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讓你賑災,你招商引資?
開局監國,滿朝驚唿活閻王 作者:落筆殘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文治皇帝最不喜歡的,就是手下的大臣對他不誠實!
趙寧妄說的一百種辦法,都不能算不誠實了,簡直就是在胡說八道!
誰家好人賑災能提出來一百種方法。
趙寧妄也並沒有辯解什麽,而是說著他的對策。
“商人重利,自然也害怕損失,若是還照搬臨安府的賑災模式,那些商賈們也不是傻子。”
“所以我們隻需要讓他們看見這裏有著很多的油水,哪怕咱們攔著都攔不住!”
文治皇帝帶著疑惑的目光看向趙寧妄。
他有一種感覺,或許這個麻煩到了趙寧妄的手裏,真的不叫麻煩。
“那咱們怎麽才能讓這些商賈看得見利潤?”
趙寧妄此刻就好像是台上的先生,而文治皇帝,太子李格和鎮北侯趙靖就像是在接受學習的孩童一般。
“其實很簡單,隻要北寧商會派一隊運送糧食的車隊過去,其他人自然也會跟風湧入北方,正所謂哪裏有利潤,資本便湧向哪裏!”
文治皇帝雖然聽不懂資本是什麽意思,但他也大概知道那些商會掌櫃們的心思。
隻要從逐利的角度上來看,商賈們大概率會跟著北寧商會一起,往北方運糧。
“這也才第一個辦法而已。”
趙寧妄自信笑道。
“陛下別著急,第二個辦法也不難,北寧商會在南方大肆收購糧食,雖然這樣會導致南方的糧價上升,不過變化不大,還在百姓們的可接受範圍之內。”
“北寧商會到時候就會硬生生把糧食給補充上去,當然這個辦法有點費錢。”
趙寧妄說著笑了笑,其實就算是費錢,北寧商會也能夠承擔得起這一部分的費用。
“至於第三個辦法,那就是第一個辦法和第二個辦法的結合,朝廷號召商賈們往北方去賣糧食,不管他們能賣出去多少的價格,北寧商會都可以答應他們,給一個兜底的糧價!”
“他們要是能賣出去十文,二十文的價格,那是他們的本事,而北寧商會可以給他們兜底價格,五文錢一斤糧,保證他們不會虧的同時,還能賺一點點!”
趙寧妄說完,文治皇帝卻是忽然說道,“等等,你這第三個辦法,應該跟第一個方法沒什麽區別吧?”
趙寧妄笑道:“陛下明鑒,嘿嘿,的確區別不大,不過是優化了一些。”
“優化?哼,我看你是將別人賣了還要讓別人替你數錢!”
文治皇帝跟個人精似的,哪裏還能不知道趙寧妄的心思。
本來趙寧妄要是讓北寧商會籌措錢糧的話,需要各處去收購糧食不說,然後還要集中運送到北方各地。
一套流程下來繁瑣而且不掙錢。
可是用了趙寧妄采取的第三種辦法,根本不需要北寧商會去收購糧食,負責運輸。
隻要朝廷一句話,北寧商會一句話,這些人自然就會爭前恐後地衝向北方的各處州縣。
甚至文治皇帝都能想到那些商賈們的想法,反正最終有北寧商會兜底,所以商賈們現在隻需要擔心的是賺多賺少的問題。
“你這辦法,朕聽著倒是可行!”
文治皇帝露出了一絲滿意,看向趙寧妄的目光,更加地柔和了。
“趙卿家,你可真是生了一個好兒子啊!”
“陛下,臣惶恐,寧妄他年少輕狂,哪裏能承受得起這麽多的讚譽?”
文治皇帝笑道:“這又如何,有才能的人,自然不能和一般人相提並論。”
趙寧妄撓了撓頭,“額,陛下,臣其實還有辦法沒說完,臣還可以讓北寧商會在各地辦廠,讓那些窮苦百姓進廠打工,如此除了更容易管理災民,也能讓他們有口飯吃,災後還能讓他們有一樁事情養家糊口。”
文治皇帝是真的意外了,難道說,這小子真的能夠說出來一百種方法?
果然便聽趙寧妄接著說道:“第四種辦法其實也不是那麽完美,當然還有其他的法子……”
不過趙寧妄剛準備說話,便被文治皇帝給打斷了。
“你且說,這第三種辦法是不是最好的辦法?”
趙寧妄很誠實地搖了搖頭。
文治皇帝臉上的趣味更濃了。
而趙靖的臉色那是越來越白。
我滴個老天爺,兒啊,你就少說點……
說多了,那容易讓陛下弄死的呀!
倒是太子有些崇拜地看著趙寧妄,這些年來,他還是頭一迴看見父皇那震驚的目光。
文治皇帝現在有了對策,心情好了不少,也不去糾結趙寧妄的一百種方法了。
“既然是武安伯想要說的,那朕便給武安伯一次機會,想說什麽盡管說出來就是!”
“臣有一個不成熟的想法……”
趙寧妄沉吟著,緩緩說道。
“陛下見到了這些土豆和紅薯,而且也嚐過了味道,陛下覺得這些東西拿去賑災,效果怎麽樣?”
文治皇帝一怔,“這……這倒是不錯,朕不過吃了一隻紅薯,半塊土豆,這腹中便不再饑餓,那就說明這東西的確能果腹。”
趙寧妄笑道:“若是臣用這些東西去賑災,再輔以各地的糧商們前來賣糧,糧價估計三天之內便會驟然下降。”
“使無餘糧者有食,貧者不必變賣家產。”
文治皇帝也覺得這個對策算是不錯的了。
然而文治皇帝還沒有說,趙寧妄就已經搶答了。
“北寧商會去北方各地,除了輸送糧食之外,還有便是剛剛臣所說的,在各地開設工廠,以工代賑,百姓們也能更加容易適應。”
“而且更有許多商賈在北方囤積,臣亦可讓他們投資建廠,生產的利益按股分出,如此北方這一塊地,算是盤活了一些!”
等會兒!
文治皇帝有些懵了!
朕剛剛是讓你想辦法賑災的吧?
你怎麽還搞上了招商引資?
而且這一環套一環的,趙寧妄沒講清楚,但文治皇帝想清楚了!
商賈們過去發現被騙了,沒什麽油水。
可北寧商會建廠了,按投資分紅,你說你投不投吧?
北寧商會這麽大的一個組織,拉著其他人一起做生意,誰不願意進來摻和一腳?
錢投入進去了,總要留點人在這裏吧?
人一多了,北方還能算是地廣人稀嗎?
文治皇帝深吸了一口氣。
這小子,將來隻怕比嚴介溪還要生猛!
趙寧妄說的一百種辦法,都不能算不誠實了,簡直就是在胡說八道!
誰家好人賑災能提出來一百種方法。
趙寧妄也並沒有辯解什麽,而是說著他的對策。
“商人重利,自然也害怕損失,若是還照搬臨安府的賑災模式,那些商賈們也不是傻子。”
“所以我們隻需要讓他們看見這裏有著很多的油水,哪怕咱們攔著都攔不住!”
文治皇帝帶著疑惑的目光看向趙寧妄。
他有一種感覺,或許這個麻煩到了趙寧妄的手裏,真的不叫麻煩。
“那咱們怎麽才能讓這些商賈看得見利潤?”
趙寧妄此刻就好像是台上的先生,而文治皇帝,太子李格和鎮北侯趙靖就像是在接受學習的孩童一般。
“其實很簡單,隻要北寧商會派一隊運送糧食的車隊過去,其他人自然也會跟風湧入北方,正所謂哪裏有利潤,資本便湧向哪裏!”
文治皇帝雖然聽不懂資本是什麽意思,但他也大概知道那些商會掌櫃們的心思。
隻要從逐利的角度上來看,商賈們大概率會跟著北寧商會一起,往北方運糧。
“這也才第一個辦法而已。”
趙寧妄自信笑道。
“陛下別著急,第二個辦法也不難,北寧商會在南方大肆收購糧食,雖然這樣會導致南方的糧價上升,不過變化不大,還在百姓們的可接受範圍之內。”
“北寧商會到時候就會硬生生把糧食給補充上去,當然這個辦法有點費錢。”
趙寧妄說著笑了笑,其實就算是費錢,北寧商會也能夠承擔得起這一部分的費用。
“至於第三個辦法,那就是第一個辦法和第二個辦法的結合,朝廷號召商賈們往北方去賣糧食,不管他們能賣出去多少的價格,北寧商會都可以答應他們,給一個兜底的糧價!”
“他們要是能賣出去十文,二十文的價格,那是他們的本事,而北寧商會可以給他們兜底價格,五文錢一斤糧,保證他們不會虧的同時,還能賺一點點!”
趙寧妄說完,文治皇帝卻是忽然說道,“等等,你這第三個辦法,應該跟第一個方法沒什麽區別吧?”
趙寧妄笑道:“陛下明鑒,嘿嘿,的確區別不大,不過是優化了一些。”
“優化?哼,我看你是將別人賣了還要讓別人替你數錢!”
文治皇帝跟個人精似的,哪裏還能不知道趙寧妄的心思。
本來趙寧妄要是讓北寧商會籌措錢糧的話,需要各處去收購糧食不說,然後還要集中運送到北方各地。
一套流程下來繁瑣而且不掙錢。
可是用了趙寧妄采取的第三種辦法,根本不需要北寧商會去收購糧食,負責運輸。
隻要朝廷一句話,北寧商會一句話,這些人自然就會爭前恐後地衝向北方的各處州縣。
甚至文治皇帝都能想到那些商賈們的想法,反正最終有北寧商會兜底,所以商賈們現在隻需要擔心的是賺多賺少的問題。
“你這辦法,朕聽著倒是可行!”
文治皇帝露出了一絲滿意,看向趙寧妄的目光,更加地柔和了。
“趙卿家,你可真是生了一個好兒子啊!”
“陛下,臣惶恐,寧妄他年少輕狂,哪裏能承受得起這麽多的讚譽?”
文治皇帝笑道:“這又如何,有才能的人,自然不能和一般人相提並論。”
趙寧妄撓了撓頭,“額,陛下,臣其實還有辦法沒說完,臣還可以讓北寧商會在各地辦廠,讓那些窮苦百姓進廠打工,如此除了更容易管理災民,也能讓他們有口飯吃,災後還能讓他們有一樁事情養家糊口。”
文治皇帝是真的意外了,難道說,這小子真的能夠說出來一百種方法?
果然便聽趙寧妄接著說道:“第四種辦法其實也不是那麽完美,當然還有其他的法子……”
不過趙寧妄剛準備說話,便被文治皇帝給打斷了。
“你且說,這第三種辦法是不是最好的辦法?”
趙寧妄很誠實地搖了搖頭。
文治皇帝臉上的趣味更濃了。
而趙靖的臉色那是越來越白。
我滴個老天爺,兒啊,你就少說點……
說多了,那容易讓陛下弄死的呀!
倒是太子有些崇拜地看著趙寧妄,這些年來,他還是頭一迴看見父皇那震驚的目光。
文治皇帝現在有了對策,心情好了不少,也不去糾結趙寧妄的一百種方法了。
“既然是武安伯想要說的,那朕便給武安伯一次機會,想說什麽盡管說出來就是!”
“臣有一個不成熟的想法……”
趙寧妄沉吟著,緩緩說道。
“陛下見到了這些土豆和紅薯,而且也嚐過了味道,陛下覺得這些東西拿去賑災,效果怎麽樣?”
文治皇帝一怔,“這……這倒是不錯,朕不過吃了一隻紅薯,半塊土豆,這腹中便不再饑餓,那就說明這東西的確能果腹。”
趙寧妄笑道:“若是臣用這些東西去賑災,再輔以各地的糧商們前來賣糧,糧價估計三天之內便會驟然下降。”
“使無餘糧者有食,貧者不必變賣家產。”
文治皇帝也覺得這個對策算是不錯的了。
然而文治皇帝還沒有說,趙寧妄就已經搶答了。
“北寧商會去北方各地,除了輸送糧食之外,還有便是剛剛臣所說的,在各地開設工廠,以工代賑,百姓們也能更加容易適應。”
“而且更有許多商賈在北方囤積,臣亦可讓他們投資建廠,生產的利益按股分出,如此北方這一塊地,算是盤活了一些!”
等會兒!
文治皇帝有些懵了!
朕剛剛是讓你想辦法賑災的吧?
你怎麽還搞上了招商引資?
而且這一環套一環的,趙寧妄沒講清楚,但文治皇帝想清楚了!
商賈們過去發現被騙了,沒什麽油水。
可北寧商會建廠了,按投資分紅,你說你投不投吧?
北寧商會這麽大的一個組織,拉著其他人一起做生意,誰不願意進來摻和一腳?
錢投入進去了,總要留點人在這裏吧?
人一多了,北方還能算是地廣人稀嗎?
文治皇帝深吸了一口氣。
這小子,將來隻怕比嚴介溪還要生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