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遜的祖父謝遷是弘治期的內閣大臣,叔父謝丕是當朝的吏部左侍郎,除此之外,家族還有多人在朝為官,其影響力不可謂不強。
朝廷也對謝遷後人被害極為重視,不僅調動大量的兵力把佛郎機人逐出了寧波和漳州,還剿滅了佛郎機在海上苦心經營的雙嶼港。
雖然報複的目的達到了,可卻始終找不到女兒的蹤跡,這讓曾經英姿勃發的謝遜愈發著急。
要知道,那海外的倭寇就是畜生,一個十幾歲的妙齡少女落入他們手中,到底能有什麽樣的下場,他不敢去想。
隨著近年來,一次次派出去的密探空手而迴,謝遜也開始日漸消沉,終日躲在內宅長籲短歎,既拖垮了身體,又荒廢了生意。
半年前,在聽說定海要開放海禁的消息,他終於振作了起來,協調了幾千匹絲綢去售賣,居然獲得了雙倍的利潤,這讓他從絕望中恢複了過來。
於是,他安排采購大量的蠶絲和棉花,把原來關停的十幾座紡織作坊,三萬多台織機全部開動了起來,打算重振謝氏在商業界的榮光。
結果,作坊剛剛開工,定海那邊就打起來了,不僅關停了貿易,還加強了海禁,就算小批量的貨都售賣不出。
要知道,原材料的采購可是花掉了謝氏多年來的積蓄,部分款項還是抵押了作坊從錢莊借貸來的。
隨著倉庫擠壓的絲綢和棉布越來越多,謝遜一夜白頭,愁得茶飯不思。
前幾日,錢莊的蔡掌櫃居然帶來一個佛郎機人,說是要大量采購絲綢和棉布。
雖然謝遜極為抵觸佛郎機人,可畢竟有幾萬個工人跟著吃飯,這所有貨物羈押在手裏也不是辦法,他隻能勉強洽談。
結果對方開出了極低的價格不說,還和錢莊聯合起來,揚言不低價售賣,就要求盡快還銀子,否則就收了作坊。
本來向錢莊借貸的十萬兩銀子契約就是三個月,如今時間到了,謝遜也無話可說。
可十萬兩銀子就收了他辛苦一輩子賺下的家業,他不甘心。
於是派人四處打聽,希望低價售賣絲綢和棉布,以便迴籠資金,結果得到的消息卻是殘酷的。
如今國內銷路不暢,海外貿易又被禁止,唯一能吃下這批貨的隻有盤踞在濠鏡(澳門)的佛郎機人。
據說佛郎機人的貿易已經得到了朝廷的默許,還允許他們在濠鏡建立了居住點。
謝遜臉色陰沉,咬牙切齒道:
“這是一個圈套,他們定是得知了叔父去年剛剛過世,謝氏在朝堂的影響力大不如前,才敢設局奪我家業。”
“要不,就把貨物售賣給佛郎機人吧,如此一來,還能度過眼下難關。”陳氏邊擦拭眼淚,邊無奈地看向丈夫。
“絕無可能,”謝遜神色激動中帶著猙獰,怒道:
“先不論這些成本都要二十萬兩的絲綢棉布,他們隻願意支付十萬兩的低價。
單是佛朗機人擄走女兒一事,我謝某就與他們不共戴天。”
陳氏淒淒艾艾道:
“可又能怎麽辦呢,難道要賣祖宅和田產?那可是老太爺留下來的,這要賣了,會被後人戳脊梁骨的。”
“後人!”謝遜仰天獰笑,沉聲說道:
“女兒都沒了,哪裏來的後人?就算賣了所有的祖業,我也要到京城去告禦狀,問問如今的天下是怎麽了,大明的商賈不許出海,卻把好處都給了那南蠻子。”
就在這時,有門房匆匆來報,站在廳前台階上,說道:
“老爺,門外來了位道爺,說是謝氏天降大喜,望老爺過去一敘。”
“什麽道爺?”謝遜揮了揮手,不耐煩地說道:
“定是來討要錢財的江湖騙子,給他幾個銅錢,打發走便是。”
門房麵有難色,躊躇半天才說:
“給了,他不要,說是要送謝氏一場天大的造化。
另外,此道爺有道錄司刊發的度牒。”
此話一出,謝遜才重視了起來。
在明朝嘉靖年間,道士的社會地位是相當高的,畢竟皇帝就自稱“淩霄上清統雷元陽妙一飛元真君”,何況,來拜見的道士還有禮部道錄司印發的身份證明。
“走吧,去看看。”謝遜不敢怠慢,隨之出了內宅,來到前院客廳。
陳氏由於好奇,也跟了出來。
等進了客廳,才看到,一個穿著靛藍道袍的老道長,花白的頭發用玉簪挽著,一手拂塵,一手捧著茶杯,正在悠然自得地品茗。
見謝遜進來,道士也沒有起身的意思,隻是一甩拂塵,淡笑著開口:
“這位施主便是謝家家主吧?”
謝遜點了點頭,抱拳詢問:
“在下正是謝遜,不知這位道長,登門造訪,所為何事?”
老道沒有接話,而是瞟了一眼陳氏,轉而看向謝遜問:
“這位女施主是?”
“正是內人。”謝遜強壓住心中不快,再次問道:
“道長,找謝某到底何事?”
“貧道乃齊雲山玉虛宮紫霄山人。”老道自報家門,隨之瞅了謝遜一眼,語氣淡然道:“前來拜會謝施主,乃是受人所托。
還請施主屏退左右,除了您和夫人,此事不宜為他人所知。”
謝遜雖然麵色不悅,但還是屏退了左右,轉而盯著老道士。
老道對謝遜的無禮毫不在意,淡笑著拿出了一封信放在了桌子上,推了出去:
“謝施主,等看完這封信,我們再聊。”
謝遜朝桌上的信封掃了一眼,頓時僵住,他的眼睛瞪大,唿吸也變得急促起來。
那信封上的“父親大人親啟”幾個字,正是女兒謝柳青的字跡,這一點他確信無比。
快走兩步,一把將信件抓在手裏,仔細打量,倏然間盡是老淚縱橫,帶著顫音喊道:
“不錯,這是青兒的字跡,是青兒的字跡啊。”
陳氏臉色大變,顧不上禮儀,衝到丈夫麵前查看起來,刹那間,她突然抓住謝遜的手臂,緊張地催促道:
“老爺,打開,快打開啊!”
獨女被擄走已經五年多,這兩千多個日日夜夜,謝氏夫婦都不知道是怎麽熬過來的,此刻突然有了消息,讓他們驚喜的同時,又有些倉惶和忐忑。
朝廷也對謝遷後人被害極為重視,不僅調動大量的兵力把佛郎機人逐出了寧波和漳州,還剿滅了佛郎機在海上苦心經營的雙嶼港。
雖然報複的目的達到了,可卻始終找不到女兒的蹤跡,這讓曾經英姿勃發的謝遜愈發著急。
要知道,那海外的倭寇就是畜生,一個十幾歲的妙齡少女落入他們手中,到底能有什麽樣的下場,他不敢去想。
隨著近年來,一次次派出去的密探空手而迴,謝遜也開始日漸消沉,終日躲在內宅長籲短歎,既拖垮了身體,又荒廢了生意。
半年前,在聽說定海要開放海禁的消息,他終於振作了起來,協調了幾千匹絲綢去售賣,居然獲得了雙倍的利潤,這讓他從絕望中恢複了過來。
於是,他安排采購大量的蠶絲和棉花,把原來關停的十幾座紡織作坊,三萬多台織機全部開動了起來,打算重振謝氏在商業界的榮光。
結果,作坊剛剛開工,定海那邊就打起來了,不僅關停了貿易,還加強了海禁,就算小批量的貨都售賣不出。
要知道,原材料的采購可是花掉了謝氏多年來的積蓄,部分款項還是抵押了作坊從錢莊借貸來的。
隨著倉庫擠壓的絲綢和棉布越來越多,謝遜一夜白頭,愁得茶飯不思。
前幾日,錢莊的蔡掌櫃居然帶來一個佛郎機人,說是要大量采購絲綢和棉布。
雖然謝遜極為抵觸佛郎機人,可畢竟有幾萬個工人跟著吃飯,這所有貨物羈押在手裏也不是辦法,他隻能勉強洽談。
結果對方開出了極低的價格不說,還和錢莊聯合起來,揚言不低價售賣,就要求盡快還銀子,否則就收了作坊。
本來向錢莊借貸的十萬兩銀子契約就是三個月,如今時間到了,謝遜也無話可說。
可十萬兩銀子就收了他辛苦一輩子賺下的家業,他不甘心。
於是派人四處打聽,希望低價售賣絲綢和棉布,以便迴籠資金,結果得到的消息卻是殘酷的。
如今國內銷路不暢,海外貿易又被禁止,唯一能吃下這批貨的隻有盤踞在濠鏡(澳門)的佛郎機人。
據說佛郎機人的貿易已經得到了朝廷的默許,還允許他們在濠鏡建立了居住點。
謝遜臉色陰沉,咬牙切齒道:
“這是一個圈套,他們定是得知了叔父去年剛剛過世,謝氏在朝堂的影響力大不如前,才敢設局奪我家業。”
“要不,就把貨物售賣給佛郎機人吧,如此一來,還能度過眼下難關。”陳氏邊擦拭眼淚,邊無奈地看向丈夫。
“絕無可能,”謝遜神色激動中帶著猙獰,怒道:
“先不論這些成本都要二十萬兩的絲綢棉布,他們隻願意支付十萬兩的低價。
單是佛朗機人擄走女兒一事,我謝某就與他們不共戴天。”
陳氏淒淒艾艾道:
“可又能怎麽辦呢,難道要賣祖宅和田產?那可是老太爺留下來的,這要賣了,會被後人戳脊梁骨的。”
“後人!”謝遜仰天獰笑,沉聲說道:
“女兒都沒了,哪裏來的後人?就算賣了所有的祖業,我也要到京城去告禦狀,問問如今的天下是怎麽了,大明的商賈不許出海,卻把好處都給了那南蠻子。”
就在這時,有門房匆匆來報,站在廳前台階上,說道:
“老爺,門外來了位道爺,說是謝氏天降大喜,望老爺過去一敘。”
“什麽道爺?”謝遜揮了揮手,不耐煩地說道:
“定是來討要錢財的江湖騙子,給他幾個銅錢,打發走便是。”
門房麵有難色,躊躇半天才說:
“給了,他不要,說是要送謝氏一場天大的造化。
另外,此道爺有道錄司刊發的度牒。”
此話一出,謝遜才重視了起來。
在明朝嘉靖年間,道士的社會地位是相當高的,畢竟皇帝就自稱“淩霄上清統雷元陽妙一飛元真君”,何況,來拜見的道士還有禮部道錄司印發的身份證明。
“走吧,去看看。”謝遜不敢怠慢,隨之出了內宅,來到前院客廳。
陳氏由於好奇,也跟了出來。
等進了客廳,才看到,一個穿著靛藍道袍的老道長,花白的頭發用玉簪挽著,一手拂塵,一手捧著茶杯,正在悠然自得地品茗。
見謝遜進來,道士也沒有起身的意思,隻是一甩拂塵,淡笑著開口:
“這位施主便是謝家家主吧?”
謝遜點了點頭,抱拳詢問:
“在下正是謝遜,不知這位道長,登門造訪,所為何事?”
老道沒有接話,而是瞟了一眼陳氏,轉而看向謝遜問:
“這位女施主是?”
“正是內人。”謝遜強壓住心中不快,再次問道:
“道長,找謝某到底何事?”
“貧道乃齊雲山玉虛宮紫霄山人。”老道自報家門,隨之瞅了謝遜一眼,語氣淡然道:“前來拜會謝施主,乃是受人所托。
還請施主屏退左右,除了您和夫人,此事不宜為他人所知。”
謝遜雖然麵色不悅,但還是屏退了左右,轉而盯著老道士。
老道對謝遜的無禮毫不在意,淡笑著拿出了一封信放在了桌子上,推了出去:
“謝施主,等看完這封信,我們再聊。”
謝遜朝桌上的信封掃了一眼,頓時僵住,他的眼睛瞪大,唿吸也變得急促起來。
那信封上的“父親大人親啟”幾個字,正是女兒謝柳青的字跡,這一點他確信無比。
快走兩步,一把將信件抓在手裏,仔細打量,倏然間盡是老淚縱橫,帶著顫音喊道:
“不錯,這是青兒的字跡,是青兒的字跡啊。”
陳氏臉色大變,顧不上禮儀,衝到丈夫麵前查看起來,刹那間,她突然抓住謝遜的手臂,緊張地催促道:
“老爺,打開,快打開啊!”
獨女被擄走已經五年多,這兩千多個日日夜夜,謝氏夫婦都不知道是怎麽熬過來的,此刻突然有了消息,讓他們驚喜的同時,又有些倉惶和忐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