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當山的數日,白靜遠終於有點體會到為何古人縱情山水以及隱居的習慣。


    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山水相伴,天地自然皆容納於胸。


    不理廟堂之繁瑣,不困集市之喧囂,隱於山中,遊於山之間。


    無廟堂之煩憂,無江湖之瑣事,此情可寄予山水矣。


    恍惚之間,白靜遠竟有種歸隱於此的衝動。


    事後兒細細想來,怕是天地氣機的影響。


    當今時代,真武不顯,先天就是江湖上數一數二的人物。


    很明顯,普通百姓的認知開始出現變化,認為先天大圓滿就是武道的盡頭。


    這個世界的末法時代愈發嚴重,武道的盡頭也在無限壓縮,能夠讓人心放棄追尋武道巔峰,寄情於山水,這樣也能夠緩解天道的壓力。


    想到此,白靜遠苦笑一聲,天道,人道,都被這所謂的末法時代所困住,似乎毫無掙紮之力。


    抬頭眺望遠山之後隱匿的‘補天閣’,白靜遠心裏有著一絲明悟。


    “以人力補天道,借天道抵禦末法時代嗎?如此宏大的計劃,究竟是誰呢.....”


    觀山水之景,悟自我之影。


    白靜遠此刻似乎隱約抓到了什麽,呆呆站立於南岩的峭壁上,不斷的感受這種奇妙的氛圍。


    漸漸地,一絲玄妙的氣機從他的身體彌漫而出,開始不由自主的擴散,直達武當山各處。


    位於北麓的補天閣,以及武當派後山的一些人緩緩抬頭,看著這一道美妙的光景。


    “老師,這是!?”


    “有人悟道真我了,看樣子小寧找到了個不得了的孩子啊!”


    一名老者撫須嗬嗬笑道,隨後接著貓腰低身,擺弄起農田裏的作物,絲毫沒有驚訝之意。


    “那人就在南麓武當派進行試煉吧!”


    “快了,快了,莫要那麽心急。”老者頭也不抬的說道。


    “是。”


    “。。。。。。”


    伴隨著這股氣息,武當山上的天空,都有點變化無常,有些透亮的同時,帶著一絲詭異的壓抑氣氛。


    半晌,氣機消散,整片天空再次恢複那副藍天白雲的平靜。


    武當派紫霄宮之中,幾名老者正在圍著茶桌品茗看書、弈棋對子等。


    感受到氣機的消散,其中一位老者有些古怪道:“我聽聞那個孩子好像還不到及冠吧。”


    “額,好像確實是不滿二十。”另一位落子的老者眨巴了一下眼睛,幹脆利落的點下。


    “有前途啊,比我們這些行將就木的老頭子強太多了。”


    “可惜武當後繼無人啊!”


    “看上那孩子了。”


    “嗯,可惜人家早就有所成,我們再講這些,就有些失禮了。”


    “我觀此子雖外表瘋癲無度,但內心至善純良,有豪傑義氣,可指點一番,不枉我等惜才愛才之心。”


    “善!”


    “可!”


    “。。。。。。”


    自那日悟道真我之後,白靜遠心性開始變化,徹底放下對於試煉的緊迫感,轉而開始在武當山觀賞悠遊起來。


    山中無日月,世上已千年。


    就在白靜遠沉浸在感悟天地萬物之時,淩虛道長不合時宜的出現,並打斷了他的練心之旅。


    看著白某人幽怨的小眼神,淩虛道長哈哈大笑:“怎麽,小友這是迷戀上武當山的勝景,舍不得走了。”


    說著還比劃出一個剪刀手,微微一動,調笑著白靜遠。


    如此行徑,讓白某人哭笑不得,這位老人家,有些老頑童加不著調的感覺。


    “您老就是故意的!”白靜遠哼哼兩聲。


    “美景雖好,但不要貪杯。”淩虛道長語含深意的提醒道。


    “是,多謝前輩指點。”白靜遠當然也不是那麽呆傻癡愣之人,自是懂得淩虛道長的意思。


    “隨老道來吧,今日合該試煉的時辰,過了之後就去北麓吧!”


    聽淩虛道長的意思,似乎對於白靜遠通過試煉,很有信心。


    白靜遠沒有多想,跟在其身後,去到武當派的演武廣場。


    。。。。。。


    到達演武場廣場之時,武道派上下弟子早已端坐於四方蒲團之上,默默誦念著道德經,沒有一人交頭接耳。


    這股修道氛圍,讓白某人側目不已,心中暗暗讚歎:“好一副仙家氣派啊!”


    淩虛道長帶著白靜遠來到廣場,眾人紛紛起身,躬身作揖,齊聲致禮:“福生無量天尊!”


    淩虛道長一甩拂塵,飄然入場,慈眉善目的說道:“福生無量天尊!坐。”


    眾人應聲落座,然後安靜的看著自家掌門。


    “今日武當將進行一場演武論道,前來拜山者,是這位近來聲名鵲起的龍門鏢局白靜遠道友。”淩虛道長點了一下白某人。


    白靜遠立馬正色登場,向四方抱拳躬身行禮,以示對武當的尊重。


    場下眾弟子紛紛手捏印法,點頭迴應:“福生無量天尊!”


    見得雙方致禮完畢,淩虛又是一甩拂塵,輕聲笑道:“武當一方論道者,乃是武當三傑和玉虛四俠!”


    “轟——!”


    白靜遠聽到淩虛道長的話語,腦子瞬間一炸。


    這是捅到馬蜂窩了,玉虛四俠這些高手都請出來了。


    ‘玉虛四俠’:乃是隸屬於武當派玉虛觀弟子,分別是青嵐、蒼鬆、玄和、無虧四位高手。


    說起早年間的事跡,與武當三傑差不了多少,年少晉升先天,攪動四方武林,更是修習一手上乘陣法。


    此七人曾被江湖好事者共稱唿:武當七子!名譽滿天下。


    這讓白某人心裏一沉,想到穿越前對武當的認知,不會要玩死我吧!


    果然,心之所想,淩虛道長淡然開口:“小友,今日的論道乃是‘破陣’!”


    白靜遠瞬間心底一涼,表情僵住,嘴角用力想勾出一道笑意,卻發現臉龐僵硬的離譜。


    淩虛道長慈祥一笑,溫和說道:“若是沒意見,就試試吧。”


    白某人拱拱手,艱難開口:“敢問前輩,乃是何陣法?”


    接下來,淩虛道長的話讓在場所有人心頭一驚,不敢置信的看著他。


    “開宗立派之三豐祖師所創‘真武七截陣’!”


    白靜遠剛想挪步後撤,一直蒼老的大手抓住他的手,微微一緊:“小友,來試試如何?”


    看著慈眉善目的淩虛道長,白某人內心暗罵:“這老頭,腹黑的很,拿真武七截陣出來,這不是要人命嗎?!”


    要知道這套陣法,可是張真人從真武神像座前的蛇山、龜山所感悟,心想這一龜一蛇正是兼收至重至靈的兩件物性,因此從中創製出一套精妙無方的武功出來。


    然而,從大氣磅礴的龜、蛇二山山勢演化而來的武功決非一人之力能同時施為。


    於是他傳了七位弟子每人一套武功,各有精微奧妙之處,若二人合力,則攻守兼備,威力大增。


    若三人同使,比二人同使的威力又強一倍。


    四人相當於八位高手,五人相當於十六位,六人相當於三十二位,七人相當於六十四位當世一流高手同時出手。


    這淩虛老爺子就是拿自己開涮,用武當七子這樣的先天巔峰來組大陣,這不是讓自己和六十四位先天巔峰對戰嗎?!


    自己在能吹牛逼,說先天巔峰不如自己,架不住六十四個先天巔峰圍毆啊!


    白靜遠此刻欲哭無淚,早知道這樣,還不如不來武當山呢!


    寧先生——!


    救命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洪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哀花淺自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哀花淺自矜並收藏洪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