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這就是遼人皇帝
開局監國,滿朝驚唿活閻王 作者:落筆殘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眾人反應過來的時候,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白青卻說道。
“應該就是這樣了,除了小侯爺之外,誰還能有這個能力,還能想得起來咱們這些人?”
對於白青他們來說,他們如今最大的靠山,那就是調到了京城做官的老知府徐文珍。
可是徐文珍到了京城才多長時間,根本沒有這個權力在他們的頭上安插一些功勞。
如今看來,也就隻有小侯爺才有這個本事了。
“咱們為啥能得到小侯爺的看重?”
“就因為咱們當初在小侯爺過來的時候,比較聽話?”
白青摸著下巴,他接觸趙寧妄接觸的比較多,趙寧妄剛來臨安府的時候,基本上都是讓他跑腿。
“倒是有這個可能,小侯爺說,他更喜歡那些為百姓的官員,哪怕沒有什麽太過於出眾的本事,隻要能為百姓著想的,都是好官!”
顧鼎臣笑了笑,“諸位,不用為這件事情猜測了,既然咱們都有了功勞,都能升官,那從今往後就好好地為百姓辦事,為小侯爺辦事!”
眾人當下都迴過神來,紛紛稱是。
還得是狀元公思想覺悟高,管那麽多做什麽。
既然立了功,那就想著怎麽才能更好地為百姓當官!
一眾官員都唏噓起來,要不說人家是狀元郎呢,說的話就是讓人心裏麵舒服。
顧鼎臣也終於鬆了一口氣。
雖然他現在並不排斥在臨安府擔任知府,可是在一個小小的府城,始終不能施展他心中的理想抱負。
隻有去了京城,在那個更大的舞台上,才能發揮出他的才幹。
像臨安府這樣的事情不僅僅是一例。
這一次的京察,幾乎波及到了整個大夏。
許多地方原本不得誌的小吏,差役,甚至他們連官身都沒有,就相當於沒有編製的臨時工。
在這一次的京察之後,他們忽然發現,自己的身上多出來了不少的功勞。
甚至這些功勞連他們的上司,那些知府和知縣都不一定有。
“老趙,你這個做法本宮有點看不懂啊!”
李格拿著黃冊,這上麵密密麻麻記錄下來了各個州縣的現狀。
特別是當中官員班子的情況。
“為什麽你給出去的功勞,大多都在這些連官身都沒有的小吏差役身上,甚至連普通的照磨,司獄都能有功勞,但知縣知州們的功勞並不大?”
李格粗淺地看了一下,發現趙寧妄給出去的功勞很是奇怪。
趙寧妄倒是也想將功勞放在那些知縣知州們的身上,可是這些人他不爭氣啊!
當然,也有許多官員爭氣的,可是並不多。
大多數的官員們,他們不是不知道怎麽能讓百姓們過得更好,但他們不願意去做。
按照現今大夏的官僚製度,基本上當上了官,不犯什麽大錯誤,那這輩子都吃定了這碗飯。
等到要做事的時候,將事情往地下一扔,層層轉讓,最終幹活的是那些沒有編製的底層差役。
但拿到銀子的,還有功績的都是這些人的頂頭上司。
“也幸好這次有錦衣衛,東廠還有北寧商會龐大的信息渠道,要不然咱們還真的兩眼抓瞎,看不清這些官員們都長什麽樣!”
趙寧妄唏噓一句,隨後才解釋道。
“殿下,你說一個人吃飽了飯,錦衣玉食,咱們給他好處他會感激咱們,還是咱們請一個落魄的書生在冬天喝上一口暖茶,並且吃了一頓飽飯會感激咱們?”
李格不假思索,“當然是那落魄書生,錦上添花與雪中送炭的道理本宮豈會不知?”
趙寧妄不耐煩地解釋道:“所以殿下,咱們想要培養自己的班底,那便要雪中送炭,如此天下的各個州府的中流砥柱才會記得殿下的好!”
李格懂了,強行挽尊,“這麽簡單的道理本宮自然知道,隻不過本宮就喜歡聽你解釋,好了,就按照你說的辦,還是老趙你辦事讓本宮寬心,而且一點私心都沒有。”
趙寧妄笑著攤了攤手,臉上帶著一絲無辜。
“殿下,我趙家世代忠良,而且代代單傳,這點私心,全都放在了殿下身上。”
“哈哈哈,本宮都知道的,咱們才是真正的好兄弟!”
李格摟著趙寧妄的肩膀,“走,本宮請你去喝酒,等本宮登了皇位,將來這天下的地盤,有你的一半。”
趙寧妄差點冷汗都流下來了。
“額,殿下,我還年輕,不想那麽早就叛逆……”
趙寧妄當然不是沒有私心,這些官員當中,但凡跟他鎮北侯府有交情的,都得到了好處。
而且這些人也都知道,這一次京察的幕後推手,就是趙寧妄。
他們可不像是那些小吏差役們,一頭霧水。
這次誰得了好處,誰沒有得好處,都不需要站得很高,隻要在半山腰都能看得見。
特別是朝堂百官,他們一眼就能看出來,太子殿下主持的這次京察,就是為了給自己安插人手。
但凡是從前就投靠了太子殿下的那些官員,這一波京察當中,幾乎沒有幾個政績不過關的。
反而嚴黨一派,就沒有幾個能獨善其身的。
那些比較中立的官員們,則是正常了許多,該升的升,該貶的貶。
官員們都唏噓不已。
“這要是換做其他人,早就被罵慘了!”
“也就是太子殿下能夠這麽胡鬧,要是大臣們這麽玩,隻怕那些士林的讀書人,口水都要淹死他。”
“不過幸好,咱們的殿下也不算是太胡鬧,提拔那些底層官員們,也就提拔了吧,京師百官,動蕩也不是太狠。”
哪怕是嚴黨官員,也沒有被一擼到底,隻是貶謫而已,又不是將他們都砍頭抄家。
直到三天後。
皇帝率領禁衛軍抵達京師的消息,讓滿朝文武官員都振奮起來。
嚴黨的官員們都哭慘了,他們等著皇帝過來給他們主持公道。
而其他的官員們,終於能夠暢快地享受這一次大夏勝利所帶來的喜悅。
一大早李格就帶著百官,在北城門外迎接。
遠遠地他們就看見,前方出現了一群人。
黑壓壓的一片,氣氛十分肅殺。
而在大軍隊伍最前方的,乃是一隻囚車。
過了大半個時辰左右,眾人終於看清了,最前方的囚車當中,困著一位中年男人。
“這,這難道是陛下的俘虜?”
“沒錯,這就是遼人皇帝,肯定沒錯!”
哪怕趙寧妄和李格兩個人,都將目光看了過去。
李格有些失望地喃喃說道:“原來遼人的皇帝也是兩隻胳膊兩條腿啊,我還以為多厲害!”
白青卻說道。
“應該就是這樣了,除了小侯爺之外,誰還能有這個能力,還能想得起來咱們這些人?”
對於白青他們來說,他們如今最大的靠山,那就是調到了京城做官的老知府徐文珍。
可是徐文珍到了京城才多長時間,根本沒有這個權力在他們的頭上安插一些功勞。
如今看來,也就隻有小侯爺才有這個本事了。
“咱們為啥能得到小侯爺的看重?”
“就因為咱們當初在小侯爺過來的時候,比較聽話?”
白青摸著下巴,他接觸趙寧妄接觸的比較多,趙寧妄剛來臨安府的時候,基本上都是讓他跑腿。
“倒是有這個可能,小侯爺說,他更喜歡那些為百姓的官員,哪怕沒有什麽太過於出眾的本事,隻要能為百姓著想的,都是好官!”
顧鼎臣笑了笑,“諸位,不用為這件事情猜測了,既然咱們都有了功勞,都能升官,那從今往後就好好地為百姓辦事,為小侯爺辦事!”
眾人當下都迴過神來,紛紛稱是。
還得是狀元公思想覺悟高,管那麽多做什麽。
既然立了功,那就想著怎麽才能更好地為百姓當官!
一眾官員都唏噓起來,要不說人家是狀元郎呢,說的話就是讓人心裏麵舒服。
顧鼎臣也終於鬆了一口氣。
雖然他現在並不排斥在臨安府擔任知府,可是在一個小小的府城,始終不能施展他心中的理想抱負。
隻有去了京城,在那個更大的舞台上,才能發揮出他的才幹。
像臨安府這樣的事情不僅僅是一例。
這一次的京察,幾乎波及到了整個大夏。
許多地方原本不得誌的小吏,差役,甚至他們連官身都沒有,就相當於沒有編製的臨時工。
在這一次的京察之後,他們忽然發現,自己的身上多出來了不少的功勞。
甚至這些功勞連他們的上司,那些知府和知縣都不一定有。
“老趙,你這個做法本宮有點看不懂啊!”
李格拿著黃冊,這上麵密密麻麻記錄下來了各個州縣的現狀。
特別是當中官員班子的情況。
“為什麽你給出去的功勞,大多都在這些連官身都沒有的小吏差役身上,甚至連普通的照磨,司獄都能有功勞,但知縣知州們的功勞並不大?”
李格粗淺地看了一下,發現趙寧妄給出去的功勞很是奇怪。
趙寧妄倒是也想將功勞放在那些知縣知州們的身上,可是這些人他不爭氣啊!
當然,也有許多官員爭氣的,可是並不多。
大多數的官員們,他們不是不知道怎麽能讓百姓們過得更好,但他們不願意去做。
按照現今大夏的官僚製度,基本上當上了官,不犯什麽大錯誤,那這輩子都吃定了這碗飯。
等到要做事的時候,將事情往地下一扔,層層轉讓,最終幹活的是那些沒有編製的底層差役。
但拿到銀子的,還有功績的都是這些人的頂頭上司。
“也幸好這次有錦衣衛,東廠還有北寧商會龐大的信息渠道,要不然咱們還真的兩眼抓瞎,看不清這些官員們都長什麽樣!”
趙寧妄唏噓一句,隨後才解釋道。
“殿下,你說一個人吃飽了飯,錦衣玉食,咱們給他好處他會感激咱們,還是咱們請一個落魄的書生在冬天喝上一口暖茶,並且吃了一頓飽飯會感激咱們?”
李格不假思索,“當然是那落魄書生,錦上添花與雪中送炭的道理本宮豈會不知?”
趙寧妄不耐煩地解釋道:“所以殿下,咱們想要培養自己的班底,那便要雪中送炭,如此天下的各個州府的中流砥柱才會記得殿下的好!”
李格懂了,強行挽尊,“這麽簡單的道理本宮自然知道,隻不過本宮就喜歡聽你解釋,好了,就按照你說的辦,還是老趙你辦事讓本宮寬心,而且一點私心都沒有。”
趙寧妄笑著攤了攤手,臉上帶著一絲無辜。
“殿下,我趙家世代忠良,而且代代單傳,這點私心,全都放在了殿下身上。”
“哈哈哈,本宮都知道的,咱們才是真正的好兄弟!”
李格摟著趙寧妄的肩膀,“走,本宮請你去喝酒,等本宮登了皇位,將來這天下的地盤,有你的一半。”
趙寧妄差點冷汗都流下來了。
“額,殿下,我還年輕,不想那麽早就叛逆……”
趙寧妄當然不是沒有私心,這些官員當中,但凡跟他鎮北侯府有交情的,都得到了好處。
而且這些人也都知道,這一次京察的幕後推手,就是趙寧妄。
他們可不像是那些小吏差役們,一頭霧水。
這次誰得了好處,誰沒有得好處,都不需要站得很高,隻要在半山腰都能看得見。
特別是朝堂百官,他們一眼就能看出來,太子殿下主持的這次京察,就是為了給自己安插人手。
但凡是從前就投靠了太子殿下的那些官員,這一波京察當中,幾乎沒有幾個政績不過關的。
反而嚴黨一派,就沒有幾個能獨善其身的。
那些比較中立的官員們,則是正常了許多,該升的升,該貶的貶。
官員們都唏噓不已。
“這要是換做其他人,早就被罵慘了!”
“也就是太子殿下能夠這麽胡鬧,要是大臣們這麽玩,隻怕那些士林的讀書人,口水都要淹死他。”
“不過幸好,咱們的殿下也不算是太胡鬧,提拔那些底層官員們,也就提拔了吧,京師百官,動蕩也不是太狠。”
哪怕是嚴黨官員,也沒有被一擼到底,隻是貶謫而已,又不是將他們都砍頭抄家。
直到三天後。
皇帝率領禁衛軍抵達京師的消息,讓滿朝文武官員都振奮起來。
嚴黨的官員們都哭慘了,他們等著皇帝過來給他們主持公道。
而其他的官員們,終於能夠暢快地享受這一次大夏勝利所帶來的喜悅。
一大早李格就帶著百官,在北城門外迎接。
遠遠地他們就看見,前方出現了一群人。
黑壓壓的一片,氣氛十分肅殺。
而在大軍隊伍最前方的,乃是一隻囚車。
過了大半個時辰左右,眾人終於看清了,最前方的囚車當中,困著一位中年男人。
“這,這難道是陛下的俘虜?”
“沒錯,這就是遼人皇帝,肯定沒錯!”
哪怕趙寧妄和李格兩個人,都將目光看了過去。
李格有些失望地喃喃說道:“原來遼人的皇帝也是兩隻胳膊兩條腿啊,我還以為多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