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愣了一下,五年前他離開太醫院,開始在民間行醫治病。


    這幾年裏,他看過太多由於醫書記載錯誤或者藥材無法辨識,而導致胡亂開藥,致死致殘的案例。


    最關鍵的是,這不是個別大夫醫德或者醫術不行,而是醫療界一種普遍的現象。


    就連李時珍,也經常為各種藥名混雜不清而頭疼,哪怕是同一種藥,各有各的叫法,各有各的描述。


    例如藥材‘遠誌’,南北朝著名醫藥學家陶弘景說它是小草,像麻黃,但顏色青,開白花,宋代馬誌卻認為它像大青,並責備陶弘景根本不認識‘遠誌’。


    又如狗脊一藥,有的說它像萆薢,有的說它像拔葜,有的又說它像貫眾,說法很不一致。


    都說醫者仁心,有了診斷卻無法用藥,不敢用藥,這讓李時珍不能忍受。


    半年前,李時珍下定決心,打算用一輩子的時間來寫本囊括所有藥材以及正確用法的書。


    可這事剛剛著手準備,並沒有對任何人提起,就算本草綱目這個書名,也隻是個想法,並沒有確定。


    “你從何得知?”李時珍實在想不通,這個隻是見過兩次麵,和自己並無深交的少年,怎麽會知道的。


    汪修齊沉吟片刻,略顯尷尬地說道:“說來荒唐,如有唐突之處,還請先生勿怪。”


    他猜測李時珍是無神論者,否則他也不會看不慣嘉靖身邊那些裝神弄鬼的道士,憤然離開太醫院了。


    為了讓對方不反感,他以退為進,先謝罪再陳述。


    李時珍擺了擺手,平和地說道:“但說無妨。”


    “此事乃王陽明,王聖人告訴學生的。”汪修齊又開始扯著虎皮做大旗,自己的知識和思維方式沒法解釋,隻好借用聖人之口了。


    “王聖人?”李時珍麵帶狐疑,不解地問道:“陽明先生幾十年前就已仙逝,如何告知與你?”


    “托夢。”見李大夫麵色平和,並沒有動怒或者不屑,汪修齊繼續瞎扯,“王聖人經常出現在學生夢中,昨夜他提到了李大夫,還說你將要寫一本叫《本草綱目》的書。”


    李時珍無驚無喜,神色如常,隻是那目光有點像後世精神病院裏的醫生看自己的病人。


    見李時珍沒有接話,汪修齊略顯尷尬地輕咳兩聲,硬著頭皮繼續說:


    “王聖人說他門人雖多,可當今世上,致良知做得最好的不是他的門生,而是李大夫。


    李大夫苦民所苦,急民所急,這是同理心,以同理之心為初衷,懸壺濟世,治病救人,這是知行合一。”


    李時珍微微皺眉,並沒有因為汪修齊的馬屁而動容。


    多年來,他救人無數,感激、稱讚和恭維的話,聽得太多,而且他本不喜歡這種虛話套話。


    “但是,”汪修齊看李時珍臉色不對,立馬話鋒一轉,”王聖人又說,李大夫清高孤傲,事必躬親,不善借力,就算耗盡一生,《本草綱目》也隻是寫個殘本罷了,所以要學生引以為戒。”


    聽汪修齊這麽一說,李時珍臉色陰沉了下來,他目光犀利,冷聲說道:“願聞其詳。”


    這也可以理解,泥菩薩還有三分火氣呢,何況用自己最得意的事情用來做反麵教材。


    汪修齊連忙表現出不忿之色,大聲說道:


    “王聖人這麽一說,學生就不樂意了,李大夫不僅救了學生,還活人無數,救百姓於水火,怎麽就不善借力了?


    想來要著之書必定也會流芳百世,恩澤萬代,怎麽會是殘本?”


    見李時珍緩和了一些,汪修齊神色有些黯然,繼續說道:


    “可王聖人說了一些話,讓學生啞口無言,不知如何作答。”


    “說了什麽?”李時珍被帶入了,忍不住脫口問道。


    “他說世間草木種類不下四十萬種,我天朝雖地大物博,也隻有幾萬種,更多能治病救人的藥草卻是散落在世界各處。


    另外,就算幾萬種草木,要對其曆史、形態到功能、方劑等進行整理和驗證,是何其浩大的工程,但憑李瀕湖與其幾個門生,如何能夠完成?


    不僅如此,萬物多變,草木也不例外,李瀕湖注重辨藥、識藥,但是卻不育藥。


    假如一味藥草,功效如何神奇,療效如何顯著,可如果變性或滅絕了,記錄又有何意義?”


    汪修齊搜腸刮肚,憑借對後世的記憶,編出了一堆的理由。


    李時珍聽著聽著,卻是沉默了,他思緒良久,才開口問道:


    “聖人可有提出解決之道?”


    聽到這話,汪修齊長唿一口氣,心裏暗想,這大宗師級別的人物,真不好忽悠啊。


    “哦,王聖人倒是有說,也不知對不對。”他故作矜持,看向李時珍。


    “你說。”李神醫此時目光炯炯,身子微微前傾,一副洗耳恭聽的模樣。


    汪修齊撓了撓頭,想了一會兒才說:


    “王聖人說,要修成如此巨著,必需集天下之力不可。


    而且書中內容,不僅僅要記錄其形狀特征、藥性、藥方,療效,還要明其藥理,弄清藥理才能觸類旁通,做到一理通百理融。


    最後還說,藥草培植之學要和應用之學齊頭並進,這樣才不會出現有方無藥的尷尬。”


    “聖人果然是聖人,有理,有理啊!”李時珍忍不住拍著桌案,出聲叫好,可轉念一想,又有些沮喪:


    “話雖有理,可如何集天下之力呢?我已離開太醫院,一無官職,二不積財,難啊!”


    汪修齊眼睛一亮,他要的就是李時珍的這句話,很多事情不可能一步到位,隻要在對方心裏埋下種子,日後就好辦多了。


    “所謂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王聖人托夢讓學生帶話,無非是想提醒先生罷了,不必過於較真。”汪修齊麵帶笑容,春風和煦地安慰道。


    李時珍搖頭苦笑,感歎道:


    “世間之事,知易行難。我也知道要著此書,工程浩大,非聚天下財力不可,但老夫醉心醫道,隻會治病救人,這聚財交友之道非我所長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朝海盜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七二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七二十並收藏明朝海盜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