事了,也確實答應要蓋個全磚的了。甚至我還打算在原址上進一步擴大,蓋成三間大瓦房。”
嘩~
趙小山頂著一眾大人的目光繼續道:“各位叔伯你們不用誤會,今天祭祖該怎麽站還是怎麽站,我比二旺哥小,理應站在他旁邊。我要擴建祠堂也不是為了站位。”
“我是希望以後咱們村裏的族學以後能放在咱們趙家!而不是李家!但前提是趙家得有地方放!”
啊~
聽了趙小山的解釋,眾人再次唿出聲。
學堂在誰家以後誰家的孩子受益多,沒想到他們這麽多大人都沒一個孩子想的長遠……
怪不得九叔讓山子站在中間,這樣一個為族裏考慮的後輩,待遇理應提高。
“大爺,我做這些完全沒想過自己要怎麽樣,咱們趙家好了,我才能更好。但大爺,當初咱趙家蓋祠堂之前,咱倆約定的事……”
趙小山這麽一說,趙來慶才猛的想起當初起祠堂前他們之間的一場對話。
當初趙老爺子以病要挾趙來福,趙小山單槍匹馬找到自己談判,那時候這孩子怎麽說來著?
“三七分,我們家出七,族裏出三,但我爹今年祭祖要站在中間。”
趙來慶一拍腦門,自己怎麽把這事給忘了!
當初自己急於起祠堂連口答應了,現在可如何是好?!
趙來慶低頭看看一臉認真的趙小山,額頭冒了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