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棠的船到碼頭的那天,一大早就飄起了雪花。


    等顧曦隨著眾人到達碼頭的時候,路上已經是白茫茫的一片了。


    金嬤嬤撐著繪了紅梅的桐油紙傘,扶著二太太下了馬車。


    二太太道:「這雪下得可真夠大的,我們晚上不會還得在通州過一夜吧?」


    如果繼續照這麽下下去,他們真有可能得在通州耽擱一夜。


    跟在二太太身後下了馬車的顧曦不由道:「還好沒有把元哥兒帶過來。」


    不然肯定會受凍的。


    二太太連連點頭。


    金嬤嬤則道:「多在這裏呆一夜也沒什麽。反正炭夠燒,老夫人也來了京城,二老爺、五小姐和三少爺都在身邊,過年都沒這麽熱鬧。」


    二太太想想,這話說得還很有道理。


    她笑了起來,指了其中一艘三帆大船對顧曦道:「瞧!那就是我們家的船。」


    顧曦順著望過去。


    居然是艘沙船。


    幾丈的風帆高高揚直,十分的雄武。


    顧曦不禁道:「我們家換船了嗎?」


    她記得裴家原來的那艘船是福船來著,現在卻換成了更容易在湖中行使的沙船,而且,彭家擅製福船,武家擅製沙船。


    這其中不知道有沒有什麽聯繫?


    顧曦心裏亂糟糟的。


    二太太哪裏知道。她笑道:「家裏原來的那艘福船還是曾祖在的時候買的,有些舊了。你三叔前幾年就換了這艘沙船。說是更適合我們家。我也不懂。我就覺得新船比舊船漂亮,裏麵裝飾得也好。」


    她說完,還嗬嗬地笑了幾聲。


    顧曦也跟著笑了幾聲。


    披著銀鼠皮鬥篷的顧紅就跑了過來,道:「姆媽,阿爹讓我陪您上船。」


    二太太伸長了脖子張望裴宣:「你阿爹呢?」


    「有兩位堂兄陪著呢!」裴紅說著,上前扶了母親,道,「阿爹說怕您滑倒了。」


    二太太欣慰地笑。


    金嬤嬤忙在旁邊道:「您看,三少爺多孝順啊!」


    「那是!」二太太讚賞地看了兒子一眼。


    從前裴紅還有些頑皮,但自從聽裴宣說他三叔家六歲的裴絳已經學完了《三字經》,讀得懂《九章算術》,他就慌了神,開始認真學習不說,對父母也溫順了很多。


    二太太不禁道:「你四弟和五弟這次也都來了京城,你是做哥哥的,要大度容忍,多讓著點他們才是。」


    她說得裴紅臉都紅了,低聲嘟囔道:「姆媽,我都多大了,您還擔心我會和兩位弟弟打架不成?」


    「打架倒不至於。」二太太忍俊不禁,道,「你向來是我們家最小的一個,家裏的人都讓著你,我怕你到時候不習慣。」


    裴紅小聲嚷道:「我就是再不滿,也不可能和兩個還在總角的弟弟計較吧?」


    那就好!


    二太太忙道歉:「是姆媽不好,姆媽應該更相信你一些!」


    「知道了!」裴紅輕輕地應著,臉色果然好了很多。


    二太太有了兒子陪在身邊,又去找女兒。


    就看見裴丹和徐萱幾個都下了馬車,都披著鬥篷,由各自的丫鬟打著傘,湊在一起說著話。


    她走了過去。


    「姆媽!」


    「「二太太!」


    裴丹幾個七嘴八舌地叫著。


    二太太不免有些心疼,忙道:「這麽大的雪,船橋肯定很滑,我們等會還要給老夫人問安,你們幾個就在馬車裏呆著好了。老夫人最疼愛小輩了,你們能親自來接她,她已經很高興了,不在乎這些虛禮。」


    徐萱幾個有些猶豫。


    裴丹就喊了顧曦:「阿嫂也和我們一起留下來吧!有我阿弟陪著我姆媽上船就行了。免得人去的多了,有個三長兩短的,反而不好。」


    顧曦見裴彤和殷明遠站在馬車前說話,再聽裴丹這麽一說,心裏頓時很不高興。


    裴宣和二太太隻是她堂叔,可裴老夫人卻是裴彤的親祖母,他不爭取陪著裴宣上船去給裴老夫人請安,反而把這個機會讓給了裴禪和裴泊,難怪這麽多年了,關鍵的時候還是挑不起來。


    她尋思著自己是不是找個藉口還是陪二太太到船上去,可裴丹這麽一說,二太太也醒悟過來,安慰般地拍了拍顧曦的手道:「是我考慮不周到。船橋上滑,你們在岸上更安全一些。」又道,「你就陪著阿丹她們在這裏等著吧?下雪,我們應該很快就會下船了。」


    不然雪越下越大,船橋會越來越滑。


    裴紅站在旁邊,顧曦自然不好堅持,笑著叮囑了二太太幾句「小心」,目送著二太太上了船。


    裴丹就問她:「你冷不冷?要不要到馬車上去坐會?」


    馬車上放了火盆,比站在外麵暖和。


    顧曦想和裴彤說幾句話,囑咐他等會要是有機會,還是盡量跟在裴宣的身邊的好,就笑著婉拒了裴丹:「你們去馬車裏避避吧!我坐車有點暈,正好透透氣。」


    裴丹不知道是凍著了還是怎麽了,也沒有客氣,和徐萱幾個重新鑽進了馬車。


    張大小姐就壓低了聲音,對裴丹道:「你們家這個大堂嫂,和二太太走得還挺近的。」


    裴丹不太喜歡說顧曦,笑著點了點頭。


    裴禪的妻子楊氏和張大小姐婆家,也就是翰林院大學士楊春和家是本家,父親是陝西布政使,裴禪的婚事是徐小姐做的媒,她和這些人都挺熟的。


    她看了,就拉了拉張大小姐的衣襟,把話岔了過去:「我隻聽你們說過三叔母,今天還是第一次見,你看我這樣子還行吧?我生怕給長輩留個不好的印象。」


    楊氏是裴禪金榜提名之後說的親,成的家,裴府老家的人都沒有見過她。


    徐萱也不太想多說顧曦,聞言拍了拍手,道:「有我在,你放心好了,她肯定喜歡你。」


    楊氏沒再說話,抿著嘴笑,在旁邊聽徐萱和張大小姐互懟著玩。


    眼看著又要加炭了,外麵的婆子開始喊道:「二老爺扶著老夫人下船了。」


    眾人趕緊下了馬車,楊氏就看見顧曦挨著裴彤站著,兩人不知道說了些什麽,裴彤的臉色有些不好看,顧曦卻滿臉帶笑的,丟下裴彤快步朝停靠在岸邊的沙船走去。


    楊氏搖了搖頭,覺得顧曦有些太急切了。


    裴丹和二太太才是正經的母女,她總是這樣湊在二太太身邊算什麽?


    顧曦此時氣得不行。


    裴彤覺得她說的有道理,可偏偏不願意去做,還說什麽「當初要分宗的是我,如今再這樣厚著臉皮湊過去,讓人怎麽看待?


    這世上原本就是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要是事事處處都頂著這張臉皮,那就什麽事也別想做成了。


    她隻好自己上。


    趕在最前麵迎了裴宣和裴老夫人。


    裴老夫人到底老了。


    顧曦印象中的烏黑亮澤的頭髮此時半黑半白紮在額帕裏,眼角也有了明顯的褶皺,雖說麵色紅潤,可看上去卻有了祖母的樣子,像個老年人了。


    裴老夫人待她倒挺親厚的,第一個和她打招唿,道:「這是阿彤家的吧?還和從前一樣,沒怎麽變!」


    顧曦立馬上去行禮,還拉了裴彤——他到底是長孫,憑什麽要排在眾人之後。


    或者是聽了顧曦的話,他雖然有點別扭,但還是笑著走上了前。


    裴老夫人好像也沒有了從前的強硬,看見裴彤眼眶突然有些濕潤,望了裴彤良久,好像想在他身上尋找誰的影子似的。


    裴彤心有所感,看裴老夫人的目光也充滿了孺慕之情。


    裴老夫人在心中長嘆,對裴彤道:「不必多禮。聽說你這段時間十分的刻苦,要是有什麽不懂的,就來問你二叔父或是三叔父。你三叔父啊,這幾年窩在鄉下,倒教出幾個好學生來。」


    裴彤拭著眼淚應是。


    顧曦的目光早就越過裴老安人,落在了他們的身後。


    可惜,她沒有看到鬱棠,反而是看到了裴宴和一群陌生男子。


    顧曦幾不可見地蹙了蹙眉。


    那群男子年長的有二十七、八歲的樣子,年輕些的隻有十五、六歲的樣子,雖然有的穿著綢緞,有的穿著細布,卻都做文人打扮。


    這都是些什麽人啊?


    顧曦暗中思忖著,看見殷明遠走了過去。


    他先是給裴老夫人行了禮,然後和裴宴打了個招唿。


    裴宴還是如從前那樣的淡漠。


    他朝著殷明遠點了點頭,向他介紹著那群文士:「這是沈方。沈縣喻的侄兒,這是章慧,我們臨安舉人,這是傅小曉……」


    全是這次要來參加春闈的,知道裴宴要上京,就順道搭了裴家的船一道來京城。


    殷明遠一個個的行禮寒暄。


    顧曦一麵支了耳朵聽,想知道誰是衛小川,一麵朝著裴彤使眼色,示意他和這些人結交一番。


    誰知道裴彤的心思全都放在了裴老夫人身上,他代替裴宣扶了裴老夫人,低聲地問著裴老夫人一路的行程,壓根就接收不到她的眼神。


    顧曦隻得把注意力重新放在了那群文士身上。


    那個看上去年紀最小的文士就是衛小川了。


    顧曦多看了幾眼。


    衛小川的性格好像很內向,裴宴向殷明遠引薦他的時候,他紅著臉,躲在裴宴的身後,喃喃地和殷明遠說了幾句話,引來了大家一陣笑。


    做官如做人,可不僅僅是會讀書就行了。


    顧曦不怎麽瞧得上他,目光重新落在了裴彤的身上。


    裴宣正滿臉欣慰地和裴彤說著話,裴老夫人在旁邊看了,不停地點著頭。


    氣氛很好的樣子。


    顧曦想了想,走了過去。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花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吱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吱吱並收藏花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