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銳澤雖然狠辣,但不是莽夫,雖說己方兵力優於對方,可宋國水師的威名他還是聽說過的。
別的不說,單是那載有一百二十門火炮的九桅寶船就夠他們喝一壺的。
正在躊躇猶豫之間,有親衛匆匆而來,遞上諜報:
“大帥,剛收到的傳書。”
盧銳澤接過紙條,在火光下攤開一看,頓時表情詭異。
這宋國世子該不是腦子壞掉了?把所有戰船撤到海口,自己就留了兩千甲士,還要等朝軍去投降賠款。
如此迂腐,就像是那些窮酸士林,滿嘴之乎者也,滿身浩然呆氣。
“消息屬實嗎?”盧銳澤看向遞送消息的親衛,目光銳利。
那親衛不敢對視,連忙低頭:
“屬實,來的三份諜報,竹筒蠟封完好,而且內容一致。”
古代的飛鴿傳書也好,飛鷹傳書也罷,為了確保到達率和不被篡改,一般都會發多份。
隻有不同時間到達的情報一致,才能確定內容的可靠性。
“好,”盧銳澤那銳利的鷹眼,閃爍著冰冷的瞳光,他沉聲吩咐道:
“傳令下去,左翼變前軍,突破海口進入大同江,中軍尾隨其後,右翼變後軍殿後。
入江後,前軍、中軍直撲南浦港,生擒宋國世子。
後軍入海口後,在江麵狹窄處封鎖江麵,讓一側的南軍協防,阻斷宋軍水師救援。
另外,告訴南北兩軍,夜長夢多,何須等待明日,決戰就在今晚。”
……
宋國水師。
敖烈號。
毛海峰在大廳內來迴地踱步,猶如一隻暴躁的猛虎,他時而眺望海麵,時而以拳砸掌,唉聲歎氣。
瀧捷靜坐沉思,臉上麵無表情,可袖子裏拽緊的拳頭,卻是暴露了他的糾結。
葉秋則是拿著望遠鏡,堅守在了觀景台,一邊凍得哆嗦,一邊不住地了望。
“瀧將軍,”毛海峰頓住腳步,直視著瀧捷:
“我毛海峰向來敬重你,說得慫點,還有些怕你。可今日阿齊要有個好歹,你瀧捷就是我的仇人。
這次來朝,商船來迴兩趟,單是鐵礦、煤礦就運迴去六十船之多,你還要在意這十幾個營的水師,說是什麽家底,何其可笑。
在你們眼裏永遠隻有利益,現在好了,阿齊帶著兩千人,獨擋三萬敵軍去了,你稱心如意了。”
瀧捷臉頰抽搐,喉嚨湧動之間,想要嗬斥,卻發現說不出話來。
“阿齊做這一切為了什麽?是為了他自己嗎?”毛海峰越說越激動,兩行清淚留下:
“你摸著良心想想,宋國商會可以拓展那麽多城池,宋國財力可以在幾個月內超過以往幾年,甚至你和義父能從定海安全撤離,靠得都是誰?”
說話間,有護衛小跑著進入大廳,朝毛海峰稟報:
“將軍,敵方動了,敵方動了。”
剛說完,葉秋也從觀景台跑了進來,“的確如此,他們排成了縱列,像是要突破海口,和之前賢弟預演的一模一樣。”
瀧捷豁然起身,用帶著顫抖的嗓音喊出聲:
“快,快按照世子安排的做。”
……
讓盧銳澤意外的是,宋軍並沒有堵住海口和朝軍死戰,而是如大雁的翅膀一般,快速變得變成了兩列縱隊。
像是讓開通道,讓他們進去似的。
盧銳澤自然知道宋國戰船的炮火集中在側舷,這種陣型雖然可以最大程度的殺傷己方,可也放棄了海口。
難道他們壓根不在意宋國世子的死活,根本沒想迴防?
但時間容不得他多思考,眼前隻有一個目標,那就是衝入大同江,直撲南浦港。
隻要抓住對方世子,一切損失都是可以承受的。
“傳本帥令,陣型不變,一鼓作氣,衝進海口。”盧銳澤一拳砸在輿圖上,發出了命令。
“咚咚咚……”海麵上傳出了厚重、低沉的戰鼓聲,夾雜著風聲、海浪聲,掀開了戰爭的序幕。
“轟隆隆……轟隆隆……”迴應鼓聲的是怒吼的炮火,二十五艘宋國戰船拉開距離,分作兩列,把朝鮮的水軍夾在中間轟擊。
兩百六十門重炮同時發出咆哮,熾熱的鐵球猶如暴雨一般傾瀉而下。
十幾斤重的炮彈砸在板屋上、甲板上、船身上,就像是是打在紙糊的窗戶上似得,一炮一個窟窿。
頃刻間,板屋船木屑橫飛、血肉模糊,撕心裂肺的哀嚎聲不斷。
朝軍雖然也用千斤弗朗機炮還擊,可由於單船重炮隻有八門,加上陣型拉得很長,於是,炮火的密集度,遠遠不及宋軍。
而宋軍的戰船除了敖烈號,全是六桅大福船,甲板分三層,裝備輕型炮、中型炮、重型炮各20門,分列兩側。
最恐怖的是,宋軍的重型弗朗機炮重達一千四百斤,比此時大明最沉的無敵大將軍炮還要重上不少。
此時的朝軍,宛若是一條長達幾公裏的巨蟒,朝著海口方向急竄,遊走之間,被兩側的黑豹不斷撕咬血肉。
等衝入江口,朝方水軍已經損失過半,近九十艘戰船,隻剩下四十一艘。
此刻的盧銳澤渾身是血,臉上、手臂、後背七八處地方都紮著木頭碎片,他推開過來給他包紮的大夫,猙獰地朝親衛吼道:
“繼續擂鼓,不許停,全軍進攻南浦港!”
他的想法很簡單,宋軍炮火太猛了,堵是堵不住的,還不如畢其功於一役,全部押寶在南浦港。
況且,一旦到達南浦港,對岸的南軍就能給予炮火支援,自己這邊,壓力也會小上不少。
可讓盧銳澤詫異的是,朝方水軍進入大同江後,對方炮火就停了。
宋軍絲毫沒有追擊的意思,就這麽放他們走了。
……
南浦港。
北方五裏,朝鮮北軍大營。
“哎!盧將軍為何如此心急,等到天亮,三軍夾擊不好麽?”觀察使俞絳狀氣得跳腳。
嚴冰搖了搖頭,冷冷地說道:
“俞大人此言差矣,宋軍在海口擺開陣型,盧帥若不突破海口,萬一讓宋國世子跑了,誰來擔責?”
鄭府尹點了點頭,看向觀察使,歎氣說道:
“事已至此,與其抱怨,還不如精誠團結,配合盧大帥,全麵進攻。”
“進攻,這黑燈瞎火的怎麽進攻,如果拿著火把,那就是給宋軍的火器作靶子。”觀察使冷哼。
“那就用炮轟,北軍不是也有十幾門重炮麽?”嚴冰露出狠厲之色。
別的不說,單是那載有一百二十門火炮的九桅寶船就夠他們喝一壺的。
正在躊躇猶豫之間,有親衛匆匆而來,遞上諜報:
“大帥,剛收到的傳書。”
盧銳澤接過紙條,在火光下攤開一看,頓時表情詭異。
這宋國世子該不是腦子壞掉了?把所有戰船撤到海口,自己就留了兩千甲士,還要等朝軍去投降賠款。
如此迂腐,就像是那些窮酸士林,滿嘴之乎者也,滿身浩然呆氣。
“消息屬實嗎?”盧銳澤看向遞送消息的親衛,目光銳利。
那親衛不敢對視,連忙低頭:
“屬實,來的三份諜報,竹筒蠟封完好,而且內容一致。”
古代的飛鴿傳書也好,飛鷹傳書也罷,為了確保到達率和不被篡改,一般都會發多份。
隻有不同時間到達的情報一致,才能確定內容的可靠性。
“好,”盧銳澤那銳利的鷹眼,閃爍著冰冷的瞳光,他沉聲吩咐道:
“傳令下去,左翼變前軍,突破海口進入大同江,中軍尾隨其後,右翼變後軍殿後。
入江後,前軍、中軍直撲南浦港,生擒宋國世子。
後軍入海口後,在江麵狹窄處封鎖江麵,讓一側的南軍協防,阻斷宋軍水師救援。
另外,告訴南北兩軍,夜長夢多,何須等待明日,決戰就在今晚。”
……
宋國水師。
敖烈號。
毛海峰在大廳內來迴地踱步,猶如一隻暴躁的猛虎,他時而眺望海麵,時而以拳砸掌,唉聲歎氣。
瀧捷靜坐沉思,臉上麵無表情,可袖子裏拽緊的拳頭,卻是暴露了他的糾結。
葉秋則是拿著望遠鏡,堅守在了觀景台,一邊凍得哆嗦,一邊不住地了望。
“瀧將軍,”毛海峰頓住腳步,直視著瀧捷:
“我毛海峰向來敬重你,說得慫點,還有些怕你。可今日阿齊要有個好歹,你瀧捷就是我的仇人。
這次來朝,商船來迴兩趟,單是鐵礦、煤礦就運迴去六十船之多,你還要在意這十幾個營的水師,說是什麽家底,何其可笑。
在你們眼裏永遠隻有利益,現在好了,阿齊帶著兩千人,獨擋三萬敵軍去了,你稱心如意了。”
瀧捷臉頰抽搐,喉嚨湧動之間,想要嗬斥,卻發現說不出話來。
“阿齊做這一切為了什麽?是為了他自己嗎?”毛海峰越說越激動,兩行清淚留下:
“你摸著良心想想,宋國商會可以拓展那麽多城池,宋國財力可以在幾個月內超過以往幾年,甚至你和義父能從定海安全撤離,靠得都是誰?”
說話間,有護衛小跑著進入大廳,朝毛海峰稟報:
“將軍,敵方動了,敵方動了。”
剛說完,葉秋也從觀景台跑了進來,“的確如此,他們排成了縱列,像是要突破海口,和之前賢弟預演的一模一樣。”
瀧捷豁然起身,用帶著顫抖的嗓音喊出聲:
“快,快按照世子安排的做。”
……
讓盧銳澤意外的是,宋軍並沒有堵住海口和朝軍死戰,而是如大雁的翅膀一般,快速變得變成了兩列縱隊。
像是讓開通道,讓他們進去似的。
盧銳澤自然知道宋國戰船的炮火集中在側舷,這種陣型雖然可以最大程度的殺傷己方,可也放棄了海口。
難道他們壓根不在意宋國世子的死活,根本沒想迴防?
但時間容不得他多思考,眼前隻有一個目標,那就是衝入大同江,直撲南浦港。
隻要抓住對方世子,一切損失都是可以承受的。
“傳本帥令,陣型不變,一鼓作氣,衝進海口。”盧銳澤一拳砸在輿圖上,發出了命令。
“咚咚咚……”海麵上傳出了厚重、低沉的戰鼓聲,夾雜著風聲、海浪聲,掀開了戰爭的序幕。
“轟隆隆……轟隆隆……”迴應鼓聲的是怒吼的炮火,二十五艘宋國戰船拉開距離,分作兩列,把朝鮮的水軍夾在中間轟擊。
兩百六十門重炮同時發出咆哮,熾熱的鐵球猶如暴雨一般傾瀉而下。
十幾斤重的炮彈砸在板屋上、甲板上、船身上,就像是是打在紙糊的窗戶上似得,一炮一個窟窿。
頃刻間,板屋船木屑橫飛、血肉模糊,撕心裂肺的哀嚎聲不斷。
朝軍雖然也用千斤弗朗機炮還擊,可由於單船重炮隻有八門,加上陣型拉得很長,於是,炮火的密集度,遠遠不及宋軍。
而宋軍的戰船除了敖烈號,全是六桅大福船,甲板分三層,裝備輕型炮、中型炮、重型炮各20門,分列兩側。
最恐怖的是,宋軍的重型弗朗機炮重達一千四百斤,比此時大明最沉的無敵大將軍炮還要重上不少。
此時的朝軍,宛若是一條長達幾公裏的巨蟒,朝著海口方向急竄,遊走之間,被兩側的黑豹不斷撕咬血肉。
等衝入江口,朝方水軍已經損失過半,近九十艘戰船,隻剩下四十一艘。
此刻的盧銳澤渾身是血,臉上、手臂、後背七八處地方都紮著木頭碎片,他推開過來給他包紮的大夫,猙獰地朝親衛吼道:
“繼續擂鼓,不許停,全軍進攻南浦港!”
他的想法很簡單,宋軍炮火太猛了,堵是堵不住的,還不如畢其功於一役,全部押寶在南浦港。
況且,一旦到達南浦港,對岸的南軍就能給予炮火支援,自己這邊,壓力也會小上不少。
可讓盧銳澤詫異的是,朝方水軍進入大同江後,對方炮火就停了。
宋軍絲毫沒有追擊的意思,就這麽放他們走了。
……
南浦港。
北方五裏,朝鮮北軍大營。
“哎!盧將軍為何如此心急,等到天亮,三軍夾擊不好麽?”觀察使俞絳狀氣得跳腳。
嚴冰搖了搖頭,冷冷地說道:
“俞大人此言差矣,宋軍在海口擺開陣型,盧帥若不突破海口,萬一讓宋國世子跑了,誰來擔責?”
鄭府尹點了點頭,看向觀察使,歎氣說道:
“事已至此,與其抱怨,還不如精誠團結,配合盧大帥,全麵進攻。”
“進攻,這黑燈瞎火的怎麽進攻,如果拿著火把,那就是給宋軍的火器作靶子。”觀察使冷哼。
“那就用炮轟,北軍不是也有十幾門重炮麽?”嚴冰露出狠厲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