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吧,”汪修齊朝無為子擺了擺手,自己也重新落座,想了一會兒才說道:
“各位,本世子雖然能力不差,但我是人,不是神。
有很多事情我想不到,也沒有精力去做,這就需要大家集思廣益,同心協力。
隻要是對我大漢民族、大漢百姓有益的事,都可以做,無為子這件事情做得很好,當記一功。
當然,我們資源有限,很多事情要有輕重緩急,但這防水服的事情和我們的海產捕撈主業息息相關,優先級無疑是很高的,這個事情很重要,列為節後的重點建設項目。”
汪修齊說的是實話,他要實現的目標太大,單靠自己肯定是不行的。
他能做的就是指明方向的同時,播下一顆顆思想的種子,這也是他開‘思’字課,以及做任何事,都要不厭其煩的講清楚道理的原因。
想了想,汪修齊看向徐渭說道:
“今後,無論是我們在座的人,還是我們治下的百姓,隻要有想法都可以提出來,並記錄在冊,這個辛苦徐先生安排人去辦。
我們每月開一次需求分析會,把重要的,緊急的整理出來,進行落實。”
“廣納諫言是好事,隻不過,無知百姓的建議也要記錄嗎?”徐渭有些疑惑。
在他的觀念裏,諫言那是讀書人的事,百姓大部分都是目不識丁的愚民,提不出建設性的建議來。
“不,”汪修齊搖了搖頭,態度堅決:
“隻要是有理有據的需求,特別是關係到百姓生活和利益的,都要記錄。
另外,需求和建議一旦采用,給提出人以獎勵,具體標準,先生安排人去製定。
我強調一下,這很重要,將作為縣衙的例行工作,同時也是考核標準之一。”
“那徐某招募幾個文吏,專門處理此事好了。”對汪修齊的決定,徐渭雖然覺得有些過了,但畢竟是好事,他也很讚同。
“好,”汪修齊點了點頭,又看向許伯:
“許伯,世子府的物資是你在管,神丹室是本世子治下的第一個研究室。
他們需要的研究物資,價值五千兩以下的,隻要記錄在案,由張道長批條即可領取。”
“是,少爺。”許伯點頭,眼裏帶著喜悅和欣慰。
他感覺自家少爺,比老爺年輕的時候還要英姿勃發,雷厲果斷,真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純陽子激動地嘴唇顫抖,“貧道……貧道無以迴報,定當鞠躬盡瘁,不辜負殿下的信任。”
汪修齊擺了擺手,繼續迴到原先的話題:
“對於遷徙煉藥童子之事,容我想想,幾百人要通過海禁並非易事。
另外,戚先生和俞先生的家眷還在大明,我一直記掛著,這次遣人去大明,就一並辦了。”
接下來,一幹人又討論了不少事項,總結下來,年後的重點工作有:
1、基礎建設,領頭人徐渭
包括世子府、開拓學院、神丹室、倒塌的民居重建、水泥作坊、玻璃作坊、福江縣的道路鋪設等。
2、關鍵項目研發,領頭人張玄真
包括罐頭的研製、防水服的研製。
3、剿倭,領頭人俞大猷
包括鎮海軍的招募、訓練,以及具體的剿倭行動。
4、育種和藥材的培育,領頭人李時珍
核心是對溫泉穀的開發和建設。
5、擴大捕撈相關準備,領頭人許伯
包括武裝商船的改造、捕撈網等漁具的準備。
會議從下午一直開到晚上,等眾人從小院子出來,外麵的風雪已經停了。
看著清冷天空中那閃爍的星河,俞大猷感慨一聲:
“大明的皇帝要是有殿下十之一二的勤政,江山又何止如此啊!”
戚繼光默不作聲,高大的身軀踩在雪地上,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響。
徐渭撫著胡須,淡淡笑道:
“兩位,不如到寒舍小酌兩杯如何?賤內最近做出一種紅燒鰈魚,那味道真是讓人流連忘返。”
“哈哈,好,正有此意。”俞大猷拍了拍戚繼光,調笑道:
“走,去文長那裏喝酒,我等三人,就他過得安逸,妻子兒女聚在,羨煞旁人。”
戚繼光還在想著罐頭研製成功對軍事的影響,正要拒絕,卻是被徐渭擺手打斷:
“元敬,今晚不僅有好酒好菜,還有故事。
你們想不想知道,殿下第一次是如何打動徐某的?”
戚繼光和俞大猷對視一眼,齊齊看向徐渭,不約而同地問道:
“說來聽聽。”
“當時徐某異常苦惱,困於牢籠而無法解脫,是世子的一番話,點醒了我。”徐渭慢悠悠地說道,吊足了胃口。
“走,喝酒去。”戚繼光眼睛一亮,不再猶豫。
……
簡單吃過晚膳,汪修齊坐在書房看著葉秋送來的情報。
情報五花八門,什麽都有。
有各個港口城市的物價和熱銷品,有大明的近況,有倭國大名間的互相攻伐,還有宋國內部官員的監察。
汪修齊感歎,瀧捷可以成為父親的情報頭子,還是很有幾把刷子的。
葉秋帶這些情報來,不知道是瀧捷的意思,還是父親的意思。
其中,最讓他關注的還是大明的情況。
不出意料的是,定海戰役後,彈劾胡宗憲的奏折猶如雪片一般,堆到了嘉靖皇帝的案頭。
有控告他剿倭不利,連損大將,丟失朝廷顏麵的;
有彈劾他倒賣軍需,私開海禁的;
更有甚者,說胡宗憲和汪直本是同鄉,二人內外勾結,沆瀣一氣。
不僅如此,汪直的船隊撤離後,沿海的倭寇發現宋國和胡宗憲鬧翻了,更加肆無忌憚地開始襲擾和搶掠。
而且這襲擾不波及到了浙江沿海,就連福建、廣東都受到了很大的牽連。
為此,福建巡撫聯合廣東的監察禦史,聯名上奏,控訴胡宗憲宗縱敵逃竄,以鄰為壑。
但胡宗憲也不是吃素的,什麽大風大浪他沒見過。
首先就把俞大猷給推出來背鍋,說這一切都是俞大猷背著他幹的,他最多隻是禦下不嚴,監察不利。
俞大猷是浙江總兵,手掌兵權,又自願被俘,策劃的這一切聽起來很合理。
再者,俞大猷是福建晉江人,福建巡撫不是要告嗎,告你同鄉好了。
為此,俞大猷全家入獄,送往京城關押待審。
接著,胡宗憲又不知道從哪裏弄來了白鹿,以祥瑞為名,敬獻給了嘉靖皇帝。
最後,又求到了老上級嚴嵩那裏。
嚴嵩對這個能辦事的下屬還是很器重的,連夜奔走,為胡宗憲說情。
最終,胡宗憲安全脫身,僅是被罷官免職,迴家養老。
看到這裏,汪修齊又是唏噓,又是感慨自責。
唏噓的是胡宗憲的手段高明,如此多的彈劾都沒有奈何得了他,當世之能臣,少不了他胡汝貞一席之地。
感慨自責的是,俞大猷果然是一代鍋王,自己給胡宗憲挖的坑,居然把俞大猷給埋了。
“哎!”汪修齊歎了口氣,看來還要想辦法把俞大猷的家眷救出來才行,不然,於心何忍啊。
“各位,本世子雖然能力不差,但我是人,不是神。
有很多事情我想不到,也沒有精力去做,這就需要大家集思廣益,同心協力。
隻要是對我大漢民族、大漢百姓有益的事,都可以做,無為子這件事情做得很好,當記一功。
當然,我們資源有限,很多事情要有輕重緩急,但這防水服的事情和我們的海產捕撈主業息息相關,優先級無疑是很高的,這個事情很重要,列為節後的重點建設項目。”
汪修齊說的是實話,他要實現的目標太大,單靠自己肯定是不行的。
他能做的就是指明方向的同時,播下一顆顆思想的種子,這也是他開‘思’字課,以及做任何事,都要不厭其煩的講清楚道理的原因。
想了想,汪修齊看向徐渭說道:
“今後,無論是我們在座的人,還是我們治下的百姓,隻要有想法都可以提出來,並記錄在冊,這個辛苦徐先生安排人去辦。
我們每月開一次需求分析會,把重要的,緊急的整理出來,進行落實。”
“廣納諫言是好事,隻不過,無知百姓的建議也要記錄嗎?”徐渭有些疑惑。
在他的觀念裏,諫言那是讀書人的事,百姓大部分都是目不識丁的愚民,提不出建設性的建議來。
“不,”汪修齊搖了搖頭,態度堅決:
“隻要是有理有據的需求,特別是關係到百姓生活和利益的,都要記錄。
另外,需求和建議一旦采用,給提出人以獎勵,具體標準,先生安排人去製定。
我強調一下,這很重要,將作為縣衙的例行工作,同時也是考核標準之一。”
“那徐某招募幾個文吏,專門處理此事好了。”對汪修齊的決定,徐渭雖然覺得有些過了,但畢竟是好事,他也很讚同。
“好,”汪修齊點了點頭,又看向許伯:
“許伯,世子府的物資是你在管,神丹室是本世子治下的第一個研究室。
他們需要的研究物資,價值五千兩以下的,隻要記錄在案,由張道長批條即可領取。”
“是,少爺。”許伯點頭,眼裏帶著喜悅和欣慰。
他感覺自家少爺,比老爺年輕的時候還要英姿勃發,雷厲果斷,真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純陽子激動地嘴唇顫抖,“貧道……貧道無以迴報,定當鞠躬盡瘁,不辜負殿下的信任。”
汪修齊擺了擺手,繼續迴到原先的話題:
“對於遷徙煉藥童子之事,容我想想,幾百人要通過海禁並非易事。
另外,戚先生和俞先生的家眷還在大明,我一直記掛著,這次遣人去大明,就一並辦了。”
接下來,一幹人又討論了不少事項,總結下來,年後的重點工作有:
1、基礎建設,領頭人徐渭
包括世子府、開拓學院、神丹室、倒塌的民居重建、水泥作坊、玻璃作坊、福江縣的道路鋪設等。
2、關鍵項目研發,領頭人張玄真
包括罐頭的研製、防水服的研製。
3、剿倭,領頭人俞大猷
包括鎮海軍的招募、訓練,以及具體的剿倭行動。
4、育種和藥材的培育,領頭人李時珍
核心是對溫泉穀的開發和建設。
5、擴大捕撈相關準備,領頭人許伯
包括武裝商船的改造、捕撈網等漁具的準備。
會議從下午一直開到晚上,等眾人從小院子出來,外麵的風雪已經停了。
看著清冷天空中那閃爍的星河,俞大猷感慨一聲:
“大明的皇帝要是有殿下十之一二的勤政,江山又何止如此啊!”
戚繼光默不作聲,高大的身軀踩在雪地上,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響。
徐渭撫著胡須,淡淡笑道:
“兩位,不如到寒舍小酌兩杯如何?賤內最近做出一種紅燒鰈魚,那味道真是讓人流連忘返。”
“哈哈,好,正有此意。”俞大猷拍了拍戚繼光,調笑道:
“走,去文長那裏喝酒,我等三人,就他過得安逸,妻子兒女聚在,羨煞旁人。”
戚繼光還在想著罐頭研製成功對軍事的影響,正要拒絕,卻是被徐渭擺手打斷:
“元敬,今晚不僅有好酒好菜,還有故事。
你們想不想知道,殿下第一次是如何打動徐某的?”
戚繼光和俞大猷對視一眼,齊齊看向徐渭,不約而同地問道:
“說來聽聽。”
“當時徐某異常苦惱,困於牢籠而無法解脫,是世子的一番話,點醒了我。”徐渭慢悠悠地說道,吊足了胃口。
“走,喝酒去。”戚繼光眼睛一亮,不再猶豫。
……
簡單吃過晚膳,汪修齊坐在書房看著葉秋送來的情報。
情報五花八門,什麽都有。
有各個港口城市的物價和熱銷品,有大明的近況,有倭國大名間的互相攻伐,還有宋國內部官員的監察。
汪修齊感歎,瀧捷可以成為父親的情報頭子,還是很有幾把刷子的。
葉秋帶這些情報來,不知道是瀧捷的意思,還是父親的意思。
其中,最讓他關注的還是大明的情況。
不出意料的是,定海戰役後,彈劾胡宗憲的奏折猶如雪片一般,堆到了嘉靖皇帝的案頭。
有控告他剿倭不利,連損大將,丟失朝廷顏麵的;
有彈劾他倒賣軍需,私開海禁的;
更有甚者,說胡宗憲和汪直本是同鄉,二人內外勾結,沆瀣一氣。
不僅如此,汪直的船隊撤離後,沿海的倭寇發現宋國和胡宗憲鬧翻了,更加肆無忌憚地開始襲擾和搶掠。
而且這襲擾不波及到了浙江沿海,就連福建、廣東都受到了很大的牽連。
為此,福建巡撫聯合廣東的監察禦史,聯名上奏,控訴胡宗憲宗縱敵逃竄,以鄰為壑。
但胡宗憲也不是吃素的,什麽大風大浪他沒見過。
首先就把俞大猷給推出來背鍋,說這一切都是俞大猷背著他幹的,他最多隻是禦下不嚴,監察不利。
俞大猷是浙江總兵,手掌兵權,又自願被俘,策劃的這一切聽起來很合理。
再者,俞大猷是福建晉江人,福建巡撫不是要告嗎,告你同鄉好了。
為此,俞大猷全家入獄,送往京城關押待審。
接著,胡宗憲又不知道從哪裏弄來了白鹿,以祥瑞為名,敬獻給了嘉靖皇帝。
最後,又求到了老上級嚴嵩那裏。
嚴嵩對這個能辦事的下屬還是很器重的,連夜奔走,為胡宗憲說情。
最終,胡宗憲安全脫身,僅是被罷官免職,迴家養老。
看到這裏,汪修齊又是唏噓,又是感慨自責。
唏噓的是胡宗憲的手段高明,如此多的彈劾都沒有奈何得了他,當世之能臣,少不了他胡汝貞一席之地。
感慨自責的是,俞大猷果然是一代鍋王,自己給胡宗憲挖的坑,居然把俞大猷給埋了。
“哎!”汪修齊歎了口氣,看來還要想辦法把俞大猷的家眷救出來才行,不然,於心何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