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亭晴季沉默片刻,突然直起身子,言辭懇切地說道:
“不必殺到二條禦所,方仁親王可以到宋國舉辦即位儀式,到時這鬆浦津就是京都。
而方仁親王成了天皇,就可以頒發諭旨,尊殿下為上神,尊宋國為上國,其他藩國自然不敢來犯。”
鄭若曾嗤笑:
“如若天皇的諭旨如此管用,倭國的皇權就不會旁落,你們也不會過得如此淒慘了。”
“不,不是這樣的。”晴季據理力爭,認真說道:
“天皇的諭旨並非無用,而是受到了幕府和大名守護的阻撓,無法下達於民。
自神武天皇起,天皇之位傳至方仁親王,已有一百零五代,期間雖然佞臣不斷,可皇室一脈從未斷絕,其在民間的神宮、神社影響深遠,百姓隻知天皇,而不知幕府將軍為誰。”
汪修齊知道菊亭晴季所言非虛,這延續了近千年的日本皇室,雖然沒有絲毫權利,卻是民族的象征,代表著國家的正統。
曆史上強橫的幕府將軍不知凡幾,可既沒有鏟除皇室,也沒有取而代之,原因有兩個:
一是當做招牌,號令天下很好用。
二是沒有實權,不會威脅自己的統治。
沉思良久,汪修齊歎了口氣,搖了搖頭:
“我宋國崇尚和平,向來與鄰邦交好,不僅給這島國輸入大量的所需物資,還幫助不少海港城池建立了貿易集市。
奈何樹欲靜而風不止,先是有鬆浦隆信遣刺客謀害父王,近來整個倭國的忍者眾又傾巢出動,欲置本世子於死地。
這樣的國度,這樣的子民,本世子實在是沒有庇護他們的欲望。”
“殿下!”晴季膝行至汪修齊腳下,磕頭嚎哭道:
“那些亂臣賊子,冒犯天威罪該萬死,可……可皇室和百姓是無辜的,他們飽受戰亂之苦,也痛恨這個崇尚武力,靠廝殺解決一切的世界。
望殿下垂憐,不要拋棄他們,不要拋棄他們啊……”
“起來說話。”汪修齊拍了拍晴季的肩膀,在對方顫顫巍巍再次落座後,才溫和說道:
“菊亭大使的一番話感情之深,忠誠護主之心讓本世子感動。
這樣,如果方仁親王在二條禦所被欺過甚,就來九州吧,但不是鬆浦津,而是平戶。”
“平戶?”正在擦拭眼淚的晴季愣了一下,進而苦著臉說道:
“殿下莫開玩笑,去平戶和待在二條城有何區別,還不是被要挾控製。
另外,那鬆浦隆信侵犯上國,冒犯大神,單這一點,皇室就與他不死不休,又如何能去平戶城呢?”
徐渭給晴季倒了杯酒,笑容和煦地說道:
“大使不知,那鬆浦隆信見到宋國剿滅了所有的來犯之敵,嚇壞了,已經帶著鬆浦一族逃到佐嘉城去了,如今的平戶城是座空城,無人管理,正好給方仁親王入駐。”
略一沉思,晴季還是搖了搖頭:
“我皇族一無武士,二無侍衛,去了平戶城也無法立足。
再者,方仁親王是為了神跡而來,希望能夠在天照大神的光輝下,躬身侍奉,去平戶城,非他所願。”
“不妨事,”汪修齊擺了擺手,鄭重說道:
“本世子可以派兵駐防,保衛方仁親王和皇族的安全。另外,我也會安排在平戶建造聖人廟宇,感召天神,讓神跡降臨。”
“真的可以嗎?”晴季都聽傻了,突然想到對方就是天照大神的化身,這展現神跡還不是隨意的事情,立馬又致歉道:
“是本使失言了,還請殿下恕罪。”
汪修齊不以為意地笑了笑,進而補充道:
“不僅如此,如果方仁親王能夠讓本世子滿意,我自會給他安排繼位大典,甚至會讓他掌控神跡。”
此話猶如驚雷在晴季腦海裏炸開,讓他頭皮發麻,激動地渾身顫抖:
“殿下對皇室之恩猶如再造,隻要方仁親王可以掌控神跡,但有所求,皇室必當傾盡全力。”
嗬嗬,掌控神跡,也不過是給個電源開關而已……汪修齊心裏一喜,卻是麵不改色地點了點頭:
“好了,不談這些,酒菜都快涼了,菊亭大使請。”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看得吃得滿臉陶醉的菊亭晴季,徐渭放下筷子,捋須問道:
“菊亭大使,你剛才說方仁親王可以來宋國繼位,難道他可以帶著皇族輕易進出京都,而不受幕府限製?”
晴季翻著白眼把嘴裏一大口紅燒肉吞下,搖頭說道:
“自然不能。
不過,來之前,親王殿下和本使商量過,如果神跡為真,那麽就以天照大神降下神諭為由,帶領皇族前來參拜。
隻要到了九州,有上國的庇佑,無論是足利義輝也好,還是其他大名也罷,自然就無法阻攔什麽了。”
“可足利義輝或者其他大名,又如何相信神跡之事。”做了很長時間的小透明,瀧捷終於找到機會插上了話。
晴季眯著眼睛,詭異一笑:
“神跡之事早已傳遍京都,是人盡皆知的事情。
另外,此刻的京極高吉恐怕還在城外徘徊吧,他會把消息帶迴去的。”
眾位官員麵麵相覷,沒想到這倭人也挺有心眼,瀧捷不甘心地問道:
“申時三刻(下午五點),王府禁軍已經把他送出了內城,如何確定他未曾離開?”
“在沒有得到殿下的嚴詞拒絕前,他不會走的。”晴季自信地擺了擺手,進一步解釋道:
“如今的幕府已然衰敗,直接掌控的兵馬不足五千人,雖然處境比皇室好不少,但處處都要看三好、六角幾個大名的眼色。
足利義輝讓京極高吉來,定然是想請求宋國發兵上洛,幫助鞏固他在幕府的地位。
如此重要之事沒得到答複,京極高吉哪裏敢走?”
聞言,瀧捷朝著身後地遊隼招了招手,等他靠近,小聲問道:
“那幕府將軍的使者現在何處?”
遊隼躬身作答:
“那使者找了一個熟悉漢語的倭國商賈做通事(翻譯),半個時辰前在內城門口高喊著要見殿下,但是被城衛軍攔住了。”
和汪修齊交換了個眼神,瀧捷隨即下令:
“讓他迴去吧,順帶給足利義輝捎個信,就說天照大神降下神諭,讓他帶著天皇和族人前來參拜。”
宋國終於承認王子殿下是天照大神化身了……晴季瞳孔一縮,心裏怦怦直跳。
“不必殺到二條禦所,方仁親王可以到宋國舉辦即位儀式,到時這鬆浦津就是京都。
而方仁親王成了天皇,就可以頒發諭旨,尊殿下為上神,尊宋國為上國,其他藩國自然不敢來犯。”
鄭若曾嗤笑:
“如若天皇的諭旨如此管用,倭國的皇權就不會旁落,你們也不會過得如此淒慘了。”
“不,不是這樣的。”晴季據理力爭,認真說道:
“天皇的諭旨並非無用,而是受到了幕府和大名守護的阻撓,無法下達於民。
自神武天皇起,天皇之位傳至方仁親王,已有一百零五代,期間雖然佞臣不斷,可皇室一脈從未斷絕,其在民間的神宮、神社影響深遠,百姓隻知天皇,而不知幕府將軍為誰。”
汪修齊知道菊亭晴季所言非虛,這延續了近千年的日本皇室,雖然沒有絲毫權利,卻是民族的象征,代表著國家的正統。
曆史上強橫的幕府將軍不知凡幾,可既沒有鏟除皇室,也沒有取而代之,原因有兩個:
一是當做招牌,號令天下很好用。
二是沒有實權,不會威脅自己的統治。
沉思良久,汪修齊歎了口氣,搖了搖頭:
“我宋國崇尚和平,向來與鄰邦交好,不僅給這島國輸入大量的所需物資,還幫助不少海港城池建立了貿易集市。
奈何樹欲靜而風不止,先是有鬆浦隆信遣刺客謀害父王,近來整個倭國的忍者眾又傾巢出動,欲置本世子於死地。
這樣的國度,這樣的子民,本世子實在是沒有庇護他們的欲望。”
“殿下!”晴季膝行至汪修齊腳下,磕頭嚎哭道:
“那些亂臣賊子,冒犯天威罪該萬死,可……可皇室和百姓是無辜的,他們飽受戰亂之苦,也痛恨這個崇尚武力,靠廝殺解決一切的世界。
望殿下垂憐,不要拋棄他們,不要拋棄他們啊……”
“起來說話。”汪修齊拍了拍晴季的肩膀,在對方顫顫巍巍再次落座後,才溫和說道:
“菊亭大使的一番話感情之深,忠誠護主之心讓本世子感動。
這樣,如果方仁親王在二條禦所被欺過甚,就來九州吧,但不是鬆浦津,而是平戶。”
“平戶?”正在擦拭眼淚的晴季愣了一下,進而苦著臉說道:
“殿下莫開玩笑,去平戶和待在二條城有何區別,還不是被要挾控製。
另外,那鬆浦隆信侵犯上國,冒犯大神,單這一點,皇室就與他不死不休,又如何能去平戶城呢?”
徐渭給晴季倒了杯酒,笑容和煦地說道:
“大使不知,那鬆浦隆信見到宋國剿滅了所有的來犯之敵,嚇壞了,已經帶著鬆浦一族逃到佐嘉城去了,如今的平戶城是座空城,無人管理,正好給方仁親王入駐。”
略一沉思,晴季還是搖了搖頭:
“我皇族一無武士,二無侍衛,去了平戶城也無法立足。
再者,方仁親王是為了神跡而來,希望能夠在天照大神的光輝下,躬身侍奉,去平戶城,非他所願。”
“不妨事,”汪修齊擺了擺手,鄭重說道:
“本世子可以派兵駐防,保衛方仁親王和皇族的安全。另外,我也會安排在平戶建造聖人廟宇,感召天神,讓神跡降臨。”
“真的可以嗎?”晴季都聽傻了,突然想到對方就是天照大神的化身,這展現神跡還不是隨意的事情,立馬又致歉道:
“是本使失言了,還請殿下恕罪。”
汪修齊不以為意地笑了笑,進而補充道:
“不僅如此,如果方仁親王能夠讓本世子滿意,我自會給他安排繼位大典,甚至會讓他掌控神跡。”
此話猶如驚雷在晴季腦海裏炸開,讓他頭皮發麻,激動地渾身顫抖:
“殿下對皇室之恩猶如再造,隻要方仁親王可以掌控神跡,但有所求,皇室必當傾盡全力。”
嗬嗬,掌控神跡,也不過是給個電源開關而已……汪修齊心裏一喜,卻是麵不改色地點了點頭:
“好了,不談這些,酒菜都快涼了,菊亭大使請。”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看得吃得滿臉陶醉的菊亭晴季,徐渭放下筷子,捋須問道:
“菊亭大使,你剛才說方仁親王可以來宋國繼位,難道他可以帶著皇族輕易進出京都,而不受幕府限製?”
晴季翻著白眼把嘴裏一大口紅燒肉吞下,搖頭說道:
“自然不能。
不過,來之前,親王殿下和本使商量過,如果神跡為真,那麽就以天照大神降下神諭為由,帶領皇族前來參拜。
隻要到了九州,有上國的庇佑,無論是足利義輝也好,還是其他大名也罷,自然就無法阻攔什麽了。”
“可足利義輝或者其他大名,又如何相信神跡之事。”做了很長時間的小透明,瀧捷終於找到機會插上了話。
晴季眯著眼睛,詭異一笑:
“神跡之事早已傳遍京都,是人盡皆知的事情。
另外,此刻的京極高吉恐怕還在城外徘徊吧,他會把消息帶迴去的。”
眾位官員麵麵相覷,沒想到這倭人也挺有心眼,瀧捷不甘心地問道:
“申時三刻(下午五點),王府禁軍已經把他送出了內城,如何確定他未曾離開?”
“在沒有得到殿下的嚴詞拒絕前,他不會走的。”晴季自信地擺了擺手,進一步解釋道:
“如今的幕府已然衰敗,直接掌控的兵馬不足五千人,雖然處境比皇室好不少,但處處都要看三好、六角幾個大名的眼色。
足利義輝讓京極高吉來,定然是想請求宋國發兵上洛,幫助鞏固他在幕府的地位。
如此重要之事沒得到答複,京極高吉哪裏敢走?”
聞言,瀧捷朝著身後地遊隼招了招手,等他靠近,小聲問道:
“那幕府將軍的使者現在何處?”
遊隼躬身作答:
“那使者找了一個熟悉漢語的倭國商賈做通事(翻譯),半個時辰前在內城門口高喊著要見殿下,但是被城衛軍攔住了。”
和汪修齊交換了個眼神,瀧捷隨即下令:
“讓他迴去吧,順帶給足利義輝捎個信,就說天照大神降下神諭,讓他帶著天皇和族人前來參拜。”
宋國終於承認王子殿下是天照大神化身了……晴季瞳孔一縮,心裏怦怦直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