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謀逆大罪
開局監國,滿朝驚唿活閻王 作者:落筆殘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秦牧之的話,得到了許多嚴黨官員的支持。
“難道所有的事,都全憑你一張嘴去說?”
“發生了如此大的事情,為何寧波府知府沒有奏疏前來,朝廷更是聽不見一點風聲。”
“還請武安伯將證據亮出來,要不然我等必然要聯名上書,請陛下對你嚴加懲治!”
眾人紛紛指責,似乎趙寧妄抓了賊人,反倒是成了十惡不赦的人。
“當然有證據。”趙寧妄語氣沉穩,“嚴世蕃所率領海盜,尚有兩百餘人存活,如今正羈押在城外碼頭,若有疑問,盡管派遣有司前去核查!”
“而且我還在他們的窩點救了數十良民,據他們所說,嚴世蕃已經虐殺了數十女子,而且襲擊商船不下十艘,被禍害的百姓將近千人!”
“甚至因為此事,寧波港近日以來蕭條至極,百姓甚至難以靠著海上貿易而生存。”
“哼,謊話連篇!”
禦史徐樞絲毫不客氣地駁斥道:“按照你所說,那為何沒有奏疏上來,別的不說,起碼寧波府知府會上奏疏陳奏,而且寧波府的守備軍難道是吃幹飯的嗎?”
趙寧妄有些驚訝地看著徐樞,“你可真是個大聰明!”
徐樞傲然道:“哪怕你如此奉承本官,本官也不可能因此而對你有所偏袒,身為禦史,自然應該實事求是!”
“這位禦史大人,你認識他,還有他嗎?”
趙寧妄指著跪在嚴世蕃身後的兩人。
這兩人同樣也跟嚴世蕃差不多,麵如死灰之色。
徐樞被趙寧妄問得有些不明所以,“本官何須認識他們?”
趙寧妄聳了聳肩,“難怪禦史大人剛剛能說出來那番話,你既然不認識他們,你又怎麽能夠篤定寧波府知府會上奏疏,又怎麽能夠知道守備軍會鎮壓海賊?”
徐樞立刻說道:“別以為我大夏的官員都如你一般紈絝,我大夏各地的官員,皆是盡職盡責之人,平日裏根本聽不見任何的流言蜚語,倒是武安伯,京城哪一日沒有你的風言風語?”
趙寧妄深吸一口氣,臉上帶著無奈。
“可歎,可悲啊,這人心中的成見,簡直如同一座大山!便因為本伯爺曾經的一點灑脫不羈,你們就一直認定本伯爺就是那紈絝子弟,禍國害民。”
說著,趙寧妄忽然抬高聲音,“難道朝堂百官,就沒有認識這兩個畜生的嗎?”
百官寂靜,不知道過了多久,忽然有人小聲說道。
“他,他看起來好像就是寧波府知府!”
“嘶……你這麽一說,我也覺得像!”
“不會吧,難道……”
文官們竊竊私語,聲音逐漸增大。
而武將這邊有人直接站了出來,大聲道。
“伯爺,你旁邊那位便是寧波府衛所千戶,他之前在本官手底下乃是百夫長!”
徐樞的臉色漸漸凝固,機械一般扭頭看向跪在地上的兩人,“他們兩個,他們……”
趙寧妄冷哼一聲,“禦史大人,你聽的沒錯,這位便是寧波府知府馮昌,在旁邊的張千戶,就是寧波府守備軍的長官!”
“禦史大人,你不妨再猜一下,為什麽他們沒有陳奏和彈壓海賊,反而現如今跪在你的麵前?!”
徐樞一瞬間有些慌了,他的身子搖了搖,一副不可置信地看著趙寧妄。
“沒錯,就是禦史大人心中所想的那樣,他們與嚴世蕃勾結在一起,禍害來往的商船,當地的百姓!”
趙寧妄上前一步,“禦史大人,風聞奏事之前,請你好好地了解一下究竟發生了什麽事情再說,要不然容易被人當成刀子使,聽風就是雨,難道禦史這個官,是個話匣子就能當?”
趙寧妄的諷刺不可謂不厲害。
徐樞臉色漲紅,一時間羞愧得無地自容。
文治皇帝眉頭微皺,目前局勢已經很清楚了,寧波府知府和軍備守衛勾結,培養嚴世蕃和他手下的海盜。
“朕且問你,朝廷待你嚴家不薄,為何你嚴世蕃還要落草為寇,禍亂百姓?”
嚴世蕃忽然抬頭,死死地盯著文治皇帝,冷笑道:“狗皇帝,有膽子你便殺了我!”
“大膽!”
一眾大臣怒斥。
“陛下,盡快誅殺此獠,居然口出狂言,對陛下不敬!”
“縱然是嚴閣老之子,也應當斬首示眾,想來嚴閣老也不會包庇。”
趙寧妄卻是擋在了嚴世蕃的身前,“諸位大人,難道你們是想要毀滅證據不成?”
文治皇帝明顯有些怒意,他看向趙寧妄,“武安伯,你且說說,都調查出來什麽了!”
趙寧妄恭敬道:“陛下,臣調查出來了,他嚴世蕃以及整個嚴家,意圖謀反!”
嘩!
百官驚唿!
他們恨不得立刻上來辯駁。
整個嚴家,那可是包含了嚴介溪在內。
許多大臣,好不容易熬到了嚴介溪起複,總算是熬出了頭,結果又來了一個謀反?
不過還沒有等這些大臣們斥責,趙寧妄便快速說道。
“嚴世蕃手下蓄養海賊倭寇千餘人,這還僅僅隻是一個月的功夫而已,背後自然有著嚴家作為支撐,還有二十幾艘船,若是沒有嚴家支持,他嚴世蕃靠什麽組建起來如此龐大的海盜團夥?”
“另外,嚴世蕃勾結寧波府知府,守備長官,甚至微臣當街撞破了守備軍運送軍械給嚴世蕃的海盜組織,積蓄人力,擴大規模,裝備軍械鎧甲……”
趙寧妄冷笑道:“難不成做大做強之後,他們要幫著百姓們剿滅貪官汙吏,當一個大俠?”
這些事情別說在場的官員們,哪怕是街頭小兒都知道,他們接下來的目標,必然是造反!
文治皇帝目光冷冷地看向嚴世蕃,隨後又看向了嚴介溪。
“嚴閣老,朕給你一次解釋的機會!”
嚴介溪連忙跪下,向前爬了幾步,這才叩首。
隻聽他沉痛道:“陛下,臣冤枉,嚴家氏族冤枉!臣這麽多年以來一直兢兢業業,為了朝廷嘔心瀝血,披肝瀝膽,嚴家氏族更是為了一方百姓,做出幾十年的努力。”
“此事皆是嚴世蕃一人所為,請陛下明察!”
嘭!
文治皇帝怒而拍案,“還在狡辯?!”
“難道所有的事,都全憑你一張嘴去說?”
“發生了如此大的事情,為何寧波府知府沒有奏疏前來,朝廷更是聽不見一點風聲。”
“還請武安伯將證據亮出來,要不然我等必然要聯名上書,請陛下對你嚴加懲治!”
眾人紛紛指責,似乎趙寧妄抓了賊人,反倒是成了十惡不赦的人。
“當然有證據。”趙寧妄語氣沉穩,“嚴世蕃所率領海盜,尚有兩百餘人存活,如今正羈押在城外碼頭,若有疑問,盡管派遣有司前去核查!”
“而且我還在他們的窩點救了數十良民,據他們所說,嚴世蕃已經虐殺了數十女子,而且襲擊商船不下十艘,被禍害的百姓將近千人!”
“甚至因為此事,寧波港近日以來蕭條至極,百姓甚至難以靠著海上貿易而生存。”
“哼,謊話連篇!”
禦史徐樞絲毫不客氣地駁斥道:“按照你所說,那為何沒有奏疏上來,別的不說,起碼寧波府知府會上奏疏陳奏,而且寧波府的守備軍難道是吃幹飯的嗎?”
趙寧妄有些驚訝地看著徐樞,“你可真是個大聰明!”
徐樞傲然道:“哪怕你如此奉承本官,本官也不可能因此而對你有所偏袒,身為禦史,自然應該實事求是!”
“這位禦史大人,你認識他,還有他嗎?”
趙寧妄指著跪在嚴世蕃身後的兩人。
這兩人同樣也跟嚴世蕃差不多,麵如死灰之色。
徐樞被趙寧妄問得有些不明所以,“本官何須認識他們?”
趙寧妄聳了聳肩,“難怪禦史大人剛剛能說出來那番話,你既然不認識他們,你又怎麽能夠篤定寧波府知府會上奏疏,又怎麽能夠知道守備軍會鎮壓海賊?”
徐樞立刻說道:“別以為我大夏的官員都如你一般紈絝,我大夏各地的官員,皆是盡職盡責之人,平日裏根本聽不見任何的流言蜚語,倒是武安伯,京城哪一日沒有你的風言風語?”
趙寧妄深吸一口氣,臉上帶著無奈。
“可歎,可悲啊,這人心中的成見,簡直如同一座大山!便因為本伯爺曾經的一點灑脫不羈,你們就一直認定本伯爺就是那紈絝子弟,禍國害民。”
說著,趙寧妄忽然抬高聲音,“難道朝堂百官,就沒有認識這兩個畜生的嗎?”
百官寂靜,不知道過了多久,忽然有人小聲說道。
“他,他看起來好像就是寧波府知府!”
“嘶……你這麽一說,我也覺得像!”
“不會吧,難道……”
文官們竊竊私語,聲音逐漸增大。
而武將這邊有人直接站了出來,大聲道。
“伯爺,你旁邊那位便是寧波府衛所千戶,他之前在本官手底下乃是百夫長!”
徐樞的臉色漸漸凝固,機械一般扭頭看向跪在地上的兩人,“他們兩個,他們……”
趙寧妄冷哼一聲,“禦史大人,你聽的沒錯,這位便是寧波府知府馮昌,在旁邊的張千戶,就是寧波府守備軍的長官!”
“禦史大人,你不妨再猜一下,為什麽他們沒有陳奏和彈壓海賊,反而現如今跪在你的麵前?!”
徐樞一瞬間有些慌了,他的身子搖了搖,一副不可置信地看著趙寧妄。
“沒錯,就是禦史大人心中所想的那樣,他們與嚴世蕃勾結在一起,禍害來往的商船,當地的百姓!”
趙寧妄上前一步,“禦史大人,風聞奏事之前,請你好好地了解一下究竟發生了什麽事情再說,要不然容易被人當成刀子使,聽風就是雨,難道禦史這個官,是個話匣子就能當?”
趙寧妄的諷刺不可謂不厲害。
徐樞臉色漲紅,一時間羞愧得無地自容。
文治皇帝眉頭微皺,目前局勢已經很清楚了,寧波府知府和軍備守衛勾結,培養嚴世蕃和他手下的海盜。
“朕且問你,朝廷待你嚴家不薄,為何你嚴世蕃還要落草為寇,禍亂百姓?”
嚴世蕃忽然抬頭,死死地盯著文治皇帝,冷笑道:“狗皇帝,有膽子你便殺了我!”
“大膽!”
一眾大臣怒斥。
“陛下,盡快誅殺此獠,居然口出狂言,對陛下不敬!”
“縱然是嚴閣老之子,也應當斬首示眾,想來嚴閣老也不會包庇。”
趙寧妄卻是擋在了嚴世蕃的身前,“諸位大人,難道你們是想要毀滅證據不成?”
文治皇帝明顯有些怒意,他看向趙寧妄,“武安伯,你且說說,都調查出來什麽了!”
趙寧妄恭敬道:“陛下,臣調查出來了,他嚴世蕃以及整個嚴家,意圖謀反!”
嘩!
百官驚唿!
他們恨不得立刻上來辯駁。
整個嚴家,那可是包含了嚴介溪在內。
許多大臣,好不容易熬到了嚴介溪起複,總算是熬出了頭,結果又來了一個謀反?
不過還沒有等這些大臣們斥責,趙寧妄便快速說道。
“嚴世蕃手下蓄養海賊倭寇千餘人,這還僅僅隻是一個月的功夫而已,背後自然有著嚴家作為支撐,還有二十幾艘船,若是沒有嚴家支持,他嚴世蕃靠什麽組建起來如此龐大的海盜團夥?”
“另外,嚴世蕃勾結寧波府知府,守備長官,甚至微臣當街撞破了守備軍運送軍械給嚴世蕃的海盜組織,積蓄人力,擴大規模,裝備軍械鎧甲……”
趙寧妄冷笑道:“難不成做大做強之後,他們要幫著百姓們剿滅貪官汙吏,當一個大俠?”
這些事情別說在場的官員們,哪怕是街頭小兒都知道,他們接下來的目標,必然是造反!
文治皇帝目光冷冷地看向嚴世蕃,隨後又看向了嚴介溪。
“嚴閣老,朕給你一次解釋的機會!”
嚴介溪連忙跪下,向前爬了幾步,這才叩首。
隻聽他沉痛道:“陛下,臣冤枉,嚴家氏族冤枉!臣這麽多年以來一直兢兢業業,為了朝廷嘔心瀝血,披肝瀝膽,嚴家氏族更是為了一方百姓,做出幾十年的努力。”
“此事皆是嚴世蕃一人所為,請陛下明察!”
嘭!
文治皇帝怒而拍案,“還在狡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