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傳來的第一時間,俞大猷就去炮台觀察過情況。


    江麵上燈火一片,看那架勢,戰船沒有五百也有三百,自己這邊中小戰船加起來也就七十多艘,怎麽打?


    後堂的氣氛頓時凝重起來,半晌,還是徐渭先開了口:


    “部堂大人勿憂,學生想來,毛海峰不敢輕易開戰。


    一則,汪直還在去杭州府的路上,如果開戰,就是陷他於險地。


    二則,據迴來的商賈傳話,汪直的兒子汪修齊要和他們洽談貿易之事。


    最後,汪直的親衛營還在港內,並無離港與毛海峰匯合。”


    這麽一說,眾人感覺似乎很有道理,個個又眉頭舒展,氣氛開始活躍起來。


    “沒錯,估計就是虛張聲勢。”


    “本官料他們也不敢進犯,難道不怕汪直掉了腦袋嗎?”


    “文長所言甚是,和本官想的一樣。”


    ……


    胡宗憲也是頷首,心裏稍安,可略一思量,又感覺哪裏不對,


    “為何之前汪直沒有帶大批艦隊過來,反而是幾日之後,毛海峰帶兵前來,有何企圖?”


    徐渭含笑撫須:“大人,這個不難理解。


    之所以不帶重兵,汪直是想圍造一個和談的氛圍,證明他的誠意。


    事後,毛海峰帶船前來,估計是聽到了和談順利的口風,想乘著海麵封凍之前,先做幾筆貿易。”


    “貿易?”此時的俞大猷已經放棄了鞋麵,他麵有疑惑,抬頭看向徐渭:


    “師爺是說,毛海峰是想趁著放鬆海禁,先賺一把?”


    “正是如此。”徐渭點頭。


    “不對,”俞大猷搖頭否定:


    “他們的艦船離炮台隻有三裏之遙,而且擺開的是作戰陣型,老夫感覺事情沒有如此簡單。”


    “三裏之遙?以他們的炮火射程,豈不是可以覆蓋炮台?”老將盧鏜剛舒展的眉頭,又緊鎖起來。


    見俞大猷反駁,徐渭也沒有生氣,還是堅持自己的觀點:


    “在下以為,和談的結果已傳至毛海峰那裏,他沒有開戰的理由。


    至於艦船對我沿岸炮台造成威脅,這是他的性格使然,並不奇怪。”


    一幹將領有的搖頭,有的歎氣,雖然徐渭說得胸有成竹,但炮口架在自己的頭上,又有誰不擔心呢。


    俞大猷正要進一步反駁,可這時卻是有侍衛進來稟報:


    “大人,毛海峰的戰船後退三裏,解除了作戰隊形。”


    胡宗憲先是一愣,轉而喜上眉梢,揮退侍衛後,笑盈盈地說道:“文長之言,甚是有理。


    毛海峰無非是想乘著海禁鬆弛之際,做點買賣,隨他去吧,商人嘛,貪婪是本性。”


    想了想,他又看向俞大猷,詢問道:


    “汪直那邊情況如何?”


    “一切正常,每日趕路百裏路程,預計七八日後可到達杭州府。”俞大猷也是唿出一口氣,抱拳作答。


    胡宗憲頷首:


    “務必跟緊了,隻要汪直在內陸,就不怕毛海峰不投鼠忌器。”


    “放心吧。”俞大猷拍著胸脯,自信滿滿地說道:


    “末將派出了三支精英小隊,這些人都是精心調教的好手,弓馬嫻熟,武藝精湛,絕對出不了差錯。”


    “好了,文長留下,其他人迴去歇著吧。”胡宗憲往椅背靠了靠,捏了捏眉心。


    等眾官退走,胡宗憲才從太師椅上下來,到了徐渭身邊坐下,“文長啊,你覺得,朝廷會答應我等的奏請嗎?”


    徐渭端起茶盞,不緊不慢地喝了一口:


    “大人,學生以為,如果朝廷答應我等奏請,拘禁汪直,那麽兩浙倭患就算是清除了。


    如果朝廷堅持要殺汪直,也不打緊,但是汪直不能死在你我手裏。”


    胡宗憲一愣,不解地問道:“文長的意思是?”


    “嗬嗬,”徐渭眼睛微眯,深邃的瞳孔裏宛如深潭,“大人難道忘了,停在暗港的兩艘佛朗機戰艦。”


    經徐渭這麽一提醒,胡宗憲才恍然大悟。


    此次與汪直和談,吸引了無數商賈的關注,其中還包括了盤踞在澳門的佛朗機人。


    其他商賈是來談生意的,他們卻是來阻止和談的。


    胡宗憲本來想驅逐他們,朝廷的事情什麽時候輪到蠻夷來指手畫腳。


    卻被徐渭勸住,安置在了定海很隱蔽的一處暗港中。


    胡宗憲端起茶盞,斜看了徐渭一眼,“文長的意思是,借刀殺人?”


    徐渭點了點頭,緩緩說道:


    “不錯,如果和談成功,最大的受害者其實是佛朗機人,至少明麵上是這樣。


    隻要把消息及時傳給他們,學生以為,佛朗機人更加不希望看到汪直活著迴到海上。”


    胡宗憲緩緩點頭,轉念一想,又擔心道:


    “佛郎機才兩艘戰艦,汪直的近衛營就有四艘戰船,何況近海還有毛海峰,怎麽敵得過?”


    “大人,並非如此。”徐渭擺了擺手,鎮定自若地說道:


    “佛郎機的目標並不是對戰,而是殺死汪直,他們的炮火射程遠,威力大,隻要在汪直登船之際,突然襲擊,轟上數炮……”


    胡宗憲一拍茶幾,開懷大笑:


    “妙啊,文長啊文長,汝真乃本官之子房也。”


    徐渭也笑著謙虛道:


    “子房不敢擔,但是看一步走三步,學生還是能做到的。”


    胡宗憲興奮地站了起來,他來迴踱了幾步,轉身說道:


    “好,隻要汪直一死,就看羅龍文的了。”


    “部堂大人放心,林碧川、許社武和毛海峰向來不和,隻要汪直被控或者 被殺,憑羅龍文的本事,定能攪個天翻地覆。”徐渭淡淡一笑,信心十足。


    ……


    去往杭州府的官道旁。


    一間客棧內。


    燭光下的汪直坐在臥榻之上,手裏握著一卷書稿,半晌才抬頭問道:


    “這《籌海圖編》是何人所著?真乃高才也!”


    炕桌對麵是一位相貌普通,身著青袍的中年人,他端起茶盞,吹著杯裏的茶沫笑道:


    “鄭若曾,和徐渭一樣,也是布衣。”


    “哎,”汪直歎了口氣,感歎說道:


    “胡宗憲的識人能力和用人魄力,的確讓老夫佩服。”


    青袍中年呷了口茶,頷首說道:


    “鄭若曾的確是大才,‘欲航行於大洋,必先戰勝於大洋’一言何其精辟,可惜這種有識之士得不到朝廷重用,隻能在胡宗憲帳下做一幕僚。”


    汪直沒有接話,沉思片刻,對青袍中年說道:


    “智敏,重賞獲取《籌海圖編》的遊隼,另外把胡宗憲手下的幕僚底細再摸一遍,對於無法獲取朝廷功名,卻有大才的謀士要多多接觸。”


    青袍淡淡一笑,“王爺難道起了招攬之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朝海盜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七二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七二十並收藏明朝海盜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