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治皇帝聽了這話,有些古怪地看了一眼鎮北侯趙靖。


    “朕怎麽感覺你在諷刺朕?”


    鎮北侯趙靖連忙搖頭。


    “沒有,怎麽可能,臣乃是由衷地這麽說!”


    “哼,該怎麽指揮趕緊指揮,朕就在這裏看著你拿下他們!”


    “是,臣保證完成陛下的吩咐!”


    ……


    此刻,大定府後方的一條官道上。


    一隊遼人的使團正在火急火燎地趕往大夏京城。


    “大人,咱們沒有必要跑這麽快吧?”


    “怎麽沒有必要,蕭令那個蠢貨,沒有完成大王的任務,大王才會發起這次的總攻,咱們現在什麽樣子你還不知道嗎,這一仗打完,咱們就沒有足夠的物資打了!”


    為首的大使臉上帶著憤懣,“蕭令那個蠢貨,真以為咱們想打就打嗎?糧草隻夠支撐咱們半個月的時間!咱們得趕緊過去和大夏談判,讓他們割讓土地和糧食過來。”


    “我們好不容易才拿到這樣的優勢,萬一後麵還有更大的變故怎麽辦?要是大夏真的和我們拚命,我們根本拚不過!”


    幾位使團成員一聽這話都是心中一凜,他們甚至都以為他們大遼戰無不勝。


    原來是在背水一戰!


    這位大使無奈地解釋了一句。


    “咱們先到大夏去,談好了條件,咱們就不用出兵了,這都不懂嗎?陛下省事,省錢,咱們也能撈到功勞!”


    使團眾人知道了其中的內涵之後,也不再多說什麽。


    一個個快馬加鞭,恨不得馬上就趕到京城去。


    雖然他們遼人的戰鬥力很強,但是戰場之上瞬息萬變,誰都不知道即將發生什麽。


    萬一大夏這邊跟他們拚到底,他們根本沒有那個資本和底蘊。


    所以他們現在既然能夠獲取這樣的戰果,當然是要馬上就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利益。


    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在他們剛剛走沒有多久。


    天色蒙蒙亮的時候還有一隊使團,不過四五人快馬追了上來。


    此時大定府一戰已經結束了。


    遼軍大敗,折兵數萬,退迴儀坤州。


    而在王帳當中,有人提到了一句,去大夏談判條件的那些使團可怎麽辦?


    耶律阮頓時有些尷尬起來。


    若是他們打了勝仗,那讓人去談條件自然沒的說。


    可是他們現在大敗,甚至都不得不逃迴儀坤州。


    還讓人過去談條件?


    但是他丟不起這個臉,他們遼人也都丟不起。


    而且他們這麽著急的心態,容易讓大夏那邊知道他們有些心虛。


    所以耶律阮當下便又派遣使臣過去,目的當然是為了截留住第一批的使團。


    “他們怎麽走的這麽快?”


    為首的那人冷汗都下來了,他的任務就是過來攔人的。


    “跑那麽快,急著過去投胎嗎?”


    手下人問道:“大人,我們這次也不一定就會輸,說不定大王還能夠帶著大軍,拿下大定府!”


    “不用多說了,我們聽大王的命令就行了!”


    這位大使一想昨天晚上的大戰,也是有些無語了。


    他們現在根本沒有實力再打一次,糧草,武器等等,這一次已經消耗的差不多了。


    再打下去,就算是贏了,他們也隻能順勢南下劫掠物資,要不然這麽多人都得餓死。


    他想不通,本來打的好好的仗,怎麽忽然就一敗塗地了呢?


    還有大夏這邊的火器,怎麽就如此的厲害?


    不過現在也不是想這個的時候,這位大使還得趕緊上前去,阻止前頭的使團。


    恨不得將馬鞭抽出火星子來。


    兩波人一前一後,都在急著往大夏京城趕去。


    愣是沒有碰麵。


    大夏,京城。


    街道上各處的茶肆酒館,還在討論著鎮北侯世子鎮壓遼人大使的趣事。


    不過現在的京城多多少少顯得有些蕭條起來。


    城中的有錢人家,那些富商巨賈,基本上都逃難走了。


    大家都怕遼人勢如破竹,直接殺到京城來。


    現在還留下來的,除了一些書生之外,便是普通的百姓。


    “最好是咱們能夠安全地渡過這一劫,京城無恙……”


    “誰說不是呢,雖然拿下遼人大使,有些不妥,可是為了氣節,我等死都不怕難道害怕這個?”


    “希望小侯爺能夠有辦法應對,要不然……唉!”


    普通的百姓們心中也有憂慮,他們同樣害怕。


    這個時候誰不想逃到南邊去避難?


    可是他們根本沒有那個資本和魄力,舍棄自己在京城經營了那麽多年的一切。


    而且另外一邊,遼人也不一定就能打到京城來。


    倒是這個時間點裏,那些個年輕人很是激動。


    北寧書院裏的學生們放假了,他們來到了京城的平康坊。


    哪怕國難當頭,這裏還是一如既往的繁華。


    趙門四學士打頭陣,擺下了擂台高唿。


    “隻有站著死,絕不下跪!”


    “生逢亂世,也要心向光明!”


    “這世間沒有火炬,那我們就成為唯一的光……”


    一番番激勵的言辭,吐之於這些年輕後輩之口。


    不僅僅是北寧書院的年輕書生們如此,翰林院的那些年輕的讀書人,國子監裏的學生們,都跑到了大街上麵來。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大不了咱們頂上去!”


    “小侯爺的詩詞咱們都記得,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娘的,本公子雖然是讀書人,但不是逃跑的孬種!”


    “人生自古誰無死?老子上去幹他娘!”


    這些年輕的讀書人,在如此危急的時刻,拉著一張張橫幅,在大街上遊行,挺起了大夏的脊梁。


    百姓們看見了這一幕幕,忽然覺得,他們留在京城裏好像也沒有什麽不好。


    “要我說,咱們這些人,總不能真的讓讀書人衝在前頭。”


    酒館裏,許多人都被讀書人的氣節所感染。


    他們縱然是底層的百姓,但他們又何嚐不是大夏最堅實的基礎和力量。


    “嘿,老漢我活了四十多年,夠了,大不了就跟他們拚了!”


    “咱們祖上都是軍戶,跟他們打了幾十年,上百年,我們不能丟了先輩的臉麵……”


    眾誌成城!


    沒有了那些惜命的富商巨賈,京城裏留下來的都是忠義之士。


    甚至許多官員們都被這種情緒所感染。


    朝堂之上,退縮的聲音漸漸消弭。


    這些人再也不敢說簽訂和議盟約,也不敢說往南而走,遷都南方。


    武將勳貴,還有相當一部分文官,都開始高喊著打出京城,馳援陛下!


    “小侯爺,小侯爺!”


    劉瑾匆匆忙忙跑到了鎮北侯府。


    “大遼那邊又來了使臣,而且他們趾高氣昂的,說要和我們談判!”


    趙寧妄眉毛一挑,“你沒跟他們說,上一個想要談判之人的下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監國,滿朝驚唿活閻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落筆殘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落筆殘夜並收藏開局監國,滿朝驚唿活閻王最新章節