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劍秋再迴一劍峽,在龜息訣的完美隱藏下悄然潛入了鐵爪鷹的巢穴。
他原本的意思是想準備抓幾隻幼鷹迴去,然而一看滿崖的鐵爪鷹,連譚劍秋心頭都有些發怵。
要是小鷹叫聲驚動了鐵爪鷹的族群,哪怕是他也要吃不了兜著走。
上次殺了不少鐵爪鷹,這一劍峽商路硬生生的斷了近半月,這次要是大開殺戒,平安鏢局的生意也不要做了。
所以他思索一下,直接偷了四顆鐵爪鷹的大蛋,馴養鐵爪鷹還得從蛋開始。
當譚劍秋趕迴譚家農莊的時候,譚誌遠已經焦急的等了半天了。
還沒等譚劍秋喘口氣兒,譚誌遠立馬上前哭訴。
“秋哥兒,大事不好,大事不好啊!”
譚劍秋將蛋交給一旁的陳敏兒,讓她試著孵化,用禦獸靈引術看看能不能馴服它們。
這才問道:“什麽事這般急急慌慌的,二叔押鏢迴來了麽?”
“就是這事兒啊秋哥兒,我爹和大家都被甘家人給扣住了,就我機靈,趕緊趕了迴來報信,嬸嬸知道這事之後就讓我來農莊找你拿主意!”
“秋哥兒你哪裏去了,急死我了都!”
譚劍秋聽到這消息眉頭微微一蹙:“二叔他們可有危險?”
“這倒還好,甘家隻是扣押了咱們的貨和人,倒是沒有動手,他們讓我迴來告訴平安鏢局,要想拿人,需要爺爺親自上門道歉!”
譚劍秋放下心來,隻要人沒事,那就還有緩和的餘地,於是他也不急了,細細問道。
“誌遠哥你詳細說說,這到底是怎麽一迴事!”
譚誌遠圓圓的大臉一歎:“這事兒啊還得從謝家說起,上次謝武峰不是被秋哥兒一鏢子戳死了麽!”
“那甘三娘跟著便殉了情,這次咱們走鏢才知道甘三娘原來是桃源縣城甘家之人,而這甘家曾經是世家,和豐恩縣的王家一樣!”
“恰巧這甘家所在之處又是我們走鏢的必經之路,我們也沒想到這般巧,一下就撞到了刀刃上,結果現在人和貨都被人扣押住了!”
譚劍秋有些疑惑:“這甘三娘可是來到雲夢縣多年了,為何從未聽說過甘家,既然是世家,不至於一點消息都沒有啊!”
“誰說不是呢,除了甘三娘,這些年就沒見過甘家人來過雲夢縣,鬼知道是怎麽個事啊,要不然咱們也不會吃這麽大的虧!
“你還知道甘家的什麽情況,都拿出來說一說,看看有沒有什麽突破口!”
譚誌遠雙手一攤;“也沒啥了,現在甘家算是沒落了,自從他家老祖七品宗師死後,修為最高的便是家主甘泉,六品巔峰境界,連世家的名頭都快維持不住了!”
“他的大兒子早在他家宗師死後便被人算計致死,二兒子甘小溪也被人暗算中了巫毒,雖然保住一命,但餘毒未清,至今還是個病秧子!”
“說起來他家也是倒了血黴,甘三娘這人本來還不錯,結果又嫁給了謝武峰這個敗類,結果也沒了!”
沒有宗師坐鎮,譚劍秋自信可以將甘家翻手可滅,但事情不是這麽做的。
就拿雲夢縣滄瀾江上遊十三水寨來說,他們從未有過七品宗師出現,但各大鏢局卻隻有萬通鏢局能夠走水路。
其餘各鏢局非常眼紅仍舊插不進手,其原因便是你不可能將這些人全部滅殺。
隻要逃走一個,當你再次走鏢的時候,家中親人便有可能因此丟掉性命,造成追悔莫及之事。
這上遊陸路譚家早已摸清楚這些人的底細,譚劍秋一路收服自然無事,要是換做下遊,對他們來說算是一條新鏢路。
要是情況都未摸清楚就這般一路打殺過去,恐怕會為平安鏢局以後走鏢埋下致命的禍端。
情況不同,采取的辦法自然就不同,當下來說,下遊還需要用鏢局那一套做事。
以力為本,以理服人,以利共贏,搞清楚這些情況,譚劍秋對待此事心中已經有數。
讓傷勢未愈的爺爺登門道歉是絕對不可能的,他甘家還不配,譚劍秋再去過後山一趟之後便騎著快馬啟程前往甘家。
雲夢縣作為山地和平原的交接之地,往上遊便是無窮無盡的高山茂林;往下遊則是一望無盡的平原大地。
在秋風的吹拂下,大地幹枯,地麵軟硬適中,平原毫無阻礙,譚劍秋從未如此暢快的騎馬奔騰。
看這天地寬廣,飛馬腳踏濺起塵土飛揚,心中一股豪氣油然而生。
“駕!”!任由著快馬肆意狂奔,日行數百裏。
看著這平原大地之上豐收的景象,譚劍秋發現這處於平原的人們生活的恐怕比山區的人要輕鬆不少。
不過這世間也沒有譚劍秋想像的那般美好,雖然沒有險峻地勢攔路,仍舊有多路土匪大喊此路是我而開。
好在譚劍秋輕裝上陣,本身武力不低,這才沒有出什麽事。
這邊的土匪很有特點,你根本分不清誰是民誰是匪。
散是滿地莊稼漢,聚可殺人不眨眼,藏匪於民,情況也不容樂觀。
而且動手比山地還要不留餘地,因為居住之地較為固定,他們經常搶奪貨物,隻要動手便不留滅口,比上遊山地中的山匪更加兇殘。
這是譚劍秋沒有料到的局麵,難怪還是需要鏢局押送。
這大良朝寬廣的土地竟然也養活不了區區百姓,可見壓迫剝削到了何等境地。
百畝良田全歸地主所有,一年到頭能吃上飯就算合格,吃飽飯就是優秀,譚劍秋不由得感歎一聲,也僅僅隻是感歎一聲。
桃源縣,大約位於雲夢縣和武陽郡城中間位置,地理位置優越,以生產水蜜大桃聞名。
此縣處處種有桃樹,若是到了桃花盛開的時節,一朵朵盛開的桃花猶如星星點點的粉色火焰,絕對能讓人入迷其間。
到時候一定要帶小雨來看看花海,譚劍秋這般想著。
不知不覺,譚劍秋已經來到桃源縣城,這時候他從馬上拿出一杆長帆,帆布上寫著“遊方道醫,救死扶傷!”
知道二叔他們暫時性命無憂,他便能安然布局。
幾天時間譚劍秋便在桃源縣城小有名氣,時機已經成熟。這一天,譚劍秋來到了甘家附近。
他原本的意思是想準備抓幾隻幼鷹迴去,然而一看滿崖的鐵爪鷹,連譚劍秋心頭都有些發怵。
要是小鷹叫聲驚動了鐵爪鷹的族群,哪怕是他也要吃不了兜著走。
上次殺了不少鐵爪鷹,這一劍峽商路硬生生的斷了近半月,這次要是大開殺戒,平安鏢局的生意也不要做了。
所以他思索一下,直接偷了四顆鐵爪鷹的大蛋,馴養鐵爪鷹還得從蛋開始。
當譚劍秋趕迴譚家農莊的時候,譚誌遠已經焦急的等了半天了。
還沒等譚劍秋喘口氣兒,譚誌遠立馬上前哭訴。
“秋哥兒,大事不好,大事不好啊!”
譚劍秋將蛋交給一旁的陳敏兒,讓她試著孵化,用禦獸靈引術看看能不能馴服它們。
這才問道:“什麽事這般急急慌慌的,二叔押鏢迴來了麽?”
“就是這事兒啊秋哥兒,我爹和大家都被甘家人給扣住了,就我機靈,趕緊趕了迴來報信,嬸嬸知道這事之後就讓我來農莊找你拿主意!”
“秋哥兒你哪裏去了,急死我了都!”
譚劍秋聽到這消息眉頭微微一蹙:“二叔他們可有危險?”
“這倒還好,甘家隻是扣押了咱們的貨和人,倒是沒有動手,他們讓我迴來告訴平安鏢局,要想拿人,需要爺爺親自上門道歉!”
譚劍秋放下心來,隻要人沒事,那就還有緩和的餘地,於是他也不急了,細細問道。
“誌遠哥你詳細說說,這到底是怎麽一迴事!”
譚誌遠圓圓的大臉一歎:“這事兒啊還得從謝家說起,上次謝武峰不是被秋哥兒一鏢子戳死了麽!”
“那甘三娘跟著便殉了情,這次咱們走鏢才知道甘三娘原來是桃源縣城甘家之人,而這甘家曾經是世家,和豐恩縣的王家一樣!”
“恰巧這甘家所在之處又是我們走鏢的必經之路,我們也沒想到這般巧,一下就撞到了刀刃上,結果現在人和貨都被人扣押住了!”
譚劍秋有些疑惑:“這甘三娘可是來到雲夢縣多年了,為何從未聽說過甘家,既然是世家,不至於一點消息都沒有啊!”
“誰說不是呢,除了甘三娘,這些年就沒見過甘家人來過雲夢縣,鬼知道是怎麽個事啊,要不然咱們也不會吃這麽大的虧!
“你還知道甘家的什麽情況,都拿出來說一說,看看有沒有什麽突破口!”
譚誌遠雙手一攤;“也沒啥了,現在甘家算是沒落了,自從他家老祖七品宗師死後,修為最高的便是家主甘泉,六品巔峰境界,連世家的名頭都快維持不住了!”
“他的大兒子早在他家宗師死後便被人算計致死,二兒子甘小溪也被人暗算中了巫毒,雖然保住一命,但餘毒未清,至今還是個病秧子!”
“說起來他家也是倒了血黴,甘三娘這人本來還不錯,結果又嫁給了謝武峰這個敗類,結果也沒了!”
沒有宗師坐鎮,譚劍秋自信可以將甘家翻手可滅,但事情不是這麽做的。
就拿雲夢縣滄瀾江上遊十三水寨來說,他們從未有過七品宗師出現,但各大鏢局卻隻有萬通鏢局能夠走水路。
其餘各鏢局非常眼紅仍舊插不進手,其原因便是你不可能將這些人全部滅殺。
隻要逃走一個,當你再次走鏢的時候,家中親人便有可能因此丟掉性命,造成追悔莫及之事。
這上遊陸路譚家早已摸清楚這些人的底細,譚劍秋一路收服自然無事,要是換做下遊,對他們來說算是一條新鏢路。
要是情況都未摸清楚就這般一路打殺過去,恐怕會為平安鏢局以後走鏢埋下致命的禍端。
情況不同,采取的辦法自然就不同,當下來說,下遊還需要用鏢局那一套做事。
以力為本,以理服人,以利共贏,搞清楚這些情況,譚劍秋對待此事心中已經有數。
讓傷勢未愈的爺爺登門道歉是絕對不可能的,他甘家還不配,譚劍秋再去過後山一趟之後便騎著快馬啟程前往甘家。
雲夢縣作為山地和平原的交接之地,往上遊便是無窮無盡的高山茂林;往下遊則是一望無盡的平原大地。
在秋風的吹拂下,大地幹枯,地麵軟硬適中,平原毫無阻礙,譚劍秋從未如此暢快的騎馬奔騰。
看這天地寬廣,飛馬腳踏濺起塵土飛揚,心中一股豪氣油然而生。
“駕!”!任由著快馬肆意狂奔,日行數百裏。
看著這平原大地之上豐收的景象,譚劍秋發現這處於平原的人們生活的恐怕比山區的人要輕鬆不少。
不過這世間也沒有譚劍秋想像的那般美好,雖然沒有險峻地勢攔路,仍舊有多路土匪大喊此路是我而開。
好在譚劍秋輕裝上陣,本身武力不低,這才沒有出什麽事。
這邊的土匪很有特點,你根本分不清誰是民誰是匪。
散是滿地莊稼漢,聚可殺人不眨眼,藏匪於民,情況也不容樂觀。
而且動手比山地還要不留餘地,因為居住之地較為固定,他們經常搶奪貨物,隻要動手便不留滅口,比上遊山地中的山匪更加兇殘。
這是譚劍秋沒有料到的局麵,難怪還是需要鏢局押送。
這大良朝寬廣的土地竟然也養活不了區區百姓,可見壓迫剝削到了何等境地。
百畝良田全歸地主所有,一年到頭能吃上飯就算合格,吃飽飯就是優秀,譚劍秋不由得感歎一聲,也僅僅隻是感歎一聲。
桃源縣,大約位於雲夢縣和武陽郡城中間位置,地理位置優越,以生產水蜜大桃聞名。
此縣處處種有桃樹,若是到了桃花盛開的時節,一朵朵盛開的桃花猶如星星點點的粉色火焰,絕對能讓人入迷其間。
到時候一定要帶小雨來看看花海,譚劍秋這般想著。
不知不覺,譚劍秋已經來到桃源縣城,這時候他從馬上拿出一杆長帆,帆布上寫著“遊方道醫,救死扶傷!”
知道二叔他們暫時性命無憂,他便能安然布局。
幾天時間譚劍秋便在桃源縣城小有名氣,時機已經成熟。這一天,譚劍秋來到了甘家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